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救赎与情色救国的双重误读——电影《金陵十三钗》的争议解读 被引量:6
1
作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9-100,共2页
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支持者认为,该片是张艺谋最杰出的电影,是战争环境下人性救赎的杰作,是反映南京大屠杀题材最有创造性的一部电影;而反对者认为,这是对国殇的恶意消遣,是情色救国与传统贞洁观念的庸俗... 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支持者认为,该片是张艺谋最杰出的电影,是战争环境下人性救赎的杰作,是反映南京大屠杀题材最有创造性的一部电影;而反对者认为,这是对国殇的恶意消遣,是情色救国与传统贞洁观念的庸俗宣扬。事实上,《金陵十三钗》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成就,但其电影叙事的裂缝以及过度化的商业化运作,是争议的缘起,而这样的争议,都属于典型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 争议 艺术创造
下载PDF
“云南形象”的银幕呈现与文化内涵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4-16,共3页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地处边疆的云南一直被电影界所关注。中国电影中的云南形象值得深入研究:无论是对浪漫诗意的民族文化空间的构造,还是对贩毒逃犯的艺术想象,包括主流电影界对云南贫困的艺术描写以及云南对主旋律电影形象的精心打造...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地处边疆的云南一直被电影界所关注。中国电影中的云南形象值得深入研究:无论是对浪漫诗意的民族文化空间的构造,还是对贩毒逃犯的艺术想象,包括主流电影界对云南贫困的艺术描写以及云南对主旋律电影形象的精心打造,都使得云南形象耐人寻味。而这其中,主流文化对云南形象塑造与选择性描写,边疆民族地区的银幕形象所间接反映的国家形象等,都应是"云南形象"的银幕呈现与文化内涵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形象 电影想象 国家形象
下载PDF
中国藏族题材电影研究的关键词举隅
3
作者 刘博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5-30,共6页
藏族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发展浪潮中极具民族特色和艺术生命力的一翼,亦是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所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中华人民共和国70余年的藏族题材电影发展,其生产制作越发趋于成熟。现以“政策演变与社会环境变化”“意识形态呈... 藏族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发展浪潮中极具民族特色和艺术生命力的一翼,亦是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所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中华人民共和国70余年的藏族题材电影发展,其生产制作越发趋于成熟。现以“政策演变与社会环境变化”“意识形态呈现与文化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文化精神与人文精神”等关键词为代表,探究藏族题材电影的银幕呈现核心与使命意义,并对其发展的现实困境阐发思考,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乃至中国电影的繁荣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题材电影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自觉 民族文化精神
下载PDF
新世纪云南影视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红彬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218-226,共9页
新世纪以来,云南影视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云南题材电视剧强势崛起,纪录片获奖无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出现了一些具有世界影响的佳作。但时至今日,云南影视产业发展仍后劲不足,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影视专项规划的设... 新世纪以来,云南影视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云南题材电视剧强势崛起,纪录片获奖无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出现了一些具有世界影响的佳作。但时至今日,云南影视产业发展仍后劲不足,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影视专项规划的设计、政策体系的建构、领军人物的培育、产业平台的聚集、节庆品牌的打造等工作均尚未完成。在未来云南影视业的发展中,应加快制定影视发展的宏观战略规划,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剧本评估体系,搭建面向西南地区乃至东南亚、南亚的剧本交易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在云南设立面向东盟、南亚的"泛亚国际电影节",完善以奖代补政策,制定并实施"云南青年影视人才成长计划",强力推动少数民族编导队伍与影视评论专业队伍建设,探索在呈贡大学城进行云南题材的电影、微电影专场放映服务等,尽快使云南影视发展走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影视 发展 困境 对策
下载PDF
