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毛泽东农业发展战略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9-72,共4页
毛泽东立足于我国“一穷二白”的基本国情,明确提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障全国农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他认为,粮食的增产,不仅是确保几亿人口吃的问题,还关系到能否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新政权问题。毛泽东站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 毛泽东立足于我国“一穷二白”的基本国情,明确提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障全国农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他认为,粮食的增产,不仅是确保几亿人口吃的问题,还关系到能否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新政权问题。毛泽东站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的制高点,明确了农业的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还强调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中首要的地位。尽管毛泽东片面夸大了生产关系的作用,但其农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农业发展战略 现实意义 历史局限性
下载PDF
党要领导快一点把后方建设起来——三线建设决策期间毛泽东党建论述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毅军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三线建设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中期基本结束,以战备为目的、以国防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三线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工业、交通等基本建设。在决策三线建设过程中,关于党领导三线建设问题毛泽东提出了许多重要论述,成为三线建设决... 三线建设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中期基本结束,以战备为目的、以国防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三线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工业、交通等基本建设。在决策三线建设过程中,关于党领导三线建设问题毛泽东提出了许多重要论述,成为三线建设决策的重要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毛泽东 党的领导
下载PDF
“天人合一”自然观与马克思自然观的异同
3
作者 赵全洲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2003年第3期39-42,共4页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马克思自然观,在人与自然万物的同质同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面是相通的,但在思维方式和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是不同的。从现代生态伦理角度看,“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与马克思自然观相比还有...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马克思自然观,在人与自然万物的同质同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面是相通的,但在思维方式和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是不同的。从现代生态伦理角度看,“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与马克思自然观相比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能用“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取代马克思自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天人合一” 马克思主义 自然观 生态伦理
下载PDF
1956年前后毛泽东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认识 被引量:1
4
作者 邵宪梅 郭健军 《世纪桥》 2001年第3期12-13,共2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当我们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时候,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各个历史阶段所确定的任务以及路线、方针、政策就符合实际,社会主义事业就能胜利发展;当我们不能...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当我们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时候,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各个历史阶段所确定的任务以及路线、方针、政策就符合实际,社会主义事业就能胜利发展;当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时,党所确定的任务以及路线、方针、政策就脱离实际,走偏方向,社会主义事业就遭受挫折和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事业 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基本矛盾 正确认识 方针 新中国 毛泽东 实际 历史阶段
下载PDF
陈独秀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5
作者 邵宪梅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34-37,共4页
陈独秀是否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史学界观点不一。本文从陈独秀是毛泽东等的启蒙师 ;在陈的影响下 ,其主编的《新青年》使一批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
关键词 陈独秀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新青年》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解“三农问题”的战略性决策
6
作者 《兰州学刊》 2006年第8期160-162,共3页
悬殊的城乡差距的实质是“三农问题”,党中央在解决这一难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根据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成功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悬殊的城乡差距的实质是“三农问题”,党中央在解决这一难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根据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成功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作出了战略性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决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问题” 战略性决策
下载PDF
陈独秀与十月中央扩大会议
7
作者 林修敏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3期68-71,共4页
十月中央扩大会议是陈独秀主持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所确定的政策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 陈独秀 中央扩大会议 作用
下载PDF
关于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理论思考
8
作者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1999年第4期4-5,共2页
明确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精髓,正确地把握改革开放思想的内在逻辑、改革开放成败判断标准.对进一步深化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改革开放思想 精髓 内在逻辑 判断标准
下载PDF
论邓演达对农民问题的认识
9
作者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1996年第2期10-12,共3页
论邓演达对农民问题的认识金雄鹤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状态。为了摆脱这种贫困落后的困境,不少革命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很多人已经开始认识到农民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论邓演达对农民问题的认识金雄鹤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状态。为了摆脱这种贫困落后的困境,不少革命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很多人已经开始认识到农民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原因在于没有把能够动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演达 农民问题 国民革命 小资产阶级革命家 土地问题 中国革命 孙中山 农民革命 毛泽东 封建势力
下载PDF
抗美援朝前后的邓小平和金日成
10
作者 《红岩春秋》 2012年第3期9-11,共3页
邓小平和金日成两位领导人的交往应该从1953年11月12日首次会面说起。这天下午3时整,一趟专列缓缓驶进北京车站。列车停稳后,身着黑色呢子大衣、头戴黑色礼帽的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共和国内阁首相金日成走出车厢,与前来迎候他的中国... 邓小平和金日成两位领导人的交往应该从1953年11月12日首次会面说起。这天下午3时整,一趟专列缓缓驶进北京车站。列车停稳后,身着黑色呢子大衣、头戴黑色礼帽的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共和国内阁首相金日成走出车厢,与前来迎候他的中国党政领导人周恩来、彭德怀、董必武、:邓小平等一一握手。此次金日成一行应邀访问中国,是在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以后,中朝两国战后重建为进行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而前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日成 邓小平 抗美援朝 停战协定 文化合作 战后重建 领导人 总书记
下载PDF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上篇)
11
作者 《党史博览》 2007年第7期4-8,共5页
1947年6月,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悉心指导以及友邻部队的有力策应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以排山倒海之势强渡黄河,鏖战鲁西南,率先挺进中原,义无反顾地千里跃进大别山,从而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 1947年6月,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悉心指导以及友邻部队的有力策应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以排山倒海之势强渡黄河,鏖战鲁西南,率先挺进中原,义无反顾地千里跃进大别山,从而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刘邓大军 人民解放军 中共中央 中央军委 战略进攻 毛泽东 刘伯承
原文传递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下篇)
12
作者 《党史博览》 2007年第7期9-14,共6页
鲁西南战役大捷后,正拟“休整10天”的刘邓大军接到毛泽东急电,只好中止休整,提前出动,“什么样的困难也不能顾了”
关键词 刘邓大军 大别山 毛泽东
原文传递
浅析八大前后党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提出的缘由
13
作者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1999年第2期14-16,共3页
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建设思想,是因为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主要矛盾的变化,给党和人民提出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也是因为中央领导人在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中,认识到照搬苏联经验的弊... 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建设思想,是因为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主要矛盾的变化,给党和人民提出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也是因为中央领导人在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中,认识到照搬苏联经验的弊端的严重性。为冲破苏联经济建设模式,进行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变化 中国思路 思想解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