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少数民族符号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都江 房美辰 万思馨 《设计艺术研究》 2020年第1期96-99,共4页
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演变、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社会变迁等诸多因素,形成了当下特有的视觉符号语言。它是劳动人民对审美认知、价值取向及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是研究和解读其文化内涵和精神文明的必由之路,是对其传承、应用和... 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演变、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社会变迁等诸多因素,形成了当下特有的视觉符号语言。它是劳动人民对审美认知、价值取向及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是研究和解读其文化内涵和精神文明的必由之路,是对其传承、应用和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通过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图案元素,从题材、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设计思维和方法,把当代设计与民族符号相契合,形成设计和文化的再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 民族图案 视觉传达设计 文化传承
下载PDF
“行为逻辑”与“视觉体验”的互动演进——青岛地铁灾害报警系统用户界面设计的路径解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占炜 都江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5,共3页
区别于从行为组织到视觉设计线性递进的一般路径,文章提出一种面向复杂系统和多层次需求的用户界面设计路径。这种路径是以"行为逻辑"和"视觉体验"为指向的,其行为组织和视觉策略在施行过程中以互动的方式共时演进... 区别于从行为组织到视觉设计线性递进的一般路径,文章提出一种面向复杂系统和多层次需求的用户界面设计路径。这种路径是以"行为逻辑"和"视觉体验"为指向的,其行为组织和视觉策略在施行过程中以互动的方式共时演进。笔者主持的青岛地铁灾害报警系统用户界面设计项目采用了这种路径,它能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并提升设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界面设计 行为逻辑 视觉体验 青岛地铁 灾害报警系统
原文传递
基于Kano模型的西南地区农贸市场更新设计研究
3
作者 都江 张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4-92,共9页
目的旨在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Kano模型的相关方法,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对昆明篆新农贸市场的更新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寻找用户痛点,设计并发放Kano问卷,分析统计各项需求的属性类别,并通过计算... 目的旨在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Kano模型的相关方法,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对昆明篆新农贸市场的更新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寻找用户痛点,设计并发放Kano问卷,分析统计各项需求的属性类别,并通过计算Better-Worse四象限散点图,对各功能进行优先级排序,最后得出昆明篆新农贸市场的更新设计重点。结果用户认为优化功能分区、摊位标准化设计、无障碍设计是市场必须要达到的要求;对导向设计、公共座椅、规划交通流线和停车位、预约停车位(小程序)具有强烈需求;对商品寄送到家(小程序)共享推车或共享菜篮、线上外卖点单(小程序)、特色摊位、餐饮区域、共享菜地、共享摊位,以及非遗文化展示售卖空间有较大期待。结论根据Kano模型的分析结果,按照必备属性、期望属性、魅力属性的顺序对功能进行设计,达到了集市空间的更新发展目标,有助于提升我国西南地区农贸市场活力、带动当地经济、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为我国西南地区农贸市场的更新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O模型 西南地区 农贸市场 情感化设计 集市空间
下载PDF
高职专科院校校园空间规划设计探究
4
作者 张宇 邰宝芹 都江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14期268-270,共3页
高职专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校园的建筑空间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教育需求,在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不断发展的今天,创造出符合当下教育需求的便易性建筑空间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教育... 高职专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校园的建筑空间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教育需求,在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不断发展的今天,创造出符合当下教育需求的便易性建筑空间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教育领域是国家大力投入精力建设的部分,为了给师生创造更好的环境,以培养更多的国家栋梁。设计师应该遵循人性化原则、整体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地域性原则,结合学校的实际出发,对高职专科院校的校园进行合理的规划,让校园规划更加符合高职师生的需求,为其他院校的校园建筑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专科 空间组合 规划设计 校园建筑
