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菖蒲对污水中氮及磷的净化效应
被引量:
7
1
作者
周世玲
房岩
+2 位作者
孙刚
都
兴
莉
胡子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1-53,共3页
使用打有孔洞的泡沫板作为栽培定植板,研究了菖蒲对3种不同浓度污水中氮、磷的净化效应。结果表明:试验进行30d后,菖蒲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60.3%、67.9%、73.9%,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铵态氮(NH4+-N)去除率分别...
使用打有孔洞的泡沫板作为栽培定植板,研究了菖蒲对3种不同浓度污水中氮、磷的净化效应。结果表明:试验进行30d后,菖蒲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60.3%、67.9%、73.9%,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铵态氮(NH4+-N)去除率分别为65.1%、68.2%、75.6%,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52.8%、60.0%、62.6%。菖蒲对高浓度污水中总氮、铵态氮和总磷的去除率最高,可用于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
氮
磷
净化效应
生物
生态修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春南湖公园土壤昆虫群落结构及其与人为干扰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
4
2
作者
苏志刚
房岩
+2 位作者
孙刚
胡子祎
都
兴
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120,共3页
采用大类群分类法和分层取样法,研究了长春南湖公园土壤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人为干扰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共采集土壤昆虫15个科(成虫与幼虫单列),其中弹尾目(Collembola)的鳞跳虫科(Tomoceridae)为优势科,占土壤昆虫总个体数的68.7...
采用大类群分类法和分层取样法,研究了长春南湖公园土壤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人为干扰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共采集土壤昆虫15个科(成虫与幼虫单列),其中弹尾目(Collembola)的鳞跳虫科(Tomoceridae)为优势科,占土壤昆虫总个体数的68.71%;节跳虫科(Isotomid)、长角跳虫科(Paronellidae)、蚁科(Formicidae)、棘跳虫科(Onychiuridae)、虻科幼虫(Tabanidae larva)、蚊科幼虫(Culicidae larva)、山跳虫科(Pseudachortidae)、疣跳虫科(Neanuridae)、蓟马科(Thripidae)、蚜科(Aphididae)为常见科,占土壤昆虫总个体数的24.60%。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大,土壤昆虫的科数和个体数减少,表聚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昆虫
公园绿地
群落结构
人为干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浮床水稻对水中N、P的去除作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周世玲
房岩
+2 位作者
孙刚
都
兴
莉
胡子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3-124,共2页
采用有孔洞的泡沫板为栽培定植板,研究水稻对3种不同浓度污水中N、P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TN去除率分别为54.5%、71.0%、66.3%,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NH4+-N去除率分别为67.2%、75.6%、72.7%,对低、中、高...
采用有孔洞的泡沫板为栽培定植板,研究水稻对3种不同浓度污水中N、P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TN去除率分别为54.5%、71.0%、66.3%,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NH4+-N去除率分别为67.2%、75.6%、72.7%,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TP去除率分别为69.4%、72.3%、55.1%。水稻对中浓度污水中TN、NH4+-N和TP的去除率最高,均超过了70%。水稻可用于受损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N
P
去除作用
生物
生态修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盐碱化草地恢复技术最新进展Ⅱ生物技术
被引量:
2
4
作者
房岩
孙刚
+1 位作者
胡子祎
都
兴
莉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9期1-1,4,共2页
盐碱化土地的恢复和治理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解决草地盐碱化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恢复植被,改善土壤结构。生物改良技术具有物理、化学和水利改良技术所不具有的优势,如实用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羊草、星星草、野大麦是目前进...
盐碱化土地的恢复和治理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解决草地盐碱化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恢复植被,改善土壤结构。生物改良技术具有物理、化学和水利改良技术所不具有的优势,如实用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羊草、星星草、野大麦是目前进行植被重建时重点选择的品种。基因工程可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化草地
植被重建
生物改良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师院校环境教育的课程渗透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
2
5
作者
房岩
孙刚
+1 位作者
都
兴
莉
胡子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21期75-76,共2页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野外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开展了高校环境教育的课程渗透及效果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课程渗透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大学生环境价值观、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的"绿色度",是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之...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野外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开展了高校环境教育的课程渗透及效果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课程渗透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大学生环境价值观、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的"绿色度",是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我国高校环境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提高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深化环境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规范教学内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环境教育体系,使高校成为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教育
课程渗透
效果评价
高师院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瑞典的环境教育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2
6
作者
胡子祎
房岩
+1 位作者
孙刚
都
兴
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33-134,129,共3页
瑞典的环境教育具有全民性和终身性的特点,已成为瑞典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居领先地位。瑞典的环境教育给了我国很多有益的启示。我国应尽快完善环境教育法律体系,加大环境教育经费投入,改变应试教育传统思想,培养...
