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睑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建民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9期1030-1032,共3页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BC)是最常见的皮肤癌,同时也是眼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75%的BBC发生在头颈部区域,多见于下眼睑和内眦,大部分为结节状皮损,也可进展为经久不愈的溃疡,需要与睑板腺癌、黑...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BC)是最常见的皮肤癌,同时也是眼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75%的BBC发生在头颈部区域,多见于下眼睑和内眦,大部分为结节状皮损,也可进展为经久不愈的溃疡,需要与睑板腺癌、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等疾病进行鉴别[1]。近年来BBC发病率逐年上升,眼睛作为五官的重要一员,一旦病变侵袭眼眶或发生远处转移,很可能需要进行眶内容剜除术等根治手术,不仅影响患者眼部功能及美观,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早期诊断对BBC的预后十分重要,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发生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既往失败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次尝试成功的预测因素及短期预后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文铮 吴铮 +10 位作者 彭红玉 赵东晖 赵烨婧 郑泽 王韶屏 李世英 程姝娟 李佳宣 刘昊 柳景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695-699,共5页
目的研究既往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失败再次尝试成功的预测因素和术后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既往CTO-PCI失败再次尝试的患者。使用logistic单因... 目的研究既往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失败再次尝试成功的预测因素和术后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既往CTO-PCI失败再次尝试的患者。使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再次PCI的技术成功预测因素。观察终点为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Q波心肌梗死、急诊再次血运重建、卒中和出血事件。结果共194例CTO病变患者入选本研究。技术成功率为6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闭塞段<20 mm(OR 2.94,95%CI 1.36~6.37)、非钙化病变(OR 2.93,95%CI 1.36~6.30)、远端着陆区充足(OR 4.46,95%CI 2.06~9.66)、Rentrop分级≥2级(OR 5.98,95%CI 2.46~14.51)和首选策略为逆向(OR 10.28,95%CI 3.58~29.50)均为再次尝试成功的预测因素(均P<0.05)。术后30 d整体卒中发生率为2.1%,轻微出血发生率为14.4%,严重出血发生率为2.6%,未发生其他不良事件。结论既往失败CTO-PCI患者再次尝试技术成功的预测因素包括闭塞段<20 mm、非钙化病变、良好的着陆区、Rentrop分级≥2级和首选逆向途径。再次CTO-PCI的成功率尚可接受,需要警惕出血和卒中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黄一诺 +6 位作者 李佳宣 刘昊 袁博艺 曾嵘 张心恬 李文铮 柳景华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1403-1405,共3页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一类涉及循环系统的临床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属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由肝脏...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一类涉及循环系统的临床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属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由肝脏、骨骼肌、胰腺等分泌,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有调节作用。不仅如此,有新近研究表明FGF21在大鼠心脏、血管等组织中亦有表达,对心血管系统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1]。本文将对FGF21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心肌肥厚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下载PDF
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不同测量范围对正常健康眼脉络膜血管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爽 王康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6-369,共4页
目的观察频域OCT不同测量范围对正常健康眼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友谊医院眼科就诊且经检查未发现眼部异常的87名健康者174只眼纳入研究。均接受频域OCT深度增强成像技术经黄斑... 目的观察频域OCT不同测量范围对正常健康眼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友谊医院眼科就诊且经检查未发现眼部异常的87名健康者174只眼纳入研究。均接受频域OCT深度增强成像技术经黄斑中心凹单线扫描,对采集的脉络膜图像经二值化处理后,计算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半径750、1500、3000、4500μm范围的CVI,并据此分组。组间CVI比较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750μm组、1500μm组、3000μm组、4500μm组CVI平均值分别为0.681±0.003、0.678±0.002、0.677±0.002、0.676±0.002。两两比较,750μm组和4500μm组差值为0.005±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其余两两比较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健康眼距黄斑中心凹距离不同,CVI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正常健康眼 脉络膜血管指数
原文传递
脉络膜血管指数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治疗预后评估中价值初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郎需强 王康 +2 位作者 李爽 杨杨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4期298-303,共6页
目的比较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和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测量稳定性与一致性,并观察在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过程中,SFCT和CVI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单眼... 目的比较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和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测量稳定性与一致性,并观察在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过程中,SFCT和CVI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单眼非缺血型CRVO患者17例(17只眼),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5.66±12.33)岁,以及正常人17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3.46±18.22)岁。所有患者均在无菌条件下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克隆抗体(0.5mg,0.05ml),每个月注射1次,共注射2次。分别于注射前及首次注射后1、2个月,采集CRVO患眼(17只眼)、对侧眼(17只眼)及年龄相匹配正常眼(17只眼)的OCT黄斑中心凹图像,进行分析并观察其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眼SFCT值为(281.39±79.20)μm,患眼和正常眼不同时间的SFCT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VO患眼抗VEGF治疗前SFCT平均为(362.14±65.12)μm,治疗后1、2个月分别为(280.12±55.92)μm和(271.73±50.16)μm,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的SFCT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抗VEGF治疗前CVI值为(65.77±4.12)%,治疗后1、2个月分别为(62.03±5.11)%、(60.94±5.82)%,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的CVI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RVO眼平均BCVA为0.74±0.25(20/83±20/62),治疗后1、2个月BCVA分别为0.49±0.26(20/43±20/52)、0.48±0.31(20/48±20/56),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BCV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I计算方法的波动性相比较于SFCT较小,变异程度低。结论CVI可能成为CRVO患者接受抗VEGF治疗之后短期临床评估患者预后的一种稳定的生物学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脉络膜血管指数 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玻璃体注射
下载PDF
眼睑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建民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7期778-781,共4页
在亚洲国家,眼睑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占眼睑恶性眼睑肿瘤的8%~12%,是继基底细胞癌、睑板腺癌之后第三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1-2]。但它更具侵袭性、发展快、病程短,是一种潜在的致命性疾病,具有相当高的病死率和发病... 在亚洲国家,眼睑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占眼睑恶性眼睑肿瘤的8%~12%,是继基底细胞癌、睑板腺癌之后第三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1-2]。但它更具侵袭性、发展快、病程短,是一种潜在的致命性疾病,具有相当高的病死率和发病率,易侵入眼眶和颅内并转移到淋巴结和远处器官。研究显示,肿瘤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为10%~20%,甚至高达25%[3]。鳞状细胞癌往往由日光性角化病进展而成,紫外线照射是最重要的恶变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 鳞状细胞癌 流行病学 发生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睑板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7
作者 马建民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12期1413-1416,共4页
睑板腺癌(meibomian gland carcinoma,MGC)又称麦氏腺癌,起源于睑板腺上皮,是我国眼睑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基底细胞癌[1]。MGC发病早期无特异临床症状,很容易被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期[2],因此,早期诊断对改善MGC患者的预后至关重... 睑板腺癌(meibomian gland carcinoma,MGC)又称麦氏腺癌,起源于睑板腺上皮,是我国眼睑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基底细胞癌[1]。MGC发病早期无特异临床症状,很容易被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期[2],因此,早期诊断对改善MGC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对提高MGC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主要总结了最新的MGC标志物,用以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对流行病学、临床与病理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癌 麦氏腺癌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