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D-二聚体与炎性因子和器官功能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8
1
作者 许莹 雅君 +1 位作者 顾勤 唐健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9-563,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血清中不同D-二聚体水平与炎性因子及器官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2月10日至29日援鄂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房收治的72例新冠肺炎患者...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血清中不同D-二聚体水平与炎性因子及器官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2月10日至29日援鄂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房收治的72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及入院时的血常规、凝血功能、炎性指标、细胞因子和器官功能指标。根据患者D-二聚体水平分为D-二聚体正常(<0.5 mg/L)和升高(≥0.5 mg/L)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炎性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D-二聚体与器官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以患者初次就诊与入住重症病房时序贯器官衰竭评分的变化值(ΔSOFA)≥2分定义为存在器官功能损伤,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D-二聚体对新冠肺炎患者器官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72例患者中有65.3%合并凝血功能异常,D-二聚体水平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普通型(14例)、重型(49例)、危重型(9例)分别为0.43(0.22,0.89)、0.66(0.26,1.36)、2.65(0.68,15.4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二聚体正常者32例(占44.4%),升高者40例(占55.6%)。与D-二聚体正常组比较,D-二聚体升高组患者年龄更大(岁:67.7±11.6比54.0±13.1),入院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IL-2受体(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更高〔WBC(×109/L):7.16(5.55,9.75)比5.25(4.59,6.98),NEU(×109/L):7.11±5.46比3.33±1.58,PCT(μg/L):0.08(0.06,0.21)比0.05(0.04,0.06),hs-CRP(mg/L):27.9(3.4,58.8)比1.3(0.8,6.6),IL-6(ng/L):11.80(2.97,30.61)比1.98(1.50,4.73),IL-8(ng/L):19.90(13.33,42.28)比9.40(12.35,15.30),IL-10(ng/L):5.00 (5.00,8.38)比5.00 (5.00,5.00),IL-2R(kU/L):907.90±458.42比572.13±274.55,TNF-α(ng/L):10.94±5.95比7.77±3.67〕,淋巴细胞计数(LYM)和单核细胞计数(MON)更低〔LYM(×109/L):1.14±0.49比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D-二聚体 炎性因子 器官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心肺转流对大鼠血浆和肺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常田 申翼 +3 位作者 雅君 王春战 李德闽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与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急性肺损伤有关。文中探讨MMP-9血浆浓度在大鼠CPB前后的变化及肺内表达的差异。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肺转流组,心肺转...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与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急性肺损伤有关。文中探讨MMP-9血浆浓度在大鼠CPB前后的变化及肺内表达的差异。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肺转流组,心肺转流组分别于转流结束即刻、结束后2h和6h各时间点取血和肺组织,对照组分别在相应时间点取样。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MMP-9浓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肺组织MMP-9的表达。结果 CPB后血浆MMP-9浓度较术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PB后肺内MMP-9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CPB可以引起大鼠肺内MMP-9表达增强,血液中MMP-9释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心肺转流 大鼠模型
下载PDF
基于医联体的医学影像云平台实践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甜甜 马瑞 雅君 《中国数字医学》 2017年第11期8-10,17,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医联体的医学影像云平台在工作中的实践。方法:通过搭建医学影像云平台,实现由医联体中心医院向联合体内的医疗机构提供医学影像数据和应用服务。结果:实现航天中心医院医联体内医学影像数据的共享和诊疗过程的协同。结论... 目的:研究基于医联体的医学影像云平台在工作中的实践。方法:通过搭建医学影像云平台,实现由医联体中心医院向联合体内的医疗机构提供医学影像数据和应用服务。结果:实现航天中心医院医联体内医学影像数据的共享和诊疗过程的协同。结论:基于医联体的医学影像云平台能够均衡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和影像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医疗费用并推动分级诊疗,使患者体验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医学影像云平台 平台实践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危重症孕产妇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雅君 郝迎迎 +4 位作者 刘洋 唐健 董丹江 刘宁 顾勤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危重症孕产妇急救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应用ECMO救治的8例围生期孕产妇的治疗过程。