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氏体不锈钢热处理及其拉伸性能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瑞良 牧夫 +2 位作者 乔英杰 傅宇东 王玲玲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1,共5页
研究了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热处理后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其中重点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不锈钢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时效处理后,马氏体不锈钢的组织主要为淬火马氏体,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明显提高,其中经460℃时效处理4 h后的试... 研究了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热处理后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其中重点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不锈钢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时效处理后,马氏体不锈钢的组织主要为淬火马氏体,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明显提高,其中经460℃时效处理4 h后的试样的硬度和强度最高,硬度可达46 HRC,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1419 MPa和1281 MPa,且拉伸断口形貌主要为准解理断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不锈钢 热处理 组织 硬度 拉伸性能
原文传递
稀土低温高浓度气体渗碳工艺及其在20Cr2Ni4A钢上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志儒 朱法义 +3 位作者 蔡成红 牧夫 陈静东 马崇信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15-19,共5页
20CrZNi4A钢由于渗碳层奥氏体十分稳定,无法渗碳后直接淬火,而需经过复杂的热处理。本文采用稀土低温高浓度气体渗碳,使渗层过共析区沉淀析出大量细小弥散的碳化物,奥氏体的稳定性大幅度下降,实现了诊后直接淬火,同时使组织和性... 20CrZNi4A钢由于渗碳层奥氏体十分稳定,无法渗碳后直接淬火,而需经过复杂的热处理。本文采用稀土低温高浓度气体渗碳,使渗层过共析区沉淀析出大量细小弥散的碳化物,奥氏体的稳定性大幅度下降,实现了诊后直接淬火,同时使组织和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碳 碳势 铬镍钢 稀土族 催渗
下载PDF
稀土与碳氮原子共渗及其微合金化创新理论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志儒 牧夫 +2 位作者 罗群 郑特强 陈扬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129,共9页
根据作者的研究成果,在经典化学热处理理论基础上把固体物理学新成就中的缺陷理论与扩散理论及析出相固溶析出理论和晶粒细化超细化理论相融合,首次提出了以稀土、间隙碳、氮原子Cottrell气团为核心的稀土化学热处理创新理论,在该领域... 根据作者的研究成果,在经典化学热处理理论基础上把固体物理学新成就中的缺陷理论与扩散理论及析出相固溶析出理论和晶粒细化超细化理论相融合,首次提出了以稀土、间隙碳、氮原子Cottrell气团为核心的稀土化学热处理创新理论,在该领域开创出一种全新的扩散模式。创建了钢中新的稀土渗碳、稀土渗氮及稀土氮碳共渗工艺体系。新体系不仅显著提高了扩散速度,同时又能显著改善微观组织和大幅度提高使用性能,使齿轮类零件的使用寿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共渗 化学热处理 创新理论
原文传递
马氏体不锈钢低温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瑞良 牧夫 乔英杰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共7页
综述了马氏体不锈钢的低温表面改性处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马氏体不锈钢低温渗氮、低温渗碳、低温氮碳共渗和离子注入技术,以期为马氏体不锈钢的表面改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氏体不锈钢 低温渗氮 低温渗碳 低温氮碳共渗 离子注入
原文传递
复合管金属增强体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董大伟 牧夫 《机械工程师》 2003年第9期56-59,共4页
根据应力分析模型并借助于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在复合管增强体内表面施加均匀径向载荷后表面的应力分布;对直径为51mm具有不同孔隙率与排布方式的薄壁钢管中的应力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孔隙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增强体上孔排布方式,可以... 根据应力分析模型并借助于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在复合管增强体内表面施加均匀径向载荷后表面的应力分布;对直径为51mm具有不同孔隙率与排布方式的薄壁钢管中的应力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孔隙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增强体上孔排布方式,可以获得均匀分布的的表面应力和应变;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孔隙率可以比原设计提高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管 增强体 有限元分析 优化设计
下载PDF
20Cr2Ni4A钢制齿轮稀土低温高浓度渗碳后弯曲疲劳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朱法义 蔡成红 +5 位作者 牧夫 刘志儒 陈静东 马崇信 张照智 张林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1-67,共7页
采用稀土低温高浓度渗碳工艺实现了20Cr2Ni4A钢渗碳后直接淬火,与传统热处理工艺相比较,处理后齿轮的弯曲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较传统工艺在弯曲疲劳强度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50%可靠度的对数值疲劳寿命,在693... 采用稀土低温高浓度渗碳工艺实现了20Cr2Ni4A钢渗碳后直接淬火,与传统热处理工艺相比较,处理后齿轮的弯曲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较传统工艺在弯曲疲劳强度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50%可靠度的对数值疲劳寿命,在693MPa试验应力级下提高了2.45倍;在564MPa应力级提高了12倍。对给定寿命N=3×10 ̄(6)、及50%可靠度的中值疲劳极限提高了64.5%。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强度 高浓度渗碳 稀土渗碳
