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志元 黄振华 +2 位作者 黄金凤 黄玉华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疗效。方法将180例ACI合并CMBs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45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静滴,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静滴,D组在A组的基...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疗效。方法将180例ACI合并CMBs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45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静滴,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静滴,D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和依达拉奉静滴。评估4组的疗效,检测4组的炎症指标水平。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统计其不良反应。结果 D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C组(P<0.05)。D组治疗后的TNF-α、超敏C反应蛋白和IL-6质量浓度均明显低于A、B、C组(P<0.01或0.05)。在治疗后14 d和治疗后90 d时,D组的BI评分明显高于A、B、C组(P<0.01或0.05)。4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合并CMBs可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可提高总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下载PDF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志元 黄振华 +2 位作者 黄金凤 黄玉华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SAP将其分为SAP组和对照组。分析SAP的病原菌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在92例SAP患者中检出15种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SAP将其分为SAP组和对照组。分析SAP的病原菌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在92例SAP患者中检出15种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6.1%(70/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障碍、吞咽困难、APACHEⅡ评分>25分、机械通气>7 d、入住ICU时间>3 d和糖尿病与SAP相关(P<0.05或0.01)。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SAP最常见的病原菌。SAP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意识障碍、吞咽困难、APACHEⅡ评分>25分、机械通气>7 d、入住ICU时间>3 d和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