结果8例孕产妇年龄...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危重症孕产妇急救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应用ECMO救治的8例围生期孕产妇的治疗过程。结果8例孕产妇年龄(32.5±6.3)岁,体质量(73.5±8.1)kg,孕周(31.0±4.4)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为(13.0±6.6)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为(8.3±3.8)分。5例合并重症肺炎的孕产妇行静脉-静脉ECMO(VV-ECMO)治疗;3例心力衰竭(心衰)孕产妇实施静脉-动脉ECMO(VA-ECMO)。8例孕产妇ECMO治疗初始流速设定为2.0~3.0 L/min,最高流速为(3.1±0.6)L/min,ECMO运行时间为(174±36)h,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为(16.0±5.4)d。5例重症肺炎、1例围生期心肌病孕产妇成功撤离ECMO痊愈出院,2例肺动脉高压孕产妇预后不良。7例孕产妇的婴儿存活,其中2例为撤离ECMO后娩出,1例则在ECMO保障下行急诊剖宫术;另外1例孕产妇因未足孕周,胎儿未能娩出。8例孕产妇ECMO运行期间虽无严重出血并发症,但1例合并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并血栓形成(HITT),更换抗凝治疗后好转;1例孕产妇穿刺血管内有血栓形成,序贯抗凝治疗3个月。结论ECMO在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针对可逆性的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孕产妇,需及早评估ECMO的应用指征,提高母婴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孕产妇 重症肺炎 围生期心肌病 肺动脉高压
原文传递
日常运动时足底压力实时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杨阳 蒲放 +4 位作者 雅君 任稆平 李淑宇 李德玉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99-304,共6页
目的基于进行足底压力日常运动负荷监测的需求,研究一种通过少量传感器对日常运动时总足底压力进行实时检测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Pedar-X足底压力测试系统采集10名受试者完成5种典型日常运动(原地跳跃、行走、慢跑、上楼和下楼)时的足... 目的基于进行足底压力日常运动负荷监测的需求,研究一种通过少量传感器对日常运动时总足底压力进行实时检测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Pedar-X足底压力测试系统采集10名受试者完成5种典型日常运动(原地跳跃、行走、慢跑、上楼和下楼)时的足底压力数据。随后,使用逐步线性回归对Pedar-X的99个传感器的压强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偏F检验的显著性,由高到低逐个引入关键位置的压强值,直到再引入1个后,各位置的压强值间出现严重多重共线性,以此分别得到5个在5种运动中基于少量测试点数据实时计算总足底压力的模型。然后,以Pedar-X系统测量得到的另外4名受试者完成5种单项运动和由5种运动组合的连续运动时的足底压力数据为实测值,对5个回归模型进行验证和比较。结果无论是单项还是连续日常运动,采用5种运动回归模型估测的自身运动时的总足底压力均与Pedar-X系统的实测值相近,采用行走运动回归模型估测的各种运动时的总足底压力也均与Pedar-X系统的实测值相近,而且两种估测方法的结果之间也无显著差异。结论利用5个分别置于拇趾、第2跖骨、第3跖骨、足跟内侧、足跟外侧的压力传感器和行走运动的足底压力回归模型就可对日常运动下的总足底压力进行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负荷 足底压力 回归分析 步态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面向绩效分配的集团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洪鹏 张伟 +1 位作者 李锦姬 雅君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1年第4期41-44,共4页
目的为提升集团化医院医疗岗位绩效津贴管理考核能力,研究建立适用于医院各类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方法通过系统性分析进行模块设计,其功能主要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组织机构管理、岗位设置管理、用户权限管理、人员档案管... 目的为提升集团化医院医疗岗位绩效津贴管理考核能力,研究建立适用于医院各类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方法通过系统性分析进行模块设计,其功能主要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组织机构管理、岗位设置管理、用户权限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信息维护管理等方面。结果系统具备人员信息共享和交互能力,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动态和精细化管理,可以作为集团化医院开展绩效考核的基础。结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医院绩效考核和分配的精细化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医院精细化管理 绩效分配 医院信息系统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肾功能恢复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郝迎迎 虞竹溪 +3 位作者 雅君 唐健 刘宁 顾勤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528-532,共5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明确其与肾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预期7d内转出或死亡的患者。在入ICU时、病程7d、14d(D1、D7、D14)留取外周血... 目的:观察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明确其与肾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预期7d内转出或死亡的患者。在入ICU时、病程7d、14d(D1、D7、D14)留取外周血标本,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随访观察时间为28d,主要观察指标为肾功能水平是否恢复。