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能(β-甘草酸复方制剂)的分子构型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141
1
作者 宋方闻 白永敏 +4 位作者 陈玉祥 曹阳 唐小平 李学俊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美能 β-甘草酸复方制剂 分子构型 临床疗效 肝病 氢化可的松 药理作用 毒性
下载PDF
舍尼通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李宁忱 那彦群 +7 位作者 郭宏骞 孙则禹 张永康 蔡松良 文彬 丁国富 郭应禄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35-637,共3页
目的 评价舍尼通 (Prostat)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CN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多中心开放临床试验方法 ,对 115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为期 8周的观察。口服舍尼通每天 2次 ,每次 1片 (含 70mg水溶性提取物P5及 ... 目的 评价舍尼通 (Prostat)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CN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多中心开放临床试验方法 ,对 115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为期 8周的观察。口服舍尼通每天 2次 ,每次 1片 (含 70mg水溶性提取物P5及 4mg脂溶性提取物EA10 )。  结果 治疗后 4周和 8周 ,患者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 (NIH CPSI)总分分别较治疗前平均降低 7.1(2 9.5 % )和 11.9(4 9.4 % ) ,症状尺度评分分别较治疗前平均降低 5 .0 (32 .1% )和 8.2 (5 2 .5 % ) ,生活质量评分分别较治疗前平均降低 2 .1(2 4 .6 % )和 3.7(4 3.9% ) ,前列腺液中WBC计数分别较治疗前平均降低 8.8个 /HP(39.3% )和 13.9个 /HP(6 1.9% )。治疗 8周后总有效率 82 .1%。全组病例观察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 结论 舍尼通可明显改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不适症状和排尿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减少前列腺液中的WBC计数 ,治疗效果确切 ,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药物治疗 舍尼通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良性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后的逼尿肌功能评估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1
3
作者 谢克基 廖土明 +7 位作者 李涛 姜粹 汤平 姜少军 曾健文 王良圣 魏鸿蔼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1-313,共3页
目的 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急性尿潴留(AUR)后的逼尿肌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38例BPH并AUR患者行膀胱压力-容积和压力-流率测定,分析留置尿管时间、逼尿肌收缩力、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DI)、DI幅度、梗阻程度之间... 目的 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急性尿潴留(AUR)后的逼尿肌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38例BPH并AUR患者行膀胱压力-容积和压力-流率测定,分析留置尿管时间、逼尿肌收缩力、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DI)、DI幅度、梗阻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8例患者中,发生DI者22例(57.9%),DI幅度3~176(100±41)cm H2O(1 cm H2O=0.098 kPa);有随意性逼尿肌收缩者32例(84.2%),明确诊断为膀胱出口梗阻者28例(73.7%);逼尿肌收缩力与留置尿管时间无相关性(r=-0.024,P>0.05),与DI、DI幅度、梗阻程度有相关性(r分别为0.377、0.604、0.473,P分别为<0.05、0.01、0.01);DI与梗阻程度无相关性(r=-0.222,P>0.05),DI幅度与梗阻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r=0.494,P<0.01).结论 BPH并AUR患者尿动力学检查前无需留置尿管2~3周以上;有DI者的逼尿肌收缩力强于无DI者;膀胱出口梗阻越严重,DI幅度越大,逼尿肌收缩力越强,手术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颈梗阻 逼尿肌 急性尿潴留
原文传递
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蔡岳斌 +2 位作者 胡建波 王良圣 魏鸿蔼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71-472,共2页
目的 了解导尿管伴随尿道感染 (Utlc)的原菌谱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 1998年 1月~2 0 0 1年 1月间 ,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患者尿液行细菌学培养 ,分离的病原菌以 Kirby- Bauer琼脂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 留置导尿管患... 目的 了解导尿管伴随尿道感染 (Utlc)的原菌谱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 1998年 1月~2 0 0 1年 1月间 ,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患者尿液行细菌学培养 ,分离的病原菌以 Kirby- Bauer琼脂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 留置导尿管患者 2 0 71例尿液标本分离的病原菌 5 35株 ,阳性率 2 5 .8% ;其中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 ,约占 6 5 % ;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不动杆菌及克雷伯菌属占前 4位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或阳性菌敏感率明显优于第一和二代头孢菌素 ,喹诺酮类也有较好的效果。