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空间视距计算方法与检测技术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佐 刘建蓓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47,62,共5页
为了精确计算公路在三维空间中的实际视距,提出了空间视距的概念,通过延伸应用空间两点通视原理,建立了空间视距计算和分析的数学模型。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发出对空间视距的实时检测技术,通过将设计视距、运行视距和空间视距3种视距... 为了精确计算公路在三维空间中的实际视距,提出了空间视距的概念,通过延伸应用空间两点通视原理,建立了空间视距计算和分析的数学模型。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发出对空间视距的实时检测技术,通过将设计视距、运行视距和空间视距3种视距对比分析,给出了发现视距不足的方法。与早前的视距计算方法和研究相比,该方法对正常路面、行车道空间视距计算准确,能够计算和分析公路路侧附属设施对视距的影响,为公路几何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公路几何设计 行车视距 空间视距 安全评价
下载PDF
道路BIM技术在设计领域的研发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初探 被引量:27
2
作者 吴健 刘向阳 +1 位作者 戈普塔 《公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3,共7页
为了解决目前BIM在国内道路设计领域的规模化推进艰难、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的问题,文中通过客观的调查和研究,从BIM技术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道路设计行业在BIM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调查研究了BIM在道路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 为了解决目前BIM在国内道路设计领域的规模化推进艰难、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的问题,文中通过客观的调查和研究,从BIM技术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道路设计行业在BIM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调查研究了BIM在道路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发展瓶颈,进而创造性地提出从焕发自身魅力和借助体制力量两方面突围的发展思路。焕发自身魅力即基于BIM模型开发违规提示、常规验算及更多实用的分析预警等功能,借助体制力量即为改良项目运作模式和建立BIM成果的交付标准。希望能为交通行业制定BIM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道路设计 角色 现状 问题 策略
原文传递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公路工程测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永国 黄文元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2-285,共4页
通过现场对比测试,研究分析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公路工程测量的精度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公路工程测量的可行性。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生成的DTM平面精度优于高程精度,平面和高程精度... 通过现场对比测试,研究分析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公路工程测量的精度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公路工程测量的可行性。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生成的DTM平面精度优于高程精度,平面和高程精度基本满足公路工程精密地形图测量、纵断面测量以及横断面测量的要求。影响地面激光扫描系统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为点云控制点的精度,包括点云控制点的测量精度、测量时标志的对点精度以及点云控制点的大小,要提高地面激光扫描系统测量精度,应特别注意点云控制点精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公路 工程测量 精度
下载PDF
八车道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最小净距计算模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明先 潘兵宏 +2 位作者 王佐 孔令臣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7,共7页
为解决目前路线设计规范中互通式立交最小净距规定值不适应八车道高速公路的问题,避免因互通式立交间距设置过近造成的交通紊乱和交通安全问题,通过分析八车道高速公路小间距互通式立交间车辆的运行特征和变道行为,构建了八车道高速公... 为解决目前路线设计规范中互通式立交最小净距规定值不适应八车道高速公路的问题,避免因互通式立交间距设置过近造成的交通紊乱和交通安全问题,通过分析八车道高速公路小间距互通式立交间车辆的运行特征和变道行为,构建了八车道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最小净距计算模型;运用概率论、微积分、可接受间隙理论及运动学相结合的方法,从等待和追赶可插入间隙角度分析了车辆从外侧车道换道至内侧车道、从内侧车道换道至外侧车道所需的长度,并结合现场调查数据对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了界定。结果表明:八车道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最小净距值宜为2.2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八车道高速公路 最小净距 可接受间隙 概率论 微分法 动力学