结果:根据SSC指南及KDIGO指南提出的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标准,南京鼓楼医院ICU在2017-01—2017-08期间共入选患者28例。发生急性肾损伤1期、2期、3期患者分别为7例、7例和14例。随访至28d时,16例患者肾功能恢复至正常,12例患者肾功能未恢复。肾功能恢复组的患者在入院时的APACHE II评分较未恢复组低,两组分别是(19.8±4.9)分和(24.9±5.0)分(P<0.05)。入院时两组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3±1.88vs.3.20±2.04,P>0.05),但肾功能恢复组的患者Treg细胞水平随病程逐渐上升,未恢复组的患者Treg细胞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肾功能恢复者在第14天的Treg水平远远高于肾功能未恢复者(3.89±1.56vs.1.76±0.45,P<0.05)。且肾功能恢复组的患者第14天Treg细胞水平较基线的上升率为1.32±0.70,而未恢复组的患者仅为基线水平的0.59±0.31(P<0.05)。此外,将急性肾损伤的程度与Treg细胞的水平做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急性肾损伤1期、2期及3期的3组患者在入院时及第7天、第14天的Treg细胞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存在Treg细胞的异常,Treg细胞的水平与急性肾损伤的程度无相关性。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逐渐升高,预示着肾功能的恢复。D7、D14时Treg细胞水平的快速上升可能成为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恢复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调节性T细胞 肾脏修复 免疫紊乱
原文传递
局部脑氧饱和度预测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生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雅君 李静 +1 位作者 董丹江 顾勤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2-415,共4页
目的评价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4例脓毒症患者,根据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期间每日重症监护病房意识模糊评... 目的评价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4例脓毒症患者,根据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期间每日重症监护病房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的评价结果分为SAE组和非SAE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入ICU 1、2、3、5、7 d的rScO_(2),以及预后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ICU住院期间rScO_(2)对SAE的预测价值。结果94例患者均纳入分析,其中男性占59.6%(56/94),平均年龄(50.1±15.1)岁;SAE发生率为31.9%(30/94)。SAE组患者入ICU 3 d内的rScO_(2)水平均明显低于非SAE组(1 d:0.601±0.107比0.675±0.069,2 d:0.592±0.090比0.642±0.129,3 d:0.662±0.109比0.683±0.091,均P<0.05);但SAE组与非SAE组入ICU 5 d和7 d rScO_(2)水平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5 d:0.636±0.065比0.662±0.080,7 d:0.662±0.088比0.690±0.077,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1 d rScO_(2)对SAE的预测价值最大〔1 d:ROC曲线下面积(AUC)=0.77,95%可信区间(95%CI)为0.65~0.89,P<0.01;2 d:AUC=0.60,95%CI为0.48~0.72,P>0.05;3 d:AUC=0.55,95%CI为0.41~0.68,P>0.05〕;以1 d rScO_(2)=0.640作为诊断阈值,敏感度为73.4%,特异度为80.0%。SAE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较非SAE组显著延长〔ICU住院时间(d):13.6±7.1比9.0±4.3,总住院时间(d):20.1±8.0比15.8±6.1,均P<0.05〕;但两组ICU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患者SAE发生率较高,可通过监测rScO_(2)的方式预测SAE的发生。入ICU 1 d rScO_(2)水平与SAE的发生紧密相关,或许可成为脓毒症复苏目标以指导治疗,从而改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近红外光谱技术 局部脑氧饱和度 意识模糊评估法
原文传递
恒定亚低温对猪体外心肺复苏后的肾保护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尤勇 张北源 +4 位作者 陈显成 雅君 陈鸣 虞竹溪 虞文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40-1144,共5页
目的亚低温对心搏骤停后肾的保护作用存在争议。文章旨在观察猪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肾的保护作用机制,比较波动亚低温和恒定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猪肾的保护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实验用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恒温组、变温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 目的亚低温对心搏骤停后肾的保护作用存在争议。文章旨在观察猪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肾的保护作用机制,比较波动亚低温和恒定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猪肾的保护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实验用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恒温组、变温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交流电电击制作心跳骤停模型,随后采取体外心肺复苏(ECPR)和体温管理,恒温组目标体温34℃,变温组每2小时变动体温,使其波动于33~35℃,对照组目标体温37℃。24h后缓慢复温,处死动物,取肾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常温组肾组织中GRP78表达(0.59±0.11)比较,变温组、恒温组(0.42±0.14、0.22±0.08)表达降低(P<0.05);与常温组肾组织中CHOP表达(2.51±0.42)比较,变温组、恒温组(1.84±0.49、1.30±0.59)表达降低(P<0.05);与常温组Bcl-2表达(1.03±0.20)比较,变温组、恒温组中(1.65±0.34、2.42±0.64)均升高(P<0.05);与常温组Bax表达(2.00±0.57)比较,恒温组(1.05±0.29)降低(P<0.05)。与变温组比较,恒温组Bcl-2表达升高,GRP78表达降低(P<0.05)。免疫组化切片观察到3组中常温组Bax阳性表达最为显著,恒温组最低。恒温组Bcl-2阳性表达最为显著,常温组最低。电镜可见常温组猪肾细胞核膜皱缩,核仁缩小,线粒体明显肿胀,变温组较常温组损伤程度减轻,恒温组损伤程度最轻,细胞形态学基本完整。结论亚低温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通路,减轻心肺复苏后猪肾小管细胞凋亡从而起到肾保护作用,亚低温维持阶段的体温异常波动可能削弱亚低温对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心跳骤停 体外心肺复苏 凋亡