下载PDF
基于FBM行为模型的自动体外除颤器设计研究
5
作者 都江 杜宇超 周晓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22-430,共9页
目的依据FBM行为模型,研究如何提高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可用性和易用性,从而增加施救者对产品的使用率及成功率,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赢得更大的生存机会。方法通过对用户体验行为的深入分析,挖掘并总结救助者在救助过程中的体验痛点。依据FB... 目的依据FBM行为模型,研究如何提高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可用性和易用性,从而增加施救者对产品的使用率及成功率,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赢得更大的生存机会。方法通过对用户体验行为的深入分析,挖掘并总结救助者在救助过程中的体验痛点。依据FBM行为模型,增强施救者的意愿、简化施救的目标行为、并根据动机与能力的差异给予不同提示,从动机、能力、触发机制三方面探究劝导式设计下的自动体外除颤产品设计策略。结果通过劝导策略对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功能规划,促使非专业人士在遇到心脏骤停患者的紧急情况下,也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产品。结论FBM行为模型为提高自动体外除颤产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导,进而提高院前复苏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gg行为模型 自动体外除颤器 劝导式设计 院外心脏骤停
下载PDF
滇池流域“一颗印”传统民居更新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
6
作者 都江 张宇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38,共5页
文章旨在研究用户体验设计在滇池流域“一颗印”传统民居更新中的应用。文章基于用户体验设计的理论,重新审视了目前的民居更新设计思路,并通过对昆明“一颗印”民居的调研分析,从感官层次、交互层次、情感层次、社会层次、自我层次五... 文章旨在研究用户体验设计在滇池流域“一颗印”传统民居更新中的应用。文章基于用户体验设计的理论,重新审视了目前的民居更新设计思路,并通过对昆明“一颗印”民居的调研分析,从感官层次、交互层次、情感层次、社会层次、自我层次五个层次进行探讨,构件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策略,从用户的需求入手,解决“一颗印”传统民居的关键问题。用户体验设计理论为“一颗印”民居更新设计带来了新的启示,有利于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居住体验,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设计 用户需求 传统民居更新 “一颗印”民居
下载PDF
浅析青州北齐立像的艺术特征及形式表现 被引量:1
7
作者 都江 《美术大观》 2014年第10期62-63,共2页
"青州风格"造像在中国造像艺术史中独树一帜,尤其是北齐"薄衣贴体"式造像,风格独特,是中国佛教造像的精品。站在雕塑创作的角度看,青州北齐立像的头部、脸部、衣饰、形体等都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艺术特征和形式风格... "青州风格"造像在中国造像艺术史中独树一帜,尤其是北齐"薄衣贴体"式造像,风格独特,是中国佛教造像的精品。站在雕塑创作的角度看,青州北齐立像的头部、脸部、衣饰、形体等都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艺术特征和形式风格。这些特有的艺术形式与创作者的材料挑选、光影考量、体量把握以及色彩处理等创作环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州北齐立像 艺术特征 表现形式 雕塑
下载PDF
全息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青州龙兴寺窖藏佛像保护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都江 《艺术教育》 2015年第3期43-44,共2页
"全息学"是有别于"全息"(全息术)的一般性理论,其基本精神是局部为整体信息之缩,通过对局部的了解,可以看到整体格调。在全息视角下,作为"全息元"的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物"包含物质之外的社会组... "全息学"是有别于"全息"(全息术)的一般性理论,其基本精神是局部为整体信息之缩,通过对局部的了解,可以看到整体格调。在全息视角下,作为"全息元"的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物"包含物质之外的社会组织结构、人文观念、历史成因等信息,这种系统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观念与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发展和保护对象扩延异曲同工:文化遗产信息保护将从独立式信息转向系列化信息保护、从有形信息扩展至无形信息、从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到重视文化遗产多维度价值,文化遗产信息更趋完整,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也需要更加整体。文章最后将这种观念应用于青州龙兴寺窖藏佛像的保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视角 文化遗产保护 青州龙兴寺窖藏佛像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手工艺“浏阳夏布”的发展及传承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都江 罗嘉澄 《人文天下》 2020年第16期81-83,共3页
