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象·深描·祭祀——梅山张五郎信仰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4
1
作者 毛攀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23-27,共5页
张五郎信仰体现了梅山文化与汉文化及诸多少数民族文化的互渗融合,展现了梅山文化族群的成长、发展与迁徙历程,表征了积极吸纳先进文化、崇尚自然、血性拼搏、坚韧霸蛮等文化品格。
关键词 张五郎 信仰 文化阐释
下载PDF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论中国古代诗人对月意象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1-5,共5页
月亮,圆缺不定而又生息不已,触动着人们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历史意识以及无限的人生感喟,成为古代诗人们思索不已、探求不止的永恒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饱含着诗人意绪的月意象对理性的张... 月亮,圆缺不定而又生息不已,触动着人们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历史意识以及无限的人生感喟,成为古代诗人们思索不已、探求不止的永恒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饱含着诗人意绪的月意象对理性的张扬十分突显,具体表现为:对永恒生命的崇拜,对光明美好的追求,对宇宙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现实人生的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歌 月意象 理性
下载PDF
论党争漩涡里文人退隐心态——关于元祐苏门汴京题山水画诗唱和 被引量:1
3
作者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8-141,共4页
在北宋元祐诗坛,以苏轼、苏辙为宗主的苏门诗人群题画诗唱和现象十分突出。而综观此期苏门题画诗唱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山水画的题咏。考察元祐苏门汴京题山水画诗创作,可以发现诗人们在诗歌中反复高歌的主题是"归去",由... 在北宋元祐诗坛,以苏轼、苏辙为宗主的苏门诗人群题画诗唱和现象十分突出。而综观此期苏门题画诗唱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山水画的题咏。考察元祐苏门汴京题山水画诗创作,可以发现诗人们在诗歌中反复高歌的主题是"归去",由此可见当时党争环境下苏门文人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犹如一种精神解压剂,赏画题诗给苏门文人带来的是苦闷时的泄导和排遣,使他们暂时放弃沉重的现实关怀而沉入青山绿水的怀想,虽不能治本,但毕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祜 苏门文人 题山水画诗唱和
下载PDF
宋代题山水画诗中的通感 被引量:1
4
作者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1,86,共3页
宋代诗人在题咏山水画时,很善于运用通感,他们往往由视觉而生发,调动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体验,全身心地投入艺术的品赏之中,从而获得全方位的感官和精神享受;同时以题画诗的方式,以画为真,以虚就实,巧妙地表现出绘画作品的生动性。
关键词 宋代 题山水画诗 通感
下载PDF
宋代吏隐与文人生活 被引量:3
5
作者 《船山学刊》 CSSCI 2010年第1期145-148,共4页
"吏隐"在宋代文人士大夫之间蔚然成风。宋代士人"吏隐"的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端:第一,"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以参禅念佛作为仕途失意时的精神解脱;第二,"身在魏阙之下,心存江湖之... "吏隐"在宋代文人士大夫之间蔚然成风。宋代士人"吏隐"的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端:第一,"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以参禅念佛作为仕途失意时的精神解脱;第二,"身在魏阙之下,心存江湖之上",徜徉园林、卧游山水,在庙堂政事之余获得精神上的安闲与自适。宋代士人吏隐之风的流行,是当时特定的文化环境所致,亦与宋代园林艺术的发达和山水画创作的实际情形密切相关。而这种吏隐心态渗透到此期高度发展的文学创作中,就形成了一种弥漫于文学作品中的"吏隐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士人 吏隐 参禅念佛 园林 山水画
下载PDF
论东坡词意象的建构与特色 被引量:2
6
作者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0-104,共5页
通过对东坡词意象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东坡词意象在组合方式上,有复合式、并列式、递进式;在色彩运用上,有直接用颜色词者,有不着色而色在其中者;在审美特征上,有浪漫型、禅意型、哲理型、时空跳跃型。正是苏东坡在意象选... 通过对东坡词意象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东坡词意象在组合方式上,有复合式、并列式、递进式;在色彩运用上,有直接用颜色词者,有不着色而色在其中者;在审美特征上,有浪漫型、禅意型、哲理型、时空跳跃型。正是苏东坡在意象选择和运用上的成功实践,奠定了他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词 意象 组合方式 色彩运用 审美特征
下载PDF
“明皇幸蜀”在唐宋时期的图像表现及诗人对画图的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从现存史料来看,明皇幸蜀题材在绘画中的表现,肇始于唐代,李昭道开其先河,但后继无人。到了宋代,明皇幸蜀成了艺术家们笔下的热门题材,画之者众而题咏亦盛。结合题画诗来看,宋代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士人风气和文艺好尚是导致这一现象... 从现存史料来看,明皇幸蜀题材在绘画中的表现,肇始于唐代,李昭道开其先河,但后继无人。到了宋代,明皇幸蜀成了艺术家们笔下的热门题材,画之者众而题咏亦盛。结合题画诗来看,宋代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士人风气和文艺好尚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皇幸蜀 唐宋绘画 士风 文艺好尚
下载PDF
《中庸》德育思想对当代儿童教育的启示
8
作者 刘怡 《特立研究》 2023年第2期44-49,共6页
