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白桦径向生长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1
作者 钱尼 高浩鑫 +2 位作者 宋超杰 董淳超 刘琪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1010,共10页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作为温带次生林的典型先锋树种,在森林生长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微树芯法连续监测了长白山两个生长季(2020-2021年)白桦径向生长的季节动态,并分析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白桦形成层于...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作为温带次生林的典型先锋树种,在森林生长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微树芯法连续监测了长白山两个生长季(2020-2021年)白桦径向生长的季节动态,并分析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白桦形成层于5月中下旬开始活动,6月和7月为快速生长期,9月下旬木质化结束。2021年早春温度升高导致白桦径向生长提前开始,但两年径向生长停止的时间无显著差异。在快速生长期,白桦径向生长速率与平均气温、最低气温、相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饱和水汽压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在慢速生长期,白桦径向生长速率仅与最低气温和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较干燥年份,土壤含水量降低显著抑制了白桦径向生长,温度始终是影响白桦年内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研究结果对白桦林的经营和可持续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微树芯 温度 形成层 木质部
原文传递
长白山6种阔叶树测定树木叶面积的最适叶片数量
2
作者 刘颖 刘琪璟 +2 位作者 宋超杰 钱尼 秦立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6-73,共8页
2019年7—8月份,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选取假色槭(Acer pseudo-sieboldianum)、色木槭(Acer mono)、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紫椴(Tilia amurensis)、糠椴(Tilia mandshurica)、拧筋槭(Acer triflorum)6个阔叶树种为研究对象,在采... 2019年7—8月份,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选取假色槭(Acer pseudo-sieboldianum)、色木槭(Acer mono)、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紫椴(Tilia amurensis)、糠椴(Tilia mandshurica)、拧筋槭(Acer triflorum)6个阔叶树种为研究对象,在采集叶片前将树木大小划分为3个径级(小径树木(D_(1))、中径树木(D_(2))、大径树木(D_(3))),由于6种阔叶树的性状差异,树木大小3个等级对应的胸径(D)大小不一致(假色槭,D≤10 cm为D_(1)、10 cm<D≤15 cm为D_(2)、D>15 cm为D_(3);拧筋槭,D≤10 cm为D_(1)、10 cm<D≤20 cm为D_(2)、D>20 cm为D_(3);其余4个树种,D≤15 cm为D_(1)、15 cm<D≤30 cm为D_(2)、D>30 cm为D_(3)),每个等级选择3~4棵样树,每个树种选取10株;针对选取的样树、新鲜倒木,将树冠划分为上、中、下3部分,应用高枝剪等工具在树冠中部的东、西、南、北4个方位以及树冠底部、树冠上部2个方位,共6个方位,分别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叶片20片,每株树共计选取120片叶片,6个树种共采集叶片7165片(假色槭1193片、糠椴1162片、蒙古栎1139片、拧筋槭1216片、色木槭1311片、紫椴1144片),作为抽样总体。应用Excel进行数据基础分析,获取6个树种、3个胸径等级、6个取样方位的叶面积平均值和标准误差;应用R 4.2.3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对6个树种的叶面积进行方差分析,并通过多重比较法(Tukey HSD法)分析不同树种之间叶面积的差异性;应用t.test函数计算不同胸径等级、不同取样方位的差异性,分析不同树种在区分胸径等级和取样方位时叶面积均值与总体叶面积均值的差异;应用t检验法和随机抽样法,分析不同树种确定树木叶面积的最适叶片取样数量、6个树种在区分胸径和取样方位时确定树木叶面积的最适取样数量。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的最适叶片取样数量不同,与种内的叶片变异系数密切相关。②6个树种的最适叶片取样数量分别为,假色槭644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阔叶树 叶面积 长白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