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围手术期D-二聚体和组织因子(TF)-1208 D/I基因多态性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首次行OPCABG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的...目的探讨围手术期D-二聚体和组织因子(TF)-1208 D/I基因多态性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首次行OPCABG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搭桥支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24 h胸腔积液引流量、术中肝素用量、联合抗凝和抗血小板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等指标,术前及术后1、4、7、14 d和1、2、3个月的血生化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不同TF-1208 D/I基因多态性患者D-二聚体水平等,随访1年的预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1年再发心绞痛的危险因素。结果OPCABG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术后1个月达到高峰〔1.94(1.07,2.70)mg/L〕,随后下降,3个月时已降至术前水平〔0.20(0.10,0.45)mg/L〕。TF-1208 I I基因型患者术后14 d和1个月的D-二聚体水平(mg/L)显著高于DD基因型和D/I基因型患者〔14 d:4.17(1.54,5.09)比1.91(1.07,2.26)、1.02(0.91,1.88),1个月:5.12(2.41,6.32)比1.94(1.18,2.70)、1.62(0.22,1.88),均P〈0.05〕。1年随访结果显示,25例患者再发心绞痛,无心肌梗死发生。TF-1208 I I基因型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患者(χ2=0.197,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LVEF〈0.50〔优势比(OR)=6.482,95%可信区间(95%CI)=1.365-18.763,P=0.015〕和TF-1208 I I基因型(OR=8.864,95%CI=1.613-46.743,P=0.012)是OPCABG患者术后1年再发心绞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OPCABG术后机体处于相对高凝状态并持续较长时间,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术前心功能差和TF-1208 I I基因型是术后再发心绞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围手术期D-二聚体和组织因子(TF)-1208 D/I基因多态性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首次行OPCABG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搭桥支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24 h胸腔积液引流量、术中肝素用量、联合抗凝和抗血小板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等指标,术前及术后1、4、7、14 d和1、2、3个月的血生化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不同TF-1208 D/I基因多态性患者D-二聚体水平等,随访1年的预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1年再发心绞痛的危险因素。结果OPCABG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术后1个月达到高峰〔1.94(1.07,2.70)mg/L〕,随后下降,3个月时已降至术前水平〔0.20(0.10,0.45)mg/L〕。TF-1208 I I基因型患者术后14 d和1个月的D-二聚体水平(mg/L)显著高于DD基因型和D/I基因型患者〔14 d:4.17(1.54,5.09)比1.91(1.07,2.26)、1.02(0.91,1.88),1个月:5.12(2.41,6.32)比1.94(1.18,2.70)、1.62(0.22,1.88),均P〈0.05〕。1年随访结果显示,25例患者再发心绞痛,无心肌梗死发生。TF-1208 I I基因型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患者(χ2=0.197,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LVEF〈0.50〔优势比(OR)=6.482,95%可信区间(95%CI)=1.365-18.763,P=0.015〕和TF-1208 I I基因型(OR=8.864,95%CI=1.613-46.743,P=0.012)是OPCABG患者术后1年再发心绞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OPCABG术后机体处于相对高凝状态并持续较长时间,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术前心功能差和TF-1208 I I基因型是术后再发心绞痛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