结论 留置导尿管致尿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出现多重耐药 ,抗生素应交叉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西施泰与吡柔比星联合灌注减少膀胱灌注化疗所致膀胱并发症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宁忱 陈忠 +10 位作者 金杰 王晓峰 孙颖浩 叶定伟 孔垂泽 孙则禹 谢立平 魏强 叶章群 那彦群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验证西施泰膀胱灌注减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灌注化疗并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0例符合人选/排除标准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空白对照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患者均先行TURBt,之后观察组联合灌注吡柔比星和西施... 目的验证西施泰膀胱灌注减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灌注化疗并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0例符合人选/排除标准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空白对照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患者均先行TURBt,之后观察组联合灌注吡柔比星和西施泰,对照组仅灌注吡柔比星。以膀胱疼痛直观模拟分级(VAS)评分为主要疗效指标,以血尿、膀胱刺激症状为次要疗效指标,严密观察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与基线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和改善率分别为2.24±1.70与(92.92±14.76)%,对照组分别为o.70±1.82与(20.59±87.3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VAS总分变化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并且2组VAS评分灌注前后改善率的比较从访视2开始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尿频次数从治疗前的(9.06±4.09)次减少至(6.69±2.89)次,对照组从(8.85±3.32)次增加至(10.15±4.40)次,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夜尿次数从治疗前的(2.88±1.74)次减少至(1.47±1.62)次,对照组从(3.22±2.30)次减少至(2.91±1.73)次,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尿急、排尿困难及血尿方面的改善不明显,未发现与西施泰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西施泰与化疗药物联合灌注能明显改善膀胱灌注化疗患者VAS评分状况,迅速、持续缓解患者的膀胱疼痛,并改善患者尿频与夜尿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VAS评分高的患者改善效果更明显。西施泰与化疗药联合灌注安全性与临床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施泰 透明质酸 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化疗
原文传递
生精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6
作者 宋方闻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62-764,共3页
目的:研究生精胶囊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少弱精子症患者27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5例口服生精胶囊,每次1.6g,3次/d,共12周;对照组135例应用维生素E,每次50mg,3次/d,共12周;分析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配偶受孕及精液... 目的:研究生精胶囊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少弱精子症患者27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5例口服生精胶囊,每次1.6g,3次/d,共12周;对照组135例应用维生素E,每次50mg,3次/d,共12周;分析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配偶受孕及精液检测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配偶受孕情况及精液检测各项指标的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生精胶囊能提高精子的密度、活力及活动率,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对治疗少弱精子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弱精子症 生精胶囊 疗效
下载PDF
现代膀胱癌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月生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0年第6期363-367,共5页
在发达国家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估计,2009年美国有70980例新发生病例,并有14330例死于膀胱癌。膀胱癌是美国男性继前列腺癌、肺癌和直肠癌以后排名第四位的恶性肿瘤,在女性排名第九。在中国... 在发达国家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估计,2009年美国有70980例新发生病例,并有14330例死于膀胱癌。膀胱癌是美国男性继前列腺癌、肺癌和直肠癌以后排名第四位的恶性肿瘤,在女性排名第九。在中国膀胱癌是排名第十的常见恶性肿瘤,2005年有17365例患者死于膀胱癌,1991年至2005年膀胱癌死亡率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流行病学分析 发病因素 恶性肿瘤 癌症研究所 2009年 发达国家 前列腺癌