瑞典的环境教育具有全民性和终身性的特点,已成为瑞典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居领先地位。瑞典的环境教育给了我国很多有益的启示。我国应尽快完善环境教育法律体系,加大环境教育经费投入,改变应试教育传统思想,培养环境教育师资力量,建立环境教育评价体系,推动环境教育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典
环境教育
特点
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盐碱化草地恢复技术最新进展Ⅰ物理化学和水利技术
被引量:
1
7
作者
徐涛
房岩
+2 位作者
孙刚
胡子祎
都
兴
莉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8期1-1,9,共2页
盐碱化是全球性的土壤退化问题。盐碱化草地恢复技术包括物理改良技术、化学改良技术、水利改良技术和生物改良技术,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限制因素。物理改良技术的成本较高,大面积治理时存在困难,往往只是临时性措施。化学改良技术见效...
盐碱化是全球性的土壤退化问题。盐碱化草地恢复技术包括物理改良技术、化学改良技术、水利改良技术和生物改良技术,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限制因素。物理改良技术的成本较高,大面积治理时存在困难,往往只是临时性措施。化学改良技术见效快,但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水利改良技术在内陆缺水地区难以使用。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不同的改良方法结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化草地
物理改良技术
化学改良技术
水利改良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因子对水体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
1
8
作者
孙刚
房岩
+1 位作者
毕语涵
都
兴
莉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10期3-3,31,共2页
沉积物是水体营养盐和污染物的重要蓄积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温度、溶解氧、生物组成、机械扰动、pH值等环境因子对于水体沉积物磷素释放具有复杂的、综合的、深刻的影响,制约着水体的营养水平、透明度、生产力和食物网。...
沉积物是水体营养盐和污染物的重要蓄积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温度、溶解氧、生物组成、机械扰动、pH值等环境因子对于水体沉积物磷素释放具有复杂的、综合的、深刻的影响,制约着水体的营养水平、透明度、生产力和食物网。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突出环境问题,水体沉积物污染已成为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的研究热点。研究沉积物—水界面的磷素交换、释放机制,对于水体污染预测和控制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水体
磷素释放
沉积物
内源污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受^(60)Co辐射小白鼠血细胞数量对大豆异黄酮灌胃的响应
被引量:
1
9
作者
汪爱武
房岩
+2 位作者
孙刚
胡子祎
都
兴
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33-135,共3页
研究了小白鼠在受到60Co辐射条件下,血细胞数量对大豆异黄酮灌胃的响应。将小白鼠分成辐射组、辐射灌药组和对照组,定期测定外周血血细胞数量。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灌胃使小白鼠血细胞数量因辐射而降低的幅度变小,并且对血细胞数量具有...
研究了小白鼠在受到60Co辐射条件下,血细胞数量对大豆异黄酮灌胃的响应。将小白鼠分成辐射组、辐射灌药组和对照组,定期测定外周血血细胞数量。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灌胃使小白鼠血细胞数量因辐射而降低的幅度变小,并且对血细胞数量具有恢复作用,其中,对红细胞、血小板数量的恢复作用更加明显。大豆异黄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护辐射对小白鼠血细胞数量的损害。研究结果可为相关保健产品和药物的开发提供初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数量
小白鼠
大豆异黄酮
60Co辐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底栖动物对水层-底栖界面生源要素循环的扰动效应
10
作者
都
兴
莉
房岩
孙刚
《生物技术世界》
2014年第2期5-6,共2页
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底栖动物对水层-底栖界面生源要素循环的扰动效应,并对其进行展望。底栖动物对水层-底栖界面的各种生源要素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交流以及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国际上有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60年代,...