一、浏阳夏布的历史演变浏阳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当地山水交融、蓝绿交织,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很适宜种植苎麻,所以浏阳夏布产量曾达到全国第一,又因其具有透气凉爽、散热祛湿等功能,在明代被列为朝... 一、浏阳夏布的历史演变浏阳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当地山水交融、蓝绿交织,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很适宜种植苎麻,所以浏阳夏布产量曾达到全国第一,又因其具有透气凉爽、散热祛湿等功能,在明代被列为朝廷贡品。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浏阳夏布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研究 浏阳夏布 湖南省东部 湿润气候 朝廷贡品 地理环境 中国传统手工艺 历史演变
下载PDF
齐白石竹木雕刻与人物画风格溯源
10
作者 都江 熊芸弘 +1 位作者 孙宇 杜佳凝 《设计艺术研究》 2022年第1期118-122,共5页
齐白石的诗、书、画、印俱佳,其中虫草、山水画最为人称道,近年来人物画亦愈发受到重视。然其七十余载艺术生涯中,近十年从事木工雕刻,这一青年时期的艺术探索阶段不可忽视,目前相关研究并不多。以齐白石早期百余件竹木雕刻作品为样本... 齐白石的诗、书、画、印俱佳,其中虫草、山水画最为人称道,近年来人物画亦愈发受到重视。然其七十余载艺术生涯中,近十年从事木工雕刻,这一青年时期的艺术探索阶段不可忽视,目前相关研究并不多。以齐白石早期百余件竹木雕刻作品为样本进行分类,将其雕刻艺术风格特征分析概括为"广"、"简"、"精"、"新"四点,分析其风格成因并与白石中后期诗画相比对,提炼艺术家精神核心,为齐白石后期人物绘画风格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白石 竹雕 木雕 艺术风格 人物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发展的花鸟字画保护与设计研究
11
作者 孙宇 孙希燕 +1 位作者 都江 熊芸弘 《设计艺术研究》 2022年第3期56-60,共5页
传统产业的创意开发是各个国家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万物数字化是一个大趋势。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我国传统产业的创意开发落在数字化手段上,数字化技术创意开发与保护措施亟待探索。研究以花鸟字... 传统产业的创意开发是各个国家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万物数字化是一个大趋势。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我国传统产业的创意开发落在数字化手段上,数字化技术创意开发与保护措施亟待探索。研究以花鸟字画为民间艺术代表进行数字开发与创意呈现方式的研究,分析花鸟字画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保护价值,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花鸟字画的数字化创意开发与保护手段。通过增加地域性元素、建立花鸟字画字体数据库、设计个性化服务游戏等方面提出创造性设想,以期通过数字化技术焕发花鸟字画民间艺术新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意开发 保护价值 地域元素 个性化服务
下载PDF
尺牍之外 胸臆万千--王文灏的风景油画
12
作者 都江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0-151,共2页
王文灏近年的绘画作品兼具浪漫情怀和淡泊之气,对于绘画本体的探究也隐现其中,在这个喧嚣时代实属可贵。20世纪70年代出生于山东的王文灏对不同媒材的运用,无论是油画、水彩还是现代水墨,都尽力表达出个人情感与艺术追求,以自己的真心... 王文灏近年的绘画作品兼具浪漫情怀和淡泊之气,对于绘画本体的探究也隐现其中,在这个喧嚣时代实属可贵。20世纪70年代出生于山东的王文灏对不同媒材的运用,无论是油画、水彩还是现代水墨,都尽力表达出个人情感与艺术追求,以自己的真心感悟进行画面表现,这也是他绘画的最大特点。如他所说:画画犹如学拳,同一门下,套路相通,风格迥异,源于"随心"。所以,他把"用心"放在了绘画的首要位置。王文灏的风景油画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颜色运用鲜活大胆。对王文灏来说,色彩是传达情感的手段而不是抄录自然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油画 画面表现 现代水墨 绘画作品 绘画本体 颜色运用 个人情感 水彩
原文传递
东北典型县域稻田土壤肥力评价及其空间变异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远鹏 黄晶 +8 位作者 柳开楼 韩天富 都江 马星竹 郝小雨 周宝库 刘彩文 蒋先军 张会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6-266,共11页
