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家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57-659,共3页
关键词 SURVIVIN 凋亡 肿瘤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22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家东 邓星程 +5 位作者 金晓杰 周川 张淳 谢明 周佳青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外科治疗效果,总结甲状腺肿瘤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004年间2228例甲状腺肿瘤(207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 156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207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中,术后喉返神经损伤4例,永久性...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外科治疗效果,总结甲状腺肿瘤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004年间2228例甲状腺肿瘤(207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 156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207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中,术后喉返神经损伤4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是0 1%,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为0 1%; 55例复发行二次手术,复发率为2 6%。术后无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出血。甲状腺癌156例, 8例复发, 3例死亡,直接法统计5年生存率为95 5% ( 64 /67 ),Kaplan Meier法统计5年生存率为98 0%。60例微小癌中无1例复发或转移, 5年生存率为100 0%。156例甲状腺癌中1例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 6%,术后无出血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遵循甲状腺肿瘤正确外科治疗原则能有效降低甲状腺疾病患者手术并发症、复发率等,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外科手术 KAPLAN-MEIER法 临床分析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良性肿瘤 喉返神经损伤 甲状腺肿瘤 5年生存率 甲状腺癌 外科治疗原则 2004年 1992年 回顾性分析 手术并发症 治疗效果 诊疗经验 随访结果 临床资料 二次手术
原文传递
外耳道胆脂瘤临床特征及治疗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华 +2 位作者 刘君 汪怡婷 李吉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点,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14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38例(39耳)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症状、体征、术前CT表现、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点,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14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38例(39耳)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症状、体征、术前CT表现、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外耳道均可见灰白色物或肉芽样物阻塞,术前以听力下降为主要主诉(100%,39/39),其次是耳闷涨感(79.49%,31/39)及耳痛(74.36%,29/39)。39耳外耳道胆脂瘤结合术前CT,按Holt分期:Ⅰ期10耳,病变局限在外耳道,无骨质破坏;Ⅱ期23耳,病变位于外耳道,伴骨质破坏,未累及中耳;Ⅲ期6耳,病变破坏外耳道并累及中耳乳突和/或鼓室、鼓窦。Ⅰ期行外耳道胆脂瘤切除术;Ⅱ期行外耳道胆脂瘤切除术+外耳道成形术和/或鼓室成形术;Ⅲ期行外耳道胆脂瘤切除术+鼓室成形术+乳突切除术。术中见31耳鼓膜完整、内陷,8耳鼓膜松弛部穿孔,4耳听骨链砧镫关节破坏,1耳面神经垂直段裸露。所有病例均一次完成手术,听力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外耳道胆脂瘤易误诊,根据临床分期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胆脂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钙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家东 裘奕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673-675,共3页
目的:探讨钙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8例,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内钙化灶与患者年龄、TSH水平、癌灶大小和肿瘤TNM分期有无相关性。结果:钙化与患者年龄、TNM分期和TSH水平没有明显相关性,而... 目的:探讨钙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8例,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内钙化灶与患者年龄、TSH水平、癌灶大小和肿瘤TNM分期有无相关性。结果:钙化与患者年龄、TNM分期和TSH水平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肿瘤直径越大,发生钙化的可能性越高(P<0.05)。统计发现TSH水平与肿瘤大小也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钙化尤其是微钙化对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钙化的发生与肿瘤大小成正比,肿瘤越大,发生钙化的可能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肿瘤 钙化
原文传递
前哨淋巴结探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家东 邓星程 +5 位作者 金晓杰 张淳 周佳青 周秦毅 刘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43-544,547,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SLN)的检测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用术中在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的方法对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SLN的临床研究,术中取蓝染淋巴结及颈清淋巴结做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检查,并将...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SLN)的检测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用术中在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的方法对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SLN的临床研究,术中取蓝染淋巴结及颈清淋巴结做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检查,并将两者进行对照,观察SLN转移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用。结果:25例患者中22例成功地显示了SLN,成功率为88%,显示的SLN中有19例病理阳性,其中13例颈淋巴结清扫术证实有非SLN的颈淋巴结转移,5例未发现有非SLN的其他淋巴结转移,1例因自身因素未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结论:SLN检测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转移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原文传递