下载PDF
齿轮稀土碳共渗工艺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志儒 牧夫 +3 位作者 刘成友 张国良 赵新 潘巍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06年第2期14-21,共8页
我国齿轮渗碳的工艺及装备与国外均有明显差距,为消除差距迎头赶超,当致力于自主创新。稀土碳共渗技术无论是理论还是工艺均是我国首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工艺技术,可以解决齿轮行业中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题。
关键词 齿轮渗碳 稀土碳共渗技术
下载PDF
Effect of rare earth addition on microstructure and corrosion behavior of plasma nitrocarburized M50NiL steel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兴安 牧夫 +1 位作者 刘瑞良 张雁祥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148-1155,共8页
M50NiL steel was plasma nitrocarburized at 480 °C with and without rare earth (RE) addition.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surface layer were characteriz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and scanning ele... M50NiL steel was plasma nitrocarburized at 480 °C with and without rare earth (RE) addition.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surface layer were characteriz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s of the surface layer were studied by Vickers microhardness measurements and polarization tests in 3.5% NaCl solu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 atoms could diffuse into the surface layer of the steel and inhabit the formation ofε-Fe2–3(N,C) phase. As compared to the treatment without RE addition, RE addition further increased the surface hardness by 143 HV0.1, and further increased the thickness of the nitrocarburized layer by 39μm. Compared with the quenched bearing steel,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samples nitrocarburized with and without RE addition could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Especially, the sample plasma nitrocarburized with RE addition exhibited the highest corrosion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50NiL steel plasma nitrocarburizing rare earths MICROSTRUCTURE corrosion resistance
原文传递
强烈淬火对20CrMnTi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傅宇东 何祖娟 +3 位作者 张丽君 刘臣 牧夫 高菲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5-28,共4页
对20CrMnTi钢进行了强烈淬火试验,研究了强烈淬火工艺对20CrMnTi钢试样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别用CaCl2水溶液、液氮淬火和CaCl2水溶液+液氮分级淬火后,试样的组织与力学性能不尽相同,在CaCl2水溶液×1s+液氮... 对20CrMnTi钢进行了强烈淬火试验,研究了强烈淬火工艺对20CrMnTi钢试样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别用CaCl2水溶液、液氮淬火和CaCl2水溶液+液氮分级淬火后,试样的组织与力学性能不尽相同,在CaCl2水溶液×1s+液氮×4s分级淬火后效果较好,其抗拉强度达1521MPa,冲击韧度达1392.66kJ/m2,较传统的渗碳淬火处理后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烈淬火 20CRMNTI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AerMet100二次硬化过程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汪向荣 牧夫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07年第5期28-30,共3页
研究了超高强度钢AerMet100经复合形变处理后的试样,二次硬化保温时间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TEM结果表明,经高温固溶复合形变处理,使供货态组织中未熔的碳化物全部回溶,晶粒细化;随着二次硬化保温时间的延长,析出相形态发生了根... 研究了超高强度钢AerMet100经复合形变处理后的试样,二次硬化保温时间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TEM结果表明,经高温固溶复合形变处理,使供货态组织中未熔的碳化物全部回溶,晶粒细化;随着二次硬化保温时间的延长,析出相形态发生了根本改变。力学性能测量结果表明,60 min时抗拉强度和塑性指标满足标准要求,σb为1965 MPa,δ为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Met00钢 二次硬化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稀土渗碳渗氮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牧夫 《机械工人(热加工)》 2004年第4期14-16,共3页
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氮碳共渗和多元共渗在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化学热处理而言,工艺过程所需的温度较高,时间较长,并且能耗高。如何降低工艺温度,缩短周期,减少能耗,同时还能提高处理零件的质量和寿命... 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氮碳共渗和多元共渗在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化学热处理而言,工艺过程所需的温度较高,时间较长,并且能耗高。如何降低工艺温度,缩短周期,减少能耗,同时还能提高处理零件的质量和寿命,这是材料热处理工作者潜心研究的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从开始研究并延续至今形成的“稀土共渗技术”,使该难题逐步得以解决。这是稀土应用于材料科学上的突破,对材料的其他表面改性过程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 渗碳 渗氮 碳氮共渗 氮碳共渗 多元共渗 稀土