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底栖动物对水层-底栖界面生源要素循环的扰动效应,并对其进行展望。底栖动物对水层-底栖界面的各种生源要素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交流以及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国际上有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实验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方法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实现了实验模拟、现场观测和建立模型三者的结合。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研究主要围绕海洋开展,而对湖泊以及河流的研究则较为薄弱。作为生物扰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底栖动物对水层-底栖界面生源要素循环的扰动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应用前景。应根据我国的各种水域特点,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为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等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生源要素
生物扰动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题名
菖蒲对污水中氮及磷的净化效应
被引量:
7
1
作者
周世玲
房岩
孙刚
都
兴
莉
胡子祎
机构
长春教育学院继续教育研究室
长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1-5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70421)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教外司留2005-546)
+7 种基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人社厅发2008-86)
吉林省人才开发基金资助项目(吉财行指2007-259)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15163)
吉林省环境保护科技资助项目(吉环科字第2010-19号)
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2218
2010150
2009435)
长春师范学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002)
文摘
使用打有孔洞的泡沫板作为栽培定植板,研究了菖蒲对3种不同浓度污水中氮、磷的净化效应。结果表明:试验进行30d后,菖蒲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60.3%、67.9%、73.9%,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铵态氮(NH4+-N)去除率分别为65.1%、68.2%、75.6%,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52.8%、60.0%、62.6%。菖蒲对高浓度污水中总氮、铵态氮和总磷的去除率最高,可用于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
关键词
菖蒲
氮
磷
净化效应
生物
生态修复
Keywords
Acorus calamus
nitrogen
phosphorus
purification effect
biological/ecological remediation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X59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春南湖公园土壤昆虫群落结构及其与人为干扰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
4
2
作者
苏志刚
房岩
孙刚
胡子祎
都
兴
莉
机构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
长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120,共3页
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0150
2009435)
文摘
采用大类群分类法和分层取样法,研究了长春南湖公园土壤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人为干扰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共采集土壤昆虫15个科(成虫与幼虫单列),其中弹尾目(Collembola)的鳞跳虫科(Tomoceridae)为优势科,占土壤昆虫总个体数的68.71%;节跳虫科(Isotomid)、长角跳虫科(Paronellidae)、蚁科(Formicidae)、棘跳虫科(Onychiuridae)、虻科幼虫(Tabanidae larva)、蚊科幼虫(Culicidae larva)、山跳虫科(Pseudachortidae)、疣跳虫科(Neanuridae)、蓟马科(Thripidae)、蚜科(Aphididae)为常见科,占土壤昆虫总个体数的24.60%。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大,土壤昆虫的科数和个体数减少,表聚性下降。
关键词
土壤昆虫
公园绿地
群落结构
人为干扰
Keywords
soil insect
park green land
community structure
artificial disturbance
分类号
Q148 [生物学—生态学]
Q958.123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浮床水稻对水中N、P的去除作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周世玲
房岩
孙刚
都
兴
莉
胡子祎
机构
长春教育学院继续教育研究室
长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3-124,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421)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外司留2005-546)
+7 种基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项目(人社厅发2008-86)
吉林省人才开发基金(吉财行指2007-259)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15163)
吉林省环境保护科技项目(吉环科字第2010-19号)
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2012218
2010150
2009435)
长春师范学院自然科学基金(2009002)
文摘
采用有孔洞的泡沫板为栽培定植板,研究水稻对3种不同浓度污水中N、P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TN去除率分别为54.5%、71.0%、66.3%,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NH4+-N去除率分别为67.2%、75.6%、72.7%,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TP去除率分别为69.4%、72.3%、55.1%。水稻对中浓度污水中TN、NH4+-N和TP的去除率最高,均超过了70%。水稻可用于受损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
关键词
水稻
N
P
去除作用
生物
生态修复
Keywords
rice
nitrogen
phosphorus
removal effect
biological/ecological remediation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X59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碱化草地恢复技术最新进展Ⅱ生物技术
被引量:
2
4
作者
房岩
孙刚
胡子祎
都
兴
莉
机构
长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9期1-1,4,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070421)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115163)
+2 种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150
2009435)
长春师范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9002)
文摘
盐碱化土地的恢复和治理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解决草地盐碱化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恢复植被,改善土壤结构。生物改良技术具有物理、化学和水利改良技术所不具有的优势,如实用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羊草、星星草、野大麦是目前进行植被重建时重点选择的品种。基因工程可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键词
盐碱化草地
植被重建
生物改良技术
分类号
S343.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师院校环境教育的课程渗透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
2
5
作者
房岩
孙刚
都
兴
莉
胡子祎
机构
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21期75-76,共2页
基金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H12243
ZC11115)
+2 种基金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ZC0219)
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JKZ0105)
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计划项目
文摘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野外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开展了高校环境教育的课程渗透及效果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课程渗透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大学生环境价值观、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的"绿色度",是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我国高校环境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提高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深化环境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规范教学内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环境教育体系,使高校成为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基地。
