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1-2016年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沙日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核真 周刊社 +2 位作者 多杰桑珠 格桑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136,共6页
利用1981-2016年雅鲁藏布江流域11个气象站大风、浮尘、扬沙和沙尘暴日数观测资料,分析风沙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雅江流域风沙日数以大风为最多,其次是扬沙和沙尘暴,浮尘最少。流域内有两个风沙天气的高值区,一个位于上游的拉... 利用1981-2016年雅鲁藏布江流域11个气象站大风、浮尘、扬沙和沙尘暴日数观测资料,分析风沙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雅江流域风沙日数以大风为最多,其次是扬沙和沙尘暴,浮尘最少。流域内有两个风沙天气的高值区,一个位于上游的拉孜,另一个位于中游的浪卡子,年风沙日数都在50天以上;近36a年雅江流域风沙日数明显减少(11.2d/10a),且呈逐年代减少趋势;风沙日数春季减幅最大,其次是冬季;冬季降水量与风沙日数为正相关,其他时段年、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与风沙日数反相关。雅江流域气候的暖湿化趋势,在抑制大风、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的同时,又使浮尘天气有所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日数 变化特征 雅鲁藏布江
原文传递
1981-2015年西藏全区气候季节的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史继清 甘臣龙 +4 位作者 边多 除多 豆永丽 普布次仁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0-1119,共10页
利用1981-2015年西藏全区39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采用修订气候季节划分方法,分析了39站季节起始日与季节长度,代表站的季节极端日期、极端长度、季节早晚、季节长短等级变化趋势及其对农牧业、旅游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藏近35年来,... 利用1981-2015年西藏全区39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采用修订气候季节划分方法,分析了39站季节起始日与季节长度,代表站的季节极端日期、极端长度、季节早晚、季节长短等级变化趋势及其对农牧业、旅游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藏近35年来,春、夏、秋、冬季平均起始日分别为2月25日、5月31日、9月15日和11月28日,平均长度分别为99 d、106 d、73 d和87 d,且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波密、加查、尼木、狮泉河、申扎站春季的起始日在提前,分别为-5. 8、-1. 2、-3. 3、-2. 5、-2. 3 d·(10a)^(-1);秋冬季的开始日在推迟,分别为1. 4(1. 5)、2. 1(4. 2)、1. 9(4. 4)、1. 0(2. 5)、1. 2(4. 0) d·(10a)^(-1)。春(夏、秋)季持续时间在延长,分别为7. 0(1. 3、0. 1)、0. 04(3. 3、2. 1)、1. 0(4. 6、2. 5)、0. 1(3. 4、1. 6)、1. 7(1. 8、2. 8) d·(10a)^(-1);冬季持续时间在缩短,分别为-8. 5、-5. 4、-7. 8、-5. 1、-6. 2 d·(10a)^(-1)。春季的提前与季节长度的延长,使作物播种期与牧草返青期提早;秋季的推迟与季节长度的缩短使得作物复种机会大;同时对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作物品种熟性布局以及旅游业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季节 起始时间 季节长度 季节早晚 季节长短
下载PDF
1981—2020年西藏初霜日、终霜日及无霜期的时空变化特征
3
作者 李春艳 +2 位作者 杜军 索朗 王挺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选取1981—2020年西藏38个气象站点逐日最低气温资料,以日最低气温≤0℃为霜冻指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Pearson系数、Mann-Kendall和优势分析等方法,分析近40 a西藏高原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西藏总体上... 选取1981—2020年西藏38个气象站点逐日最低气温资料,以日最低气温≤0℃为霜冻指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Pearson系数、Mann-Kendall和优势分析等方法,分析近40 a西藏高原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西藏总体上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初霜日提早、终霜日推迟和无霜期减少的分布特征,并具有明显的海拔垂直地域性差异。1991—2020年与1981—2010年平均值比较,绝大部分站点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早,无霜期增加。(2)近40 a西藏38个站中,36个站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前,35个站无霜期延长。西藏平均初霜日显著推迟5.1 d/10 a,终霜日显著提早3.3 d/10 a,无霜期显著增加8.4 d/10 a。(3)初霜日在海拔3000~3500 m地区趋于提早,海拔3500 m以上地区随海拔升高推迟率增大。终霜日在不同海拔高度上提早特征趋同存异,低海拔地区(2000~3000 m)最明显。无霜期在各海拔高度上都呈增加趋势,海拔4500 m以上地区增幅最大。(4)20世纪80年代初霜日偏早,终霜日偏晚,无霜期偏短;90年代初霜日和终霜日均略早,无霜期变化不大;进入21世纪后,初霜日偏迟,终霜日偏早,无霜期明显增加,以21世纪10年代最为突出。(5)西藏平均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分别在2005年、1994年和2003年发生了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最低气温 初霜日 终霜日 无霜期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突变
下载PDF
基于属性层次分析模型和加权TOPSIS法的低分子肝素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建立与应用
4