甲状腺切除术中双极电凝与钳扎止血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文秀 金晓杰 +9 位作者 李吉平 付维 周佳青 张奕 骆华杰 周秦毅 刘君 刘荣耀 周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9-310,共2页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法在甲状腺手术止血中的应用及其替代传统的血管钳扎法的可能性。方法甲状腺(单侧)行次全和全切手术患者78例,其中38例采用双极电凝法,40例采用传统钳扎法。统计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手术时间等进行比较。结...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法在甲状腺手术止血中的应用及其替代传统的血管钳扎法的可能性。方法甲状腺(单侧)行次全和全切手术患者78例,其中38例采用双极电凝法,40例采用传统钳扎法。统计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手术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术中、术后出血量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天引流量双极电凝组较钳扎组少。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中双极电凝组的手术出血量为(54±14)ml,钳扎组为(63±10)ml,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天引流量双极电凝组较钳扎组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钳扎组中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出现术后喉返神经麻痹并发症。两组均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并发症。结论双极电凝法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腔内的结扎线异物,减少医疗费用并使局麻开展甲状腺手术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电凝术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甲状腺中静脉在甲状腺乳头状癌(cN_0)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中定位喉返神经的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家东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841-842,846,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中静脉在甲状腺乳头状癌(cN0)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中定位喉返神经的意义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cN0)213例,术中以甲状腺中静脉为标志来定位喉返神经后行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213例患者中颈... 目的:探讨甲状腺中静脉在甲状腺乳头状癌(cN0)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中定位喉返神经的意义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cN0)213例,术中以甲状腺中静脉为标志来定位喉返神经后行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213例患者中颈淋巴结转移82例,淋巴结转移率38.4%。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2例,暂时性损伤2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6例。3例在术后3年内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36%。结论:以甲状腺中静脉为标志定位喉返神经后行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喉返神经损伤率和甲状旁腺损伤率较低。因而认为,以甲状腺中静脉为标志暴露喉返神经全程后,行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喉返神经 甲状腺中静脉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家东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9-181,共3页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肿瘤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与头颈部肿瘤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家东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3年第5期331-333,共3页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新成员,Survivin具有肿瘤特异性,只表达于肿瘤和胚胎组织,且与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并可能成为肿瘤靶相治疗的一个良好的靶基因蛋白。本文综述了Survivin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肿瘤浸润转...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新成员,Survivin具有肿瘤特异性,只表达于肿瘤和胚胎组织,且与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并可能成为肿瘤靶相治疗的一个良好的靶基因蛋白。本文综述了Survivin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着重阐述了其在头颈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凋亡抑制蛋白 SURVIVIN 头颈部肿瘤 胚胎组织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原发性异位甲状腺癌3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雅琪 +2 位作者 周争 龚婷 王家东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异位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年至今诊治的共3例原发性异位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纪较轻,术前表现为颈部肿块,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异位甲状... 目的:探讨原发性异位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年至今诊治的共3例原发性异位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纪较轻,术前表现为颈部肿块,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异位甲状腺乳头状癌,随访至今均无复发征象。结论:异位甲状腺是胚胎时期甲状腺始基迁移过程中发生异常所致,同样能发生癌变,其治疗原则在国内外颇有争议。本文报道的3例原发性异位甲状腺乳头状癌均予以手术切除,术后予以甲状腺素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甲状腺 肿瘤 乳头状癌
原文传递
配助听器那些事
11
作者 李吉平 《大众医学》 2024年第7期36-37,共2页
一日,张先生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耳鼻喉科门诊。女儿对医生说道:“我爸爸退休后听力下降十分明显,与我说话时声音越来越响,手机和电视的音量也越调越高。我一直催促他就医,可他说听力下降是衰老的正常表现,是这样吗?”医生检查后发现,张... 一日,张先生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耳鼻喉科门诊。女儿对医生说道:“我爸爸退休后听力下降十分明显,与我说话时声音越来越响,手机和电视的音量也越调越高。我一直催促他就医,可他说听力下降是衰老的正常表现,是这样吗?”医生检查后发现,张先生听力损失显著,建议他尽早佩戴助听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下降 听力损失 助听器 耳鼻喉科门诊 医生 就医
原文传递
p27、p53和Bcl-2蛋白在喉癌和切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家东 郑璐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21-724,共4页