《中庸》的“人性论”“中和”“修道立教”等思想,对当代儿童教育具有以下启示:坚持以人为本,不任性不抑性;坚持因材施教,不陵节而施;尊重个体差异性,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学会变通,平等对待儿童;从小事做起,发展道德自觉;注重天道人道统... 《中庸》的“人性论”“中和”“修道立教”等思想,对当代儿童教育具有以下启示:坚持以人为本,不任性不抑性;坚持因材施教,不陵节而施;尊重个体差异性,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学会变通,平等对待儿童;从小事做起,发展道德自觉;注重天道人道统一,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人性论 中和 修道立教 儿童教育
下载PDF
论宋代题山水画诗“画中有我”的自寓性 被引量:2
9
作者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35-40,共6页
宋代诗人在观赏山水画图时,常常会表现出强烈的画中有我的意境参与意识,产生如入画境的出位之思和欲入画境之想望。如果说前者还只是暂时置身其间的艺术幻觉,后者则由艺术的审美活动,深入到人生的理想追求。宋代诗人在题山水画诗中表现... 宋代诗人在观赏山水画图时,常常会表现出强烈的画中有我的意境参与意识,产生如入画境的出位之思和欲入画境之想望。如果说前者还只是暂时置身其间的艺术幻觉,后者则由艺术的审美活动,深入到人生的理想追求。宋代诗人在题山水画诗中表现出来的这种画中有我的自寓性,是宋代特定文化环境中的士人心态所致,亦与当时山水画创作的实际情形密切相关。从审美主体而言,眼观画图、神游山水,是宋代士人身居庙堂之中而获得山林野逸之趣的重要途径,是他们化解仕隐矛盾的一剂良方。就审美客体来说,是宋代山水画"可行"、"可望"、"可居"、"可游"之景及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直接导引出诗人自寓其中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山水画诗 如入画境 欲入画境
下载PDF
宋代尚画之风与题画诗的繁荣 被引量:1
10
作者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0-165,共6页
宋代是我国古代题画诗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考察宋代题画诗发展繁荣的原因,尚画之风最为紧要。帝王权贵对绘事的普遍喜好和参与客观上促进了绘画地位的提高,使得绘画在人们心目中不仅不再是只有画工才从事的贱役,而且成为高尚之士的雅... 宋代是我国古代题画诗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考察宋代题画诗发展繁荣的原因,尚画之风最为紧要。帝王权贵对绘事的普遍喜好和参与客观上促进了绘画地位的提高,使得绘画在人们心目中不仅不再是只有画工才从事的贱役,而且成为高尚之士的雅玩。上行下效,对画作的收藏、赏玩、题品在宋代蔚然成风。作为严肃的庙堂生活之余的调剂,它一方面丰富了文人士大夫的艺术生活,同时,赏玩之余富含研究的兴味,又极大地刺激了题画诗的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尚画 题画诗
下载PDF
论秦观词中的画境 被引量:2
11
作者 《湘南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35-38,共4页
秦观的词具有独特的绘画美学特征。秦词中的画是一种由"线"的勾勒和"点"的泼洒构成的写意画,其凄清淡雅的色调美、烟水迷离的意境美以及画面的流动美,体现了秦观柔婉、幽微的词人之心。
关键词 秦观 画境
下载PDF
范成大题画诗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天佑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10-115,共6页
范成大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题画诗作内涵丰富,既表现了他心忧国事、怀念故土的爱国情结,也包含了对平生遭际、自我人生的喟叹与思考,同时还有对田园风光的吟咏以及对画家画作的品评。他的题画诗追求写实,摹写精微,善用典故,巧妙... 范成大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题画诗作内涵丰富,既表现了他心忧国事、怀念故土的爱国情结,也包含了对平生遭际、自我人生的喟叹与思考,同时还有对田园风光的吟咏以及对画家画作的品评。他的题画诗追求写实,摹写精微,善用典故,巧妙运用了譬喻、通感等多种艺术手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题画诗 思想内容 艺术特征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歌中草意象的生成原因 被引量:1
13
作者 《衡阳师专学报》 2002年第4期83-85,共3页
There are two rules for the forming of grass imagery.One is feelings from matter,the other from colour.The physical and colour features of grass makes it closely related to description of grass and expression of parti... There are two rules for the forming of grass imagery.One is feelings from matter,the other from colour.The physical and colour features of grass makes it closely related to description of grass and expression of parting and yearing.Grass imagery mixed and evolved from the previous two gathers Chinese unique aesthetic appeal and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 style and features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 审美情趣 意象 愁情 融合 描写 体现 中草 色彩特征 有机
下载PDF
从题画诗看陆游与画家的交游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天佑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60,共5页
陆游的题画诗产量颇丰,成就不凡。透过其题画诗作,我们可以看出与陆游交游的画家不仅有文人画家、职业画家,还有僧侣画家、宫廷画家。陆游以艺术家的身份结交画坛名流,与他们一起品画赋诗,留下了精彩的交游诗篇与交游逸事;又以文学家的... 陆游的题画诗产量颇丰,成就不凡。透过其题画诗作,我们可以看出与陆游交游的画家不仅有文人画家、职业画家,还有僧侣画家、宫廷画家。陆游以艺术家的身份结交画坛名流,与他们一起品画赋诗,留下了精彩的交游诗篇与交游逸事;又以文学家的眼光题咏画作,写下了许多内涵丰富且承载着诗人画坛游艺思想与经历的题画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题画诗 画家交游