作者 俞秀恒 赵语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8期106-110,共5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低分子肝素(LMWH)注射液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药品说明书(含达肝素、那屈肝素钙、依诺肝素钠)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和文献,通过德尔菲法建立LMWH注射液的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提取2023年1月至7月某三级医院使用L... 目的进一步提高低分子肝素(LMWH)注射液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药品说明书(含达肝素、那屈肝素钙、依诺肝素钠)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和文献,通过德尔菲法建立LMWH注射液的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提取2023年1月至7月某三级医院使用LMWH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病历(300份,使用前述3种LMWH各100份),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评价该药的使用合理性。结果病历中评价指标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80%(合理)的占16.00%,70%~<80%(基本合理)的占44.00%,60%~<70%(基本合理)的占39.00%,<60%(不合理)的占1.00%。其中,达肝素、那屈肝素钙、依诺肝素钠的平均Ci分别为(79.19±0.12)%、(72.62±0.10)%、(76.22±0.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16,P<0.001);用药不合理病历数分别为1份、2份、0份,不合理问题主要为适应证不适宜,给药时机与给药剂量不适宜,实验室检查未完善及不良反应未进行监测和上报。结论该研究中建立的标准与方法可用于评价LMWH临床使用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药物利用评价 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属性层次模型 达肝素 那屈肝素钙 依诺肝素钠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拉萨河谷冬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晋美朗杰 巴桑 +2 位作者 杜军 德庆卓嘎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3年第3期73-79,共7页
了解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可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1996—2022年近26 a拉萨冬小麦生育期以及逐日平均气温(T_(m))、最高气温(T_(max))、最低气温(T_(min))、气温日较差(DTR)、相对湿度... 了解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可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1996—2022年近26 a拉萨冬小麦生育期以及逐日平均气温(T_(m))、最高气温(T_(max))、最低气温(T_(min))、气温日较差(DTR)、相对湿度(RH)、降水量(Pr)、日照时数(S)和≥0℃积温(ΣT_(0))等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Pearson相关系数和优势分析方法等,分析了拉萨河谷冬小麦生育期变化特征以及影响的主导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近26 a拉萨河谷冬小麦营养生长期(Vegetative Growth Period,VGP)、生殖生长期(Reproductive Growth Period,RGP)和全生育期(Whole Growth Period,WGP)的T_(m)均呈上升趋势,T_(min)升温率大于T_(max)的升温率,DTR、RH呈减小趋势,ΣT_(0)、Pr和S趋于增加。(2)冬小麦拔节前各生育期提早,提早率为0.47~6.75 d/10 a;拔节后各生育期推迟,推迟率为3.17~7.03 d/10 a;VGP、WGP延长,RGP缩短。(3)拉萨河谷10月、1月T_(min)和2月T_(m)的升高,是冬小麦出苗、分蘖和返青期提前的主要因素,导致冬小麦拔节后生育期推迟的重要因素则是4—5月S增加及6月RH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河谷 冬小麦 生育期 变化趋势 影响气象因子
下载PDF
1991~2022年雅鲁藏布江中游冬小麦生育期及其气候因子的变化特征
6
作者 晋美朗杰 +2 位作者 杜军 德庆卓嘎 王挺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3年第6期1147-1155,共9页
为评价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原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变化,基于1991~2022年雅鲁藏布江中游(简称雅江中游)的泽当冬小麦生育期及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一元回归、Person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雅江中游冬小麦生育期变化特征以... 为评价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原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变化,基于1991~2022年雅鲁藏布江中游(简称雅江中游)的泽当冬小麦生育期及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一元回归、Person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雅江中游冬小麦生育期变化特征以及影响的主导气候因子。结果表明:1991~2022年,雅江中游冬小麦营养生长期(VGP)、生殖生长期(RGP)和全生育期(WGP)的平均气温均趋于升高,平均最高气温升温率明显比平均最低气温要大,气温日较差呈增大趋势。VGP、WGP的≥0℃积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为增加趋势,平均相对湿度趋于减少,而RGP这些要素的变化趋势相反。冬小麦各生育期日期都呈推迟趋势,平均每10 a推迟0.61~14.16 d,以分蘖期推迟的最为显著。冬小麦VGP延长,RGP、WGP缩短。4月、6月平均最低气温降低,11月平均最高气温升高、日照时数增加,是冬小麦生育期普遍推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生育期 变化趋势 响应 雅鲁藏布江中游
下载PDF
基于干旱风险的西藏青稞保险费率厘定及预测
7
作者 史继清 甘臣龙 +2 位作者 杜军 周刊社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43-1056,共14页