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前沿》 2003年第3期20-22,共3页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经验的哲学概括。邓小平哲学思想与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深入研究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对我们学习和把握邓小平哲学思想 ,全面理解和运用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经验的哲学概括。邓小平哲学思想与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深入研究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对我们学习和把握邓小平哲学思想 ,全面理解和运用邓小平理论有深刻的启示。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彻底的反思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哲学思想 思维方式 基本特征
原文传递
民族电影:新世纪前十年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程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18,共3页
新世纪前10年,在经历了市场化转型、体制化改革的阵痛后,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开始在国际上频频获奖。其所面对的全球化语境下的消费逻辑与市场运作以及精品化战略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而内蒙古电影模... 新世纪前10年,在经历了市场化转型、体制化改革的阵痛后,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开始在国际上频频获奖。其所面对的全球化语境下的消费逻辑与市场运作以及精品化战略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而内蒙古电影模式、红河影视现象、民族新电影等理论的提出,又标志着新世纪民族电影理论的创新与繁荣。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对少数民族电影在新世纪所面临的尴尬处境做出反思,对其未来走向与艰难选择有清醒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全球化语境 艺术追求 尴尬处境
下载PDF
从小说到影视剧的艺术转换与审美拓展——重评经典《山间铃响马帮来》 被引量:2
7
作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06-108,共3页
白桦的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洗礼,先后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与同名电视剧,已经成为文学史与影视剧史无法忽视的经典.在从小说到影视剧的艺术转化中,其政治视野、娱乐元素与民族风情均得到了扩展与深化.正是在这样的审美... 白桦的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洗礼,先后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与同名电视剧,已经成为文学史与影视剧史无法忽视的经典.在从小说到影视剧的艺术转化中,其政治视野、娱乐元素与民族风情均得到了扩展与深化.正是在这样的审美拓展中,《山间铃响马帮来》成为窥视中国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命运转折的窗口,显示了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深厚的现实主义人文情怀.重评经典《山间铃响马帮来》,具有重要的史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间铃响马帮来》 艺术转换 史学意义
下载PDF
《梅兰芳》:人性传奇的深度演绎 被引量:2
8
作者 杜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60,共2页
梅兰芳,响彻世界半个世纪的名字,是民国四大名旦之首,我国进军美国好莱坞第一人,更被誉为“远东头号艺人”的杰出艺术家。其事迹终于在2008年的岁末被搬上银幕,并迅速走红全国。该电影首周末票房高达4218万,并且在之后的几天票房... 梅兰芳,响彻世界半个世纪的名字,是民国四大名旦之首,我国进军美国好莱坞第一人,更被誉为“远东头号艺人”的杰出艺术家。其事迹终于在2008年的岁末被搬上银幕,并迅速走红全国。该电影首周末票房高达4218万,并且在之后的几天票房持续走高,第二个周末就轻松过亿。与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当年首周末票房1000万,总票房3600万;陈可辛《如果爱》总票房3000万;徐克的《深海寻人》也只有1000万相比,《梅兰芳》绝对是创国产文艺片票房之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千里走单骑》 演绎 传奇 人性 票房 第一人 好莱坞
下载PDF
从三部奇幻电影看中国式大片的新突破 被引量:2
9
作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9-31,共3页
2015年的奇幻电影《捉妖记》《九层妖塔》《寻龙诀》冲击中国电影市场,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度,甚至刷新了中国票房的新纪录。这三部奇幻大片,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审美享受,更以精彩的故事情节演绎人间的那份温暖,感动了无数观众。另... 2015年的奇幻电影《捉妖记》《九层妖塔》《寻龙诀》冲击中国电影市场,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度,甚至刷新了中国票房的新纪录。这三部奇幻大片,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审美享受,更以精彩的故事情节演绎人间的那份温暖,感动了无数观众。另外,三部奇幻大片都充满了中国元素与中国风格,能够让观众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这对中国式大片来说,十分难得。也正因如此,2015年的这三部奇幻大片,代表着中国式大片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大片 视觉盛宴 奇幻 新突破
