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辨证下的抑郁症病因病机及治疗概述 被引量:22
1
作者 朱智羽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4期788-79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下抑郁症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为抑郁症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查阅医藉,整理历代医家观点,从虚、实、虚实夹杂三方面入手,探讨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对于抑郁症发病及其治疗的影响。结果:抑郁症初期多实,以气滞、痰...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下抑郁症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为抑郁症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查阅医藉,整理历代医家观点,从虚、实、虚实夹杂三方面入手,探讨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对于抑郁症发病及其治疗的影响。结果:抑郁症初期多实,以气滞、痰证、血瘀多见,日久可见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结论:抑郁症病机复杂,实则气滞、痰凝、血瘀,虚则气血阴阳耗损,病久虚实夹杂,治疗上需辨证审因,但顺气开郁为其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虚证 实证 虚实夹杂 辨证 顺气开郁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世珂 孟斌 《河南中医》 2005年第6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脑梗死 脑出血 昏迷 脑震荡 病毒性脑炎 肺性脑病 痴呆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患者392例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20
3
作者 曹晓岚 +7 位作者 陈建强 付巍 陈敏 王晓光 耿昌 刘晓婷 孟旭 董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缺血性中风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病学变化,有效提高缺血性中风的防治水平,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多中心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我省国家及省中医中风病重点专科八家医院作为调研单位,抽取2006年间在本单位住院的符合纳... 目的了解山东省缺血性中风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病学变化,有效提高缺血性中风的防治水平,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多中心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我省国家及省中医中风病重点专科八家医院作为调研单位,抽取2006年间在本单位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病病历,填写《既往脑卒中患者住院情况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92例调查病历中,患者年龄最大90岁,最小35岁,平均64.18岁±11.30岁。既往有卒中史者53例,占13.52%;有合并症331例,占84.44%。合并症以高血压病最多,占57.14%。发病3h内入院38例,占9.69%;发病1d内入院197例,占50.26%;发病3d内287例,占73.29%。病灶以基底节区最多见,占56.12%。中医辨证以风痰瘀阻证最多见,占55.9%。临床症状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及舌强语蹇最常见,各占77.8%、60.7%和56.4%。结论缺血性中风发病率高,有年轻化趋势;合并症及并发症多,治疗相对复杂;肢体功能缺损严重,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流行病学 回顾性调查
下载PDF
肾虚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浦家祚 +1 位作者 赵世珂 海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8期985-987,共3页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肾虚 主要表现 智能障碍 中风痴呆 补肾益精 标本兼治 病因病机
下载PDF
顽固性失眠从瘀论治浅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倪立群 滕超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8期135-136,共2页
笔者从肝郁血瘀,气虚血瘀、血虚血瘀,痰瘀互结,阴虚血瘀四个部分归纳总结郭闫葵教授从瘀论治顽固性失眠经验。举例临床有明显效果的医疗案例,进一步论证顽固性不寐"从瘀论治"理论;并提出血府逐瘀汤的理解及临床运用。最后提出... 笔者从肝郁血瘀,气虚血瘀、血虚血瘀,痰瘀互结,阴虚血瘀四个部分归纳总结郭闫葵教授从瘀论治顽固性失眠经验。举例临床有明显效果的医疗案例,进一步论证顽固性不寐"从瘀论治"理论;并提出血府逐瘀汤的理解及临床运用。最后提出"临床不可拘泥于古方以及成方,对顽固性失眠古方今用要辨证施治",以及"久病不寐、瘀象不显者亦可从瘀论治"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失眠 瘀血阻滞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8期3017-3020,共4页
星蒌承气汤由王永炎教授首创,适用于中风病痰热腑实证,临床疗效显著。从中医机制和现代医学角度阐释星蒌承气汤治疗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可应用性,明确羌活在星蒌承气汤组方中的重要意义,指出星蒌承气汤作用于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具有... 星蒌承气汤由王永炎教授首创,适用于中风病痰热腑实证,临床疗效显著。从中医机制和现代医学角度阐释星蒌承气汤治疗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可应用性,明确羌活在星蒌承气汤组方中的重要意义,指出星蒌承气汤作用于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星蒌承气汤 急性期 综述 中风
下载PDF
川芎红花药对“异病同治”缺血性脑卒中和失眠中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梦 张文静 +1 位作者 吕穆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4期687-696,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川芎-红花在“异病同治”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失眠中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川芎-红花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和DisGenet、drugbank、omim数据库筛选出缺...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川芎-红花在“异病同治”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失眠中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川芎-红花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和DisGenet、drugbank、omim数据库筛选出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失眠的疾病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iGEM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来预测川芎红花对疾病作用靶点的结合性。结果:共筛选出川芎红花的作用靶点537个,缺血性脑卒中靶点的相关潜在靶点982个,失眠靶点1169个,药物-疾病的交集靶基因72个,富集分析涉及信号通路199条,生物过程(BP)1314条,分子功能(MF)115条,细胞组分(CC)99条。结论:川芎红花“异病同治”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失眠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作用”的特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影响昼夜节律等过程发挥对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失眠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红花 缺血性脑卒中 失眠 异病同治