以西藏青稞主要种植区为例,基于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承灾体暴露性指数、承灾体易损性指数和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并进行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利用非参数法厘定各县青稞的纯保险费率,在风险区划结果基础上修正... 以西藏青稞主要种植区为例,基于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承灾体暴露性指数、承灾体易损性指数和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并进行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利用非参数法厘定各县青稞的纯保险费率,在风险区划结果基础上修正纯保险费率,再结合改进GM(1,1)模型和R/S方法预测未来修正纯保险费率。结果表明:(1)基于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和承灾体易损性指数的风险等级呈中部区域低两边高的趋势,基于干旱承灾体暴露性指数、防灾减灾能力和干旱灾害综合风险指数的风险等级由东向西有逐渐加重的趋势。(2)各县青稞保险的纯保险费率水平介于1.07%~9.79%,相差不大;修正后的纯保险费率介于1.86%~17.02%,相差较大。(3)基于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承灾体暴露性指数和承灾体易损性指数修正下的纯保险费率空间分布呈中部高两边低的特点,基于干旱防灾减灾能力和干旱灾害综合风险指数修正下的纯保险费率呈现中部高、局部高和两边低的特征。说明科学合理的厘定纯保险费率应考虑多种干旱指数的综合影响。(4)首次利用改进GM(1,1)模型和R/S方法预测西藏青稞主要种植区未来修正纯保险费率的预测值有微弱的上升,上升率为0.21个百分点·10a^(-1)。构建的综合风险指数总体能客观反映西藏青稞干旱灾害风险水平,区划结果可为纯保险费率的修正提供基础支撑,进而为提高青稞农业保险服务的精确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I指数 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 非参数 GM(1 1)模型 R/S方法
下载PDF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司盼 裴璐璐 +3 位作者 方慧 许予明 宋波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2期1118-1122,共5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型卒中和症状迅速缓解未遗留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统称为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具有早期卒中复发风险高的特点,是严重的、需要紧急干预的事件。至今尚...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型卒中和症状迅速缓解未遗留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统称为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具有早期卒中复发风险高的特点,是严重的、需要紧急干预的事件。至今尚无公认的对NICE预后预测价值高的生物标记物。寻找快速准确的NICE预后的生物学标记物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就血栓形成因子、炎症因子、代谢异常、基因学等对NICE预后的预测价值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生物学标记物 预测 综述
下载PDF
简述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审核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薛改萍 《西藏科技》 2019年第5期52-53,共2页
随着GEF(L)1型二次测风雷达-GTS1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系统(简称L波段(1)型探空系统)的推行,一些常见的高空气象探测观测问题会影响高空气象探测的准确性和数据完整性,必须在观测业务中对探空资料进行审核。通过对拉萨高空气象站L波段雷... 随着GEF(L)1型二次测风雷达-GTS1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系统(简称L波段(1)型探空系统)的推行,一些常见的高空气象探测观测问题会影响高空气象探测的准确性和数据完整性,必须在观测业务中对探空资料进行审核。通过对拉萨高空气象站L波段雷达探测资料审核,包括L波段探空站的基本数据、探空气球施放和探测数据审核等方面总结了探空业务审核的要点,为高原L波段探空业务实践提供参考,提高探空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准确性和及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探测系统 高空探测资料 数据审核
下载PDF
建立体外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模型的优化方法
10
作者 秦洁 邱星辰 +5 位作者 龚光明 郑怀信 轩小燕 王鹏 雷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7期3073-3077,共5页
目的使用脂多糖(LPS)、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的培养液类型、反应时间、反应浓度、反应条件下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系(C8-D1A),建立一种稳定的可用于体外实验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模型。方法将C8-D1A细胞系进... 目的使用脂多糖(LPS)、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的培养液类型、反应时间、反应浓度、反应条件下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系(C8-D1A),建立一种稳定的可用于体外实验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模型。方法将C8-D1A细胞系进行细胞传代、培养,接种于培养瓶。