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明的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 被引量:19
1
作者 郭英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74-80,共7页
在任何时代里,文学接受都不仅仅仰仗于朝廷的文教政策,也不仅仅依赖于文人的思想宣传,它更重要的是要借助于各种社会传播方式。可以说,朝廷的文教政策和文人的思想宣传仅仅是“软件”,主要制约着文学接受的意识形态导向;而社会传... 在任何时代里,文学接受都不仅仅仰仗于朝廷的文教政策,也不仅仅依赖于文人的思想宣传,它更重要的是要借助于各种社会传播方式。可以说,朝廷的文教政策和文人的思想宣传仅仅是“软件”,主要制约着文学接受的意识形态导向;而社会传播方式则是“硬件”,从根本上决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接受 人际传播 《金瓶梅》 文学传播 文学书籍 元明时期 市井细民 唐宋时期 通俗小说 文人雅士
下载PDF
叙事性: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双向渗透 被引量:27
2
作者 郭英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3-71,共9页
求同存异:中国文学艺术的分类传统 当本世纪初,德国著名的戏剧家布莱希特(1898—1956)受到中国戏曲艺术的启发,提出“叙事体戏剧”(亦译“史诗戏剧”)的术语时,人们并未曾认识到,他不仅仅是大胆地建立了一种崭新的戏剧样式和... 求同存异:中国文学艺术的分类传统 当本世纪初,德国著名的戏剧家布莱希特(1898—1956)受到中国戏曲艺术的启发,提出“叙事体戏剧”(亦译“史诗戏剧”)的术语时,人们并未曾认识到,他不仅仅是大胆地建立了一种崭新的戏剧样式和戏剧体系,而且隐约地洞见到叙事性在中国戏曲中比在西方戏剧传统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艺术 叙事性 双向渗透 古代小说 戏剧传统 戏剧家 文学艺术 求同存异
原文传递
教学与科研的双向互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经验谈 被引量:32
3
作者 郭英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8-62,共5页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于2008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09年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该团队始终坚持在教学与科研的双向互动中,规范课程设置,编写新型教材,建设教学资源,改革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于2008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09年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该团队始终坚持在教学与科研的双向互动中,规范课程设置,编写新型教材,建设教学资源,改革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方法,攻克科研难题,真正实现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引导科研,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团队 课程设置 教材编写 资源建 教学科研相长
下载PDF
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被引量:22
4
作者 郭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77,共4页
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从目标上看,旨在培养健康的伦理型人才,具有政治指向性和伦理指向性的鲜明特点。从教育内容看,旨在传授丰富的人文知识,具有内涵包容性和外延宽泛性的鲜明特点。从教育方法来看,旨在发挥个人学习的能动性,具有教法多... 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从目标上看,旨在培养健康的伦理型人才,具有政治指向性和伦理指向性的鲜明特点。从教育内容看,旨在传授丰富的人文知识,具有内涵包容性和外延宽泛性的鲜明特点。从教育方法来看,旨在发挥个人学习的能动性,具有教法多样性和自主性的鲜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下载PDF
稗官为传奇蓝本──论李渔小说戏曲的叙事技巧 被引量:21
5
作者 郭英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0-83,共14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兼擅小说创作和戏曲创作的作家并不多见,在小说创作和戏曲创作上都成绩斐然的作家更是屈指可数。李渔就是这样的佼佼者。
关键词 叙事技巧 小说戏曲 李渔 中国古代文学史 蓝本 传奇 稗官 戏曲创作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学论略 被引量:17
6
作者 郭英 《求索》 CSSCI 2001年第5期101-106,共6页
文体的基本结构由体制、语体、体式、体质四个层次构成 ,体制指文体外在的形态、面貌、构架 ,语体指文体的语言系统、语言修辞和语言风格 ,体式指文体的表现方式 ,体质指文体的表现对象和审美精神。中国古代文论家对各种文体的体制、语... 文体的基本结构由体制、语体、体式、体质四个层次构成 ,体制指文体外在的形态、面貌、构架 ,语体指文体的语言系统、语言修辞和语言风格 ,体式指文体的表现方式 ,体质指文体的表现对象和审美精神。中国古代文论家对各种文体的体制、语体、体式和体质 ,都作了深入的考察和精到的论析 ,由此构成中国古代的文体形态学。文体形态学是文体源流学、文体分类学、文体风格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文体形态学 体制 语体 体式 体质