下载PDF
单纯西药、中成药及其联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朱琳 +2 位作者 高琛 陈学志 王法帅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3823-3832,共10页
背景卒中后失眠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损害患者生活质量、延缓康复进程。临床研究表明单纯西药、单纯中成药及两者联合治疗卒中后失眠均有明确的疗效。目前尚无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三者治疗效果的研究。目的采用网状Met... 背景卒中后失眠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损害患者生活质量、延缓康复进程。临床研究表明单纯西药、单纯中成药及两者联合治疗卒中后失眠均有明确的疗效。目前尚无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三者治疗效果的研究。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单纯西药、中成药及其联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英文数据库收录的涉及单纯西药、单纯中成药及两者联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由2位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独立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4、StataMP 14、R 4.2.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1篇文献(41项双臂RCT研究),包含3916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959例,对照组1957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高有效率方面,联合治疗优于单纯中成药治疗、单纯西药治疗(P<0.05);短期治疗(疗程≤4周)时,联合治疗与单纯中成药治疗的有效率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0.05);长期治疗(疗程≥8周)时,联合治疗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或单纯中成药治疗(P<0.05)。在改善PSQI评分方面,联合治疗优于单纯中成药治疗、单纯西药治疗(P<0.05);在安全性方面,中成药的使用能够降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有效率排序结果为(括号内为等级概率值):联合治疗(0.999)>单纯中成药治疗(0.889)>单纯西药治疗(0.890);短期治疗有效率排序结果为:联合治疗(0.535)>单纯中成药治疗(0.526)>单纯西药治疗(0.991);长期治疗有效率排序结果为:联合治疗(0.989)>单纯中成药治疗(0.529)>单纯西药治疗(0.537);改善PSQI评分排序结果为:联合治疗(0.982)>单纯中成药治疗(0.975)>单纯西药治疗(0.992)。结论3种干预措施治疗卒中后失眠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卒中后失眠 中成药 西药 联合治疗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从“少阳为枢”理论探析小柴胡汤治疗周围性面瘫 被引量:8
9
作者 卢文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6期1030-1034,共5页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常于劳累受风后急性发病,西医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治疗效果虽可,但药物副作用较多,疗程长,而中医简便、灵验、副作用少,优势显著。目前,中医多采用中药和针灸治疗手段,中药多从祛风通络立法,针刺多从阳...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常于劳累受风后急性发病,西医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治疗效果虽可,但药物副作用较多,疗程长,而中医简便、灵验、副作用少,优势显著。目前,中医多采用中药和针灸治疗手段,中药多从祛风通络立法,针刺多从阳明经选穴。根据文献记载和临证经验,结合八纲和六经辨证思路,认为本病多为正气亏虚,邪犯少阳经,“少阳为枢”,导致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气血、津液及相火失其正常输布,面部筋肉失养而发为面瘫。本病病位在少阳经,证属小柴胡汤证,临床以小柴胡汤加减以和解枢机。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该方具有抗病毒、抗炎减轻水肿、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也切合该病的西医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小柴胡汤 少阳为枢 六经辨证 相火
下载PDF
浦家祚教授运用藤类药物治疗中风病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松霞 +1 位作者 许希迎 张晓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4期2202-2204,共3页
目的探讨藤类药物在中风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浦家祚教授经治的200例中风病病人临床资料,对其用药情况进行频数分析,总结用药规律。结果共有4味藤类药物用于中风病的治疗,络石藤占用药频次的首位,其后依次为钩藤、夜交藤和鸡血藤,... 目的探讨藤类药物在中风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浦家祚教授经治的200例中风病病人临床资料,对其用药情况进行频数分析,总结用药规律。结果共有4味藤类药物用于中风病的治疗,络石藤占用药频次的首位,其后依次为钩藤、夜交藤和鸡血藤,占总用药频数的10.4%。结论藤类药物善走经络,具有疏经通络之功效,藤类药物应用于中风病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藤类药物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川芎-石菖蒲药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法帅 张文静 +3 位作者 刘梦 赵啸虎 王玉洁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9期70-77,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川芎-石菖蒲药对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关键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查找川芎-石菖蒲药对的活性成分并预测作用靶点,利用...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川芎-石菖蒲药对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关键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查找川芎-石菖蒲药对的活性成分并预测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整理靶点蛋白的基因信息,并与Gene Cards、OMIM数据库中有关VCI的相关基因进行交集合并。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将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利用Metascape在线平台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结果:从TCMSP数据库检索到川芎-石菖蒲药对11个化合物成分以及对应的86个药物靶点,与VCI的1075个靶点取交集后得到36个共同基因,其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肿瘤坏死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前列腺素氧化环化酶2、JUN原癌基因为关键靶点。