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温抗盐类聚合物驱研究现状及展望
1
作者 李美杰 成双 +2 位作者 薛宪波 关皓纶 黄杰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16,共6页
随着我国常规油藏的开采逐渐进入后期阶段,原油的产量缓慢减少,所以对于页岩油、重油、高温高盐等非常规油藏的开发开采以及提高原油产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优化石油开采技术与提高原油开采率依然是研究的重点。化学驱是三次采油继续... 随着我国常规油藏的开采逐渐进入后期阶段,原油的产量缓慢减少,所以对于页岩油、重油、高温高盐等非常规油藏的开发开采以及提高原油产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优化石油开采技术与提高原油开采率依然是研究的重点。化学驱是三次采油继续开采储层中未被驱替的剩余油和残余油的一种重要方法,可用于水驱后剩余油的开采。在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中,聚合物具有成本低、种类多等优点,应用较为广泛。对聚合物驱的基础理论、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各类耐温耐盐的聚合物的发展趋势进行概括,并对其在矿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展望了聚合物驱在复杂油气藏条件下的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驱油机理 研究进展 矿场应用
下载PDF
不同分支角度鱼骨井油水运动规律
2
作者 成双 赵凤兰 +4 位作者 黄世军 孙浩月 李金仓 杨晨曦 苏哲烨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0,共10页
相对于直井和水平井,鱼骨井具有单井控制储量高、油藏接触面积大等优势,但开发过程中往往需注水来即时补充地层能量。分支井井身结构复杂,现场常采用直井或水平井作为注水井构建不规则的注采井网,而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分支井含水上升快... 相对于直井和水平井,鱼骨井具有单井控制储量高、油藏接触面积大等优势,但开发过程中往往需注水来即时补充地层能量。分支井井身结构复杂,现场常采用直井或水平井作为注水井构建不规则的注采井网,而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分支井含水上升快、产油量下降快和注水量调配难等问题,亟需开展不同注采方式和不同井型下的油水运动特征研究。利用二维可视化模型、红色染色煤油和黑墨水,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不同分支角度(30°~90°)鱼骨井一注一采井组在不同注采井型下的油水运动特征,并用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水平井注水时,油水前缘向分支处偏移更大,油水前缘的推进效果更为均匀;直井注水时,油水前缘推进较为缓慢,但水淹状态时的波及面积更大。直井注水时,分支角度为45°的鱼骨井采出程度(61.10%)最高;水平井注水时,分支角度为30°的鱼骨井采出程度(57.97%)最高,水淹状态时剩余油分布最少。当分支角度小于30°时,水平井的注水效果好;当分支角度大于45°时,直井的注水效果好。对比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实验的油水运动场图和采出程度,结果较为吻合,实验结果与适用油藏特征的匹配性较高。研究结果对实际的油田鱼骨井注采井网部署和参数优化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骨井 分支角度 油水运动特征 可视化物理模拟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深层页岩气水运动规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世军 成双 +1 位作者 赵凤兰 李培宇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9-726,739,共9页
针对深层页岩气高温高压条件下等温吸附曲线出现先增高后降低的现象,修正了Langmuir吸附模型,建立了考虑超临界吸附和非线性流动机理的深层页岩气压裂水平井气水两相流动数学模型,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利用该数学模型对比分... 针对深层页岩气高温高压条件下等温吸附曲线出现先增高后降低的现象,修正了Langmuir吸附模型,建立了考虑超临界吸附和非线性流动机理的深层页岩气压裂水平井气水两相流动数学模型,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利用该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基质渗透率、改造区面积和主裂缝渗透率等因素对气水运动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区面积并不是越大越好,当改造区面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再继续增大改造区面积对提高产量效果不明显;开采过程中,主裂缝内流体会先流入井筒,之后改造区流体流入主裂缝,最后再由基质内流体对改造区进行补充,因此前期主要受主裂缝渗透率影响,后期主要受基质渗透率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深层页岩气田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气水流动 有限元 影响因素 非线性 超临界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