目的研究p27、p53和Bcl-2在喉鳞状细胞癌和切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vision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39例喉鳞状细胞癌和相对应的14例喉癌切缘组织中p27、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39例喉癌组织中p27、p53和Bcl-2的阳性表达... 目的研究p27、p53和Bcl-2在喉鳞状细胞癌和切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vision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39例喉鳞状细胞癌和相对应的14例喉癌切缘组织中p27、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39例喉癌组织中p27、p53和Bcl-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7%(19/39)、51.3%(20/39)和7.7%(3/39),且p27、p53和Bcl-2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无明显的相关性;②14例喉癌切缘组织中p27、p53和Bcl-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8/14)、14.3%(2/14)和28.6%(4/14),且切缘中p27、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明显的相关性。切缘中p27蛋白的表达与预后相关,而切缘中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预后无关;③p53蛋白在14例喉癌和喉癌切缘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01)。Bcl-2蛋白在14例喉癌和切缘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31);④在喉鳞状细胞癌中p27、p53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①p27、p53和Bcl-2与喉癌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分期等无明显的相关性;②p27在切缘中的表达与预后有一定相关性;③p53、Bcl-2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喉癌切缘中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④在部分喉癌切缘中见p53蛋白表达可能与喉癌术后复发有一定的相关性。Bcl-2可能在分子水平提示正常细胞向喉癌细胞的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蛋白质类 喉肿瘤 鳞状细胞 存活率
下载PDF
药物性聋和噪声性聋后听觉中枢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军 +1 位作者 金西铭 王家东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听觉丧失 药物毒性 听觉丧失 噪声性 听觉中枢 可塑性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病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家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541-543,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2007年间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病例27例。结果:27例患者男性1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44.4岁,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对...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2007年间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病例27例。结果:27例患者男性1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44.4岁,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对侧甲状腺次全切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随访至今无1例复发。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术前诊断准确率低,术后肿瘤复发率和死亡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桥本氏甲状腺炎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老年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特征与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吉 宗雨 +4 位作者 汪轶婷 刘君 张华 李吉平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5年第5期272-274,27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和非老年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发病特征及治疗疗效的异同。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11年9月-2013年6月门诊诊治的48例(66耳)老年人(老年组)和93例(122耳)非老年人(对照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二... 目的探讨老年人和非老年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发病特征及治疗疗效的异同。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11年9月-2013年6月门诊诊治的48例(66耳)老年人(老年组)和93例(122耳)非老年人(对照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二者在病程、病因、听力受损、鼓膜穿刺治疗有效性上的异同。结果老年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就诊前平均病程较对照组长,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首诊原因多为耳闷、耳鸣;对照组患者病因也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首诊原因多为耳闷、听力下降。在听力受损伤上,除气骨导差外,均可出现骨导听阈提高,以4kHz、8kHz为主。老年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8%,较对照组的81.2%低。结论老年人与非老年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病程、首发症状、治疗有效性上有所不同,需完善筛查、及早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中耳炎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122例非甲状腺来源的颈部囊性肿块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家东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03-405,共3页
目的:探讨各种非甲状腺来源的颈部囊性肿块的特点,提高颈部肿块术前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手术的盲目性和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5年收治的非甲状腺来源的颈部囊性肿块122例。结果:资料表明,非甲状腺来源的颈部囊性肿块以先天性来... 目的:探讨各种非甲状腺来源的颈部囊性肿块的特点,提高颈部肿块术前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手术的盲目性和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5年收治的非甲状腺来源的颈部囊性肿块122例。结果:资料表明,非甲状腺来源的颈部囊性肿块以先天性来源肿块最为多见,共84例,其中最常见的是甲状舌管囊肿;其次是感染性肿块30例,其中颌下腺囊肿25例;肿瘤来源最少见,共8例。主要根据肿块发生时间的长短,肿块的位置,颈部囊性肿块特异性表现和辅助检查来进行术前诊断。发现肿块的位置没有特殊性。根据某些肿块特征性的体征和穿刺检查,可明确诊断。结论:对非甲状腺来源的颈部囊性肿块,术前尽可能的明确诊断能有效地减少手术盲目性,降低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甲状舌管囊肿 颌下腺囊肿
原文传递
