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的边界层结构特征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静 刘端阳 +2 位作者 严文莲 康志明 《干旱气象》 2018年第3期483-491,共9页
利用江苏省及周边地区地面气象站和探空站气象要素及PM_(2.5)质量浓度数据,对2013年12月上旬影响江苏及周边地区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中,925 hPa和850 hPa西南气流维持时间较长,使得中... 利用江苏省及周边地区地面气象站和探空站气象要素及PM_(2.5)质量浓度数据,对2013年12月上旬影响江苏及周边地区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中,925 hPa和850 hPa西南气流维持时间较长,使得中低层逆温结构持续维持。强冷空气是驱散雾霾的主力军,弱冷空气造成贴地逆温维持,对连续雾霾没有清除作用,反而增加了雾霾的持续性。冷空气影响前为上升气流,结束后转为下沉气流,垂直速度小及下沉气流造成逆温持续维持。持续性逆温或等温是雾霾长时间维持的热力条件,小风速及弱垂直运动是动力条件。东南风为大范围雾的形成和维持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 雾霾 边界层 逆温 冷空气
下载PDF
苏南地区连续霾及重度霾的边界层气候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华青 +2 位作者 刘端阳 吴嘉梅 过宇飞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83-1793,共11页
利用无锡国家基本观测站1981~2011年地面观测资料及南京、上海和杭州3个探空站的温度廓线资料,对苏南地区连续霾和重度霾的地面形势和边界层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南地区霾日地面形势主要为均压区型、高压底部或入海高压后... 利用无锡国家基本观测站1981~2011年地面观测资料及南京、上海和杭州3个探空站的温度廓线资料,对苏南地区连续霾和重度霾的地面形势和边界层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南地区霾日地面形势主要为均压区型、高压底部或入海高压后部型、冷锋前部型、低压倒槽型和鞍型场;根据地面形势场的变化,连续9d以上霾分4种类型,这4种类型具有不同的边界层结构变化:Ⅰ型苏南地区受两次大陆高压系统的南压(冷空气的过境),随后分别处于均压区中,该类型逆温层底较低,中层出现逆湿区;Ⅱ型苏南地区受大陆高压底部影响,随着冷空气的南下消退,大陆高压东移入海,苏南处于均压区中,该类型主要以等温层的形势出现,高湿区主要在底层;Ⅲ型随着长江中上游低压倒槽的发展,大陆高压入海后,苏南地区处于低压倒槽顶部,随着冷空气的南下,苏南地区先后受到均压区、高压底部影响,该类型总体逆温强度较弱,逆温层厚度较薄,低层高湿区贯穿于整个连续霾日过程;Ⅳ型主要受西太平洋暖高压、东北冷涡以及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共同作用,苏南地区随后处于冷锋前部,待冷空气过境后苏南又位于均压区中,该类型逆温强度较强,逆温层顶有逆湿区,逆温层高度越低,地面能见度越低,逆温层强度越强,地面能见度越低;重度霾出现的地面形势主要为均压区、冷锋前部和低压倒槽,重度霾大部分过程逆温层底在近地面,由于本地污染源的排放和外地污染源的侵入,加上逆温或等温层的存在,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以及底层大湿区,颗粒物的吸湿增长膨大,从而降低地面能见度,形成重度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霾 重度霾 边界层气候
原文传递
应用大数据加强防雷安全监管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单永涛 崔浩 +1 位作者 吴莹 《科技与创新》 2019年第3期35-39,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雷电灾害的危害程度和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如何加强防雷安全监管工作来减轻雷电灾害引起的安全生产事故,是摆在各级气象部门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雷电灾害的危害程度和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如何加强防雷安全监管工作来减轻雷电灾害引起的安全生产事故,是摆在各级气象部门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大数据的概念应运而生。利用大数据概念,收集防雷安全监管相关数据,用"大数据"方法对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开发,提升完善防雷安全监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防雷安全 雷击 互联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