下载PDF
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滤过在肝功能障碍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雅君 陈鸣 +1 位作者 刘洋 顾勤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12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在肝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时应用枸橼酸局部抗凝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纳入收治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应用枸橼酸局部抗凝并存在不... 目的:探讨重症在肝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时应用枸橼酸局部抗凝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纳入收治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应用枸橼酸局部抗凝并存在不同程度肝功能障碍的患者共49人次,按照肝功能障碍的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A、B、C三个级别,比较三组患者间滤器使用寿命,治疗期间酸碱平衡、总钙/游离钙水平及外源碳酸氢钠补充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并发症等。结果:三组间的滤器寿命基本相同(P> 0. 05)。A、B级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酸碱平衡紊乱、钙离子比例正常,但B级患者需外源性补充较多碳酸氢钠(P <0. 05)。C级患者在枸橼酸治疗中出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及钙比例失调,即使补充更多碳酸氢钠、调整钙离泵入量亦无法改善,需调整抗凝治疗方式(P <0. 05)。结论:轻中度肝功能障碍患者CVVH治疗中应用枸橼酸抗凝可行,需严密监测血PH值及总钙/游离钙水平。重度肝功能障碍患者不适合应用枸橼酸抗凝,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酸碱平衡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枸橼酸抗凝 肝功能障碍 代谢性酸中毒 总钙/离子钙比例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症转化不同阶段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鸣 雅君 +5 位作者 李静 许莹 唐健 尤勇 陈显成 虞文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可随病程的进展而改变。文中分析发生重症转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阶段的实验室检查特征,为早期甄别和防治重症转化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和南...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可随病程的进展而改变。文中分析发生重症转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阶段的实验室检查特征,为早期甄别和防治重症转化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和南京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收治的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25例,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入院后6 h内的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D-二聚体、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指标。根据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分为发病≤7 d和发病>7 d等2个阶段,每个阶段以最终的临床分型分为轻症组(轻型和普通型)和重症组(重型和危重型),分析早期预测患者重症转化的实验室指标。结果125例患者从发病至收入院的中位时间为9 d。其中发病≤7 d阶段59例(轻症组48例、重症组11例),发病>7 d阶段66例(轻症组36例、重症组30例)。发病≤7 d患者中,重症组患者血淋巴细胞比例下降,D二聚体、C反应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轻症组(分别为81.8%vs 18.8%、81.8%vs 9.5%、、100%vs 39.6%、85.7%vs 17.4%,P<0.05);发病>7 d患者中,重症组的血淋巴细胞比例下降,白细胞计数、谷草转氨酶升高的比例显著高于轻症组(分别为53.3%vs 19.4%、20%vs 0、30.0%vs 5.6%,P<0.05)。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提示发病≤7d患者的C反应蛋白升高(OR=1.070,P=0.01)是重症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发病>7 d患者的血淋巴细胞计数(OR=0.095,P=0.003)和谷草转氨酶升高(OR=1.056,P=0.031)是重症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发病7 d内的C反应蛋白升高,发病7 d后的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或谷草转氨酶升高均可能预警其重症转化。临床应用以上指标初筛及防治可能重症转化患者时,必需考虑病程的时间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实验室检查 重症转化 淋巴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性心肌损伤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莹 谢丹 +2 位作者 雅君 虞文魁 唐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3-626,共4页
