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1
作者 章瑾 +2 位作者 孟德莉 金法祥 刘国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72-2773,2810,共3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8月-2013年12月3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液动力学变化、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血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8月-2013年12月3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液动力学变化、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血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血培养阳性12例,占38.71%,检出革兰阴性杆菌6株占50.00%、革兰阳性球菌6株占50.00%;3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发现赘生物及菌落30例,其中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29例,占96.67%;误诊1例,误诊率为3.33%;检出赘生物分布包括右心赘生物4例占13.79%、左心赘生物23例占79.31%,同时累及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各1例,各占3.45%;检出赘生物29例患者中赘生物<10、11~15、16~20、>21 m m ,分别占55.17%、34.48%、6.90%、3.45%。结论感性性心内膜炎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且能准确快速地发现赘生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超声心动图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和乳腺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3
2
作者 章瑾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ABVS结合UE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常规超声、ABVS及UE对84例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进行检查。结果:病理结果显示良性肿块34例,恶性肿块50例。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为76%,特异度为63%,... 目的:探讨超声ABVS结合UE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常规超声、ABVS及UE对84例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进行检查。结果:病理结果显示良性肿块34例,恶性肿块50例。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为76%,特异度为63%,准确度为69%。应用ABVS诊断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87%,准确度为87%;应用UE诊断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78%,准确度为83%。联合应用ABVS、UE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敏感度96%,特异度94%,准确度94%。结论:联合应用ABVS、UE有助于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超声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 弹性成像 鉴别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朱锦龙 +1 位作者 章瑾 刘祖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1849-185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接受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术后1周,超声检查显示肝癌病灶为不均匀的回声增强,边界模糊,范围大于原病灶,内无血流信号,...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接受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术后1周,超声检查显示肝癌病灶为不均匀的回声增强,边界模糊,范围大于原病灶,内无血流信号,1个月后病灶表现为高回声,增强CT示病灶无强化。本组56例患者中8例患者的AFP在正常范围内,为14.29%(8/56),术前及术后均<10ng/ml,其余48例患者AFP值均不同程度地增高。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引导 射频消融 肝癌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MRI图像融合虚拟导航技术在肝癌精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朱锦龙 +5 位作者 董怡 费迎明 沈华 孟德莉 朱国方 丁凤锋 《浙江实用医学》 2020年第5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与MRI的图像融合虚拟导航技术在肝癌精准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6月-2019年12月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拟行射频消融(RFA)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常...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与MRI的图像融合虚拟导航技术在肝癌精准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6月-2019年12月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拟行射频消融(RFA)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常规超声引导(US组,n=20,27个病灶)、超声造影引导(CEUS组,n=20,28个病灶)、超声造影与增强MRI融合成像实时导航(CEUS-MRI组,n=20,28个病灶)。比较三组的穿刺情况(调针次数、定位时间、穿刺时间、总手术时间)、疗效(病灶消融的完整性、复发率)及并发症(胸水、肝被膜血肿、腹腔出血)。结果与US组、CEUS组比较,CEUS-MRI组定位时间、穿刺时间及总手术时间均明显缩短,调针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A术中及术后1周,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复查显示,CEUS-MRI组完全消融坏死率显著高于US组、CEU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与MRI的图像融合虚拟导航技术应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可提高定位准确性及消融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虚拟导航技术 超声造影 增强磁共振 肝癌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3
5
作者 章瑾 孟德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416-2417,共2页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病变 超声 病理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孟德莉 +1 位作者 王静 王嶒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7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在冠心病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左心室局部与整体收缩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8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经PCI治疗的...