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CT对口腔-上颌窦瘘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齐建华 刘志辉 +2 位作者 段常春 张洋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第8期486-488,共3页
目的:分析上颌窦瘘的口腔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学表现,探讨上颌窦瘘的形成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6~2018年之间拍摄CBCT时发现上颌窦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口腔上颌窦瘘患者... 目的:分析上颌窦瘘的口腔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学表现,探讨上颌窦瘘的形成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6~2018年之间拍摄CBCT时发现上颌窦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口腔上颌窦瘘患者中,发生在前牙区的1例,前磨牙区2例,磨牙区11例。其中拔牙术中及时发现的11例,陈旧性的窦道3例。所有病例均行上颌窦瘘修复术,瘘口愈合,临床症状消失。2例复查,1例牙槽骨恢复良好;1例牙槽顶瘘口愈合,原上颌窦瘘形成盲腔。结论:CBCT可辅助明确上颌窦瘘的部位和范围,对上颌窦瘘的临床治疗和后期种植修复提供准确的影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瘘 发病因素 锥形束CT 影像学分析
原文传递
小儿左侧隐睾扭转合并鞘状突未闭误诊为腹股沟疝坏死切除1例
2
作者 丁杰 张霞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0-72,共3页
隐睾扭转是一种不常见但又十分紧急的外科急症,及时诊断并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提高对隐睾扭转的认识是十分有意义的。1临床资料患者男,4岁,因纳差1 d、脐周不适就诊。查体:腹软,无反跳痛及压痛。血常规:白细胞12.2×109... 隐睾扭转是一种不常见但又十分紧急的外科急症,及时诊断并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提高对隐睾扭转的认识是十分有意义的。1临床资料患者男,4岁,因纳差1 d、脐周不适就诊。查体:腹软,无反跳痛及压痛。血常规:白细胞12.2×109/L,中性粒细胞61.7%。急诊急腹症彩超检查为阴性,临床诊断为消化不良,予抗感染治疗,情况稍有好转。2d后,家长诉患者左侧腹股沟区包块1d再次就诊。查体:患儿哭闹,拒压,左侧阴囊未扪及睾丸,左侧腹股沟区触及一硬质包块,局部皮肤红肿,压痛(+),卧位不可消失。复查彩超:左侧腹股沟区局部膨隆,内见条状回声,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隐睾扭转 鞘状突未闭 腹股沟疝 超声诊断 误诊
下载PDF
超声检测多部位内脏脂肪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汤敏 +2 位作者 杨倩 张霞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56-263,共8页
目的 应用超声检测多部位内脏脂肪,评估其与缺血性脑卒中(CIS)的关联,识别相关风险因素,为CIS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新的视角。方法 连续纳入2022年9月~2023年9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89例及健康志愿... 目的 应用超声检测多部位内脏脂肪,评估其与缺血性脑卒中(CIS)的关联,识别相关风险因素,为CIS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新的视角。方法 连续纳入2022年9月~2023年9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89例及健康志愿者90例,分别作为卒中组和对照组,采用超声技术测量多个部位内脏脂肪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在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心外膜脂肪组织(EAT)、腹膜前脂肪厚度、右肾后周脂肪厚度、内脏脂肪体积及左右肾脂肪囊厚度等多个内脏脂肪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AT的OR值为2.258(1.805~2.834),明显高于其他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OR=1.004,P=0.013)、EAT(OR=4.040,P<0.001)对CIS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IMT、EA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8、0.882,有较高的敏感度,确定其临界值分别为1275μm、17.54 mm。结论 超声测量多部位内脏脂肪参数与CIS有关,IMT、EAT是CIS的独立影响因素,IMT、EAT值越大患CIS的风险越高,其中EAT的诊断效能更高;当超声检测的EAT超过临界值时,临床可以通过早期指导或干预以降低卒中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内脏脂肪测量 超声检测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实时三维联合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估甲亢患者右心功能 被引量:1
4