目的目前尚无证据证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会直接损害心脏。文中旨在探讨COVID⁃19患者急性心肌损伤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0日至2月29日南京1队和苏州2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目的目前尚无证据证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会直接损害心脏。文中旨在探讨COVID⁃19患者急性心肌损伤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0日至2月29日南京1队和苏州2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收治的133例COVID⁃19确诊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资料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梗3项、凝血功能(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34.2μg/L为异常,提示急性心肌损伤。分为2组:cTNI升高组(cTNI>34.2μg/mL,n=9)、cTNI正常组(cTNI≤34.2μg/mL,n=124)。统计分析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实验室资料的差异,分析D⁃二聚体与心梗指标的相关性,并绘制急性心肌损伤时D⁃二聚体的ROC曲线变量。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病既往史、血常规、肌红蛋白、肝功能(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细胞因子(IL⁃2受体、IL⁃6、IL⁃8、IL⁃10、TNF⁃α)、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与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凝血酶原时间与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呈正相关(P<0.05)。D⁃二聚体为2.35μg/mL时,约登指数最大,急性心肌损伤的灵敏度为66.7%,特异性为83.8%,ROC曲线下面积为0.764(0.568~0.960)。结论COVID⁃19造成的凝血功能异常,可能是导致急性心肌损伤的原因之一。故而动态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开展血栓筛查,及时启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可有益于减少COVID⁃19患者急性心肌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心肌损伤 凝血功能 D⁃二聚体
下载PDF
脓毒性休克患者脑氧饱和度监测对患者转归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雅君 虞竹溪 +1 位作者 李静 徐颖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25-229,236,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rScO2)变化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2021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的6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以28 d存活情况分为...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rScO2)变化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2021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的6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以28 d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40例)及死亡组(24例),收集2组患者一般情况,入院时基线资料,经脓毒性休克指南治疗后6、12、24 h血乳酸、脑氧饱和度数值,并计算其变化率。比较2组间各指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应用ROC曲线分析评价各时间段内rScO2及乳酸变化率对于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基础有糖尿病的患者其死亡风险较高。死亡组患者SOFA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16.5±9.0 vs.10.9±5.5,P<0.05),但纳入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血管活性药物指数、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患者首次及6 h复测的乳酸水平(mmol/L)高于存活组(0 h:7.6±5.0 vs.5.0±2.3;6 h:5.9±3.5 vs.3.8±1.6),而两个时间段的脑氧饱和度水平(%)显著偏低(0 h:57.0±6.1 vs.62.5±9.2;6 h:57.7±7.9 vs.63.9±11.9),且6 h的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 LC;%)(2.8±16.5 vs.7.8±10.4)、脑氧饱和度变化率(%)(3.1±12.4 vs.10.1±14.5)亦明显低于存活组,以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表明:6 h LC和rScO2变化率是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LC-6 h:AUC=0.75,95%CI:0.61~0.89,P<0.05;rScO2变化率-6 h:AUC=0.70,95%CI:0.55~0.85,P=0.02)。结论:6 h乳酸清除率及脑氧饱和度变化率均可以有效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因脑氧饱和度监测具有连续性、无创性等优点,未来可推广应用于脓毒性休克的复苏及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预后 近红外光谱技术 脑氧饱和度 乳酸 乳酸清除率
原文传递
基于VTK的任意平面CT图像二维交互分割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严华刚 付璇 +2 位作者 雅君 黄菊英 李海云 《中国医疗设备》 2010年第5期21-23,共3页
