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殷香保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51-1356,共6页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极差,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5%。胰腺癌常规治疗的效果非常有限,是一个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恶性肿瘤。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等分子靶向药物在胰腺癌的治疗中...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极差,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5%。胰腺癌常规治疗的效果非常有限,是一个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恶性肿瘤。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等分子靶向药物在胰腺癌的治疗中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笔者就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胰腺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栋 +5 位作者 殷香保 黄明文 袁荣发 王婷 邬林泉 娄思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09-1214,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Kimura法和Warshaw法)治疗胰体尾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8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9例胰体尾良性病变行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Kimura法和Warshaw法)治疗胰体尾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8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9例胰体尾良性病变行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28例行Kimura法(保留脾动、静脉的胰体尾切除术)保脾,设为Kimura组;11例因胰体尾部与脾门间粘连严重无法分离行Warshaw法(离断脾血管而保留胃短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保脾,设为Warshaw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血糖情况、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3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手术情况:39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手术时间为(194±58)min,术中出血量为100mL(30~800mL)。Kimura组与Warshaw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97±56)min和(186±6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mL(30~800mL)和150mL(30~450mL),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94,Z=-0.597,P>0.05)。(2)术后情况:39例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6±0.8)d,术后住院时间为(9.2±7.3)d。Kimura组与Warshaw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4±0.6)d和(2.8±1.3)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5±4.2)d和(13.5±11.1)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20,-1.736,P>0.05)。39例患者中术后共有7例发生并发症。Kimur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8,其中1例于术后第5天出现胰液漏,经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后15d后治愈;1例于术后第5天行胸部CT检查提示肺部感染,经积极抗感染、促进排痰等治疗8d后顺利出院。Warshaw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1,其中3例分别于术后第5天、第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体尾良性病变 胰体尾切除术 保脾 疗效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欢欢 +3 位作者 宁克 王超 袁春晖 殷香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560-2563,共4页
目的对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open distal pancreatectomy,ODP)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LDP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施行... 目的对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open distal pancreatectomy,ODP)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LDP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施行的22例LDP患者与20例OD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胰体尾切除术。在术中出血量上,LDP组少于ODP组[(155.63±39.26)mL vs.(255.42±118.63)mL,P<0.05];术后禁食时间分别(4.21±0.92)d和(4.68±0.76)d,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26±0.73)d和(2.87±0.52)d,住院时间分别为(9.27±3.68)d和(12.31±4.73)d,LDP组较ODP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上,LDP组长于ODP组[(258.32±42.52)min vs.(186.56±34.28)min,P<0.05];LDP组和ODP组的保脾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P组和ODP组术后病理结果均显示标本切缘为阴性。结论LDP是安全有效的,外科疗效与ODP相当,短期预后效果明显高于ODP,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 开腹胰体尾切除术 胰腺肿瘤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难点与焦点问题 被引量:4
4
作者 周为民 邱结华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189-192,共4页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管壁撕裂,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的主动脉管壁真假两腔分离状态。有多种原因会导致此疾病,但长期高血压且治疗不良为其最主要的原因。其为血管外科最凶险的疾病之一,主要因为其可并发血...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管壁撕裂,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的主动脉管壁真假两腔分离状态。有多种原因会导致此疾病,但长期高血压且治疗不良为其最主要的原因。其为血管外科最凶险的疾病之一,主要因为其可并发血管壁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也可能引起心包填塞、脑卒中、截瘫、内脏缺血坏死、肢体缺血坏死、休克等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序贯性血液净化
下载PDF
人源抗VEGFR-2/As_2O_3-PEG-PLA隐形纳米粒的构建及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栋 +4 位作者 殷香保 邬林泉 黄长文 黄明文 周凡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5041-5044,5048,共5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_2O_3)纳米新剂型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以聚乙醇化聚乳酸(PEG-PLA)为载体材料,W/O/W型超声乳化制备As_2O_3纳米粒,同时偶联具有肝癌靶向作用的VEGFR-2,最终得到人源抗VEGFR-2/As_2O_3-PEGPLA纳米粒。对其粒径分...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_2O_3)纳米新剂型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以聚乙醇化聚乳酸(PEG-PLA)为载体材料,W/O/W型超声乳化制备As_2O_3纳米粒,同时偶联具有肝癌靶向作用的VEGFR-2,最终得到人源抗VEGFR-2/As_2O_3-PEGPLA纳米粒。对其粒径分布、Zata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进行测定,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其表观形态,同时考察其体外释药和稳定性。选择24只肝癌裸鼠,随机分为VEGFR-2/As_2O_3-PEG-PLA组及As_2O_3-PEG-PLA组,通过尾静脉注射纳米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s_2O_3在两组裸鼠体内的分布;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结果本实验制得的As_2O_3纳米制剂VEGFR-2/As_2O_3-PEG-PLA粒径为(141.9±13.2)nm,Zata电位为(10.2±1.1)mV;经TEM观察呈圆形或椭圆形颗,粒状、大小较一致,分散性较好;载药量为(5.51±1.83)%,包封率为(62.12±5.98)%。体外释放发现其具有缓释效果,半数释放时间t1/2分别为10h;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发现该制剂稳定性良好。与As_2O_3-PEG-PLA组比较,VEGFR-2/As_2O_3-PEG-PLA组中肿瘤、肝组织的As_2O_3浓度较高,心、血液、肾组织的As_2O_3浓度较低(P<0.05),且肿瘤组织中VEGFR-2阳性率及蛋白表达较低。结论以PEG-PLA为载体材料制备得到As_2O_3纳米制剂,且偶联具有肝癌靶向作用的VEGFR-2,最终得到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高,稳定性良好的纳米制剂,且初步证实在肝癌裸鼠体内具有良好的靶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剂 聚乙二醇类 聚乳酸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纳米医学在溶栓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周为民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840-844,共5页
血管的血栓性闭塞是心血管疾病威胁生命的主要原因,如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目前的溶栓疗法,即注射纤溶酶原激活剂,仍然受到治疗窗口窄、药物半衰期短和出血并发症风险高的限制。基于纳米医学的溶栓治疗可保护药物... 血管的血栓性闭塞是心血管疾病威胁生命的主要原因,如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目前的溶栓疗法,即注射纤溶酶原激活剂,仍然受到治疗窗口窄、药物半衰期短和出血并发症风险高的限制。基于纳米医学的溶栓治疗可保护药物免受酶促降解,改善治疗效果,减少临床治疗中不良反应。因此纳米医学代表了一种精准治疗急性血栓性疾病的有价值的方法。本文总结文献中关于各种(脂质体、聚合物、无机和生物)纳米载体在溶栓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剂 溶栓疗法 纳米医学 纳米粒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