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在冠心病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左心室局部与整体收缩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8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经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病例组,笔者医院行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病例组分别于手术前3天、术后1、2、5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与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检查,比较病例组术前术后与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斑点追踪技术二维应变参数。结果病例组术前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A、E/A、LVEF)与斑点追踪技术二维应变参数(GBLS、GBRS和GBCS)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1、2、5个月LVEF比术前增高,术后2、5个月E/A值比术前增高(P<0.05);术后1、2、5个月的GBLS、GBRS和GBCS比术前均有提高(P<0.05),各参数术后均呈递增趋势升高。二维整体应变参数(GBLS、BGRS和GBCS)与LVEF(Simpson's双平面法)均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STI可以定量、客观地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前术后心肌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为临床决策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技术 冠心病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左心室收缩功能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于评估脾脏钝性创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丁高峰 +3 位作者 牛司华 司徒明珠 严佳梅 沈睿炜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12期2071-2074,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脾脏钝性创伤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8月间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就诊的可疑脾脏顿性创伤的腹部外伤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多通道增强螺旋CT(CE-MDCT)、超声造影(CEUS...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脾脏钝性创伤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8月间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就诊的可疑脾脏顿性创伤的腹部外伤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多通道增强螺旋CT(CE-MDCT)、超声造影(CEUS)和多普勒超声(US)检查,以CE-MDCT对脾脏钝性创伤的诊断作为金标准,将腹部外伤的患者分为脾脏创伤组(34例)和非脾脏创伤组(52例),比较不同脾脏创伤情况患者的临床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评价CEUS定量分析和US预测脾脏钝性创伤的效能。结果脾脏创伤组患者的US定量值、AT、TTP和WT明显高于非脾脏创伤组,PI显著低于非脾脏创伤组(均P<0.05)。ROC曲线显示,CEUS中的AT、TTP、WT和PI预测脾脏钝性创伤的AUC显著高于US(均P<0.05),但AT、TTP、WT和PI之间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CEUS各指标预测脾脏钝性创伤的最佳截点为AT≥8.187 s,TTP≥61.482 s,WT≥88.351 s,PI≥18.731 db,AT、TTP、WT和PI预测脾脏钝性创伤的诊断灵敏度均明显高于US。结论CEUS定量分析在预测脾脏钝性创伤中有较高价值,其中AT≥8.187 s,TTP≥61.482 s,WT≥88.351 s,PI≥18.731 db可作为脾脏钝性创伤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定量分析 脾脏 钝性创伤
原文传递
“Shell”区弹性应变率检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章瑾 刘祖平 《浙江实用医学》 2012年第6期432-433,439,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周围"Shell"区域的弹性应变率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评价。方法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102例,用弹性成像技术测量结节(A)、正常组织(B)、结节周围区域(Shell)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周围区域(Shell2)的弹性应变率,获得...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周围"Shell"区域的弹性应变率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评价。方法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102例,用弹性成像技术测量结节(A)、正常组织(B)、结节周围区域(Shell)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周围区域(Shell2)的弹性应变率,获得B/A、A/Shell、B/Shell、B/Shell2数值,并进一步获得每个病例的病理结果。结果病理结果显示,良性肿块61例,恶性肿块41例,其中B/A、A/Shell、B/Shell比值,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组A/Shell与B/Shell2比值,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肿瘤中23例为乳头状癌,18例为非乳头状癌,B/A、A/Shell比值,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恶性肿瘤病灶周边的组织硬度明显高于良性病灶,良性肿块周边的组织也存在着组织硬度增高的现象;乳头状癌本身与其"Shell"的硬度差异(A/Shell)明显高于非乳头状癌。甲状腺结节"Shell"区域的检测有助于评估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 甲状腺结节 SHELL 良性 恶性
下载PDF
B超观察胸腔积液患者胆囊变化的意义
9
作者 章瑾 孟德莉 《临床肺科杂志》 2006年第6期756-757,共2页
目的对87例不同性质的胸腔积液患者应用B超观察胆囊声像图的变化,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较早而确切地对胸腔积液性质作出判断。
关键词 胸腔积液 B超观察 胆囊变化 积液性质 胆囊声像图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
10
作者 章瑾 孟德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7年第5期234-235,共2页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总结了78例患者179枚颈部淋巴结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根据彩色多普勒声像图上的血流特征可初步判断其性质,指导临床处理。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病变 超声 病理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
11
作者 章瑾 孟德莉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3期259-259,共1页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了78例患179枚颈部淋巴结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根据彩色多普勒声像图上的血流特征可判断其性质,指导临床处理。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颈部淋巴结疾病 病理对照 彩色多普勒声像图 颈部淋巴结病变 声像图表现 病理改变 病理结果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例
12
作者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14期1999-1999,共1页
患者,男性,57岁,因“反复右下腹隐痛3月余”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10年。查体:心肺听诊无殊,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T:36.7℃,P68次/min,R19次/min,BP150/95mmHg。
关键词 动脉夹层 肠系膜 下腹隐痛 移动性浊音 高血压史 心肺听诊 反跳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