下载PDF
悬置名著──明清小说史思辨录 被引量:20
7
作者 郭英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1-66,共6页
这里所说的“名著”,特指明清小说史上那些著名的小说作品或作品集,包括《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这里所说的“悬置”,借用现象学的术... 这里所说的“名著”,特指明清小说史上那些著名的小说作品或作品集,包括《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这里所说的“悬置”,借用现象学的术语,指的是把这些名著暂时悬挂、搁置起来,存而不论,犹如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Husserl)在《纯粹现象学通论》中所说的“将其置入括号”。反思近百年明清小说史的写作,不悬置名著,就无法打破传统的英雄史观和等级思想,彻底更新明清小说史写作的历史观念;就无法摆脱观念的束缚和先验的模式,直接面对明清时期活生生的小说史现象;就无法真正衡定名著在小说史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史 《儒林外史》 《水浒传》 《三国志演义》 历史观念 小说创作 英雄史观 明清时期 小说作品 作家作品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版本研究刍议 被引量:20
8
作者 郭英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9-77,共9页
本文以《水浒传》作为例证 ,论述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版本研究中“一书各本”的现象、文本“原貌”的追寻、不同版本的价值等问题。本文认为 ,一书的不同版本系统之间具有显著的、甚至巨大的差异 ,这是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特点 ,也是中国古... 本文以《水浒传》作为例证 ,论述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版本研究中“一书各本”的现象、文本“原貌”的追寻、不同版本的价值等问题。本文认为 ,一书的不同版本系统之间具有显著的、甚至巨大的差异 ,这是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特点 ,也是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版本研究的难点。因此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版本研究的主要任务不是恢复一书问世之初的文本“原貌” ,而是致力于恢复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版本系统的文本“原貌”。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不同版本或版本系统对正文文字内容的不同处理 ,不仅有其各自的合理性 ,而且也有其各自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小说 原貌 版本系统 文本 版本研究 追寻 《水浒传》 中国古代 历史研究 刍议
原文传递
文学传统的价值与意义 被引量:21
9
作者 郭英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自身 文学传统 独特 学思 存在 思想 事实 价值 历史与现实
原文传递
明清传奇戏曲叙事结构的演化 被引量:17
10
作者 郭英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6,共7页
明清时期文人曲家的传奇戏曲创作,一直在长篇体裁的开放叙事与戏剧艺术的内敛叙事之间彷徨抉择,传奇戏曲叙事结构因此呈现出种种不同的状貌。明中期的文人曲家对开放叙事情有独钟,但往往置内敛叙事于不顾。万历年间的文人曲家毫无节制... 明清时期文人曲家的传奇戏曲创作,一直在长篇体裁的开放叙事与戏剧艺术的内敛叙事之间彷徨抉择,传奇戏曲叙事结构因此呈现出种种不同的状貌。明中期的文人曲家对开放叙事情有独钟,但往往置内敛叙事于不顾。万历年间的文人曲家毫无节制地驰骋自身的知识和才情,力图让传奇戏曲容纳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和细腻的主体审美感受,但仍然普遍漠视内敛叙事。明清之际的许多文人曲家一改前辙,以内敛叙事为主、开放叙事为辅,创构了严谨的情节结构和精巧的排场结构。而清前期的一些正统文人曲家则热衷于象征叙事结构,成为清中后期传奇戏曲"以文为曲"的先导。文人曲家对内敛叙事的抛弃,从一个方面加速了传奇戏曲文体的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传奇 叙事结构 开放叙事 演化
下载PDF
论古典文学研究的“私人化”倾向 被引量:20
11
作者 郭英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骚动 私人化 内部研究 倾向 自身 “文革” 情绪 记忆 情景
原文传递
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郭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5,共6页