原文传递
路面水膜厚度检验评价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罗京 刘建蓓 +2 位作者 戈普塔 邢欣欣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6年第6期54-59,82,共7页
降雨在道路表面形成的水膜可显著降低轮胎与路面接触部分的摩阻系数,水膜厚度的增加使得车辆易发生水滑等交通事故。为评价道路表面因降雨形成的水膜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提出一种路面水膜厚度的检验评价方法。以我国海南省降雨量数据... 降雨在道路表面形成的水膜可显著降低轮胎与路面接触部分的摩阻系数,水膜厚度的增加使得车辆易发生水滑等交通事故。为评价道路表面因降雨形成的水膜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提出一种路面水膜厚度的检验评价方法。以我国海南省降雨量数据为依据,提出了公路几何设计中检验路面水膜厚度的降雨强度取值。从行车安全角度出发,提出了降雨条件下路面水膜厚度的限值标准,以一条高速公路的设计为例,检验了道路几何线形设计对应的路面水膜厚度,对不满足限值的路段给出了优化设计建议。结果表明,公路几何设计中检验路面排水的降雨强度可取高峰小时降雨量50mm/h;检验路面水膜厚度的限值标准可取一般值2.5 mm,极限值4 mm;水流路径长度最大不超过6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公路几何设计 路面水膜厚度 路面水流路径长度 降雨强度
下载PDF
公路行车视距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向阳 周淼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6-41,共6页
针对中国行车视距测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数字仿真模型技术,提出以"视线棱体"为核心的新的空间视距测算模型,分析并建立"视线棱体"与公路模型相关面的视线通视判断标准,并以此原理研发了相应的应用软件技术,... 针对中国行车视距测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数字仿真模型技术,提出以"视线棱体"为核心的新的空间视距测算模型,分析并建立"视线棱体"与公路模型相关面的视线通视判断标准,并以此原理研发了相应的应用软件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行车视距的计算精度;由于该计算模型和方法符合公路空间的实体关系,且其视距计算可考虑到路侧植物、护栏、标志牌等影响,因而测算结果更为准确。实际工程验证表明:"视线棱体"计算模型和方法的测算成果是可靠准确的;该方法和技术为公路尤其是双车道公路行车视距分析提供了科学而实用的技术手段,对公路安全设计与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行车视距 数字仿真模型 视线棱体 空间视距
原文传递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建蓓 王蒙 《公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4,共6页
通过互通式立交设计工作的实践,结合路线与立交设计软件的应用,探讨互通式立交设计的基本方 法、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及在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总体设计、线形设计和软件应用等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 互通式立交 高速公路 立交设计 线形设计 路线 总体设计 基本方法 流程 软件应用 心得体会
原文传递
公路三维关联优化设计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建蓓 张明波 《公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4-167,共4页
为解决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路线方案比选和优化等迫切问题,在数字地面模型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和开发了公路平、纵、横和三维模型之间实时关联互动的公路三维关联优化设计技术。
关键词 公路优化设计 公路CAD软件 路线方案比选
原文传递
基于道路信息模型的湛徐高速公路数字化信息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军 刘向阳 +1 位作者 黄皓 《公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以建筑信息模型为基础,引入道路信息模型概念,依托广东省湛(江)徐(闻)高速公路项目,研究建立了道路、桥梁以及相关构造物的三维模型;并基于GIS环境和虚拟仿真技术,研究开发公路数字化信息平台系统,实现公路三维模型与空间地理位置、测... 以建筑信息模型为基础,引入道路信息模型概念,依托广东省湛(江)徐(闻)高速公路项目,研究建立了道路、桥梁以及相关构造物的三维模型;并基于GIS环境和虚拟仿真技术,研究开发公路数字化信息平台系统,实现公路三维模型与空间地理位置、测量数据、图纸文档资料等关联信息的实时映射关系,开发应用了可视化的浏览、查询、计划进度、质量检核等诸多专业建设管理功能。系统可有效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效率和水平,有助于形成公路全寿命的基础信息数据库,能为后期的管养维护提供最为宝贵的信息数据,是对我国公路建设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建筑信息模型 道路信息模型 建设管理
原文传递
基于运行速度特征的公路平曲线设计半径推荐取值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建蓓 汪双杰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8-12,共5页