【目的】明确东北典型县域稻田土壤肥力空间变异特征,为该区域稻田土壤合理培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方正县为研究区域,2017年在该研究区域采取114个代表性点位的稻田土壤,选取容重、pH、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 【目的】明确东北典型县域稻田土壤肥力空间变异特征,为该区域稻田土壤合理培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方正县为研究区域,2017年在该研究区域采取114个代表性点位的稻田土壤,选取容重、pH、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作为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指标,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根据东北稻田土壤特征,选择隶属度函数曲线,并确定隶属度函数转折点,依据模糊数学法的加乘原理,利用各土壤肥力指标的权重值和隶属度值计算土壤综合肥力指数;采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项肥力指标和综合肥力指数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布格局;通过主成分分析探究土壤肥力差异的主控因子。【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方正县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在0.18~0.99,平均值为0.60。土壤容重和pH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15%和5.69%,属于弱变异强度,其他肥力指标的变异系数在20.01%~36.18%,属于中等变异强度。地统计学研究表明,土壤容重、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块金系数在39%~50%,它们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pH、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综合肥力指数的块金系数均在25%以下,它们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方正县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值在0.70以上的稻田占16%,在0.60~0.70的稻田占45%。各个肥力指标中,土壤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的分布特征与综合肥力指数相似,呈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土壤pH和阳离子交换量由稻区中部向南北方向逐渐降低;土壤容重由西北向东南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0 g/kg以上的稻田占比为97%,土壤全氮含量在1.5 g/kg以上的稻田占比为84%;其中北部蚂蚁河沿岸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正县 稻田土壤 肥力评价 地统计学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中国稻田土壤有效磷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磷平衡的响应 被引量:26
14
作者 都江 柳开楼 +7 位作者 黄晶 韩天富 王远鹏 李冬初 李亚贞 马常宝 薛彦东 张会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6-486,共11页
以农业农村部始于1988年的全国稻田土壤监测数据库为基础,将稻作区划分为东北、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长江中游、华南和西南五个区域,分析近30 a各稻作区土壤有效磷含量、磷肥回收率及农学效率和磷素的表观平衡,揭示各区域间稻... 以农业农村部始于1988年的全国稻田土壤监测数据库为基础,将稻作区划分为东北、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长江中游、华南和西南五个区域,分析近30 a各稻作区土壤有效磷含量、磷肥回收率及农学效率和磷素的表观平衡,揭示各区域间稻田土壤磷素时间演变和空间差异特征,为稻田土壤磷素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全国主要稻作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为21.18 mg·kg^(-1),各区域间稻田土壤有效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华南区最高(33.71 mg·kg^(-1)),西南区最低(12.49 mg·kg^(-1))。除长江中游外,其他稻作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均随施肥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全国平均年增速为0.36 mg·kg^(-1)。随施肥年限的延长,各区域均表现为磷素盈余状态,全国土壤磷素盈余量年均为35.03 kg·hm^(-2),其中华南区磷素盈余速率最高(51.31 kg·hm^(-2)·a^(-1))。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磷素累积盈余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平均每盈余磷素100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0.82 mg·kg^(-1)。各稻作区磷肥回收率和磷肥农学效率均随施肥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升高(P<0.05),其中以西南区最高,分别为35.92%和69.02 kg·kg^(-1)。近30 a来,各稻作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素累积盈余量随施肥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升高,土壤磷肥回收率和农学效率表现出区域差异,应根据当地磷素平衡状况适当调整施磷制度,西南区应增施磷肥,保证作物的正常磷素需求;华南区可减少磷肥施用量,提高磷素利用率,降低面源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有效磷 磷肥回收率 磷肥农学效率 磷平衡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稻区氮素平衡及氮肥偏生产力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0