以《尚书》与《诗经》文体分类的生成过程为例考察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一种生成方式 ,即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原初形态无疑是以不同的“言说”方式作为分类标准的 ;当一种“言说”方式被人们约定俗成地确认为... 以《尚书》与《诗经》文体分类的生成过程为例考察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一种生成方式 ,即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原初形态无疑是以不同的“言说”方式作为分类标准的 ;当一种“言说”方式被人们约定俗成地确认为某一“类名”以后 ,与这种“言说”方式相对应的文辞方式就形成具有特定文体形态特征的文本方式 ;于是人们将文本方式相类似的篇章类聚到共同的“类名”之中 ,“以类相从”地区分不同类型的文体 ,从而形成一定的文体序列。经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 ,文体分类的社会性特征深深地蕴藏于文体的文本方式之中 ,并由文体独特的行为方式及其社会功能得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体 文体分类 生成方式 行为方式 文本方式
下载PDF
传奇戏曲的兴起与文化权力的下移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郭英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4-177,共14页
本文从明中后期传奇戏曲的兴起与文化权力的下移的相互关系入手,论证传奇戏曲兴起的时代意义。作者认为,从明代成化至万历年间,文人自我意识的高涨和主体精神的张扬,促成了不可抑止的文化权力下移趋势,以文人为主角的社会文化模式... 本文从明中后期传奇戏曲的兴起与文化权力的下移的相互关系入手,论证传奇戏曲兴起的时代意义。作者认为,从明代成化至万历年间,文人自我意识的高涨和主体精神的张扬,促成了不可抑止的文化权力下移趋势,以文人为主角的社会文化模式取代了以贵族为主角的社会文化模式。文人自觉地将重建新型的文化传统的努力移位为对新型文体的探求,以确立自身作为历史主体的价值和地位。南曲戏文因其独具的民间性、感染力和可塑性首当其选。明中后期文人以艺术传统为渊源,以时代文化为活力,从剧本体制和语言风格两方面对南曲戏文的艺术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整形改造,并对南曲戏文的叙事模式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建构了具有叙事性、寓言性、虚构性、传奇性的传奇叙事模式。同时,在传奇戏曲从转型到定型的过程中,文人作家确定了传奇戏曲以情为主旨、以情理冲突为核心、以情理融合为归依的基本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权力 明中后期 戏曲 文人士大夫 主题模式 贵族文化 南曲 艺术传统 情理冲突 戏文
原文传递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郭英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3-107,共5页
传统戏剧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与其他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比较,具有表演性特征;而与其他表演艺术相比较,传统戏剧则具有综合性特征。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传统戏... 传统戏剧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与其他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比较,具有表演性特征;而与其他表演艺术相比较,传统戏剧则具有综合性特征。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存在根本上决定了传统戏剧的存在;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价值集中地体现了传统戏剧的价值;从功能论的角度来看,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延续有效地保证了传统戏剧的生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具有三种文化功能,即保存文化遗产、再造文化产品,熔铸文化心理、塑造文化品格,传承文化传统、加强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人 传统戏剧 表演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雅与俗的扭结——明清传奇戏曲语言风格的变迁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14,共10页
在从明代成化元年(1465)到清代宣统三年(1911)近450年的历史中,传奇戏曲的语言风格经历了由俗变雅、由雅趋俗、由俗返雅、变雅为俗的变迁。造成这种雅与俗的扭结状态的文化动因,其表层是明清时期两种审美趣味,即文人... 在从明代成化元年(1465)到清代宣统三年(1911)近450年的历史中,传奇戏曲的语言风格经历了由俗变雅、由雅趋俗、由俗返雅、变雅为俗的变迁。造成这种雅与俗的扭结状态的文化动因,其表层是明清时期两种审美趣味,即文人审美趣味与平民审美趣味之间的对立与交融;其深层则是中国古代两种艺术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传奇戏曲 语言风格 雅俗变迁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 被引量:14
16
作者 郭英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2-127,共6页