下载PDF
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刘永达 +5 位作者 袁坚 曾国华 吴文起 罗金泰 雷鸣 张泽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总结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7例应用肾上盏入路PCNL治疗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资料。男135例,女102例。年龄8—76岁,平均42岁。其中结石长径〉1.5cm或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94例... 目的总结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7例应用肾上盏入路PCNL治疗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资料。男135例,女102例。年龄8—76岁,平均42岁。其中结石长径〉1.5cm或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94例,长径≥2.0cm或嵌顿性肾盂结石26例,鹿角形结石或多发性结石68例,复杂性肾下盏结石13例,不适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或输尿管镜碎石术(URS)的肾上盏结石12例,肾上盏憩室结石3例,肾结石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或输尿管上段狭窄8例,过度肥胖结石患者3例,马蹄肾肾结石6例,移植肾肾输尿管结石4例。其中经第12肋上入路175例(73.8%),第11肋上入路46例,第12肋下入路12例,移植肾患者经下腹部入路4例。结果采用单一通道结石完全清除176例(74.3%),同期或分期建立多通道取石55例,联合ESWL6例。术后3个月复查结石清除209例(88.2%)。出现胸膜损伤16例(6.8%),行胸腔穿刺术8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5例,保守治愈3例。拔除肾造瘘管后出现胸膜刺激征12例(5.1%),予对症处理。无肺及其他内脏损伤。输血5例,其中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及栓塞术2例。结论肾上盏入路PCNL操作视野开阔、硬镜操作方便、结石清除率高,可选择性地应用于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和部分复杂性肾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上盏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吸烟与中国人膀胱癌相关性的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戴奇山 何慧婵 +5 位作者 蔡超 陈佳鸿 韩兆冬 秦国强 梁宇翔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407-2410,共4页
目的调查吸烟与中国人膀胱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期间运用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调查432例膀胱癌患者和392例对照者(非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吸烟方式、开始吸烟年龄、戒烟时间、吸烟量、烟雾... 目的调查吸烟与中国人膀胱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期间运用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调查432例膀胱癌患者和392例对照者(非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吸烟方式、开始吸烟年龄、戒烟时间、吸烟量、烟雾吸人深度等项目进行调查,评估所有关联因素导致膀胱癌发生的危险性及所对应的95%可信区间。结果主动、被动吸烟者均会增加膀胱癌的危险性(P〈0.05),现吸烟组的比例高于对照组(40.7%和28.1%),与非吸烟者相比主动吸烟的膀胱癌危险相关性增加1.89倍。吸烟数量增加与膀胱癌发生的风险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膀胱癌发生的危险性随着烟龄的延长而增加(P〈0.05),但与最初开始吸烟的年龄无关(P〉0.05),而将烟雾吸人口或喉会明显增加膀胱癌的危险性(P〈0.05)。结论吸烟是中国人膀胱癌的明显致病因素,且主/被动吸烟、烟龄、吸烟的数量及烟雾吸人位置均与膀胱癌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不吸烟是预防膀胱癌发生最好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流行病学 吸烟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经皮肾取石术在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曾国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取石术(PCNL)在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215名肾结石患者在该院接受PCNL治疗,其中158例合并2型糖尿病,对比两组手术结果以及并发症,并重点分析糖尿病组病例资料。结果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平... 目的探讨经皮肾取石术(PCNL)在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215名肾结石患者在该院接受PCNL治疗,其中158例合并2型糖尿病,对比两组手术结果以及并发症,并重点分析糖尿病组病例资料。结果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是96及93 min,住院时间分别是10.1及9.3 d,术后结石清除率分别是89.8%及90.9%。两组术后发热率分别是25.9%及21.1%,术后分别有1及5例发生气胸,血红蛋白下降分别是2.1及2.3 g/L,输血率分别是1.26%及1.04%。结论在肾结石合并糖尿病人群PCNL是安全有效的,而并发症尤其是出血与感染并未增加,但围手术期应控制好血糖。糖尿病患者中尿酸结石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糖尿病 经皮肾取石术
下载PDF
