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龙岗区2004-2006年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董建 曾翠连 +1 位作者 张起文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471-472,共2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2004-2006年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情况。方法对2004-2006年深圳市龙岗区各级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紫外线灯、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医疗用品、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室内...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2004-2006年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情况。方法对2004-2006年深圳市龙岗区各级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紫外线灯、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医疗用品、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紫外线灯、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医疗用品、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消毒灭菌合格率均较高,公立医疗机构比民营医院和社会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高。结论监测-反馈-教育-整改-监测的管理方法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消毒效果 合格率 监测
下载PDF
2005-2007年深圳市龙岗区流感样病例监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曹桂华 张起文 +5 位作者 叶伟雄 董建 陈嘉慧 王文玲 谢海燕 《疾病监测》 CAS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的结果,掌握并初步预测流感流行趋势和病毒毒株变异情况。方法分析龙岗区2005-2007年流感流行病学、病原学、血清学监测资料,探索流感流行规律。结果2005年2月至2007年12月龙岗区上报流... 目的分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的结果,掌握并初步预测流感流行趋势和病毒毒株变异情况。方法分析龙岗区2005-2007年流感流行病学、病原学、血清学监测资料,探索流感流行规律。结果2005年2月至2007年12月龙岗区上报流感样病例26644例,占监测就诊病例总数的5.30%(26644/503182);疾病主要集中在≤15岁年龄组(占83.17%);全年均有病例发生,5-9月发病数占62.70%(16707/26644);分离出流感病毒毒株20株,阳性率1.96%;其中A型16株和B型4株。3年共发生暴发疫情37起,累计发病例数605例;暴发时间多在3-6月,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病原学检测2005年、2007年以甲型流感病毒(73.33%)为主,2006年以乙型流感病毒(68.18%)为主。结论龙岗区2005-2007年流感发病相对平静,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暴发流行,病毒毒株未发现明显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流行病学 流感病毒 监测
原文传递
深圳市龙岗区30家医院近3年消毒监测结果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建 刘渠 +1 位作者 张起文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3432-3433,共2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30家医院(包括17家公立医疗机构和13家民营、私立医疗机构)的消毒状况,为提高消毒质量和加强监督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压力蒸汽灭菌...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30家医院(包括17家公立医疗机构和13家民营、私立医疗机构)的消毒状况,为提高消毒质量和加强监督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医疗用品、紫外线灯进行采样检测、检验。[结果]3年共监测各类样本6810份,总合格率为97.84%,其中物体表面和空气合格率相对偏低。[结论]龙岗区30家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处于较高水平。但民营、私立医疗机构全部监测项目中没有一项达到100%。因此仍需加强医护人员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单位 消毒质量 监测 合格率
下载PDF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对妊娠乙肝患者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8期2314-2315,共2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防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乙型肝炎合并妊娠患者3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是否感染乙肝,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22例)和非病例...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防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乙型肝炎合并妊娠患者3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是否感染乙肝,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22例)和非病例组(356例)两组,Logisti回归分析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患者顺产(15例,68.18%)、长期居住农村(13例,59.09%)、临产前首次乙肝检测时间(14例,63.64%)、孕期未规范治疗(17例,77.27%)、乙肝检测大三阳(5例,22.73%)以及乙肝病毒DNA水平≥106 IU/ml(7例,31.82%)占比均高于非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未规范治疗(OR=3.337,95%CI:1.616~6.891)、乙肝检测大三阳(OR=2.519,95%CI:1.028~4.149)以及乙肝病毒DNA水平≥106 IU/ml(OR=4.963,95%CI:2.002~12.299)是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乙型肝炎妊娠患者在孕期未规范治疗、乙肝检测大三阳以及乙肝病毒DNA水平≥106 IU/ml是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高危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危险因素 分析
下载PDF
深圳市某鞋厂H3亚型流行性感冒暴发流行病学调查
5