下载PDF
AerMet100钢热压缩过程流变应力模型 被引量:6
12
作者 汪向荣 牧夫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3-75,共3页
用Gleeble-1500D型试验机研究了AerMet100钢热压缩变形过程流变应力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提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和变形量的提高而增加。基于三因子的二次正交回归设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流变应力随变形量、应变速率... 用Gleeble-1500D型试验机研究了AerMet100钢热压缩变形过程流变应力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提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和变形量的提高而增加。基于三因子的二次正交回归设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流变应力随变形量、应变速率和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并对流变应力进行了预测。该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MET100钢 热压缩变形 流变应力
下载PDF
AISI420不锈钢表面低温渗氮层组织结构和耐蚀性能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瑞良 徐昂 +3 位作者 徐宏涛 韦朝阳 牧夫 乔英杰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0-146,共7页
对AISI420不锈钢进行低温等离子体渗氮处理,采用金相观察、X射线分析等手段对渗层组织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显微硬度仪以及腐蚀极化曲线等对渗层硬度和耐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锈钢表面渗层组织均匀,渗层厚度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 对AISI420不锈钢进行低温等离子体渗氮处理,采用金相观察、X射线分析等手段对渗层组织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显微硬度仪以及腐蚀极化曲线等对渗层硬度和耐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锈钢表面渗层组织均匀,渗层厚度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渗层表面主要由Fe_4N和少量的过饱和含氮α相组成。渗氮后,不锈钢硬度明显增加,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渗层硬度升高;渗氮4 h和8 h后的试样耐蚀性均略有下降,但处理12 h后的试样耐蚀性升高,且经渗氮处理后,不锈钢表面形成钝化膜的半导体特性由未处理不锈钢的p型转变为n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不锈钢 低温等离子渗氮 组织 耐蚀性
原文传递
磁控溅射工艺参数对NdFeB薄膜表面形貌及相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傅宇东 牧夫 +2 位作者 郭在在 王刚 刘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66-69,共4页
本文对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NdFeB薄膜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单晶硅为基体材料,在不同的溅射功率、溅射气压、溅射时间等条件下制备薄膜。之后对薄膜进行了SEM、AFM、XRD分析结果表明,NdFeB薄膜沉积速率、表面形貌及相结构与溅射功率、溅... 本文对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NdFeB薄膜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单晶硅为基体材料,在不同的溅射功率、溅射气压、溅射时间等条件下制备薄膜。之后对薄膜进行了SEM、AFM、XRD分析结果表明,NdFeB薄膜沉积速率、表面形貌及相结构与溅射功率、溅射气压、溅射时间密切相关。并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优化的NdFeB薄膜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NdFeB薄膜 工艺参数 表面形貌
下载PDF
AerMet100钢热挤压变形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俊锋 牧夫 汪向荣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367-370,共4页
建立了AerMet100钢热挤压过程的瞬态温度场和应力场三维限元数学模型,在热力耦合与刚粘塑性有限元分析基础上采用DEFORM软件模拟了AerMet100钢的热挤压变形过程,得出了热挤压过程中坯料心部温度先升高后下降,心部最高,与模具接触区温度... 建立了AerMet100钢热挤压过程的瞬态温度场和应力场三维限元数学模型,在热力耦合与刚粘塑性有限元分析基础上采用DEFORM软件模拟了AerMet100钢的热挤压变形过程,得出了热挤压过程中坯料心部温度先升高后下降,心部最高,与模具接触区温度下降较快;坯料应力不断增大,且外侧比心部增长快;坯料在工作带处应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MET100钢 热挤压模拟 流线 温度场 应力场
下载PDF
稀土加入量对20#齿轮用钢渗碳层组织及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于玉城 王振玲 +2 位作者 王树城 王振廷 牧夫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4,32,共4页
以煤油为渗碳剂,稀土为催化剂,在920℃对20#低碳钢渗碳5 h,渗碳后随炉缓冷,研究了稀土加入量(0%,1%,2%,3%,4%)对渗碳层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稀土催渗机理。研究表明:渗碳层中的过共析层组织主要由珠光体和少量碳... 以煤油为渗碳剂,稀土为催化剂,在920℃对20#低碳钢渗碳5 h,渗碳后随炉缓冷,研究了稀土加入量(0%,1%,2%,3%,4%)对渗碳层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稀土催渗机理。研究表明:渗碳层中的过共析层组织主要由珠光体和少量碳化物组成,随着稀土加入量的增加,珠光体有细化趋势,渗层的厚度、硬度和耐磨性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稀土加入量为3%时,渗层珠光体最为细小,渗层最厚,硬度最高,耐磨性最好。由此可见,稀土可显著增加渗碳层厚度,细化渗层组织及改善渗碳层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碳 20#钢 稀土催渗 显微组织 耐磨性能
