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日古典戏剧中登场人物“自报家门”的程式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59,共6页
本文以中日具有代表性的古典戏剧 (元杂剧、明传奇、京剧、能乐、狂言、歌舞伎 ) ,比较检讨其登场人物的自我介绍程式。其中 ,除了歌舞伎以外都有一定的程式。歌舞伎中消失自我介绍的原因在于 :中日语言艺术的差别 ;剧本的长短问题。
关键词 自报家门 元杂剧 明传奇 京剧 能乐狂言 歌舞伎
原文传递
《脉望馆钞校古今杂剧》“不老叶”小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7-100,共4页
本文考证《脉望馆钞校古今杂剧》穿关中的行头"不老叶"。不老叶以芦叶制作,演员披肩膀上。它象征长生不老。
关键词 穿关 不老叶 汉钟离
原文传递
命意·创新·剧种特色——新编黄梅戏《和氏璧》观后
3
作者 《戏剧之家》 2003年第2期48-49,共2页
3月21日我在湖北剧院看了湖北省黄梅戏剧院演出的新编黄梅戏《和氏璧》。'和氏之璧'是众所周知的宝玉,在日本喜欢中国古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宝玉的名称。除了《韩非子·和氏》以外,它还出现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月21日我在湖北剧院看了湖北省黄梅戏剧院演出的新编黄梅戏《和氏璧》。'和氏之璧'是众所周知的宝玉,在日本喜欢中国古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宝玉的名称。除了《韩非子·和氏》以外,它还出现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面。源于这一故事的'完璧'一词是现代日语中的常用词。和氏之璧诞生在春秋时代的楚国,剧中反复提到的荆山就在湖北,由本地剧团演出这件宝玉的诞生故事自然是很有意义的。《韩非子》中的《和氏献璧》是一个寓言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情 艺术特色 创新 黄梅戏 《和氏壁》 评论 人物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