基于多个研究课题在运行速度理论和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揭示出不同类型、设计速度公路的运行速度特点和规律及其与平曲线半径之间的关系,提出与路段运行速度对应的各级公路平曲线半径设计推荐取... 基于多个研究课题在运行速度理论和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揭示出不同类型、设计速度公路的运行速度特点和规律及其与平曲线半径之间的关系,提出与路段运行速度对应的各级公路平曲线半径设计推荐取值范围。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关键技术指标取值为在公路路线设计与优化中实现定量化选用技术指标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保证公路设计中关键技术指标取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线设计 技术指标 平曲线半径 推荐值 运行速度
原文传递
长大纵坡安全与车路协同矛盾探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中国公路》 2018年第2期62-65,共4页
近年来,在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受到行业内外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死亡高速公路”“魔鬼高速公路”等标题时常出现在一些媒体报道中。到底什... 近年来,在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受到行业内外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死亡高速公路”“魔鬼高速公路”等标题时常出现在一些媒体报道中。到底什么是长大纵坡?长大纵坡路段交通安全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如何有效应对并遏制此类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纵坡 安全问题 山区高速公路 协同 公路交通 公路建设 路段
下载PDF
大型车辆横向稳定性对公路设计极限平曲线半径取值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京 张冬冬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42-46,共5页
针对目前公路设计研究采用的汽车横向稳定性计算模型仍然是刚性车辆的简化结构,未考虑汽车悬架及轮胎的弹性变形影响的问题,通过分析悬挂系统对车辆行驶的横向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大型车横向倾覆特点,推导出考虑车辆悬挂结构后的公路平面... 针对目前公路设计研究采用的汽车横向稳定性计算模型仍然是刚性车辆的简化结构,未考虑汽车悬架及轮胎的弹性变形影响的问题,通过分析悬挂系统对车辆行驶的横向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大型车横向倾覆特点,推导出考虑车辆悬挂结构后的公路平面设计指标计算方法及公式;参考Bonneson等的研究成果,给出了为保证车辆横向行驶安全舒适条件下的横向力系数推荐取值及不同设计速度时的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值。结果表明:提出的设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取值为现有标准规范的修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几何设计 超高 横向力系数 车辆悬挂
原文传递
基于Geodatabase的“数字公路”基础信息平台数据库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明波 刘建蓓 +2 位作者 王敏 付正 《公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7-211,共5页
建立“数字公路”基础信息平台是实现高速公路信息化和可视化管理最重要的基础支撑,基于G IS技术的高速公路基础信息数据库是“数字公路”平台的核心内容。重点介绍了在A rcG IS软件平台上,直接利用公路设计数据建立“数字公路”基础信... 建立“数字公路”基础信息平台是实现高速公路信息化和可视化管理最重要的基础支撑,基于G IS技术的高速公路基础信息数据库是“数字公路”平台的核心内容。重点介绍了在A rcG IS软件平台上,直接利用公路设计数据建立“数字公路”基础信息平台数据库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在G IS数据库设计中的关键内容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数字公路”基础信息平台 GEODATABASE 数据库 UML
原文传递
公路虚拟仿真在M3项目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向阳 刘建蓓 《公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6-69,共4页
结合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M 3标段虚拟仿真模型的建立过程,总结了公路虚拟仿真模型的组成和建立流程。
关键词 公路虚拟仿真 线性指标 环保景观 空间视距
原文传递
公路运行速度过渡段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建蓓 王佐 《公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9-113,共5页
在相关运行速度理论、模型及其特征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公路项目设计和安全性评价实践,总结分析不同类型公路运行速度整体变化特点以及路线设计与指标选用特点,探讨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公路的运行速度过渡段设计方法和速度过渡段最小长度... 在相关运行速度理论、模型及其特征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公路项目设计和安全性评价实践,总结分析不同类型公路运行速度整体变化特点以及路线设计与指标选用特点,探讨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公路的运行速度过渡段设计方法和速度过渡段最小长度,并总结速度过渡设计的总体原则。运行速度过渡段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减小路线相邻路段间的运行速度变化,有助于提高公路线形设计的协调性和一致性,提高公路行车的安全性。该方法是对我国现行公路路线设计方法的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运行速度 路线设计 速度过渡段 协调性