研究利用VC++6.0进行基于VTK(Visualization Toolkit)的三维CT图像任意平面的二维交互分割软件的开发。用VTK实现了从三维显示中选取任意方位平面以及该平面对应图像的三维与二维显示,研究在VC++6.0创建的二维视图中进行轮廓勾画和区域... 研究利用VC++6.0进行基于VTK(Visualization Toolkit)的三维CT图像任意平面的二维交互分割软件的开发。用VTK实现了从三维显示中选取任意方位平面以及该平面对应图像的三维与二维显示,研究在VC++6.0创建的二维视图中进行轮廓勾画和区域生长的功能,实现了在三维图像中将区域生长结果叠加于原二维图像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机 CT图像 VTK 图像分割
下载PDF
肝移植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鸣 雅君 +2 位作者 郭晓芳 虞竹溪 顾勤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589-593,共5页
目的 探讨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肝移植患者术后发生早期急性肾损伤(AKI)受者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1月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标准诊断肝移植术... 目的 探讨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肝移植患者术后发生早期急性肾损伤(AKI)受者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1月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标准诊断肝移植术后7d内是否发生AKI;结合供者、供者器官和受者围手术期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分析AKI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52例纳入研究的患者中有35例(67.3%)于肝移植术后7d内发生AKI,根据KDIGO指南分期,其中1期为16例、2期为5例、3期为14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0.8%、9.6%和26.9%.在发生AKI的受者中,30例(85.7%)的AKI发生于肝移植术后2d内,21例(60.0%)肾功能损伤持续时间≤3d.与非AKI受者比较,AKI受者住ICU时间明显延长[(7.4±6.5)d与(4.0±2.1)d,P=0.037],术后28 d死亡率分别为17.1%和0.术后AKI发生的可能高危因素包括供者捐献前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时间>7 d、受者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10.5分、术前血清尿素氮(BUN)>4.9 mmol/L、术中出血量>5 000 ml、术中总输入液量>11 000 ml和术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峰值>1 240 U/L.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提示,受者术前MELD评分>10.5分(OR值25.3,P=0.027)和术后AST峰值>1 240 U/L(OR值37.1,P=0.012)是肝移植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AKI发生率高,受者术前MELD评分和术后AST峰值增加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肾损伤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原文传递
动态能量消耗监测指导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雅君 刘洋 +3 位作者 郝迎迎 陈鸣 顾勤 董丹江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5-329,共5页
目的在达到撤机标准并接受序贯降低呼吸机参数的机械通气患者中,比较动态监测能量消耗(EE)的方法与传统方法(呼吸浅快指数)对于撤机成功率的预测性。方法研究共纳入2018至2019年度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共93例机械通气并符合撤机指征的患者,... 目的在达到撤机标准并接受序贯降低呼吸机参数的机械通气患者中,比较动态监测能量消耗(EE)的方法与传统方法(呼吸浅快指数)对于撤机成功率的预测性。方法研究共纳入2018至2019年度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共93例机械通气并符合撤机指征的患者,使用GE呼吸机(CARESCAPE R860)的能量代谢监测装置,通过间接测热法记录患者在呼吸机参数递降过程中,各时相[T1(PSV 20/5),T2(PSV 15/5),T3(PSV 10-5/5),T4(PSV 5/5)]EE的变化率(δEE,%),比较撤机成功组及失败组两组患者间不同时相δEE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δEE对撤机成功率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36例患者撤机失败。成功组和失败组患者的基础状态、疾病类型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在T1至T2时相的δEE1无显著差异[(5.67±2.31)%比(6.40±1.90)%,P>0.05],但T2至T3及T3至T4时相的δEE存在显著差异[δEE2:(11.35±5.39)%比(14.21±6.33)%,P<0.05;δEE3:(8.39±3.90)%比(17.32±9.07)%,P<0.05]。δEE2、δEE3对患者撤机结果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呼吸浅快指数[0.83和0.75比0.64,P<0.05]。结论动态EE监测能有效评估及预测机械通气撤离的成功率,可在临床上应用于指导撤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消耗 机械通气 撤机 呼吸浅快指数
原文传递
基于模糊评价法评价HIS建设效果的研究
17
作者 杨姝雅 雅君 魏红光 《中国数字医学》 2017年第2期12-13,30,共3页
目的:对HIS系统建设效果进行纵向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部分,为以后的系统建设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利用Delphi法提出指标和权重,利用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结果:提出医院信息系统评价指标及权重,包括8个一级指标和52个二级指标... 目的:对HIS系统建设效果进行纵向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部分,为以后的系统建设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利用Delphi法提出指标和权重,利用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结果:提出医院信息系统评价指标及权重,包括8个一级指标和52个二级指标;除网络安全和系统准确性外,其它指标以及总的评估值呈上升趋势,但分值不高。结论: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业务覆盖越来越全面,系统对工作的帮助得到用户认可,但网络安全、前期培训、后期维护方面还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评价 评价模型 医院信息系统 建设效果