作者 曹桂华 张起文 +6 位作者 叶伟雄 董建 陈嘉慧 王文玲 张廷禄 邓立权 《疾病监测》 CAS 2008年第11期693-695,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某大型企业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的原因和特点以及流感实验室监测的结果,为流感暴发疫情的监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流感样病例(ILI)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咽拭子进行进行胶体金法初筛试验和荧光定量RT-PC...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某大型企业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的原因和特点以及流感实验室监测的结果,为流感暴发疫情的监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流感样病例(ILI)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咽拭子进行进行胶体金法初筛试验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流感病毒分离和鉴定。病毒分离采用鸡胚法和犬肾传代细胞(MDCK)法,病毒鉴定采用常量半加敏抑制试验(HI),抗体测定采用微量半加敏抑制试验。结果ILI总罹患率为1.05%,以二分厂罹患率较高,女性罹患率远高于男性,发病年龄以15~岁组居多。从15份咽拭子样品中经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出15份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份H3亚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培养分离鉴定出2株H3N2亚型流感病毒。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H3亚型流感抗体,9份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均来自同一患者)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增长。结论该起暴发疫情由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加强暴发疫情的病原学监测对控制疫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暴发 流行病学 流感病毒
下载PDF
6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秋媚 凌燕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6期72-7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并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预防对策。方法66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6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4...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并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预防对策。方法66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6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43例(65.15%),女23例(34.85%);年龄2个月~8岁,其中,0~1岁10例(15.15%),1~2岁11例(16.67%),2~3岁14例(21.21%),3~4岁12例(18.18%),4~5岁10例(15.15%),5~6岁3例(4.55%),6~7岁3例(4.55%),7~8岁2例(3.03%),≥8岁1例(1.52%);发生皮疹59例、发热43例、乏力28例、嗜睡24例、口痛19例、厌食17例,以皮疹、发热为主;66例手足口病患儿中,共有31例患儿发生并发症,其并发症分布为神经系统31例(头痛18例、惊厥11例、其他2例),呼吸系统26例(呼吸浅促17例、咳嗽8例、其他1例),循环系统24例(四肢发凉13例、心率加快10例、其他1例),其他系统2例。结论手足口病多发生于男性学龄前儿童,临床表现以皮疹、发热为主,易累及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临床上应针对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临床特征 儿童
下载PDF
深圳市基于移动互联网交友的MSM肛交性行为特征及相关研究
7
作者 李晓霞 赵锦 +7 位作者 邵际晓 刘海文 龙清平 刘渠 谢显清 叶伟雄 李刚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657-660,665,共5页
目的了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男男性行为者(MSM)肛交性行为特点及影响要素,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MSM聚集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选择18周岁以上,最近1年内有过肛交同性性行为的男性810人为调查对象,分析肛... 目的了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男男性行为者(MSM)肛交性行为特点及影响要素,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MSM聚集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选择18周岁以上,最近1年内有过肛交同性性行为的男性810人为调查对象,分析肛交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最近6个月MSM人群同性肛交性行为比例为82.1%(665/810),HIV感染率为18.1%(147/810);无保护肛交的比例为45.6%(303/665),HIV感染率为26.1%(79/303);最近6个月与无保护肛交有影响的因素有:已婚(OR=0.938, 95%CI:0.642~0.971)、获得同伴教育(OR=0.376,95%CI:0.262~0.539),居住时间>6~12个月(OR=0.276, 95%CI:0.120~0.634)、居住时间>12~24个月(OR=0.544, 95%CI:0.292~0.743)、居住时间24个月以上(OR=0.347, 95%CI:0.256~0.767)、感染性病(OR=0.401, 95%CI:0.201~0.800)、知晓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OR=0.443, 95%CI:0.104~0.773)。结论 MSM无保护性肛交发生比例高,虽然婚姻对无保护性肛交有制约作用,但艾滋病健康促进至关重要;基于互联网抽样和干预是MSM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和控制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肛交 艾滋病病毒 移动互联网
原文传递
探讨HIV阳性者抗病毒治疗意向及影响其治疗意向的影响因素
8
作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9期194-196,共3页
目的:分析本市HIV阳性者的抗病毒治疗意向以及影响治疗意向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治疗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其基本资料、艾滋病特征,通过统计分析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 目的:分析本市HIV阳性者的抗病毒治疗意向以及影响治疗意向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治疗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其基本资料、艾滋病特征,通过统计分析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者中以男性为主,占总人数的81.3%;婚姻状况已婚为主,占总人数的63.9%,收入水平以3000元以下为主,占总人数的45.6%。艾滋病患者确诊时间中以最近1个月为主,占总人数的82.8%,传播途径以同性传播为主,占总人数的59.9%;自评健康状况以一般为主,占总人数的61.8%;最近3个月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占54.0%。年龄在40岁以上相比较于低年龄组是影响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户籍所在地、婚姻状况、学历、收入、CD4细胞计数、自评健康和高危性行为是影响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政府和社会应注重低年龄段、本地户籍所在地、未婚、低学历、低收入、自评健康差等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其抗病毒治疗意愿,为防控和治疗HIV阳性者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抗病毒治疗 治疗意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