中国古代文体的分类有三种生成方式,即作为行为方式的文体分类、作为文本方式的文体 分类和文章体系内的文体分类。中国古代的文体分类首先萌生于人们对特定社会行为的分类,不同行为方 式的区别类分是中国古代文体分类原初的生成... 中国古代文体的分类有三种生成方式,即作为行为方式的文体分类、作为文本方式的文体 分类和文章体系内的文体分类。中国古代的文体分类首先萌生于人们对特定社会行为的分类,不同行为方 式的区别类分是中国古代文体分类原初的生成方式。按照文本自身各自不同的形态特征区别文体,则生成 了作为文本方式的文体分类。就文章体系内的文体分类而言,泛文学观是其得以滋生繁衍的沃壤,因文立 体是其得以生成确立的基本路数,异中求同则是其得以归纳类属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学 文体分类 行为方式 文本方式 文章
下载PDF
明清女子文学启蒙教育述论 被引量:14
17
作者 郭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46,共7页
20世纪以来对明清时期女子文学启蒙教育一直缺乏专门而深入的研究。明清时期女子文学启蒙教育基本上采用家庭教育的方式,主要由家庭长辈和闺阁塾师充当教育者,旨在达致女子的知识养成和性情陶冶。在女子文学启蒙教育内容中,《毛诗》和... 20世纪以来对明清时期女子文学启蒙教育一直缺乏专门而深入的研究。明清时期女子文学启蒙教育基本上采用家庭教育的方式,主要由家庭长辈和闺阁塾师充当教育者,旨在达致女子的知识养成和性情陶冶。在女子文学启蒙教育内容中,《毛诗》和唐诗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明清女子文学启蒙的教育效果,直接促成女子诗艺化的知识结构、审美特性和文学活动。既表征了中国人民"风雅祖述,前薪后火,息息相继"的信念,也形成了中国文化绵绵瓜瓞的深厚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教育 文学启蒙 明清 诗艺
下载PDF
《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编纂年代考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英 王丽娟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5-62,共8页
《词林一枝》与《八能奏锦》这两部戏曲选集,并非刊行于万历元年。从这两部戏曲选集所收作品的创作年代及其刻工情况的考察中,我们可以断定,《词林一枝》的刊刻年代大约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或三十五年(1607),《八能奏锦》的刊刻年代大... 《词林一枝》与《八能奏锦》这两部戏曲选集,并非刊行于万历元年。从这两部戏曲选集所收作品的创作年代及其刻工情况的考察中,我们可以断定,《词林一枝》的刊刻年代大约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或三十五年(1607),《八能奏锦》的刊刻年代大约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或三十六年(1608)。《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编纂年代的考定,不仅可以澄清以“滚调”作为重要标志的青阳腔盛行的时间,而且还可以借以考定这两部戏曲选集收录的许多无名氏传奇作品的成书年代,这对明代戏曲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林一枝 八能奏锦 编纂年代
下载PDF
论“知人论世”古典范式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英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8年第3期22-28,1,共8页
一“知人论世”的理论命题,最早是由孟子在一次谈话中随意提出的,见于《孟子万章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之未足,又尚论古之... 一“知人论世”的理论命题,最早是由孟子在一次谈话中随意提出的,见于《孟子万章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之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人论 研究范式 古典范式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批评方法 考证方法 《红楼梦》 古典文学作品 王国维 文学阐释
原文传递
困境和出路: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历程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郭英 过常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31,共9页
古典文学研究的依附性特征,使它在成为一个现代学科的过程中要比哲学和历史学更为艰难。20世纪前期的学者为了实现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转变,在古典文学研究的实用性、独立性和新的表达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数十年来,... 古典文学研究的依附性特征,使它在成为一个现代学科的过程中要比哲学和历史学更为艰难。20世纪前期的学者为了实现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转变,在古典文学研究的实用性、独立性和新的表达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数十年来,古典文学研究的畛域一直没有得到恰当的确认,涵咏赏叹、训诂考据的传统研究方法削弱了古典文学研究的理论建设,再现历史现象的认知性要求凌驾于发掘文学精神的文化性要求之上,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要建立一个现代的古典文学研究学科,必须真正地获得一个独立自足的研究领域,自觉地向当代文化提供独特的意义贡献,更多地采用独特的意义揭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研究 现代化 文化意义 文学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