关键词
环境教育
课程渗透
效果评价
高师院校
分类号
X-4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瑞典的环境教育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2
6
作者
胡子祎
房岩
孙刚
都
兴
莉
机构
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部
出处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33-134,129,共3页
基金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吉教高字[2010]26号)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ZC11115)
+1 种基金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ZC0219)
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JKZ0105)
文摘
瑞典的环境教育具有全民性和终身性的特点,已成为瑞典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居领先地位。瑞典的环境教育给了我国很多有益的启示。我国应尽快完善环境教育法律体系,加大环境教育经费投入,改变应试教育传统思想,培养环境教育师资力量,建立环境教育评价体系,推动环境教育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瑞典
环境教育
特点
启示
分类号
G51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碱化草地恢复技术最新进展Ⅰ物理化学和水利技术
被引量:
1
7
作者
徐涛
房岩
孙刚
胡子祎
都
兴
莉
机构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建筑工程系
长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8期1-1,9,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070421)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115163)
+2 种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150
2009435)
长春师范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9002)
文摘
盐碱化是全球性的土壤退化问题。盐碱化草地恢复技术包括物理改良技术、化学改良技术、水利改良技术和生物改良技术,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限制因素。物理改良技术的成本较高,大面积治理时存在困难,往往只是临时性措施。化学改良技术见效快,但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水利改良技术在内陆缺水地区难以使用。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不同的改良方法结合使用。
关键词
盐碱化草地
物理改良技术
化学改良技术
水利改良技术
分类号
S343.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因子对水体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
1
8
作者
孙刚
房岩
毕语涵
都
兴
莉
机构
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部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10期3-3,31,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1370475
31070421)
+8 种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0204042SF)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15163)
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218
2009435)
吉林省环境保护厅科技项目(项目编号:吉环科字第2010-19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人社厅发2008-86)
吉林省人才开发资金项目(项目编号:吉财行指2007-259)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教外司留2005-546)
长春师范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9002)
文摘
沉积物是水体营养盐和污染物的重要蓄积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温度、溶解氧、生物组成、机械扰动、pH值等环境因子对于水体沉积物磷素释放具有复杂的、综合的、深刻的影响,制约着水体的营养水平、透明度、生产力和食物网。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突出环境问题,水体沉积物污染已成为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的研究热点。研究沉积物—水界面的磷素交换、释放机制,对于水体污染预测和控制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环境因子
水体
磷素释放
沉积物
内源污染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Q148 [生物学—生态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受^(60)Co辐射小白鼠血细胞数量对大豆异黄酮灌胃的响应
被引量:
1
9
作者
汪爱武
房岩
孙刚
胡子祎
都
兴
莉
机构
长春教育学院理化生系
长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33-135,共3页
基金
吉林省粮食集团科研项目(20080557)
文摘
研究了小白鼠在受到60Co辐射条件下,血细胞数量对大豆异黄酮灌胃的响应。将小白鼠分成辐射组、辐射灌药组和对照组,定期测定外周血血细胞数量。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灌胃使小白鼠血细胞数量因辐射而降低的幅度变小,并且对血细胞数量具有恢复作用,其中,对红细胞、血小板数量的恢复作用更加明显。大豆异黄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护辐射对小白鼠血细胞数量的损害。研究结果可为相关保健产品和药物的开发提供初步依据。
关键词
血细胞数量
小白鼠
大豆异黄酮
60Co辐射
Keywords
blood cell amount
small white mouse
soybean isoflavone
60Co radiation
分类号
S865.13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底栖动物对水层-底栖界面生源要素循环的扰动效应
10
作者
都
兴
莉
房岩
孙刚
机构
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生物技术世界》
2014年第2期5-6,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475
31070421)
+6 种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0204042SF)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15163)
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2012218
2009435)
吉林省环境保护厅科技项目(吉环科字第2010-19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人社厅发2008-86)
吉林省人才开发资金项目(吉财行指2007-259)
文摘
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底栖动物对水层-底栖界面生源要素循环的扰动效应,并对其进行展望。底栖动物对水层-底栖界面的各种生源要素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交流以及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国际上有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实验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方法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实现了实验模拟、现场观测和建立模型三者的结合。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研究主要围绕海洋开展,而对湖泊以及河流的研究则较为薄弱。作为生物扰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底栖动物对水层-底栖界面生源要素循环的扰动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应用前景。应根据我国的各种水域特点,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为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等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生源要素
生物扰动
研究进展
分类号
Q178.1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菖蒲对污水中氮及磷的净化效应
周世玲
房岩
孙刚
都
兴
莉
胡子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春南湖公园土壤昆虫群落结构及其与人为干扰强度的关系
苏志刚
房岩
孙刚
胡子祎
都
兴
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浮床水稻对水中N、P的去除作用
周世玲
房岩
孙刚
都
兴
莉
胡子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盐碱化草地恢复技术最新进展Ⅱ生物技术
房岩
孙刚
胡子祎
都
兴
莉
《农业与技术》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师院校环境教育的课程渗透及效果评价
房岩
孙刚
都
兴
莉
胡子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瑞典的环境教育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胡子祎
房岩
孙刚
都
兴
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盐碱化草地恢复技术最新进展Ⅰ物理化学和水利技术
徐涛
房岩
孙刚
胡子祎
都
兴
莉
《农业与技术》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环境因子对水体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孙刚
房岩
毕语涵
都
兴
莉
《农业与技术》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受^(60)Co辐射小白鼠血细胞数量对大豆异黄酮灌胃的响应
汪爱武
房岩
孙刚
胡子祎
都
兴
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底栖动物对水层-底栖界面生源要素循环的扰动效应
都
兴
莉
房岩
孙刚
《生物技术世界》
201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