GO分析结果涉及的生物过程集中在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神经元死亡调节,KEGG分析主要代谢通路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硬化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度值较高的中药化合物能稳定结合。结论:川芎-石菖蒲药对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来减轻神经系统炎症、抑制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调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以及保护脑血管、维持神经细胞和突触功能,进而发挥治疗VCI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川芎-石菖蒲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中老年不同年龄阶段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中医证素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宋锐 +1 位作者 曹晓岚 张允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6期22-24,共3页
目的通过中老年不同年龄阶段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医证素分析,探讨其发病规律。方法筛查45岁以上具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中医临床症状调查,利用MMSE、Mo CA、CDR评价认知功能,根据频数分析,保留出现率≥... 目的通过中老年不同年龄阶段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医证素分析,探讨其发病规律。方法筛查45岁以上具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中医临床症状调查,利用MMSE、Mo CA、CDR评价认知功能,根据频数分析,保留出现率≥15%的四诊信息,提取公因子,分析其证候要素。结果将392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三个年龄段,45~59岁患者病位主要在肝,病性以血虚、阴虚为主;60~74岁患者病位主要在心,病性以血虚、气虚和血瘀为主;75岁以上患者主要病位在肾和脾胃,病性以阴虚、痰湿为主。结论三个不同年龄阶段患者都以脏腑的气血亏虚为其病理基础,痰湿、血瘀是其主要病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因子分析 中医证素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Meta分析
13
作者 张雅萱 张文静 +1 位作者 刘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地评价补阳还五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2月期间与此研究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后,对纳入的研究使用RevMan 5.3软件处理分析。结果相对危险...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地评价补阳还五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2月期间与此研究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后,对纳入的研究使用RevMan 5.3软件处理分析。结果相对危险度(RR)=1.25,95%的可信区间(95%CI)为[1.20,1.31],Z=9.67,P<0.00001,提示补阳还五汤组与常规西药组临床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好于常规西药。漏斗图左右大致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倚的风险比较低。结论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偏头痛比常规西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风 偏头痛 补阳还五汤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脑卒中缺血再灌注铁死亡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学志 杨晓蕾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2期2531-2532,F0003,F0004,共4页
铁死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损伤形式,其调控机制复杂并与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铁死亡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以铁死亡的分子调控机制为靶点,探索各种药物在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多。中药... 铁死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损伤形式,其调控机制复杂并与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铁死亡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以铁死亡的分子调控机制为靶点,探索各种药物在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多。中药多靶点、多层次的作用机制在调控铁死亡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此文从铁死亡的机制、铁死亡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以及中医药通过抑制铁死亡机制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几个方面做出述评,旨在为脑缺血再灌注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论肝肾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20期3244-3245,共2页
通过整理、分析、归纳肝、肾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文献及肝肾与"呆证"的相关论述,认为肝郁肾虚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基本病机,提出补肾活血、疏肝解郁化痰可作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法则。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肝失疏泄 肾精亏虚
下载PDF
补肾化痰祛瘀法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伴睡眠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伟 张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 观察补肾化痰祛瘀法对肾阴亏虚兼痰瘀阻窍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醒神健脑方,疗程8周。分别评估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 目的 观察补肾化痰祛瘀法对肾阴亏虚兼痰瘀阻窍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醒神健脑方,疗程8周。分别评估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临床痴呆评定表(CDR)、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医证型评分。