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葡萄糖监测技术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高榕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9期96-99,共4页
目的:探究持续葡萄糖监测技术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18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糖监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指尖血糖监... 目的:探究持续葡萄糖监测技术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18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糖监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指尖血糖监测,观察组实施持续葡萄糖监测技术。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情况,血糖波动情况,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情况。结果:观察组午餐、晚餐前后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糖值低于对照组,血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TI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四分位区间(IQR)、十分位数区间(IDR)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均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9,P<0.001)。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8.89%,低于对照组的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持续葡萄糖监测的效果优于指尖血糖监测,血糖波动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指尖血糖监测 持续葡萄糖监测 血糖管理
下载PDF
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6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六盘水市人民医院2023年3月至12月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对比两组的... 目的:探讨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六盘水市人民医院2023年3月至12月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对比两组的血糖指标、氧化应激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胰岛素功能。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浆活性氧、丙二醛水平均更低,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更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更低(P<0.05)。结论: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司美格鲁肽 血糖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口服药物治疗后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1例
3
作者 饶秀敏 高榕 +1 位作者 彭颖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18-219,共2页
分析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1例患者使用二甲双胍降糖治疗后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的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63岁男性,因“发现血糖升高1年”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给予盐酸二... 分析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1例患者使用二甲双胍降糖治疗后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的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63岁男性,因“发现血糖升高1年”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1.0 g(2次/d)降糖治疗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加用司美格鲁肽(0.25 mg皮下注射,1次/周)联合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并且体重减轻,患者满意。司美格鲁肽可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饮食和运动控制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控制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司美格鲁肽 减重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循环应激、炎症因子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鲁利峰 孟海兵 +5 位作者 来伟 丁国友 肖容 程乐 王信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2期2357-236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循环应激、炎症因子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95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循环应激、炎症因子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95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循环应激、炎症因子、镇痛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切皮后5 min(T2)、切皮后30 min(T3)、术毕(T4)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1 h(T5)、术后12 h(T6)、术后24 h(T7)、术后48 h(T8)时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在T5、T6、T7、T8时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73.45±8.40)μg vs(94.52±12.94)μg,(3.45±0.30)次vs(7.23±0.76)次](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17%(2/48)、17.02%(9/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腹胃癌根治术中使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效果显著,可减轻术中循环应激和术后炎症反应,且镇痛效果满意,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胃癌根治术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 循环应激 炎症因子 镇痛
原文传递
艺科融合赋能三亚田独村乡村景观设计
5
作者 邹家仪 王慧颖 +1 位作者 董瑞云 《湖南包装》 2024年第5期240-240,共1页
坐落于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田独村,有日军侵华时杀害和奴役中国劳工的万人坑遗址,承载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项目以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为设计原则,设计出既具有纪念意义又充满现代感的标志性景观。在历史栈道智能玻璃上游客能在互动中... 坐落于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田独村,有日军侵华时杀害和奴役中国劳工的万人坑遗址,承载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项目以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为设计原则,设计出既具有纪念意义又充满现代感的标志性景观。在历史栈道智能玻璃上游客能在互动中观看万人坑的历史影像,感受历史的脉动。有声碑林内,高耸的石碑似倒梯之态,渲染出庄重氛围,五角星按下后有激昂的红色格言悠悠响起。广场互动屏在观看历史影片的同时,通过扫码留言参与到历史的对话中。科普纪念馆中通过模拟音效和全息投影技术,重现工人挖坑的场景,使参观者身临其境领略历史带来的强烈震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性景观 中国劳工 历史影像 海南省三亚市 智能玻璃 全息投影技术 纪念意义 现代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