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肝脏囊性病变的发生机制及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陈晨
郭鑫(综述)
于长路(审校)
-
机构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放射科
天津市河西区柳林医院超声科
-
出处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7期76-80,共5页
-
文摘
肝脏囊性病变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病变其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基础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影像学表现多样且征象间重叠也较多,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存在很大的困难。基于各种肝脏囊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及不同影像学征象的表现,就不同影像检查技术的联合应用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当前影像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关键词
肝脏囊性病变
体层摄影技术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征象
-
Keywords
Hepatic cystic lesion
Computer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maging signs
-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5.7
[医药卫生—诊断学]
-
-
题名干细胞在川崎病发病机制与治疗中的作用
- 2
-
-
作者
郭鑫(综述)
徐明国(审校)
-
机构
深圳市儿童医院心内科
-
出处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年第5期299-301,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0364)
深圳市三名工程(SZSM201612057)。
-
文摘
川崎病是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的全身中小血管炎症性疾病,也是目前儿童获得性心脏病最常见的诱因之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复制、多向分化能力的多潜能细胞,是现代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的重要生物材料。截至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干细胞如内皮祖细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脂肪源性干细胞等参与了川崎病发病机制的调控,并在其中发挥着抗炎和保护受损血管内皮细胞的重要作用。干细胞的潜能正逐渐被开发,并应用于川崎病诊疗。然而,目前干细胞在川崎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仍需要更多的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进行验证和完善。
-
关键词
川崎病
干细胞
治疗
发病机制
-
Keywords
Kawasaki disease
Stem cells
Treatment
Pathogenesis
-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