下载PDF
聚焦奋斗者群像的中国赞歌——2020年扶贫题材电视剧评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当代电视》 CSSCI 2021年第3期66-68,共3页
2020年播出的扶贫题材电视剧,塑造了一批生动鲜明的奋斗者形象,反映了近年来农村变革的现实图景,高扬了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但扶贫题材电视剧对政策元素的图解现象仍然存在,对中国农村的深度呈现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扶贫题材电视剧 奋斗者群像 聚焦现实热点
原文传递
试论师范类高校教育中的“文化育人”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12,共3页
师范类高校"文化育人"观念的提出,是有着强烈针对性的,那就是"知识育人"观念的曾经盛行及其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文化育人"观念的提出,能够使我们从广阔的背景下理解人的教育,并对师范类高校教育产生实... 师范类高校"文化育人"观念的提出,是有着强烈针对性的,那就是"知识育人"观念的曾经盛行及其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文化育人"观念的提出,能够使我们从广阔的背景下理解人的教育,并对师范类高校教育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而要实现师范类高校"文化育人"的使命,就必须从教师入手,全面提高教师"文化"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育人 知识育人 教师素质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的电影塑造与艺术想象 被引量:1
12
作者 《昆明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44-148,共5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题材的少数民族电影紧扣时代主流文化要求,塑造了大批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其所传达的国家形象背后的银幕寓意值得深入研究。与此同时,由于这些电影的编导大多为省外艺术家,其在对云南少数民族人物的塑造中含有对&qu...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题材的少数民族电影紧扣时代主流文化要求,塑造了大批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其所传达的国家形象背后的银幕寓意值得深入研究。与此同时,由于这些电影的编导大多为省外艺术家,其在对云南少数民族人物的塑造中含有对"异域文化"的窥视与想象,由此造成了人物形象的模式化,以及对少数民族女性、男性甚至儿童形象塑造上的不同视角。事实上,主流文化的审视与选择,电影艺术家的建构与想象,成为理解此类电影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电影 人物形象 银幕寓意 艺术想象
下载PDF
精品影视还是粗糙之作?——漫谈晋商影视传奇《走西口》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永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7-38,共2页
2009央视开年大戏《走西口》,平均收视率高达9.60%,创下2002年以来央视开年戏收视率的最新纪录。但电视热播以来,争议不断,在网上更是叫好与恶评交织呈现。仔细品味,这部电视剧存在着互相颠覆的二元结构,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 2009央视开年大戏《走西口》,平均收视率高达9.60%,创下2002年以来央视开年戏收视率的最新纪录。但电视热播以来,争议不断,在网上更是叫好与恶评交织呈现。仔细品味,这部电视剧存在着互相颠覆的二元结构,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这种矛盾冲突,使得本应该是“大气磅礴,激励人心”的电视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西口》 影视 精品 传奇 晋商 电视剧 二元结构 矛盾冲突
下载PDF
《非诚勿扰》:贺岁喜剧价值观念的错位与失衡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雄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38,共2页
1998年,著名导演冯小刚拍出了中国内地第一部贺岁大片《甲方乙方》,开启了中国内地的贺岁片市场。该片获得当年“百花奖”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故事片三项大奖。随之而来的贺岁片,以制作、发行、放映一体化的策略探求新的生存方式,... 1998年,著名导演冯小刚拍出了中国内地第一部贺岁大片《甲方乙方》,开启了中国内地的贺岁片市场。该片获得当年“百花奖”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故事片三项大奖。随之而来的贺岁片,以制作、发行、放映一体化的策略探求新的生存方式,倾向于发挥喜剧演员的号召力,不仅屡屡创造国产影片的票房纪录,而且成为电影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演员 价值观念 失衡 《甲方乙方》 中国内地 国产影片 贺岁片 冯小刚
下载PDF
聚焦法治中国建设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中国法治题材电视剧评析