下载PDF
论文学经典中的李、杨爱情 被引量:1
15
作者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9-171,共3页
《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尽管同样取材于李、杨爱情故事,但由于作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及自身思想经历的不同,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同一素材的不同思想内涵,呈现出不同的主题倾向:三种作品都写了爱情,但程度不同,褒贬有... 《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尽管同样取材于李、杨爱情故事,但由于作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及自身思想经历的不同,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同一素材的不同思想内涵,呈现出不同的主题倾向:三种作品都写了爱情,但程度不同,褒贬有别;都含有讽刺和揭露,但《长恨歌》同情多于讽刺,《梧桐雨》偏重于谴责,而《长生殿》则两者兼而有之,即既有同情歌颂又有暴露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梧桐雨》 《长生殿》 李、杨爱情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古代诗人的爱国情结
16
作者 《船山学刊》 CSSCI 2008年第1期137-139,共3页
爱国诗歌,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诗歌中,诗人们或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或表现对民族命运和祖国前途的热切关注,或抒发自己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今天,我们学习这些诗歌... 爱国诗歌,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诗歌中,诗人们或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或表现对民族命运和祖国前途的热切关注,或抒发自己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今天,我们学习这些诗歌,可从中受到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歌 爱国情结
下载PDF
论宋代题山水画诗中所蕴含的林泉之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3-185,共3页
山水画和题山水画诗,是画家和诗人表达和寄托其情致思理的载体。综观宋人在题山水画诗中所表达的情致内涵,林泉之思最为突出。林泉之思在宋代题山水画诗中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层面:一是"遥羡",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表现出对山... 山水画和题山水画诗,是画家和诗人表达和寄托其情致思理的载体。综观宋人在题山水画诗中所表达的情致内涵,林泉之思最为突出。林泉之思在宋代题山水画诗中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层面:一是"遥羡",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表现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喜好与倾羡;二是"惧隔",意识到画景与"我"之间的隔膜及欲归隐而不得的处境;三是"望引",这是诗人对置身于山水林泉的遐思,希望有"仙老"来引接自己进入仙境般的画境。这既是一个情感问题的三个方面,也可视作一次情感过程的三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题山水画诗 遥羡 惧隔 望引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草意象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87-89,共3页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众多意象中,草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意象。草意象自形成以来逐渐发展定型为离别相思的审美符号,为历代文人所使用。由于草意象意蕴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以及表达方式的多样、审美情感的积淀,草意象的审美效果不断增强。了...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众多意象中,草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意象。草意象自形成以来逐渐发展定型为离别相思的审美符号,为历代文人所使用。由于草意象意蕴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以及表达方式的多样、审美情感的积淀,草意象的审美效果不断增强。了解草意象的审美符号功能及其表达方式,可为解读古代诗歌作品提供便捷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歌 草意象 表达方式
下载PDF
从梁实秋的精神个性看《雅舍小品》精神 被引量:1
19
作者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6-59,共4页
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遇促成了梁实秋独特的精神个性———清远通脱。其《雅舍小品》正是这种精神个性的外化 ,它所体现出的艺术个性与梁实秋精神个性的融合具体表现在 :刻划社会世相、人生百态 ,尽力摆脱愤怒之类感情的极端状态 ;融... 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遇促成了梁实秋独特的精神个性———清远通脱。其《雅舍小品》正是这种精神个性的外化 ,它所体现出的艺术个性与梁实秋精神个性的融合具体表现在 :刻划社会世相、人生百态 ,尽力摆脱愤怒之类感情的极端状态 ;融入天地万物、缅怀乡土风情、描摹草木鸟兽 ,以获得精神上的艺术享受 ;津津乐道于衣食住行等生活琐事 ,随心所欲地享受世俗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 《雅舍小品》 清远通脱
下载PDF
青青河畔草 绵绵思远道——论中国古典诗歌中草意象所蕴含的思妇怀远之愁
20
作者 《船山学刊》 2003年第1期92-95,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草意象 爱情 闺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