15
作者 黄晶 刘立生 +8 位作者 马常宝 薛彦东 韩天富 柳开楼 刘淑军 张璐 李冬初 都江 张会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7-998,共12页
【目的】中国的稻作模式和区域条件复杂多样,研究和推荐各稻区氮肥合理施用量,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维持土壤氮素平衡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988―2017年开展的全国水稻土长期监测平台,分析主要稻区(包括东北、西南、长江中游、华南、... 【目的】中国的稻作模式和区域条件复杂多样,研究和推荐各稻区氮肥合理施用量,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维持土壤氮素平衡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988―2017年开展的全国水稻土长期监测平台,分析主要稻区(包括东北、西南、长江中游、华南、长三角稻区,322个土壤监测点)氮肥施用水平、氮肥偏生产力、土壤氮素平衡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各稻区氮肥的合理用量。【结果】近30年来,我国东北、西南、长江中游(早稻)、华南(双季)和长三角稻区水稻氮肥平均施用量分别为N 159、173、179、284和279 kg/hm^2,全国稻区氮肥平均施用量为N 215 kg/hm^2。西南和长三角稻区氮肥施用量随施肥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增加速率分别为N 0.4和2.5 kg/(hm^2·a)。整体而言,全国稻区氮肥施用量随施肥年限的增加无显著变化。30年间,各稻区之间氮素表观平衡量差异显著(P<0.05)。东北、西南、长江中游(早稻)、华南(双季)和长三角稻区氮素年均盈余量分别为N 35、5、20、69和109 kg/hm^2,氮素盈余量分别占氮肥平均施用量的22%、3%、11%、24%和39%。各稻区氮素盈余量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001)。东北、西南、长江中游(早稻)、华南(双季)和长三角各稻区水稻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54、51、42、44和35 kg/kg,全国平均为45kg/kg,仅东北和长江中游(早稻)稻区水稻氮肥偏生产力随施肥年限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各稻区氮肥偏生产力均随着氮素盈余量的增加而呈指数下降趋势(P<0.0001)。【结论】除西南稻区,其他稻区氮素施用量偏高。综合考虑维持土壤氮平衡和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建议东北、西南、长江中游(早稻)、华南(双季)和长三角稻区的适宜施氮量分别为N 131、167、156、244和151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稻区 氮素表观平衡 氮肥偏生产力 时空变化 氮肥推荐施用量
下载PDF
中国农田小麦和玉米产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6
16
作者 韩天富 李亚贞 +8 位作者 曲潇林 马常宝 王慧颖 黄晶 柳开楼 都江 张璐 刘立生 张会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8,共9页
探究中国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关键驱动因素,为粮食安全战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农业农村部近30年(825个点位,1988-2019年)全国农田监测数据,分析了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逐步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探究施肥、气... 探究中国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关键驱动因素,为粮食安全战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农业农村部近30年(825个点位,1988-2019年)全国农田监测数据,分析了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逐步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探究施肥、气候和土壤属性对产量变化的影响,最后通过偏最小二乘法探究各指标影响产量变化的主要调控路径。结果表明,近30年,小麦、玉米单作和二者轮作下平均产量分别为5.05、9.05、6.01和7.08 t/hm^(2),相应的变异系数为36.6%、26.2%、32.1%和28.0%,相应作物产量随时间的增加速率分别为100、159、46和98 kg/(hm^(2)·a)(P<0.05)。同其他作物轮作下的小麦产量、变异系数和变化速率分别为5.29t/hm^(2)、28.6%和67kg/(hm^(2)·a)(P<0.001)。高产玉米主要分布在西北(单作)和华北地区(与小麦轮作);高产小麦主要分布在同玉米轮作下的长江下游和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小麦和玉米产量最低。除了西南和长江中游地区小麦玉米轮作下的小麦产量随监测时间延长呈负增长,其他各区域及全国尺度上的产量均呈正增长。逐步回归结果表明:氮肥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调控作用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土壤pH的调控作用均未达到极显著水平。