结果治疗组MOCA评分在治疗4周、8周后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在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R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SQI在治疗4周、8周后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型评分在治疗4周、8周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化痰祛瘀法可改善肾阴亏虚兼痰瘀阻窍型VCIND障碍伴睡眠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睡眠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化痰祛瘀法 肾阴亏虚证 痰瘀阻窍证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 睡眠障碍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五脏-心脑-神”轴理论治疗中风后失眠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中医证候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琛 +1 位作者 朱智羽 朱锦如 《中医研究》 2022年第3期15-20,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五脏-心脑-神”轴理论治疗中风后失眠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中医证候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4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治疗组1例因自身原因自行退出,对照组... 目的:观察基于“五脏-心脑-神”轴理论治疗中风后失眠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中医证候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4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治疗组1例因自身原因自行退出,对照组2例因疗效差脱落。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片,0.4 mg/次,1次/d,每晚睡前30 min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夏芎调神方(半夏、川芎、柴胡、制远志、茯苓、红花、泽泻、枳壳、川牛膝、木香、石菖蒲、僵蚕、地龙、桔梗、甘草片),水煎,取汁400 mL,1 d 1剂,早晚饭后1 h温服。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睡眠、中医证候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并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睡眠药物、日间功能紊乱方面和改善不寐、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偏身感觉障碍、肢体麻木、头痛、头晕、胸闷、痰多、脘腹胀满、身体困重、面色紫黯、肌肤甲错、口苦方面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五脏-心脑-神”轴功能紊乱是中风后失眠的主要发病机制,以此为基础创立的夏芎调神方论治中风后失眠临床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失眠 夏芎调神方 “五脏-心脑-神”轴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中医证候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障碍人群的中医体质相关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雪 +1 位作者 曹晓岚 張允岭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3-504,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中医体质的内在关系和规律。方法以患有脑血管病或具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人群36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临床资料,根据MMSE、Mo CA、ADL、CDR等量表评分进行认知功能程度分组,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中医体质的内在关系和规律。方法以患有脑血管病或具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人群36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临床资料,根据MMSE、Mo CA、ADL、CDR等量表评分进行认知功能程度分组,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判定体质类型。结果 N-VCI组中医体质主要为平和质;VCI-ND组中医体质前四位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平和质、血瘀质;VD组中医体质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平和质。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CI的患病情况与中医体质类型具有一定的联系,VCI患者偏颇体质居多,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平和质是其主要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性危险因素 中医体质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醒神健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晓岚 +1 位作者 赵世珂 松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22期64-66,共3页
目的总结醒神健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病房和门诊患者,按照随机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共65例进入临床观察。治疗组34例给予醒神健脑颗粒,对照组31例应用哈伯因,疗程均为8周。观察MMSE、ADL... 目的总结醒神健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病房和门诊患者,按照随机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共65例进入临床观察。治疗组34例给予醒神健脑颗粒,对照组31例应用哈伯因,疗程均为8周。观察MMSE、ADL、HDS、NIHSS、CDR和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MMSE、ADL、HDS、NIHSS、CDR和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MMSE、HDS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NIHSS、ADL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亚项中的性情改变、善惊易怒、头晕耳鸣、纳呆脘胀、肢体困重、二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醒神健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可以明是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神健脑颗粒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圆运动视阈下气机运行观探析
20
作者 于泳 孙欣 +4 位作者 王法帅 朱琳 陈学志 郝立群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45-47,共3页
圆运动理论的提出对丰富和发展气学理论有着深刻意义。圆运动视阈下的气机运行观是以轴轮相续为气机运行框架、相火下降为气机运行关键、降沉升浮为气机运行方式的整体观和方法论,进一步确立了圆运动理论下复圆的根本治则,阐述了运轴行... 圆运动理论的提出对丰富和发展气学理论有着深刻意义。圆运动视阈下的气机运行观是以轴轮相续为气机运行框架、相火下降为气机运行关键、降沉升浮为气机运行方式的整体观和方法论,进一步确立了圆运动理论下复圆的根本治则,阐述了运轴行轮、轴轮并运、运轮复轴的具体治法,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敛相火以治温病、调本气以治时气的临床诊疗思路。对现代诊治温病、时令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运动 气机 彭子益 相火 整体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