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近代科技对茶叶贸易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农业考古》 2018年第2期118-124,共7页
茶叶在近代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世界进入统一的全球市场过程中,茶叶同咖啡、可可等其他上瘾性饮品一样,为西方各国竞相推崇。尤其是茶叶,成为世界第一大饮料,在英国,茶叶消费量巨大,需要大量从中国进口。茶叶源自中国,中国一直以茶... 茶叶在近代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世界进入统一的全球市场过程中,茶叶同咖啡、可可等其他上瘾性饮品一样,为西方各国竞相推崇。尤其是茶叶,成为世界第一大饮料,在英国,茶叶消费量巨大,需要大量从中国进口。茶叶源自中国,中国一直以茶叶作为对外贸易的利器,但市场的变化剥夺了中国在茶叶市场上的优势地位。英国人盗取中国的茶种和技术,利用近代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扭转了其在茶叶贸易中的被动地位,进而削减中国的茶叶市场份额,并且利用印、锡茶叶抢占中国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科技 茶叶 贸易
下载PDF
美国“门罗主义”外交政策实践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12期253-255,共3页
"门罗主义"是美国早期的一项重要外交政策。通过19世纪美国在美洲的外交实践阐述"门罗主义"同孤立主义、北美大陆扩张政策之间的联系,"门罗主义"是孤立主义和北美大陆扩张政策的纽带,在实行北美大陆扩张... "门罗主义"是美国早期的一项重要外交政策。通过19世纪美国在美洲的外交实践阐述"门罗主义"同孤立主义、北美大陆扩张政策之间的联系,"门罗主义"是孤立主义和北美大陆扩张政策的纽带,在实行北美大陆扩张政策的同时以"门罗主义"作为对孤立主义的阐释。"门罗主义"根据国内的政治经济动态实行有阶梯的对拉美政策,在墨西哥、中美及加勒比地区和南美实行不同的外交策略,从而在拉美同欧洲列强尤其是英国之间产生一种制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罗主义 拉丁美洲 实践 制衡
下载PDF
蒙元和亲述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2,23,共3页
蒙元是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王朝,在其建立的过程中,为适应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需要,蒙元政权采取了不同的方略,一是力图维护国家边疆稳定,二是以和亲完成军事策略达到迅速消灭敌人的目的。
关键词 蒙元 和亲 述略
下载PDF
“门罗主义”在拉美的实践——浅析十九世纪美国对拉美的外交政策
4
作者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104-106,共3页
"门罗主义"自1823年被美国政府提出,它是美国孤立主义对外政策传统在拉美的具体体现。美国提出"门罗主义"是想置美洲为"美洲为美国人的美洲",变拉美为其后院的扩张主义战略,力图实现从美国的"一国孤... "门罗主义"自1823年被美国政府提出,它是美国孤立主义对外政策传统在拉美的具体体现。美国提出"门罗主义"是想置美洲为"美洲为美国人的美洲",变拉美为其后院的扩张主义战略,力图实现从美国的"一国孤立"到美洲的"集体孤立"。美国在十九世纪不同阶段上的对拉美的外交实践是植根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等条件因素。美国与欧洲列强的争夺是导致拉美的独立与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罗主义 拉美 实践 制衡
下载PDF
殖民地时期南北美洲农地制度为什么大相径庭
5
作者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2-113,共2页
殖民地时期,南北美洲由于宗主国的制度不同,北美宗主国是英法式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南美是西葡式的封建主义制度,因此在南北美洲农地制度上也呈现出巨大差异。在北美,英法控制下的新英格兰和魁北克地区的农地制度与中南美的西属美洲和巴... 殖民地时期,南北美洲由于宗主国的制度不同,北美宗主国是英法式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南美是西葡式的封建主义制度,因此在南北美洲农地制度上也呈现出巨大差异。在北美,英法控制下的新英格兰和魁北克地区的农地制度与中南美的西属美洲和巴西的农地制度差异,对双方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地 美洲 农地制度
下载PDF
角色——浅析英国各阶级在“清教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6
作者 《黑龙江史志》 2010年第19期35-35,40,共2页
英国"清教运动"中各阶级在这场运动中的情况、背景、主张和所处的历史地位。社会各阶级在社会历史发展当中的所起的作用及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 英国各阶级 “清教运动” 历史地位
下载PDF
略论十九世纪初期美国北部农业的发展
7
作者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6期27-28,共2页
