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血管紧张素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娟 戴姝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9-42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血管紧张素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作为实验组,选取40例因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血管紧张素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作为实验组,选取40例因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组血管紧张素受体的表达。结果2组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和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T2R)都有一定程度的表达。实验组AT1R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T2R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T1R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血清CA125的水平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剖宫产次数及术后发病时间、结节数量、大小及浸润深度等不相关(P>0.05)。实验组AT2R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剖宫产次数及术后发病时间、CA125水平、结节数量、大小及浸润深度等均不相关(P>0.05)。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AT1R和AT2R表达存在差异;AT1R和AT2R的差异性表达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 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 表达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