PAX3对靶基因MITF转录活性调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华 常尚揆 +3 位作者 冯永 李吉平 张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配对盒基因(pair box 3,PAX3)突变对小眼球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及其在I型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野生型PAX3及... 目的探讨配对盒基因(pair box 3,PAX3)突变对小眼球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及其在I型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野生型PAX3及其致病突变H80D和H186fsX5表达质粒瞬时转染293T细胞,应用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系统对MITF报告基因活性检测,观察野生/突变PAX3蛋白对其靶基因MITF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及二个突变蛋白对野生PAX3蛋白功能的影响;应用生物素标记的含序列attaat的DNA寡核苷酸链探针分别沉淀PAX3、H80D和H186fsX5蛋白,检测野生/突变PAX3蛋白与靶基因MITF启动子的结合力。结果尽管H80D蛋白仍残余部分功能可增加MITF启动子转录活性,但与野生PAX3蛋白相比,二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H186fsX5蛋白则完全失去调控MITF启动子转录活性作用(P<0.01);二者均未对野生PAX3蛋白功能产生显性负效应作用(P>0.05)。突变H80D蛋白与野生PAX3蛋白均可与MITF启动子特异DNA序列attaat结合,而突变H186fsX5蛋白则不能与之结合。结论 H80D和H186fsX5影响靶基因MITF转录活性,使其表达下调、黑色素合成减少,以单倍体剂量不足效应致I型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ARDENBURG综合征 配对盒基因 基因突变 小眼球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Ⅵ区淋巴结清扫非劣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安 金晓杰 +3 位作者 周明 李吉平 王家东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28-831,共4页
目的:了解未行含Ⅵ区的择区性淋巴结清扫术的分化良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复发情况;探讨分化良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否要常规行含Ⅵ区的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方法:不同时期处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267例,按时间分成2组:A组为近期... 目的:了解未行含Ⅵ区的择区性淋巴结清扫术的分化良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复发情况;探讨分化良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否要常规行含Ⅵ区的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方法:不同时期处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267例,按时间分成2组:A组为近期行含Ⅵ区的择区性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乳头状癌151例;B组为早期未行Ⅵ区择区性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乳头状癌116例。原发灶处理2组均一致:肿瘤发生侧行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峡部全切,健侧甲状腺次全切除;若肿瘤两侧同时发生,则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术。统计第1组中Ⅵ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随访第2组患者,观察头颈部淋巴结复发情况以及生存情况。结果:A组151例患者中59例仅行Ⅵ区淋巴结清扫,其中发生转移者22例,其余92例同时行Ⅱ、Ⅲ、Ⅳ、Ⅵ区颈淋巴结清扫,其中各区都没有转移者31例,Ⅵ区和其他区均转移者33例(35.8%),只有Ⅵ区颈淋巴结转移者17例(18.4%),除Ⅵ区外其他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者11例(11.9%)。即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中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7.7%(72/151)。B组1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有颈淋巴结转移者47例,占40.5%;5年生存率为99.3%;复发率为6.0%(7/116)。A组颈淋巴结转移率(54.9%)高于B组(40.5%)。结论:分化良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较多的转移到气管前和喉返神经周围淋巴结,Ⅵ区淋巴清扫可成为常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p63蛋白在甲状腺肿瘤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家东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88-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p63蛋白在甲状腺腺瘤、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癌、鳞状细胞癌和甲状腺髓样癌中的表达意义,探索这些甲状腺疾病的可能起源,以及这些疾病病因之间有无联系。方法: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10例甲状腺腺瘤、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 目的:探讨p63蛋白在甲状腺腺瘤、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癌、鳞状细胞癌和甲状腺髓样癌中的表达意义,探索这些甲状腺疾病的可能起源,以及这些疾病病因之间有无联系。方法: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10例甲状腺腺瘤、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甲状腺滤泡状癌、2例髓样癌和2例甲状腺鳞状细胞癌中p63的表达。结果:p63在甲状腺腺瘤、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鳞状细胞癌和甲状腺髓样癌中均有表达。p63在鳞状细胞癌和髓样癌中表达最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块位置、肿块大小和有无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①甲状腺组织内存在p63阳性标记的干细胞;②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鳞状细胞癌等可能起源相似。干细胞是多功能细胞,向不同方向分化,形成不同疾病;③p63在甲状腺鳞状细胞癌和髓样癌中表达最高,说明在鳞状细胞癌中残留干细胞较多,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P63 干细胞
原文传递
SOX10基因突变致Ⅱ型Waardenburg综合征发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华 陈红胜 +4 位作者 冯永 李吉平 刘君 张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SOXl0基因突变E248fs致Ⅱ型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syndrome,WS)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野生SOX10及其致病突变E248fs表达质粒瞬时转染293T细胞,用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系统观察野生/突变SOXIO蛋白对其靶基因...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SOXl0基因突变E248fs致Ⅱ型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syndrome,WS)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野生SOX10及其致病突变E248fs表达质粒瞬时转染293T细胞,用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系统观察野生/突变SOXIO蛋白对其靶基因MITF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以及突变蛋白对野生SOXIO蛋白功能的影响;用生物素标记的含序列eattgtc的DNA寡核苷酸链探针分别沉淀SOX10和E248fs蛋白,检测野生/突变SOXIO蛋白与靶基因MjTF启动子的结合力;免疫共沉淀检测观察并分析SOXIO和E248fs蛋白稳定性变化。结果E248fs突变蛋白完全失去调控MjTF启动子转录活性作用(P〈0.01),并对野生SOXIO蛋白功能产生显性负效应作用(P〈0.05),其与野生SOXIO蛋白均可与MJTF启动子特异DNA序列cattgtc结合,但较野生SOXIO蛋白衰减加快。结论尽管E248fs具有显性负效应,但其稳定性降低,使得其影响靶基因MITF转录活性,导致黑色素合成减少,最终以单倍体剂量不足效应致Ⅱ型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ARDENBURG综合征 SOX10基因 MITF基因 基因突变 体外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