针对不同区域而言,随机森林结果显示:除了气候和氮肥的重要性以外,有机质在大部分区域(尤其是西南地区)对产量变化的重要性较大,而钾肥对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玉米产量变化的重要性较大。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发现,土壤属性、肥料投入和气候三者对产量调控的总效应分别为47.6%、29.4%和23.0%,气候主要是通过影响土壤属性和施肥进而调控作物产量。近30年中国小麦和玉米产量整体上呈不断增加趋势,但是西南和长江中游地区小麦玉米轮作下小麦产量随时间呈降低趋势,需引起重视。土壤性质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变化的影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土壤 肥料 气候 产量 时空演变
下载PDF
1988-2018年中国水稻秸秆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还田替代化肥潜力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淑军 李冬初 +9 位作者 黄晶 马常宝 王慧颖 于子坤 曲潇林 张璐 韩天富 都江 柳开楼 张会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1-161,共11页
中国的水稻秸秆资源丰富,但不同地区水稻秸秆及养分资源量,还田替代化肥潜力以及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尚不清楚。该研究基于农业农村部1988-2018年在全国稻作区的水稻土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中国各地区不同年份的水稻秸秆和养分资源量及还田... 中国的水稻秸秆资源丰富,但不同地区水稻秸秆及养分资源量,还田替代化肥潜力以及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尚不清楚。该研究基于农业农村部1988-2018年在全国稻作区的水稻土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中国各地区不同年份的水稻秸秆和养分资源量及还田替代化肥潜力,为水稻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全国近10 a(2009-2018年)水稻秸秆和氮磷钾(NPK)养分资源年均量分别达到1.69×108 t和452.09×10^(4) t,比1988-1998年增加0.23×108 t和61.50×10^(4) t,东北增幅最高。全国水稻秸秆及养分资源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呈增长趋势,第一阶段(1990s-2000s)和第二阶段(2000s-2010s)水稻秸秆资源年变化速率分别为18.11×10^(4) t/a和211.47×10^(4) t/a,N、P、K养分资源年变化速率分别为(0.15×104)、(0.02×104)、(0.31×104)t/a和(1.76×104)、(0.25×104)、(3.66×104)t/a。70%以上的水稻秸秆和养分资源分布在长三角、长江中游和西南,以长三角最高(4.15×107 t,NPK 111.05×10^(4) t),华南最低(2.20×107 t,NPK 58.54×10^(4) t)。30 a来,全国单位耕地面积水稻秸秆还田带入农田的氮(N)、磷(P)、钾(K)养分量持续稳定增加,占化肥年均施用量的比例为10.88%~12.53%、11.83%~17.13%、116.22%~122.62%。全国水稻秸秆还田的氮、磷、钾肥年均可替代量为(28.90±0.14)、(5.80±0.03)、(180.46±0.52)kg/hm2,各区以长三角最高(N:(34.44±0.20)kg/hm2、P:(6.91±0.04)kg/hm2、K:(129.23±0.74)kg/hm2),华南最低(N:(25.80±0.23)kg/hm2、P:(5.18±0.05)kg/hm2、K:(96.83±0.87)kg/hm2)。充分利用水稻秸秆资源,是实现化肥减施增效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 秸秆还田 化肥替代 水稻秸秆 养分资源量
下载PDF
近35年红壤稻区土壤肥力时空演变特征——以进贤县为例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远鹏 黄晶 +7 位作者 孙钰翔 柳开楼 周虎 韩天富 都江 蒋先军 陈金 张会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294-3306,共13页
【目的】明确红壤稻区典型县域农业生产中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以及当前土壤肥力水平,为红壤稻田土壤培肥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数据收集和野外采样分析得到江西省进贤县1982年、2008年和2017年3个时期稻田耕层土壤属性的数据,统一... 【目的】明确红壤稻区典型县域农业生产中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以及当前土壤肥力水平,为红壤稻田土壤培肥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数据收集和野外采样分析得到江西省进贤县1982年、2008年和2017年3个时期稻田耕层土壤属性的数据,统一选取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作为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指标,首先对3个时期各项肥力指标进行常规统计和差异性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找出不同时期肥力差异的关键因子并确定权重,通过隶属度函数得到各项肥力指标的隶属度值,将各项肥力指标的权重和隶属度值加乘得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最后结合土壤各项肥力指标和综合肥力指数的GIS空间分布图探究该区域稻田土壤肥力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982—2017年进贤县稻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土壤pH呈下降趋势。