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辅助细胞亚型细胞相关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俊伟 张少然 +4 位作者 谢戬芳 吕志勤 罗静 李小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4期420-423,共4页
目的探讨T辅助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细胞(Treg)相关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1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DAS28评分,分为高、中、低活动组,采集试验对象及健康对照组(18名)外周血,采用微量样本多指... 目的探讨T辅助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细胞(Treg)相关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1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DAS28评分,分为高、中、低活动组,采集试验对象及健康对照组(18名)外周血,采用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B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IL-17A、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8种细胞因子血清浓度。结果 RA患者IL-2、IL-4、IL-6、IL-10、IL-17A、IFN-γ、TNF-α血清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血清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并且随着DAS28的不同其血清浓度也不同。结论推测Th1、Th2、Th17、Treg细胞的相关因子均参与了RA的致病过程,并且在不同的发病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Th17/调节性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俊伟 张少然 +4 位作者 谢戬芳 吕志勤 罗静 李小峰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Thl,Th2,Thl7,调节性T细胞分化及相关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l例RA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并根据DAS28评分,分为高、中、低活动组,采集试验对象及健康对照组(18名)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Thl,Th2,Thl7,调节性T细胞分化及相关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l例RA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并根据DAS28评分,分为高、中、低活动组,采集试验对象及健康对照组(18名)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Thl,Th2,Thl7及调节性T细胞在RA患者不同活动组的百分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RA患者外周血Thl[(6.2+4.5)%],Thl7[(1.1±0.9)%],调节性T细胞[(1.8+1.2)%]所占外周细胞比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hl,Thl7,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DAS28评分有关。结论Thl,Thl7细胞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Th2、调节性T细胞可能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调节性T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 患病率 治疗
原文传递
CD19+CD5+B细胞和白细胞介素-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杨金华 介绍亮 +6 位作者 吴萌 张少然 罗静 张慧玲 李小峰 陈俊伟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47-450,共4页
目的探讨CD19+CD5+B细胞及细胞因子IL-10在SLE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46例SLE患者及10名健康对照,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CDl9+CD5+B细胞的数量及血清IL-10的水平,并比较其与SLEDAI评分、ESR、补体之... 目的探讨CD19+CD5+B细胞及细胞因子IL-10在SLE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46例SLE患者及10名健康对照,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CDl9+CD5+B细胞的数量及血清IL-10的水平,并比较其与SLEDAI评分、ESR、补体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以Spearma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LE患者外周血中CD19+CD5+B细胞百分率[(5.7±2.1)%]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9.1±2.9)%](t=2.431,P=0.005),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292,P=0.049);SLE患者血清中IL-10的水平[(18.8±13.5)μg/m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3±2.9)μg/m1](t=3.021,P=0.003),且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322,P=0.029)。结论外周血中CD19+CD5+B细胞和IL-10是参与SLE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白细胞介素10 抗原 分化 B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RA33/36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小峰 魏华 +4 位作者 胡学芳 茹晋丽 李雪飞 国华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75-377,共3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应用 抗体检测 RA33/36抗体 RA33抗体 临床诊断价值 1989年 特异性 奥地利 样本量
原文传递
