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粮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对生茸期梅花鹿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秀华 金顺丹 +1 位作者 杨福合 金得哲 《经济动物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20-25,共6页
本研究采用 2 (CP:2 4和 2 2 % )× 2 (GE:4.1 5和 1 6.74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 ,选用1岁 (毛桃 )梅花公鹿 69头 ,分为四个试验组 ,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的互作效应显著 (P<0... 本研究采用 2 (CP:2 4和 2 2 % )× 2 (GE:4.1 5和 1 6.74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 ,选用1岁 (毛桃 )梅花公鹿 69头 ,分为四个试验组 ,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的互作效应显著 (P<0 .0 5)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有极显著的影响 (P<0 .0 1 )。 1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为1 7.37MJ/kg GE、2 2 .44% CP。平均每头鹿每天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 36.84MJGE和 478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生茸期 能量 蛋白质 需要量
下载PDF
饲粮不同蛋白质、能量水平对两岁梅花公鹿生茸期鹿茸产量及体重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高秀华 金顺丹 +5 位作者 杨福合 王峰 张学文 王晓伟 李忠宽 金得哲 《中国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43-47,共5页
为探讨两岁梅花公鹿生茸期饲粮中适宜的能量浓度和粗蛋白质水平,本项研究选用72头试验鹿,于1992年3月18日至8月27日对两岁梅花鹿生茸前期和生茸期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两者均采用2(CP∶21%和18%)×2(GE∶4.05Mcal/kg和3.85M... 为探讨两岁梅花公鹿生茸期饲粮中适宜的能量浓度和粗蛋白质水平,本项研究选用72头试验鹿,于1992年3月18日至8月27日对两岁梅花鹿生茸前期和生茸期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两者均采用2(CP∶21%和18%)×2(GE∶4.05Mcal/kg和3.85Mcal/kg)二因子交叉实验设计。试验饲粮均由玉米青贮饲料、玉米面、豆粕、熟大豆粉、麦麸、骨粉等组成。在饲养试验中期进行消化试验,以测定能量、粗蛋白质及粗纤维的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高蛋白质(21%)组的粗蛋白质和可消化粗蛋白质日食入量(448g,368g)明显高于低蛋白质(18%)组(404g,313g),平均产茸量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09g和202g)(P>0.05),平均体重略高于低蛋白质组(分别为18.3kg和17.7kg),但组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所设能量浓度范围内(2764~3092Kcal/kg)提高饲粮能量浓度并不增加鹿茸产量,体增重也无明显提高。试验说明,两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含粗蛋白质18.5%,可消化粗蛋白质14.5%,消化能2770Kcal/kg,蛋能比52g/Mcal,对产茸和体重增长较适宜,即两岁梅花公鹿生茸期平均产规格二杠茸200g以上,体重增加17~18kg时,每日需要采食粗蛋白质410g,可消化粗蛋白质315g,消化能6.1Mcal。消化试验结果表明,高能与高蛋白质饲粮有提高粗蛋白质、总能及粗纤维消化率的作用,低能与低蛋白质饲粮则有相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蛋白质 能量
下载PDF
饲粮营养水平对五岁以上生茸期梅花鹿公鹿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高秀华 金顺丹 +3 位作者 杨福合 张学文 王晓伟 金得哲 《特产研究》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 2 (CP∶2 0 %和 17% )× 2 (GE∶17.6MJ/kg和 16.7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 ,选用 5岁 ( 4锯 )以上梅花公鹿 10 0头 ,分为 4个试验组进行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蛋白质水平和能量浓度对鹿体增重产生的互作效应显... 采用 2 (CP∶2 0 %和 17% )× 2 (GE∶17.6MJ/kg和 16.7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 ,选用 5岁 ( 4锯 )以上梅花公鹿 10 0头 ,分为 4个试验组进行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蛋白质水平和能量浓度对鹿体增重产生的互作效应显著 (P<0 .0 5 ) ,高能高蛋白组鹿体增重显著高于高能低蛋白组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和纤维消化率均有极显著影响 (P <0 .0 1) ,较高的饲粮蛋白质水平 ,蛋白质和纤维消化率均较高 ;饲粮能量浓度对蛋白质消化率影响显著 (P <0 .0 5 ) ,低能量浓度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高能量浓度组 ,5岁以上生茸期梅花鹿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约为 16.8MJ/kg(GE)和 16.6% (CP) ;平均每头鹿每天对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 36~ 37MJ和 366~ 382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生茸期 蛋白质 能量 饲粮营养
下载PDF
两岁梅花公鹿休闲期精料补充料适宜蛋白水平与能量浓度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高秀华 杨福合 +5 位作者 曹家银 金顺丹 金得哲 张学文 吴建新 王晓伟 《特产研究》 1995年第3期15-17,19,共4页
本研究选用38头休闲期两岁梅花公鹿,按体重和产茸量随机分为四组,精料补充料。采用2(GE:4.2和4.0MCal/ks)×2(CP:21.0%和18.0%)二因子交叉试验设计,进行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本研究选用38头休闲期两岁梅花公鹿,按体重和产茸量随机分为四组,精料补充料。采用2(GE:4.2和4.0MCal/ks)×2(CP:21.0%和18.0%)二因子交叉试验设计,进行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粮能量浓度对体增重影响不显著(P>0.05);对生茸期产茸量也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CP水平显著地影响鹿体增重(P<0.05),调粮GE浓度和CP水平对体增重及产茸量产生的互作效应均显著(P<0.05)。消化试验结果表明,饲粮CP水平对CP消化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饲粮能量浓度对能量消化率有极显著的影响,饲粮GE浓度与CP水平对GE消化率产生的互作效应极显著(P<0.01)饲粮GE浓度对CF消化率也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本试验还得出了蛋白日食入量(g/头)与鹿体重(kg)及鹿茸产量(kg)的极显著的回归方程;CPR(g/头、日)=3.5鹿体重+5.5茸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两岁梅花鹿 休闲期 蛋白质 能量 公鹿