作者 汤敏 +2 位作者 苏陈程 张霞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021-1027,共7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定量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右心功能。方法在我院就诊患者中选取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其中30例肺动脉收缩压>35 mmHg的患者被纳入甲亢肺高压组,余下的50例被纳入甲亢无...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定量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右心功能。方法在我院就诊患者中选取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其中30例肺动脉收缩压>35 mmHg的患者被纳入甲亢肺高压组,余下的50例被纳入甲亢无肺高压组,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经常规超声技术获得参数:右室基底段、右室中间段、右室长轴、右房上下径、右房左右径、右房收缩期面积、右心室面积变化率、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瓣环的收缩期侧壁峰值速度、右室心肌做功指数、毛细血管楔形压,经RT-3DE技术获得参数: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RVESVi)、右室输出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应用2D-STI技术获得参数: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GLS-FW)、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比较上述结果的组间差异;采用Pearson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甲亢无肺高压组、甲亢肺高压组右室基底段、右室中间段、右室长轴、右房上下径、右房左右径、右房收缩期面积、毛细血管楔形压、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瓣环的收缩期侧壁峰值速度、右室心肌做功指数依次增加,右心室面积变化率依次减小,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RVEDV、RVESV、RVEDVi、RVESVi、RVSV依次增加,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者RV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GLS-FW、GLS依次减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RVEDV与RVESV、SV呈正相关关系(r=0.534、0.760,P<0.01),RVEDV与GLS-FW、GLS呈负相关关系(r=-0.915、-0.886,P<0.01)。结论RT-3DE、2D-STI参数结果显示,甲亢患者较对照组容量负荷增加,右心功能下降,同时合并肺高压和甲亢两种病理状态会使患者容量负荷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右心功能
下载PDF
香叶木素对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表达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李声平 马亮 +2 位作者 艾晓辉 董靖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7-221,共5页
为筛选出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天然化合物,以嗜水气单胞菌和香叶木素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生长曲线、溶血试验、免疫印迹、荧光定量PCR和细胞毒性试验研究了香叶木素对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对嗜水... 为筛选出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天然化合物,以嗜水气单胞菌和香叶木素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生长曲线、溶血试验、免疫印迹、荧光定量PCR和细胞毒性试验研究了香叶木素对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没有影响的香叶木素能在较低浓度下通过抑制气溶素的表达降低共培养物上清液的溶血活性;荧光定量PCR试验发现香叶木素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气溶素编码基因aerA的表达。此外,通过活/死细胞染色发现香叶木素可减轻气溶素介导的细胞损伤。以上结果表明,香叶木素通过降低aerA的转录水平降低了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致病力,可作为一种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香叶木素 气溶素 致病力 抗感染药物
下载PDF
茶多酚对嗜水气单胞菌致病力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德福 +3 位作者 励建荣 杨秋红 艾晓辉 董靖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针对嗜水气单胞菌污染水产品所致动物感染和消费者食源性疾病等问题,筛选能够抑制嗜水气单胞菌致病力的天然产物茶多酚。溶血试验表明茶多酚对气溶素溶血活性具有直接抑制作用,通过荧光热漂移和七聚体形成试验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针对嗜水气单胞菌污染水产品所致动物感染和消费者食源性疾病等问题,筛选能够抑制嗜水气单胞菌致病力的天然产物茶多酚。溶血试验表明茶多酚对气溶素溶血活性具有直接抑制作用,通过荧光热漂移和七聚体形成试验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茶多酚虽在128μg/mL以下不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但能在1~8μg/mL直接抑制其主要毒力蛋白气溶素的溶血活性。荧光热漂移和七聚体试验发现,茶多酚通过与气溶素直接结合,降低了气溶素七聚体的形成并抑制其活性。细胞试验结果表明,4~8μg/mL茶多酚能对气溶素导致的人肺癌上皮细胞死亡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此外,50 mg/kg茶多酚治疗可使斑点叉尾鮰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模型的存活率提高至60%。综上,茶多酚通过直接与气溶素结合,抑制气溶素形成功能性七聚体而降低其活性,从而显著降低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内、外致病力。研究结果提示茶多酚可作为抗生素替代或辅助药物用于治疗嗜水气单胞菌相关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气溶素 茶多酚 抗毒力 水产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