超声对强直性脊柱炎肌腱附着点炎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石颖 王欢 +5 位作者 王兴华 乔英艳 王芹秀 张玖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3-326,共4页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肌腱端病变的声像图特点,检测超声对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0例AS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双下肢主要的5个肌腱端(股四头肌肌腱止点、髌韧带起点和止点、跟腱止点、足底筋膜跟...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肌腱端病变的声像图特点,检测超声对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0例AS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双下肢主要的5个肌腱端(股四头肌肌腱止点、髌韧带起点和止点、跟腱止点、足底筋膜跟骨附着点)和双上肢主要的2个肌腱端(肱二头肌长头腱、冈上肌肌腱),并对肌腱端厚度和异常声像指标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矿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异常声像指标比较:肌腱增厚(94和20项),滑囊炎(56和2项),钙化(7和1项),骨皮质破坏(34和0项),血流信号(59和14项),病例组的各个异常声像指标的项数均高于对照组,除肌腱端钙化累及的肌腱端项数在2组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肌腱增厚、滑囊炎、骨皮质破坏、血流信号阳性累及的肌腱端项数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敏感地探查出AS患者肌腱端的异常,对于A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AS患者肌腱端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风湿性疾病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Th17/调节性T细胞平衡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少然 陈俊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3期349-351,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由多因素参与的以多脏器受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紊乱贯穿其整个发病过程。SLE发病过程中同时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系统紊乱,而T淋巴细胞的异常导致B淋巴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由多因素参与的以多脏器受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紊乱贯穿其整个发病过程。SLE发病过程中同时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系统紊乱,而T淋巴细胞的异常导致B淋巴细胞的过度活化,最终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应答是其主要发病机制。目前认为T淋巴细胞的异常可能是SLE发病的重要因素[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ERYTHEMATOSUS 细胞平衡 调节性 免疫系统紊乱 自身免疫性疾病 T淋巴细胞 发病过程
下载PDF
RA33/36抗原及抗RA33/36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小峰 胡学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4年第4期288-290,共3页
关键词 RA33/36抗体 RA33/36抗原 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因子(RF) 类风湿关节炎 早期诊断 诊断标准 1987年 风湿病学会 生物学标志 主要表现 及时治疗 早期治疗 临床表现 对称性 进行性 滑膜炎 侵蚀性 特异性
下载PDF
长春新碱周期联合环磷酰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B细胞亚型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丁丽娟 李小峰 +6 位作者 罗静 吕志勤 谢戬芳 张慧琳 介绍亮 陈俊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7期874-876,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matosus,SEE)是一种由多因素参与的以多脏器受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紊乱贯穿其整个发病过程。到目前为止,免疫异常的机制仍未阐明。研究显示B细胞的紊乱在SLE的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matosus,SEE)是一种由多因素参与的以多脏器受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紊乱贯穿其整个发病过程。到目前为止,免疫异常的机制仍未阐明。研究显示B细胞的紊乱在SLE的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借鉴白血病联合化疗的成功经验.根据细胞动力学原理.选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长春新碱(VCR)和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环磷酰胺(CTX)联合间歇给药(每3周给药1次)治疗SEE,多年临床经验证实,周期联合治疗方案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病情控制稳定,且价格低廉。本研究旨在为SLE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 B细胞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联合治疗方案 免疫功能紊乱 亚型
下载PDF
CD19+CD24hiCD38hi调节性B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金华 +4 位作者 吴萌 乔玥 王静 陈俊伟 李小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5期2469-2472,共4页
