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辉腾 李亚东 +2 位作者 贾伟 梁慧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9期2704-270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观察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性脑出血组),83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2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组和...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观察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性脑出血组),83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2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的血浆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和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红细胞沉降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大血小板百分率4项指标均低于脑梗死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785±332)μg/L,明显高于脑梗死组[(365±234)μg/L]和对照组[(163±7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高切全血黏度(r=0.812,P<0.01),中切全血黏度(r=0.917,P<0.01),血浆黏度(r=0.893,P<0.01)呈正相关。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可作为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的诊断依据之一,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情况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3种骨标志物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诊断中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黎卓华 崔敏涛 +1 位作者 吴丽川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914-915,共2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骨标志物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80例确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和50例绝经前无骨质疏松女性,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酸延长链(P1NP)、骨钙素N端片段(N-MI...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骨标志物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80例确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和50例绝经前无骨质疏松女性,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酸延长链(P1NP)、骨钙素N端片段(N-MID)3种骨标志物,并分析3种标志物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3种骨标志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3种骨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骨代谢异常状态,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酸延长链 β胶原特殊序列 骨钙素N端片段 妇女 绝经后 诊断
下载PDF
孕期凝血功能和血脂水平检测对子痫前期孕妇的预测价值分析
3
作者 韦僖雯 +3 位作者 赖丽敏 史淑琼 刘静 李辉腾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9期138-140,共3页
目的:分析孕期凝血功能和血脂水平检测对子痫前期(PE)孕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广东同江医院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49例为对象,另选取同期进行产检的正常妊娠孕妇5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 目的:分析孕期凝血功能和血脂水平检测对子痫前期(PE)孕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广东同江医院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49例为对象,另选取同期进行产检的正常妊娠孕妇5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FIB)]和血脂水平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分析影响孕妇发生PE的相关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对P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B、LDL是影响孕妇发生PE的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B、LDL对孕妇发生PE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980、0.850,P<0.05)。结论:孕期凝血功能和血脂水平变化对孕妇发生PE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FIB、LDL水平过高可能导致PE发生的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孕妇凝血功能 血脂水平
下载PDF
不同孕期阶段孕妇凝血四项及FDP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7-5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孕期阶段(早、中、晚)孕妇凝血四项、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plasma 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200例孕... 目的:研究不同孕期阶段(早、中、晚)孕妇凝血四项、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plasma 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200例孕妇就诊资料中的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并对FDP与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孕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凝血四项、FDP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孕早期、孕中期与孕晚期P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孕中期与孕晚期三个阶段的T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的APTT明显长于中期、晚期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中期、晚期孕妇,随着孕周的增加,FIB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孕中期与孕晚期三个时期的FDP和D-二聚体水平,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分娩前进行凝血四项、FDP、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可以掌握患者的凝血功能,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预防治疗,对产后患者出血与血栓的预防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孕期 孕妇 凝血四项 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D-二聚体
下载PDF
孕产妇产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与血小板参数水平监测意义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孕产妇产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D-D)与血小板参数水平的监测意义。方法:选取广东同江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检查并分娩的454例孕产妇(孕早期96例,孕中期138例,孕晚期114例,临产期106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妊娠伴其他疾病(妊... 目的:探讨孕产妇产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D-D)与血小板参数水平的监测意义。方法:选取广东同江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检查并分娩的454例孕产妇(孕早期96例,孕中期138例,孕晚期114例,临产期106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妊娠伴其他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组60例、产科意外组45例、健康对照组167例(健康育龄期非妊娠妇女)。比较各组D-D、凝血四项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质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比较各组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PDW)。结果:正常妊娠组D-D与FIB指标较妊娠伴其他疾病组与产科意外组明显降低(P<0.05);正常妊娠组PT指标较妊娠伴其他疾病组与产科意外组明显升高(P<0.05);正常妊娠组PLT、MPV、PDW指标差异较妊娠伴其他疾病组与产科意外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凝血四项指标、D-D以及血小板指标可有效监测孕产妇产前是否处于凝血功能状态,对掌握病情、改善妊娠结局及预防产妇血栓及产后出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凝血四项 D-二聚体 血小板参数
下载PDF
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危险分层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黎卓华 崔敏涛 +3 位作者 吴丽川 何绮雯 柯茂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5期2093-2095,209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肌钙蛋白(hs-cTnT)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以及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为基层医院提供一种正确评估ACS及危险分层的方法。方法选择拟诊ACS且接收冠脉造影的患者360例,于入院24h或冠脉造影...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肌钙蛋白(hs-cTnT)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以及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为基层医院提供一种正确评估ACS及危险分层的方法。方法选择拟诊ACS且接收冠脉造影的患者360例,于入院24h或冠脉造影前空腹采血测定血清hs-cTnT。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和完全闭塞组,同时根据狭窄病变累及血管范围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分析其对应的hs-cTnT水平。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其血清hs-cTnT水平越高。正常对照组、轻度狭窄组、中度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和完全闭塞组其hs-cTnT水平分别为(6.5±4.1)pg/mL、(8.3±6.8)pg/mL、(20.53±16.47)pg/mL、(341.9±382.0)pg/mL、(728.4±511.7)pg/mL,重度和完全闭塞的冠脉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双支和3支病变组hs-cTnT水平为(345.5±320.8)pg/mL、(679.6±484.7)pg/mL,这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TnT的水平高低,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及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测定hs-cTnT,可作为ACS早期危险分层的一个可靠指标,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超敏肌钙蛋白T 冠脉造影
下载PDF
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在肝癌高风险人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杜利军 黎卓华 +3 位作者 杨镍 吴丽川 郑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12-413,415,共3页
目的定量检测肝癌、肝硬化患者及健康者血清中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AFP)含量,探讨GP73在肝癌高风险人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检测血清GP73,采用Roche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AFP,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 目的定量检测肝癌、肝硬化患者及健康者血清中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AFP)含量,探讨GP73在肝癌高风险人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检测血清GP73,采用Roche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AFP,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χ2检验)和ROC分析。结果 (1)在127例肝癌血清标本中,GP73的阳性率为77.2%,AFP的阳性率47.0%,经t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8,P<0.01)。(2)在231例非肝癌患者中,GP73的诊断特异性为95.2%(220/231),AFP的诊断特异性为83.9%(194/231);(3)ROC曲线分析显示,GP73和AF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和0.73。结论 GP73用于肝癌患者临床检测时,显著提高了诊断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效果明显优于A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硬化 甲胎蛋白类 ROC曲线 高尔基体蛋白73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