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灯盏花素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16
1
作者 姜海波 王小川 +2 位作者 尹厚民 冯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43-2044,共2页
目的:评价灯盏花素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日给予灯盏花素40mg,α-硫辛酸600mg,甲钴胺500μg治疗15d;对照组每日给予α-硫辛酸600mg,甲钴胺500μg治疗15... 目的:评价灯盏花素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日给予灯盏花素40mg,α-硫辛酸600mg,甲钴胺500μg治疗15d;对照组每日给予α-硫辛酸600mg,甲钴胺500μg治疗15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症状比较。结果:15d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感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临床使用灯盏花素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灯盏花素α-硫辛酸
下载PDF
ABCD^2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转归预测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滨 翁雪莉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0年第1期66-67,共2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类型,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脑梗死,早期对TIA患者进行转归预测显得尤为重要。ABCD^2评分法被认为是对TIA患者进行脑梗死危险性预测较为全面和科学的方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类型,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脑梗死,早期对TIA患者进行转归预测显得尤为重要。ABCD^2评分法被认为是对TIA患者进行脑梗死危险性预测较为全面和科学的方法。本次研究使用ABCD。评分标准.回顾性分析176例TIA患者在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从而评估该方法预测TIA患者脑梗死风险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危险性预测 评分法 转归 TIA患者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梗死 常见类型
下载PDF
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滨 翁雪莉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2期24-27,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剂量纳洛酮在治疗进展型脑梗死(CI)患者的量效关系。方法将132例进展型CI患者分为纳洛酮小剂量治疗组(A组,62例)和纳洛酮大剂量治疗组(B组,70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动态监测患者病...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剂量纳洛酮在治疗进展型脑梗死(CI)患者的量效关系。方法将132例进展型CI患者分为纳洛酮小剂量治疗组(A组,62例)和纳洛酮大剂量治疗组(B组,70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动态监测患者病情和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变化,并根据治疗前和治疗后15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的变化情况判定疗效。结果 B组患者治疗5d后血浆β-EP含量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在治疗15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的变化情况,A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9.0%(49/62),而B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4%(6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进展型CI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纳洛酮 内啡肽 预后
原文传递
压宁定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励伟芬 黄洪章 +2 位作者 王利波 杨威凤 《心功能杂志》 1998年第3期180-180,共1页
压宁定(盐酸乌拉地尔urapidil)为一种新型的α1受体阻滞剂,具有中枢和外周性扩血管作用。近年来已应用于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1]。现将本院2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压宁定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 压宁定(盐酸乌拉地尔urapidil)为一种新型的α1受体阻滞剂,具有中枢和外周性扩血管作用。近年来已应用于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1]。现将本院2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压宁定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左心衰竭患者20例,男11例,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压宁定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