目的探讨CD19+CD24hiCD38hi调节性B细胞(Breg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的表达,以及该细胞与疾病活动度和其他血清学及免疫学指标的关系,明确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41例SLE患者和39名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测... 目的探讨CD19+CD24hiCD38hi调节性B细胞(Breg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的表达,以及该细胞与疾病活动度和其他血清学及免疫学指标的关系,明确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41例SLE患者和39名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CD19+CD24hiCD38hiBreg细胞绝对数量,分析CD19+CD24hiCD38hiBreg细胞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补体、免疫球蛋白、尿蛋白定量(24 h)、自身抗体及其他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reg细胞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445,P=0.004),与补体C4呈正相关(r=0.322,P=0.040),与补体C3、C1q无相关性,与尿蛋白定量(24 h)呈负相关(r=-0.593,P=0.002)。CD19+CD24hiCD38hiBreg细胞与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ANA)滴度、抗ds-DNA抗体滴度之间无相关性。抗SSA抗体阳性组SLE患者CD19+CD24hiCD38hiBreg细胞绝对计数较抗SSA抗体阴性组减少。在Anu A阳性组和阴性组间及AHA阳性组和阴性组间该细胞绝对数量均无明显差异。SLE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数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Th17细胞数量较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h17/Breg比值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CD19+CD24hiCD38hiBreg细胞绝对计数与Th17/Treg比值呈负相关(r=-0.278,P=0.013)。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reg细胞绝对计数减少,与疾病活动度、血清学指标及免疫学指标相关,提示CD19+CD24hiCD38hiBregs细胞参与SLE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CD19+CD24hiCD38hiBreg细胞 TH17细胞
下载PDF
Th细胞相关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萌 杨金华 +2 位作者 介绍亮 陈俊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16期75-79,共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常涉及免疫系统的紊乱。正常免疫应答的发生、调节和保持,需要所有T细胞亚群的功能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因此,T细胞亚群分布紊乱及其不同亚群的活化和功能异常在SLE发生...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常涉及免疫系统的紊乱。正常免疫应答的发生、调节和保持,需要所有T细胞亚群的功能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因此,T细胞亚群分布紊乱及其不同亚群的活化和功能异常在SLE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而其中,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网络的紊乱处于中心位置。本文就Th细胞相关因子在SLE中的产生及功能异常,分析它们可能的致病机制以及作为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细胞因子类
原文传递
康妇消炎栓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慢性盆腔炎所致疼痛的治疗效果观察
11
作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41-43,共3页
以慢性盆腔炎病人为对象,应用“康妇消炎栓+左氧氟沙星”药物联合方案,分析这一方案在治疗病人疼痛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病人均患有同一疾病,即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是2021年11月和2022年11月,参与... 以慢性盆腔炎病人为对象,应用“康妇消炎栓+左氧氟沙星”药物联合方案,分析这一方案在治疗病人疼痛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病人均患有同一疾病,即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是2021年11月和2022年11月,参与研究的病人总数为78例。在分组时,以入院先后顺序为主,落实平均分配原则,划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组人数均等,即39例。前者以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为主,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康妇消炎栓,比较临床指标。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炎症介质水平、疼痛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这几个指标来看,所呈现的整体情况处于最佳的则是联合组,这是建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慢性盆腔炎疾病的病人来说,借助“康妇消炎栓+左氧氟沙星”药物方案的应用,可以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缓解病人的疾病疼痛感,安全性较高。因此,临床价值较高,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妇消炎栓 左氧氟沙星 慢性盆腔炎 疼痛
下载PDF
调节性B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前景 被引量:1
12
作者 乔玥 +2 位作者 牛红青 李小峰 陈俊伟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4-429,共6页
SLE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T、B细胞异常增殖,多种自身抗体产生及免疫复合物沉积.SLE患者机体呈现高炎症反应,并伴有免疫耐受的破坏.因此,建立并维持免疫耐受,可以使SLE得到有效的治疗.调节性B细胞是近几年备受关注... SLE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T、B细胞异常增殖,多种自身抗体产生及免疫复合物沉积.SLE患者机体呈现高炎症反应,并伴有免疫耐受的破坏.因此,建立并维持免疫耐受,可以使SLE得到有效的治疗.调节性B细胞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具有负性免疫应答效应,并能维持自身免疫耐受的一群特殊的B细胞亚群.自1974年首次发现豚鼠脾脏B细胞具有减弱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效应开始,针对这类特殊的B细胞亚群的研究便迅速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调节性 自身免疫耐受 B细胞亚群 SLE患者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复合物沉积
