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典型心绞痛动态心电图40例观察
1
作者 李玉杰 +2 位作者 丁荣贤 张亚斋 杨玲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3期188-190,共3页
对临床证实的冠心病40例进行了动态心电监护,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出现ST段压低、部分有ST段平直延长和ST段抬高,同时有T波低平/倒置,U波倒置;ST-T改变时可伴有心律失常,包括室早,房早及室速。发生上述变化时均不伴典型心绞痛。本文探讨... 对临床证实的冠心病40例进行了动态心电监护,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出现ST段压低、部分有ST段平直延长和ST段抬高,同时有T波低平/倒置,U波倒置;ST-T改变时可伴有心律失常,包括室早,房早及室速。发生上述变化时均不伴典型心绞痛。本文探讨了上述结果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复合试验QTc增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刘长文 毕亚欣 +1 位作者 王家敬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241-242,共2页
观察35例冠心病和31例健康者复合试验△QTc变化。结果显示:刺激频率在80~160次/min时冠心病组△QTc(QTc增量)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刺激频率增加,冠心病组△QTc有逐渐延长的趋... 观察35例冠心病和31例健康者复合试验△QTc变化。结果显示:刺激频率在80~160次/min时冠心病组△QTc(QTc增量)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刺激频率增加,冠心病组△QTc有逐渐延长的趋势(r冠=0.966,P<0.05)。取△QTc≥0.03s为阳性标准,其特异性为90.4%,敏感性为75%。提示:在ST段缺血型下降≥0.1mV基础上,参考△QTc变化可进一步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复合试验 QTc增量
下载PDF
颈动脉窦按摩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3
作者 万志强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7-49,共3页
颈动脉窦按摩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可通过这种方法对各种心律失常进行正确诊断和必要的治疗。自1961年以来,随着电生理学的发展,人们对这一方法的心脏电生理影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简要综述一下本方法对心律失常的诊断... 颈动脉窦按摩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可通过这种方法对各种心律失常进行正确诊断和必要的治疗。自1961年以来,随着电生理学的发展,人们对这一方法的心脏电生理影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简要综述一下本方法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价值。颈动脉窦反射及按摩方法颈动脉窦反射起源于颈动脉的压力感受器,其传入神经通过颈动脉窦进入Solitary管及迷走神经核。其两者同心血管运动中枢有密切的联系,颈动脉窦反射的传出支支配心血管系统的交感和副交感系统。按摩的部位应是下颌角、颈动脉分叉处。按摩时间一般以不超过5秒为宜。按摩时病人应取卧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按摩 颈动脉窦
下载PDF
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心室晚电位观察
4
作者 李玉杰 +3 位作者 丁荣贤 宋长顺 杨军 王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23-25,共3页
应用体表记录心室晚电位的方法对陈旧性心肌梗塞90例、正常人100例进行了检测,结果是陈旧性心肌梗塞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组晚电位阳性率为76.47%,明显高于未合并室速或室颤组的21.43%,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正常人... 应用体表记录心室晚电位的方法对陈旧性心肌梗塞90例、正常人100例进行了检测,结果是陈旧性心肌梗塞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组晚电位阳性率为76.47%,明显高于未合并室速或室颤组的21.43%,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正常人无一例阳性,说明心室晚电位的出现与恶性心律失常有较大相关性,本文认为该法对陈旧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的检测可望成为一种有价值的非创伤性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室晚电位
下载PDF
潘生丁试验前、后QTc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长文 毕亚欣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67-367,共1页
潘生丁试验前、后QTc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刘长文,毕亚欣,金问邦QT间期延长而导致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发生猝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c延长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增加,冠心病患者运动后QTc延长等已广为人知。本文观测冠心... 潘生丁试验前、后QTc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刘长文,毕亚欣,金问邦QT间期延长而导致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发生猝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c延长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增加,冠心病患者运动后QTc延长等已广为人知。本文观测冠心病患者播生丁试验前、后QTc与△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哌醇啶 QTC延长 诊断 潘生丁试验
原文传递
潘生丁-食管心房调搏心电图负荷试验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石建华 刘长文 +1 位作者 王家敬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0-180,共1页
经食管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已用于冠心病诊断,潘生丁静注诱发心肌缺血亦为诊断方法之一.1991年我们对潘生丁-食管心房调搏心电图负荷复合试验(简称复合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作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文病例包括... 经食管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已用于冠心病诊断,潘生丁静注诱发心肌缺血亦为诊断方法之一.1991年我们对潘生丁-食管心房调搏心电图负荷复合试验(简称复合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作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文病例包括:①冠心病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51~67(平均59.3)岁.均符合1979WHO冠心病诊断标准,除外心肌梗塞.②可疑冠心病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41~63(平均49.3)岁.均有不典型心绞痛,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冠心病易患因素.③正常对照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21~47(平均34.3)岁.经询问病史及各种检查基本排除冠心病及冠心病易患因素.全部病例试验前停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和硝酸甘油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生丁 食管心房调搏 心脏负荷试验 冠心病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