15
作者 周宇红 《当代电视》 CSSCI 2022年第11期32-36,共5页
近年来,法治题材电视剧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这些电视剧聚焦反贪锄奸、纠正冤假错案和扫黑除恶,全方位传达了公平正义的内涵,黏合了国家主流思想与社会各阶层的愿望,以全新的法治视野呈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充分彰显出电视剧工作者... 近年来,法治题材电视剧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这些电视剧聚焦反贪锄奸、纠正冤假错案和扫黑除恶,全方位传达了公平正义的内涵,黏合了国家主流思想与社会各阶层的愿望,以全新的法治视野呈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充分彰显出电视剧工作者与法治社会建设同频共振的艺术担当,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题材电视剧 中国故事 艺术担当
原文传递
新时期儿童电影:战争文化观念的转变及其深度探索
16
作者 薛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11,共2页
新时期儿童电影中的战争文化,是以思考"战争给儿童带来的生存困境"为突破点的:《我只流三次泪》着力描写了战争给普通儿童带来的不幸与痛苦,在中国第一次以儿童的眼光来观察战争并表达了憎恶战争的思想;《战争子午线》所表现... 新时期儿童电影中的战争文化,是以思考"战争给儿童带来的生存困境"为突破点的:《我只流三次泪》着力描写了战争给普通儿童带来的不幸与痛苦,在中国第一次以儿童的眼光来观察战争并表达了憎恶战争的思想;《战争子午线》所表现的战争悲剧意识以及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成为我国儿童电影战争文化观念转变中的标志性电影;《三毛从军记》则是儿童电影文化中的第一次喜剧精神的真正显现,电影所体现的"游戏精神"与"快乐智慧"又是以悲悯情怀为基础,从而成为20世纪儿童电影战争题材中的经典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电影 文化观念 探索
下载PDF
《第五空间》:军旅剧发展中的新坐标 被引量:1
17
作者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2,共4页
军旅青春励志剧《第五空间》自2011年在央视八套黄金档开播以来,收视一路看好,并以高关注度、高话题度掀起了开年大戏的收视热潮。从类型角度分析,该剧糅合了军旅剧的壮美、偶像剧的华丽、青春剧的缠绵,并在人物性格塑造与人性成长、成... 军旅青春励志剧《第五空间》自2011年在央视八套黄金档开播以来,收视一路看好,并以高关注度、高话题度掀起了开年大戏的收视热潮。从类型角度分析,该剧糅合了军旅剧的壮美、偶像剧的华丽、青春剧的缠绵,并在人物性格塑造与人性成长、成熟的描写上取得了突破。而它在艺术手法上的创新,则打破了建国以来军旅剧创作上的某些窠臼,具有了独特的个性,并被誉为军旅题材电视剧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新坐标,得到观众的高度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空间 军旅 坐标 青春励志剧 关注度
原文传递
《香格里拉》:民族审美风格的张扬与创新 被引量:1
18
作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01-102,共2页
2011年,民族史诗大戏《香格里拉》登陆央视黄金剧场。它以生动感人的英雄硬汉形象、坚实丰厚的民族审美底蕴、鲜明独特的民俗民风特色以及令人惊喜的收视佳绩与良好口碑而获得了广泛影响,是云南继《金凤花开》后登陆央视后的又一力作,... 2011年,民族史诗大戏《香格里拉》登陆央视黄金剧场。它以生动感人的英雄硬汉形象、坚实丰厚的民族审美底蕴、鲜明独特的民俗民风特色以及令人惊喜的收视佳绩与良好口碑而获得了广泛影响,是云南继《金凤花开》后登陆央视后的又一力作,也是近年来民族题材电视剧的重要收获。由此也可以预见,在需要民族大团结的新世纪,民族题材的影视创作会逐渐进入繁荣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史诗 硬汉形象 审美底蕴
下载PDF
“昆明”考释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艳峰 高志明 《昆明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3-86,88,共5页
"昆明",西汉时用为族名,直至两宋时期,同时混用为昆明族所处的区域;唐朝时用作地名,但与今昆明无涉;元朝时置昆明千户所,发展为今天的昆明。
关键词 昆明 族名 地名
下载PDF
百年经典少儿电影人物形象的审美意义重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27,共2页
纵览近百年的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诞生了众多的经典儿童人物形象。如其中的流浪儿形象,就凝聚着时代的悲苦与儿童天性的扭曲及其挣扎;革命儿童形象,渗透着建国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及其儿童思想的人为拔高;新时期城市中学生、农村儿童形象... 纵览近百年的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诞生了众多的经典儿童人物形象。如其中的流浪儿形象,就凝聚着时代的悲苦与儿童天性的扭曲及其挣扎;革命儿童形象,渗透着建国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及其儿童思想的人为拔高;新时期城市中学生、农村儿童形象,表现着和平年代中改革开放对儿童意识的冲击等,都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与时代特色,闪烁着耀眼的人性光辉,并对中国儿童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需要学术界认真分析借鉴的艺术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电影 人物形象 审美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