原文传递
产生白细胞介素-10的调节性B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萌 杨金华 +2 位作者 介绍亮 陈俊伟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1-274,共4页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异质性慢性自身免疫病。目前,SLE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遗传、感染、环境、免疫等已明确的发病诱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多克隆B细胞高度活化增殖、自身抗体的生成增多以及细胞因子的网络失衡...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异质性慢性自身免疫病。目前,SLE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遗传、感染、环境、免疫等已明确的发病诱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多克隆B细胞高度活化增殖、自身抗体的生成增多以及细胞因子的网络失衡等自身免疫系统的紊乱可能是SLE的主要发病原因。然而,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表明B细胞及细胞因子IL-10在SLE的发病中起着“双重”作用,被命名为B10细胞的产生IL-IO的调节性B细胞在SLE中的负性调控作用逐渐被认知。本文就IL-10以及BIO细胞在SLE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细胞介素-10 B细胞 调节性 慢性自身免疫病 IL-10 自身免疫系统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调节性B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金华 牛红青 +2 位作者 吴萌 陈俊伟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57-560,共4页
SLE是一种常见的累及多脏器、多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发病的高峰人群为育龄期妇女,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危害,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SL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认为,可能是体内易感基因及免疫功能异常... SLE是一种常见的累及多脏器、多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发病的高峰人群为育龄期妇女,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危害,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SL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认为,可能是体内易感基因及免疫功能异常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SLE的发病。其免疫学机制是由于体内T、B细胞的共同作用导致免疫系统紊乱而引发SLE。其中,T细胞作为始动因素促进了B细胞的过度活化、增殖,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促发病理性免疫应答,从而进一步侵袭多脏器、多系统,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所以B细胞在SLE的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新近研究发现,SLE患者体内的B细胞兼有"致病性"和"保护性"的功能,而后者的实施者是具有负向免疫调节作用的新型细胞亚群--调节性B细胞。本研究就调节性B细胞的发现、表型、功能以及与SLE的关系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B细胞 调节性 SLE患者 慢性自身免疫病 发病机制 免疫功能异常 免疫系统紊乱
原文传递
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炎性肌病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介绍亮 杨金华 +6 位作者 赵文鹏 吴萌 丁丽娟 曹培龙 郝莉敏 陈俊伟 《临床医药实践》 2014年第6期406-409,共4页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炎性肌病的疗效。方法:总结并分析8例炎性肌病患者采用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和预后的情况。结果:8例血浆置换后四肢肌无力、面部皮疹等临床症状都有明显改善;8例血浆置换治疗后...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炎性肌病的疗效。方法:总结并分析8例炎性肌病患者采用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和预后的情况。结果:8例血浆置换后四肢肌无力、面部皮疹等临床症状都有明显改善;8例血浆置换治疗后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炎性肌病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血浆置换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肌酶
下载PDF
RA33/36纯化抗原检测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
16
作者 李小峰 +3 位作者 胡学芳 国华 吕志清 李雪飞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RA33/36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纯化的RA33/36为抗原,用免疫印迹法检测RA498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514例、正常对照50名,比较RA33/36抗体在各组人群中的阳性率,并评价其与RA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RA33/36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纯化的RA33/36为抗原,用免疫印迹法检测RA498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514例、正常对照50名,比较RA33/36抗体在各组人群中的阳性率,并评价其与RA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早期诊断及联合诊断价值。结果RA33/36抗体在RA中的灵敏度为32.93%,特异性为88.52%,在RA早期病例中阳性率为32.03%,在72例类风湿因子(RF)阴性的RA患者中有21例阳性(29.17%)。