独立战争以后,美国以十三州为基础,建立了联邦制的美利坚合众国。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做为国家的经济基础,经历了家庭农场到农场集约化,自然经济到商业化,种植业到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交通运输业与其他经济部门和农业的互通有无,农民身份... 独立战争以后,美国以十三州为基础,建立了联邦制的美利坚合众国。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做为国家的经济基础,经历了家庭农场到农场集约化,自然经济到商业化,种植业到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交通运输业与其他经济部门和农业的互通有无,农民身份的不同转换客观反映了北部农业为以后制造业的发展和整个美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世纪 美国北部 农业 发展
下载PDF
论区域性发展下的波多西贸易圈
8
作者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9-14,共6页
波多西银矿是西属美洲时期世界上最大的银矿。在重商主义时代,货币是国家进行贸易的重要条件。在开采银矿的过程中,波多西由一个荒漠之地发展为以矿业为中心,集交通、纺织、食品等为一体的人口聚集城镇。波多西贸易由内部需求带动了外... 波多西银矿是西属美洲时期世界上最大的银矿。在重商主义时代,货币是国家进行贸易的重要条件。在开采银矿的过程中,波多西由一个荒漠之地发展为以矿业为中心,集交通、纺织、食品等为一体的人口聚集城镇。波多西贸易由内部需求带动了外部供应,由利马、圣地亚哥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围绕着波多西产生相互竞争,并产生了一系列次生城市,进而由布宜诺斯艾利斯逐步取代利马的经济地位,以此形成以波多西为中心的带动周边区域的贸易圈。秘鲁、智利和拉普拉塔地区的经济互动,为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美洲贸易提供了条件,并由白银贸易辐射到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多西 贸易圈 区域性
下载PDF
荀子与亚里斯多德的政治思想辨析
9
作者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21-23,共3页
荀子与亚里斯多德是古代中国和希腊的著名思想家,在古代东方和西方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双方根据社会情势发展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治理论,以符合转型时期需要。政治主张上,荀子提出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亚里斯多德认为城邦基于正当自... 荀子与亚里斯多德是古代中国和希腊的著名思想家,在古代东方和西方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双方根据社会情势发展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治理论,以符合转型时期需要。政治主张上,荀子提出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亚里斯多德认为城邦基于正当自然权利的合法性。政治诉求上,荀子在王道基础上,理顺社会关系,实现国家和平统一;亚里斯多德坚持城邦之间平等关系,共同实现统治者之间的民主。从两者"集权统一""割据民主"看待东西方不同的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亚里斯多德 政治思想
下载PDF
民族认同与高校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宣扬和传承探析——以贵州南部特有的水族为例
10
作者 戴建国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7年第10期132-133,共2页
本文以贵州南部特有的水族为例,阐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论与教学上,应充分认识民族认同与历史认同、教育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发挥各地少数民族的地缘优势,结合教材适扩展知识面,进一步宣扬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增强... 本文以贵州南部特有的水族为例,阐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论与教学上,应充分认识民族认同与历史认同、教育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发挥各地少数民族的地缘优势,结合教材适扩展知识面,进一步宣扬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家乡、本民族的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思政课 少数民族文化 宣扬传承
下载PDF
论独立初期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贸易趋势
11
作者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5,24,共6页
西班牙美洲独立后,波托西白银贸易的弱化在美洲,乃至全球贸易中产生深刻影响。在拉普拉塔地区,以往依据波托西的市场现在转化为依据大西洋的国际贸易。布宜诺斯艾利斯根据自身独天得厚的优势占据了重要地位。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贸易兴起... 西班牙美洲独立后,波托西白银贸易的弱化在美洲,乃至全球贸易中产生深刻影响。在拉普拉塔地区,以往依据波托西的市场现在转化为依据大西洋的国际贸易。布宜诺斯艾利斯根据自身独天得厚的优势占据了重要地位。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贸易兴起既是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也是阿根廷内部通过贸易整合带动经济发展,继而实现国家统一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初期 布宜诺斯艾利斯 贸易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