下载PDF
长期人造二尖瓣植入绵羊模型的建立
18
作者 王常田 张利东 +4 位作者 张晓华 雅君 王军 黄楠 李德闽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56-1457,共2页
目的探讨建立长期存活的人造二尖瓣植入模型的方法。方法选用健康绵羊16只,雌雄各半,预实验6只,正式实验10只。麻醉成功后建立体外循环,经降主动脉插动脉灌注管,右心耳至右心房插静脉引流管,升主动脉根部置冷灌管,经左心耳显露... 目的探讨建立长期存活的人造二尖瓣植入模型的方法。方法选用健康绵羊16只,雌雄各半,预实验6只,正式实验10只。麻醉成功后建立体外循环,经降主动脉插动脉灌注管,右心耳至右心房插静脉引流管,升主动脉根部置冷灌管,经左心耳显露二尖瓣,采用间断缝合方法植入人造二尖瓣。术后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口服华法林抗凝。结果正式实验中成功8例并长期成活达5个月以上,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实验结束行病理检查各脏器未见异常,2例死亡。结论绵羊作为长期存活人造二尖瓣植入模型的实验动物可行可靠、存活率高、术后易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二尖瓣膜 绵羊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股动脉与桡动脉脉压快速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反应性的价值
19
作者 陈鸣 雅君 +3 位作者 李静 刘洋 陈显成 顾勤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2期1838-1841,共4页
目的探究容量复苏后股动脉脉压(PPF)和桡动脉脉压(PPR)改变对快速判断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8年11月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55例,以容量负荷试验(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在30... 目的探究容量复苏后股动脉脉压(PPF)和桡动脉脉压(PPR)改变对快速判断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8年11月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55例,以容量负荷试验(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在30 min内快速输注)后经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技术监测的每搏输出量指数(SVI)上升≥15%为液体有反应组,SVI上升<15%为液体无反应组.比较2组患者接受容量负荷试验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对容量负荷试验前后PPF和PPR的变化值(△PPF和△PPR)与相应的SVI的变化值(△SVI)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容量负荷试验前后PPF和PPR变化百分比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反应性的评估价值.结果容量负荷试验后液体有反应组22例,液体无反应组33例,液体有反应组复苏后PPF、PPR较复苏前明显升高[(59±16)mmHg(1 mmHg=0.133 kPa)比(49±16)mmHg,(47±18)mmHg比(38±18)mmHg],外周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下降[987(917,1703)dyn·s/(cm^5·m^2)比1526(1241,1998)dyn·s/(cm^5·m^2)](均P<0.05),但液体无反应组复苏后上述参数变化则不明显(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PF和△PPR分别与△SVI呈正相关(r=0.801、0.551,均P<0.001),容量复苏前后PPF和PPR变化百分比评估液体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7和0.665,评估液体有反应的最佳截断值为复苏后PPF升高12.8%、PPR升高7.7%,其敏感度分别为81.8%、77.3%,特异度为66.7%、54.5%.结论PPF和PPR均可作为快速判断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反应性的指标,以PPF变化判断液体反应性较PPR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容量负荷试验 液体反应性 股动脉脉压 桡动脉脉压
下载PDF
重症患者发生高肾脏清除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20
作者 雅君 刘宁 +1 位作者 郝迎迎 顾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684-268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发生高肾脏清除率(ARC)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7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留取患者的血、尿肌酐,计算其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根据Ccr是否大于...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发生高肾脏清除率(ARC)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7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留取患者的血、尿肌酐,计算其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根据Ccr是否大于130 mL/min分为ARC及非AR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统计导致ARC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ICU患者ARC的发生率为31.16%;(2)两组患者在年龄、APACHEⅡ评分方面存在差异,创伤、颅脑手术及重症孕产妇的ARC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而对于存在休克、原发有糖尿病的患者,其ARC的发生比例较低(P<0.05);(3)对上述7项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02,P=0.000)、创伤(OR=0.691,P=0.012)这两个因素与ARC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筛选出低龄、创伤是ARC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肾脏清除率 内生肌酐清除率 重症患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