下载PDF
东北梅花鹿发情期血浆中LH、雌二醇含量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赵世臻 宋健华 +3 位作者 李春义 金得哲 张志铭 计银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5头发情期东北梅花鹿血浆中促黄体素(LH)和17β-雌二醇的含量。所得结果:LH在发情前(0.288~0.321ng/ml血浆)与发情后(0.364~0.841ng/ml血浆)都处于低稳水平(P>0.05),但发情时出现非常显著的高峰(2.742ng... 本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5头发情期东北梅花鹿血浆中促黄体素(LH)和17β-雌二醇的含量。所得结果:LH在发情前(0.288~0.321ng/ml血浆)与发情后(0.364~0.841ng/ml血浆)都处于低稳水平(P>0.05),但发情时出现非常显著的高峰(2.742ng/ml)(P<0.01);雌二醇在整个发情前后没有出现显著的高峰(P>0.05),仅在发情前约24小时发现一小峰(16.4±4.4pg/ml血浆),发情后12小时发现一小峰(24.9±6.1pg/ml血浆)。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发情期血浆LH、雌二醇含量的时相变化与其他已研究过的鹿种及一些反刍家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梅花鹿 发情期 雌二醇 鹿 LH
下载PDF
雌貉繁殖期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的变化和阴道涂片的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肖永军 佟煜人 +3 位作者 宋建华 华树芳 金得哲 焦淑贤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0-33,35,共5页
本研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雌貉繁殖期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的变化。分析并探讨了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与阴道涂片中各类细胞数量比例和阴门开口宽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角化鳞状上皮细胞的数量比例及阴门开口宽度与血清雌二醇水... 本研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雌貉繁殖期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的变化。分析并探讨了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与阴道涂片中各类细胞数量比例和阴门开口宽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角化鳞状上皮细胞的数量比例及阴门开口宽度与血清雌二醇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通过检测阴道涂片中角化鳞状上皮细胞的数量比例,可作为雌貉发情鉴定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貉 雌二醇 孕酮 阴道
下载PDF
幼龄貉日粮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殿申 金得哲 +2 位作者 华树芳 佟煜人 金顺丹 《特产研究》 1992年第1期20-22,25,共4页
选择64只幼貉,分成4个试验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5.81%、29.50%、34.17%和38.48%的日粮。饲养试验、消化试验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4.17%日粮,貉生长发育较好。
关键词 饲料 蛋白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某些因素对貉繁殖性能影响的分析
8
作者 肖永军 刘彦 +3 位作者 王国森 佟煜人 金得哲 华树芳 《毛皮动物饲养》 1991年第3期25-27,共3页
本文采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1983~1987年貉的原始繁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各种因素对母貉繁殖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2~3岁母貉的发情时间最早,而1岁和4~5岁母貉的发情时间最晚;2~4胎母貉的胎产仔数数和仔貉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其... 本文采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1983~1987年貉的原始繁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各种因素对母貉繁殖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2~3岁母貉的发情时间最早,而1岁和4~5岁母貉的发情时间最晚;2~4胎母貉的胎产仔数数和仔貉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其它胎次;受配3次母貉的胎产仔数显著高于受配1、2次母貉的胎产仔数(p<0.05);随胎产仔数的增加,则仔貉的成活率则明显下降(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
下载PDF
貉泌乳期日粮适宜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9
作者 许殿申 华树芳 +2 位作者 金得哲 金顺丹 佟煜人 《毛皮动物饲养》 CAS 1990年第4期8-10,19,共4页
选择32只产仔母貉,分成4个试验组,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5.13%、30.27%、34.27%和38.86%,能量均为201.07×10~5焦耳/公斤干物质。饲养、消化试验结果表明,以蛋白质水平为30.27%、蛋能比1:158的日粮较为适宜。
关键词 泌乳期 日粮 蛋白
下载PDF
貉休眠期控制喂饲对繁殖力的影响
10
作者 张九如 华树芳 +1 位作者 金得哲 肖永军 《特产研究》 1989年第3期16-18,21,共4页
野生貉具有休眠的生物学特性,在我国东北(北纬41°~45°)严寒和饲料紧缺的11月中旬到翌年1月中旬以不食或少食及减少活动来耐过这一时期。家养貉由于驯化程度的提高,加之人们地接触和干扰、饲料充裕,致使休眠的习性大大减退,... 野生貉具有休眠的生物学特性,在我国东北(北纬41°~45°)严寒和饲料紧缺的11月中旬到翌年1月中旬以不食或少食及减少活动来耐过这一时期。家养貉由于驯化程度的提高,加之人们地接触和干扰、饲料充裕,致使休眠的习性大大减退,大多数已达到不眠的程度。虽对繁殖力无大影响,但明显地提高了饲养成本。据(1983)报道:貉休眠期停食50天,不影响母貉泌乳,仔貉生长发育正常,停食70天,无论是连续停食还是饲喂和停食交替进行,均不丧失繁殖能力。又据Anne-Helene Tauson(1985)报道:在一产多胎的动物中,催情补饲(即准备配种期或配种期补充饲养)对于繁殖效果一般都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情补饲 配种期 饲养成本 泌乳 配种能力 正常繁殖 配种率 产仔率 棚舍 饲喂次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