下载PDF
20-22CrMoH钢稀土渗碳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红兵 孙少权 牧夫 《机械工人(热加工)》 2005年第2期14-16,共3页
研究了 2 0 2 2CrMoH钢稀土渗碳动力学、稀土对渗碳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渗碳过程中稀土添加 ,使渗碳渗层厚度提高 2 0 %~ 4 0 % ,使渗碳层显微组织细化 ,渗碳层中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和多次冲击抗力分别提高 10 %~ 15 %、 ... 研究了 2 0 2 2CrMoH钢稀土渗碳动力学、稀土对渗碳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渗碳过程中稀土添加 ,使渗碳渗层厚度提高 2 0 %~ 4 0 % ,使渗碳层显微组织细化 ,渗碳层中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和多次冲击抗力分别提高 10 %~ 15 %、 34%~ 4 0 %和 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CrMoH钢 稀土渗碳 动力学 显微硬度 耐磨性 冲击抗力
下载PDF
38CrMoAl钢520℃不同气氛离子渗氮层表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东静 由园 +5 位作者 牧夫 陈宏涛 王超会 李芮 洪霖 韩廷杰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6-203,共8页
为探索不同气氛对渗氮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温度为520℃,时间为4 h、8 h和12 h,气氛分别为氨气或氨气+氮气混合气氛条件对38CrMoAl钢进行等离子体渗氮。利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改性层... 为探索不同气氛对渗氮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温度为520℃,时间为4 h、8 h和12 h,气氛分别为氨气或氨气+氮气混合气氛条件对38CrMoAl钢进行等离子体渗氮。利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改性层的截面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渗层脆性、相组成、形貌成分以及耐蚀性等进行表征。氨气渗氮后,渗层厚度平均为249.4μm,平均增质量2.30 mg/cm^(2),4 h后硬度达到最大990.5 HV_(0.05)氨氮混合气氛渗氮后,渗层厚度平均为294.8μm,平均增质量2.39 mg/cm^(2),4 h后硬度达到最大1000.2 HV_(0.05)。氨气渗氮层主要相为γ'-Fe_(4)N,次要相为ε-Fe_(2-3)N;氨氮混合气氛渗氮层中主要相变为ε-Fe_(2-3)N,次要相为γ'-Fe_(4)N。氨氮混合气氛渗氮4 h后,改性层腐蚀速率最小(108.05μm/a),电流密度下降到最低(9.19μ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CRMOAL钢 等离子体渗氮 显微硬度 耐蚀性 改性层
下载PDF
Effect of rare earth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lasma nitrocarburized surface layer of 17-4PH steel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瑞良 牧夫 吴丹蕾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056-1061,共6页
The aim of this investigation is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rare earths(RE) addition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lasma nitrocarburized 17-4PH steel.The nitrocarburized lay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The aim of this investigation is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rare earths(RE) addition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lasma nitrocarburized 17-4PH steel.The nitrocarburized lay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optical microscope,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quipped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zer,X-ray diffractometer,microhardness tester and pin-on-disc tribomet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 atoms could diffuse into the surface layer of 17-4PH steel plasma nitrocarburized at 500 °C for 4 h and did not change th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4PH steel plasma nitrocarburiz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rare earths
下载PDF
马氏体不锈钢低温等离子体稀土氮碳共渗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瑞良 牧夫 +1 位作者 乔英杰 傅宇东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8,共5页
将17-4PH马氏体不锈钢在430℃进行了有无稀土添加的等离子体氮碳共渗处理,其利用OM、XRD、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共渗动力学、渗层组织结构、硬度以及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添加稀土使共渗层组织更加致密,渗层增厚;添加稀... 将17-4PH马氏体不锈钢在430℃进行了有无稀土添加的等离子体氮碳共渗处理,其利用OM、XRD、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共渗动力学、渗层组织结构、硬度以及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添加稀土使共渗层组织更加致密,渗层增厚;添加稀土不改变渗层的表面相结构组成,即主要由含氮碳膨胀马氏体(α'N)、γ'-Fe4N和CrN相组成;添加稀土可使氮碳共渗层厚度增加46%以上,渗层显微硬度可提高100 HV0.1左右,同时明显提高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低温等离子体稀土氮碳共渗 动力学 硬度 耐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