RA33/36抗体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联合检测,特异度为98.46%。RA33/36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关节肿胀数、疼痛关节数、功能分级、X线分期及其他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F、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Sa抗体及抗CCP抗体阳性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33/36抗体对RA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有早期诊断价值,并对RF有补充诊断价值,与抗CCP抗体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可广泛应用于RA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RA33/36抗体 亲和层析
下载PDF
RA33/36抗原的纯化及相应抗体的检测
17
作者 李小峰 +5 位作者 胡学芳 魏华 高圆 国华 吕志勤 李雪飞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277-279,i0001,共4页
目的纯化RA33/36抗原,观察其检测效率。方法从小鼠Ehrlich腹水癌细胞中提取RA33/36粗抗原,使用肝素-琼脂糖凝胶CL-6B对RA33/36粗抗原进行亲和层析,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IBT)检测富含RA33/36的组分,比较粗抗原和纯... 目的纯化RA33/36抗原,观察其检测效率。方法从小鼠Ehrlich腹水癌细胞中提取RA33/36粗抗原,使用肝素-琼脂糖凝胶CL-6B对RA33/36粗抗原进行亲和层析,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IBT)检测富含RA33/36的组分,比较粗抗原和纯化抗原的检测效果。结果SDS-PAGE和IBT显示RA33/36抗原主要存在于缓冲液C的洗脱峰中,纯化抗原较粗抗原杂蛋白条带明显减少,且更加清晰,在检测RA33/36抗体时得到了相同的阳性和阴性结果。结论纯化的RA33/36抗原较粗抗原提高了抗体检测效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原 抗体 免疫印迹法 亲和层析 RA33/36抗原
原文传递
腹膜后纤维化5例诊治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介绍亮 杨金华 +5 位作者 谢戬芳 吴萌 丁丽娟 郝莉敏 陈俊伟 《临床医药实践》 2014年第9期661-664,共4页
目的:分析对腹膜后纤维化(RPF)的诊断、治疗状况,提高RPF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总结5例RPF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5例患者的初发症状各异,但腰背痛、腹痛为多见,后期症状因受累脏器的不同而异,其中以腹部包块、腹腔积液、泌尿... 目的:分析对腹膜后纤维化(RPF)的诊断、治疗状况,提高RPF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总结5例RPF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5例患者的初发症状各异,但腰背痛、腹痛为多见,后期症状因受累脏器的不同而异,其中以腹部包块、腹腔积液、泌尿系统症状及肠梗阻常见。CT和磁共振成像表现为主要诊断依据,但B超检查有利于合并肾积水及输尿管病变患者的诊断。当疾病在活动期,应积极给予足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当纤维化已形成并发展到梗阻时,需及时手术治疗。结论:腹膜后纤维化发病率低,误诊率高。糖皮质激素对该病效果比较好,后期常需要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纤维化 诊治 复习
下载PDF
HeLa细胞及Ehrlich瘤细胞分别提取RA33/36抗原用于诊断RA的比较
19
作者 魏华 李小峰 +2 位作者 胡学芳 国华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比较由HeLa细胞及Ehrlich瘤细胞分别提取RA33/36抗原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RA33/36抗原由HeLa细胞及Ehrlich瘤细胞提取,抗RA33/36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研究对象分RA患者、非RA患者及... 目的比较由HeLa细胞及Ehrlich瘤细胞分别提取RA33/36抗原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RA33/36抗原由HeLa细胞及Ehrlich瘤细胞提取,抗RA33/36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研究对象分RA患者、非RA患者及正常对照。结果HeLa细胞抗原和Ehrlich瘤细胞抗原两者检测抗RA33/36对RA诊断的特异性为85.7%和87.5%,敏感性为28.2%和26.9%。抗RA33和抗RA36对RA均有诊断价值。结论HeLa细胞及Ehrlich瘤细胞均可用于提取RA33/36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A细胞 Ehrlieh瘤细胞 RA33/36抗原 抗RA33/36
原文传递
免疫净化冲击治疗重症狼疮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杨金华 +6 位作者 赵文鹏 赵向聪 吴萌 罗静 曹培龙 李小峰 陈俊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7期970-971,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临床表现变化多样,受累脏器及严重程度不同为主要特点,目前多数主张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个体化治疗以快速缓解病情,但实际治疗方法上仍以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虽然大多数患者从中获益,但是合并多脏器损害的重症狼...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临床表现变化多样,受累脏器及严重程度不同为主要特点,目前多数主张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个体化治疗以快速缓解病情,但实际治疗方法上仍以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虽然大多数患者从中获益,但是合并多脏器损害的重症狼疮患者不仅需长期用药维持治疗,而且很难达到临床缓解,同时免疫抑制剂的累积量导致的不良反应(如性腺抑制、骨髓抑制、继发恶性肿瘤等)亦日益引起重视,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案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受累脏器 临床缓解 长期用药 疾病活动性 抗体滴度 脏器损害 不良反应 疾病活动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