分别在无血清基础培养液与完全培养液中培养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LPS、IL-1β和TNF-α,培养不同时间后通过Western blot或荧光定量PCR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因子(GFAP)的表达水平,以确定活化星形胶质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完全培养液中,不同浓度的LPS干预C8-D1A细胞系48 h后,各组GFA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培养液中,1 mg·L^(-1) LPS干预下,随时间延长GFAP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且48 h组、72 h组与空白组GFA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培养液中,1 mg·L^(-1) LPS组及5 mg·L^(-1) LPS组GFAP表达水平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培养液中,1 mg·L^(-1) LPS组、10μg·L^(-1) IL-1β联合10μg·L^(-1) TNF-α组GFAP表达水平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mg·L^(-1) LPS或10μg·L^(-1) IL-1β联合10μg·L^(-1) TNF-α在无血清的基础培养液中干预星形胶质细胞系48 h,可获得星形胶质细胞体外活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炎症因子 脂多糖 模型优化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热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春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11
作者 卓玛 阿旺卓玛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6期9-10,共2页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内蒙古地区气候资源干燥,昼夜温差较大等气候因素使得内蒙古地区比较适宜种植春小麦.本文利用内蒙古春小麦主要种植区的6个站点1981 -2010年的逐日平均气温,重点分析了有特色的中部区域的热量变化特征以...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内蒙古地区气候资源干燥,昼夜温差较大等气候因素使得内蒙古地区比较适宜种植春小麦.本文利用内蒙古春小麦主要种植区的6个站点1981 -2010年的逐日平均气温,重点分析了有特色的中部区域的热量变化特征以及对春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全区的年平均温度和≥10℃年活动积温均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内蒙古自治区的热量资源的增加,使得全区适宜种植春小麦的生育期有所缩短,各个生育期的日期缓慢的提前.对温度的要求,内蒙古全区春小麦播种日期平均提前了4-5d,分蘖-拔节期平均提前了3-4d,抽穗-成熟期平均提前了6-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积温 热量变化 生育期
下载PDF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预后评估
12
作者 裴璐璐 +2 位作者 司盼 许予明 宋波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2期1077-1080,共4页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指发病后未遗留显著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在我国NICE拥有庞大的人群基础,2012年开展的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Ⅱ(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Ⅱ,CNS...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指发病后未遗留显著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在我国NICE拥有庞大的人群基础,2012年开展的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Ⅱ(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Ⅱ,CNSRⅡ)结果显示,与2007年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致残性血管事件 预后
下载PDF
1981—2022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农业界限温度变化特征
13
作者 黄志诚 +1 位作者 杜军 徐薇 《干旱气象》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日平均气温≥10℃是喜温作物适宜生长的下限温度。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10℃积温变化是判断该地区热量资源的关键指标。基于1981—2022年该区域9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数据,使用线性倾向估计、Pearson相关系数、Mann-Kendall检验... 日平均气温≥10℃是喜温作物适宜生长的下限温度。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10℃积温变化是判断该地区热量资源的关键指标。基于1981—2022年该区域9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数据,使用线性倾向估计、Pearson相关系数、Mann-Kendall检验和R/S分析法,分析≥10℃界限温度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10℃界限温度出现明显垂直地带性特征,包括≥10℃初日推迟、终日提前、持续日数与积温减少。(2)近42 a来,该地区≥10℃初日普遍提前,气候倾向率为-2.53 d·(10 a)-1;终日延后,倾向率为3.33 d·(10 a)-1;持续日数和积温均明显增加,倾向率分别为5.87 d·(10 a)-1、106.19℃·d·(10 a)-1。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相比,这种变化更为明显。(3)20世纪80年代是过去40 a≥10℃初日最迟、终日最早、持续日数最短、积温最少的10 a,与之相对的是21世纪10年代的情况截然相反。(4)≥10℃界限温度的H指数均大于0.65,表明未来≥10℃界限温度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和积温增加的变化趋势将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活动积温 初日 终日 持续日数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突变 西藏“一江两河”
下载PDF
浅谈气象数据Micaps备份脚本
14
作者 次仁卓嘎 《通讯世界》 2017年第4期110-110,共1页
MICAPS,是现代气象信息处理和天气预报制作系统,是中国气象部门预报最主要的预报业务系统。保障气象数据准点按时到达。
关键词 MICAPS 脚本 稳定性 时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