保留肾单位手术在选择性T2期肾癌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黄亚强 黄红星 +4 位作者 丘少鹏 袁润强 黎卫 郑轶群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1-414,共4页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在治疗临床T2期肾癌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接受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26例临床T2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9例.年龄39 ~ 74岁,平均52岁.肿瘤直径7.2 ~16.5cm,平均10.3 ...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在治疗临床T2期肾癌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接受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26例临床T2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9例.年龄39 ~ 74岁,平均52岁.肿瘤直径7.2 ~16.5cm,平均10.3 cm.肿瘤R.E.N.A.L评分6 ~10分,平均7.5分.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控制效果和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缘阴性.其中透明细胞癌21例(80.8%),乳头状肾细胞癌4例15.4%),嫌色细胞癌1例(3.8%).平均肾蒂阻断时间(28.3±12.5)min(7例无肾蒂阻断).3例需要术中输血;1例术后出现尿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而需要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术前、术后血清肌酐平均水平分别为121 iμmol/L和136.μmol/L(P=0.06).术后随访22 ~47个月,无肿瘤转移或复发病例.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在治疗选择性临床T2期肾癌安全,可以取得较好的肿瘤控制效果并能保护肾功能,R.E.N.A.L评分是评估T2期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可行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保留肾单位手术 临床效果 肾功能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相关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俊玲 +6 位作者 何慧婵 江福能 刘文华 毕学成 彭志强 刘良式 魏鸿蔼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15-618,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相关基因表达。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9个前列腺癌相关基因(KLK3、KLK2、KLK11,pim-1,hepsin,PSMA,AR,p27,IGF-1)在前列腺正常组织、BPH组织和癌组织(PCa)定量表达...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相关基因表达。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9个前列腺癌相关基因(KLK3、KLK2、KLK11,pim-1,hepsin,PSMA,AR,p27,IGF-1)在前列腺正常组织、BPH组织和癌组织(PCa)定量表达,分析其特异性的差异。结果检测9个选定相关基因中发现KLK2,pim-1,AR和IGF-1在这3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KLK2,pim-1,AR和IGF-1作为前列腺癌组织特异性的分子标记物组合,有望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实时定量RT-PCR 肿瘤学 基因表达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定量RT-PCR检测 相关基因表达 前列腺癌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帕罗西汀治疗病原体阴性慢性前列腺炎3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蔡岳斌 +1 位作者 王良圣 魏鸿蔼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paroxetine)对病原体阴性的慢性前列腺炎主观症状的疗效。方法:通过对35例病原体阴性的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用帕罗西汀进行抗抑郁精神治疗,观察其有关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观症状,并与25例病情相同病人作安慰剂对照。...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paroxetine)对病原体阴性的慢性前列腺炎主观症状的疗效。方法:通过对35例病原体阴性的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用帕罗西汀进行抗抑郁精神治疗,观察其有关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观症状,并与25例病情相同病人作安慰剂对照。结果:两组病人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试验组病人症状改善率为76%,对照组病人症状改善率为37%。生活质量评分3周后分别为2.6±0.9和3.2±0.7。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38.2±7.6和48.3±0.63。结论:帕罗西汀与安慰剂对于病原体阴性的慢性前列腺炎主观症状均有改善,而帕罗西汀对于改善主观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帕罗西汀 抗抑郁药 治疗 药物疗法 疗效
