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情绪心理和免疫因子的脾藏意主思探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珍 +1 位作者 刘玥芸 陈家旭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95-799,共5页
脾藏意主思作为中医治疗情志病的理论内容,其指导临床的可行性已经过历代医家相关病案的检验,但其内涵晦涩难懂,又缺乏西医学客观指标佐证,不利于当下临床应用推广。本文通过梳理脾藏意主思与现代情绪心理的共性与个性,从认知、生理、表... 脾藏意主思作为中医治疗情志病的理论内容,其指导临床的可行性已经过历代医家相关病案的检验,但其内涵晦涩难懂,又缺乏西医学客观指标佐证,不利于当下临床应用推广。本文通过梳理脾藏意主思与现代情绪心理的共性与个性,从认知、生理、表达3个层面对脾藏意主思进行解读,结合现代免疫细胞因子学说探讨情绪与脾的关系,发现两者具有双向调节功能,临床治疗若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思维模式,或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藏意 脾主思 免疫因子 情志 情绪心理
原文传递
基于肝脾理论探讨线粒体自噬与抑郁症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艳秋 黄珍 +4 位作者 冯宏英 李宇盾 刘玥芸 陈家旭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58-462,共5页
抑郁症主要病机可归纳为肝郁脾虚—气机郁滞—湿浊痰瘀,肝郁脾虚在前,导致气机郁滞,产生湿浊痰瘀,内扰神明,发为精神障碍。氧化应激与抑郁症病因密切相关,海马是抑郁症的重要病变部位,线粒体自噬在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海马结构功能方... 抑郁症主要病机可归纳为肝郁脾虚—气机郁滞—湿浊痰瘀,肝郁脾虚在前,导致气机郁滞,产生湿浊痰瘀,内扰神明,发为精神障碍。氧化应激与抑郁症病因密切相关,海马是抑郁症的重要病变部位,线粒体自噬在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海马结构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故线粒体自噬障碍也会诱发抑郁症,通过恢复线粒体自噬功能可以改善抑郁症状。中医学的气血与现代医学的ATP、血红素都是机体的能量源泉,因此,在能量生成方面,线粒体与脾具有相似性。脾调节气血水液功能与线粒体自噬功能具有相似性。肝脾功能失调往往伴有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异常改变,同时引起线粒体自噬功能失调。通过疏肝健脾、调和肝脾等治疗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线粒体形态结构,促进线粒体自噬。通过联系肝脾与线粒体自噬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医药调控线粒体自噬水平防治抑郁症的新思路,可能为未来中医药防治抑郁症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肝脾理论 线粒体自噬 肝郁脾虚证
下载PDF
基于“阴平阳秘”理论探讨肠道微生态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珍 +5 位作者 雷超芳 钱越 于明直 薛哲 刘玥芸 陈家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88-3391,共4页
既往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稳态的破坏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药对调整肠道微生态及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确有疗效,然而其机制的现代医学研究纷杂,囿于分析科学的思维,亟需总结。文章发扬中医整体观,以中医“阴平阳秘”理... 既往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稳态的破坏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药对调整肠道微生态及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确有疗效,然而其机制的现代医学研究纷杂,囿于分析科学的思维,亟需总结。文章发扬中医整体观,以中医“阴平阳秘”理论为指导,结合肠道微生态与双向情感障碍的现代医学研究,阐述了双相情感障碍的中医病机,以及肠道菌群的功能属性。以期为临床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提供中医理论支撑,也为“阴平阳秘”这一中医指导思想增添现代医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躁郁症 阴平阳秘 肠道微生态 稳态平衡
原文传递
“怪病多痰”病机观下抑郁症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珍 +4 位作者 于明直 许心 雷超芳 刘玥芸 陈家旭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2777-2780,共4页
抑郁症与慢性疲劳综合征是在症状上存在相似性,在发病机制上有潜在关联,并具有共同候选生物标志物和各自独特差异代谢物的异质性疾病。现聚焦抑郁症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相似点,以“怪病多痰”为切入点,痰气交阻是二者相关的病机核心,脏... 抑郁症与慢性疲劳综合征是在症状上存在相似性,在发病机制上有潜在关联,并具有共同候选生物标志物和各自独特差异代谢物的异质性疾病。现聚焦抑郁症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相似点,以“怪病多痰”为切入点,痰气交阻是二者相关的病机核心,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利-化生痰浊-阻滞气机-伤及脏腑是二者的共同发病过程。在抑郁症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和临证中,应重点关注“痰”与“气”的互作关系,以期更有效地将中医异病同治优势运用于慢性疑难性疾病的防治,并丰富其理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病多痰 抑郁症 慢性疲劳综合征 痰证 精神障碍 躯体障碍 异病同治 痰气交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