1982、2008和2017年3个时期进贤县土壤pH的平均值分别为5.9、5.1、4.8,年均下降0.03个单位;35年来土壤pH整体由西部向东南和西北下降速率逐渐减低,2017年99%的稻田土壤处于酸性水平(4.5—5.5)。35年间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由28.1 g·kg^-1上升至36.8 g·kg^-1,1982—2008年和2008—2017年土壤有机质年均增加速率分别为0.21和0.31 g·kg^-1,2017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0—40 g·kg^-1之间的稻田占比达94%,1982—2017年土壤有机质整体由东北向西南上升速率逐渐降低。1982—2017年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平均值由7.0 mg·kg^-1上升至32.1 mg·kg^-1,2017年进贤县以土壤有效磷含量在20—40mg·kg^-1的稻田为主,占比75%。1982—2017年稻田土壤速效钾累积缓慢,1982—2008年和2008—2017年土壤速效钾年均增加速率分别0.58和0.53 mg·kg^-1,2017年进贤县稻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73.2 mg·kg^-1。稻田土壤碱解氮在1982—2008年和2008—2017年两个阶段增长均呈先快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肥力评价 主成分分析 时空演变 进贤县
下载PDF
中国稻作区土壤速效钾和钾肥偏生产力时空变化 被引量:14
19
作者 柳开楼 韩天富 +7 位作者 黄晶 李亚贞 马常宝 薛彦东 都江 王远鹏 李文军 张会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212,共11页
基于农业农村部布置在全国的水稻土监测样点(1988—2017),分析不同稻作区水稻土的速效钾、钾肥偏生产力和钾素表观平衡的时空变化趋势。在30 a间,东北区水稻土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长江三角洲(长三角)、长江中游、华南和西南地区。随试验... 基于农业农村部布置在全国的水稻土监测样点(1988—2017),分析不同稻作区水稻土的速效钾、钾肥偏生产力和钾素表观平衡的时空变化趋势。在30 a间,东北区水稻土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长江三角洲(长三角)、长江中游、华南和西南地区。随试验年限的延长,除了长江中游的水稻土速效钾为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外,东北、长三角和华南区的水稻土速效钾含量均呈现出先稳定后增加的趋势,而西南区的水稻土速效钾含量则无显著变化。线性拟合方程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每增加10 mg·kg^(–1),30 a间东北、长三角、长江中游、华南的钾肥偏生产力提升幅度分别为0.31、1.51、0.26和0.49 kg·kg^(-1)。除西南区域外,其他区域的钾素表观平衡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因此,1988—2017年,全国尺度上水稻土的速效钾含量呈增加趋势,但不同稻作区土壤速效钾含量及年均增幅则差异较大。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增加显著促进了水稻钾肥偏生产力的提升,而长期进行水稻种植导致的钾素表观盈余则进一步有利于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速效钾 水稻土 区域 钾肥偏生产力 钾素表观平衡
下载PDF
带血供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小铁 刘敏 +2 位作者 都江 韩晓鹏 赵毓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带血供骨瓣移植结合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4月-2009年10月,收治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45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21例,股方肌蒂骨瓣移植24例,分析骨折愈合、髋关节功... 目的探讨应用带血供骨瓣移植结合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4月-2009年10月,收治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45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21例,股方肌蒂骨瓣移植24例,分析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组手术时间较股方肌蒂骨瓣手术组明显延长,出血量较后者明显增加。术后随访共4例延迟愈合,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组2例发生股骨头坏死,Harris评分优良率61.9%,股方肌蒂骨瓣组3例发生股骨头坏死,Harris评分优良率87.5%。在骨折愈合、预防术后股骨头坏死方面效果两种方法均满意,但髋关节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带血供骨瓣移植并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能显著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且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术后患者髋关节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