原文传递
公路路线的交点曲线计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蒙 《国外公路》 1999年第6期25-27,共3页
文中介绍一种以曲线计算为内核的新的交点转角公路平曲线计算方法,适用于目前直曲线混合法定线时任意复杂线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并以标准的“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形式输出设计结果。
关键词 交点曲线计算法 公路 线路设计
下载PDF
公路动态全景透视图的微机制作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军 《公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43-46,共4页
简要介绍依托AutoCAD和3DStudio,在微机上制作公路动态全景透视图的技术方法,同时讨论公路动态全景透视图的制作流程及此项技术的难点和重点,并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谈此项技术在公路、桥梁、互通立交等设计上的应用。
关键词 动态全景透视图 高等级公路 微机 制作技术
原文传递
降雨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京 刘建蓓 +1 位作者 王元庆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4-139,共6页
为量化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特征的影响,以海南省东线高速公路交通流和降雨量数据为基础,研究了不同降雨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流参数中车速与密度的分布规律,标定了不同降雨气象条件下高速公路速度-密度分布的二阶段Greenshie... 为量化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特征的影响,以海南省东线高速公路交通流和降雨量数据为基础,研究了不同降雨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流参数中车速与密度的分布规律,标定了不同降雨气象条件下高速公路速度-密度分布的二阶段Greenshields交通流模型,回归分析得到了降雨强度与能见度对高速公路交通流模型各参数的天气影响系数。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增大,该系数对高速公路最大流量和自由流车速的影响越大,与无雨天气相比,小雨、中雨和大雨天气下高速公路最大流量分别下降15.7%、19.1%和32.5%,自由流车速分别下降4.4%、7.3%和10.6%,而交通流模型中临界密度、截距速度受不同降雨的影响趋势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天气影响系数 二阶段交通流模型 高速公路 降雨
原文传递
中国公路运行速度体系与工程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汪双杰 +1 位作者 刘建蓓 罗满良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7,23,共8页
为创建中国公路运行速度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提高公路安全设计水平,在连续10年分阶段对中国20个省区35条高速和一级公路、39条二级及以下双车道公路现场数据采集、试验观测与事故调查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中国公路交通特性、运行速度... 为创建中国公路运行速度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提高公路安全设计水平,在连续10年分阶段对中国20个省区35条高速和一级公路、39条二级及以下双车道公路现场数据采集、试验观测与事故调查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中国公路交通特性、运行速度特征与交通安全的关系,针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双车道公路等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室内模拟试验、实体工程观测与实车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国公路运行速度的特征与规律,提出了符合中国公路交通特点的运行速度代表车型划分标准,系统建立了各级公路及关键路段运行速度模型,创新集成了公路路线安全综合评价、公路路线安全设计、公路速度综合控制等工程应用技术及相关标准、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系列成果填补了中国公路运行速度应用模型、设计与速度控制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白,为公路安全设计、评价及科学地进行速度控制提供了成套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运行速度 安全性评价 安全设计 速度控制 工程应用
原文传递
双车道公路运行速度与空间视距测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松 刘向阳 《公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21,共5页
速度和视距一直是影响双车道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得到双车道公路运行速度和视距的结果,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双车道公路运行速度和空间视距的测算方法,并在江西省宜安二级公路进行了实地验证。该方... 速度和视距一直是影响双车道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得到双车道公路运行速度和视距的结果,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双车道公路运行速度和空间视距的测算方法,并在江西省宜安二级公路进行了实地验证。该方法的提出为量化双车道公路安全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车道公路 运行速度 空间视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