下载PDF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显文 杨罗艳 +5 位作者 王红珊 胡建波 谢克基 王良圣 魏鸿蔼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16-218,220,共4页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Livin蛋白与BTCC发病、演进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30例BTCC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新鲜标本中Livin基因mRNA的表...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Livin蛋白与BTCC发病、演进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30例BTCC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新鲜标本中Livin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0例正常膀胱组织Livin基因均无表达,20例膀胱癌组织标本Livin基因为表达阳性(20/30,66.6%),且同时表达Livinα和Livinβ两种亚型。Livin基因是BTCC发生和演进中的早期事件之一,在BTCC早期(Ta+T1)和低分级阶段(G1),Livin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分别达71.4%和69.2%。Livin基因mRNA表达与BTCC分级和分期无关,但与其是否复发密切相关,复发组Livin阳性率为85.0%,远高于未复发组的16.7%。结论:Livin基因与BTCC的演进和复发有关,可作为BTCC早期诊断和评判术后高复发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移行细胞癌 LIVIN基因
下载PDF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原性低顺应性膀胱10例报告 被引量:13
15
作者 谢克基 汤平 +9 位作者 姜少军 曾健文 李涛 廖土明 邓向荣 潘朝杰 姜粹平 王良圣 魏鸿蔼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原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采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10例神经原性低顺应性膀胱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4~32岁,平均16岁。病程4~20年。其中脊髓栓系综合征8例,脊髓损伤2例。术前均未接受...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原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采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10例神经原性低顺应性膀胱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4~32岁,平均16岁。病程4~20年。其中脊髓栓系综合征8例,脊髓损伤2例。术前均未接受过骶神经根切断和膀胱手术。有膀胱输尿管返流者同时作返流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不能自行排尿或剩余尿量〉50ml者辅以间歇性清洁导尿。结果术后随访11~57个月。术前漏尿者10例,术后仅3例仍有漏尿,但程度明显减轻。血肌酐(SCr)由(263.8±109.8)gmol/L降至(113.1±23.2)gmol/L(P〈0.01),膀胱容量由(61.9±37.7)ml增至(373.0±88.1)ml(P〈0.01),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由(54.2±44.8)cm H2O(1cmH2O=0.098kPa)降至(17.7±10.6)cm H2O(P〈0.01)。有膀胱输尿管返流者由9例17侧减少至1例1侧。需长期间歇性清沽导尿者4例,其中1例因末按时进行间歇性清洁导尿者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按时间歇性清洁导尿后治愈。菌尿10例,其中1例需抗生素治疗。结论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是治疗神经原性低顺应性膀胱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顺应性膀胱 神经原性 膀胱扩大成形术 乙状结肠
原文传递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体积参数与膀胱出口梗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谢克基 李涛 +6 位作者 汤平 姜少军 曾健文 潘朝杰 王良圣 魏鸿蔼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62-964,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体积参数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BOO)及其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BPH患者行自由尿流率检查、压力-流率测定和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测量最大尿流率、Sh(?)fer梗阻级别、AG数、前列腺体积(Pv)、移行带体积(... 目的探讨前列腺体积参数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BOO)及其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BPH患者行自由尿流率检查、压力-流率测定和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测量最大尿流率、Sh(?)fer梗阻级别、AG数、前列腺体积(Pv)、移行带体积(TZV)和移行带指数(TZI)。结果共有62例BPH患者入选。PV、TZV、TZI与Qmax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05、-0.173和-0.258,P值均>0.05。PV、TZV和TZI与Sh(?)fer梗阻级别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7、0.315和0.200,P值均<0.05。PV、TZV和TZI与ACT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63、0.277和0.282,P值均<0.05;当40<PV≤60 ml时,PV与AG数呈正相关(r=0.263。P<0.05);TZI=0.3是BOO的一个分界点。TZI>0.3者的AG数明显大于PV≤0.3者(P<0.05)。结论前列腺体积参数可以预测BPH患者BOO及其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梗阻 体积 移行带
原文传递
医用硅纳米粒跨越血前列腺屏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何慧婵 +4 位作者 陈玉祥 戴奇山 曾广翘 魏鸿蔼 夏家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 研究硅纳米颗粒跨越血前列腺屏障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 化学方法制备硅纳米颗粒。加入HT10 80细胞培养转化 4 8h后观察纳米粒进入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小白鼠 12 0只 ,按一定的浓度梯度 (0 .0 0 5、0 .0 10、0 .0 15、0 .0 2 0、0 ... 目的 研究硅纳米颗粒跨越血前列腺屏障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 化学方法制备硅纳米颗粒。加入HT10 80细胞培养转化 4 8h后观察纳米粒进入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小白鼠 12 0只 ,按一定的浓度梯度 (0 .0 0 5、0 .0 10、0 .0 15、0 .0 2 0、0 .0 2 5ml/g)腹腔或尾静脉注射硅纳米悬液每组 2 0只 ;另 2 0只作对照。 96h后每实验组随机处死 10只 ,电镜下观察硅纳米在细胞及前列腺组织的分布 ;观察动物 2周内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 结果 电镜观察证实硅纳米颗粒进入HT10 80细胞内。注射硅纳米悬液的小白鼠前列腺细胞及间质细胞内均可见到硅纳米颗粒 ,细胞内超微结构及细胞核无明显改变 ;各实验组小白鼠体重、饮食、排便及活动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 硅纳米颗粒可跨越血前列腺屏障和细胞生物膜屏障 ,可能成为前列腺疾病治疗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给药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硅纳米粒 血-前列腺屏障 动物实验 生物学特性 超微结构 载体药物
原文传递
输尿管镜与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远端结石的疗效及费用比较 被引量:11
18
作者 魏鸿蔼 +1 位作者 李逊 吴开俊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31-32,共2页
目的 :探讨ESWL术与输尿管治疗输尿管远端结石的疗效。方法 :通过ESWL术与输尿管镜对输尿管远端结石治疗的排石情况、治愈率、并发症发生及费用的比较研究 ,总结两种方法的优势与缺点。结果 :ESWL组病人 386例 ,术后 3个月结石排净率 77... 目的 :探讨ESWL术与输尿管治疗输尿管远端结石的疗效。方法 :通过ESWL术与输尿管镜对输尿管远端结石治疗的排石情况、治愈率、并发症发生及费用的比较研究 ,总结两种方法的优势与缺点。结果 :ESWL组病人 386例 ,术后 3个月结石排净率 77% ,并发症较少 ,输尿管镜组病人 46 0例 ,3个月内排净结石 93% ,并发症相对较多 ,两者费用无明显差别。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远端结石 治疗 费用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多态性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关系 被引量:11
19
作者 阮黎 +1 位作者 李正明 华兴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80-883,共4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启动子FokⅠ多态性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79例BPH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炎症组)及81例单纯BPH患者(对照组)的外周血进行Fo...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启动子FokⅠ多态性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79例BPH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炎症组)及81例单纯BPH患者(对照组)的外周血进行FokⅠ多态性检测,分析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结果:炎症组基因型分布FF:27%(21/79),Ff:30%(24/79),ff:43%(34/79);对照组FF:33%(27/81),Ff:36%(29/81),ff:31%(25/81),其中ff基因型分布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F分布频率分别为42%(142/338)和51%(159/312),P>0.05,f分别为58%(196/338)和49%(153/312),P<0.05。结论:VDR基因FokⅠ多态性与BPH中组织学前列腺炎发生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组织学前列腺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维生素D受体基因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特异性膜抗原mRNA的表达 被引量:9
20
作者 蔡岳斌 +8 位作者 何慧婵 江福能 刘文华 戴奇山 彭志强 谢克基 欧汝彪 刘良式 魏鸿蔼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60-861,共2页
目的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组织标本PSMmRNA的表达,探讨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在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23例PCa、37例BPH及3例正常前列腺组织PSM... 目的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组织标本PSMmRNA的表达,探讨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在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23例PCa、37例BPH及3例正常前列腺组织PSMmRNA的表达,比较其在3种组织定量的差异。结果BPH与PCa组织PSMmRNA的定量表达值分别为1.54±0.21与4.95±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RTPCR定量检测PSMmRNA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预后监测等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聚合酶链反应(PCR) RT-PCR定量检测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实时荧光定量PCR 前列腺组织 PSM 组织标本 定量表达 辅助指标 预后监测 PCa 统计学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