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6
1
作者 彭秀晴 +2 位作者 刘廷江 孙福振 王振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52-1354,共3页
目的对比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指导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传统的常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促进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3—8月实施的腹腔镜手术患者24例,围术期护理采用FTS理念指导的优化护理措施;调取以往住院... 目的对比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指导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传统的常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促进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3—8月实施的腹腔镜手术患者24例,围术期护理采用FTS理念指导的优化护理措施;调取以往住院同种手术患者采用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方式的患者24例为传统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资料。结果FTS护理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6±2.6)d,传统护理组为(7.8±3.9)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TS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37.5%(9/24),传统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58.3%(14/2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理念指导的围术期护理缩短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泌尿外科手术 康复护理 腹腔镜
下载PDF
肾癌术后择时生物治疗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彭秀晴 +2 位作者 孙福振 王红欣 王振显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8-619,共2页
目的探讨肾癌术后择时生物治疗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按手术后应用生物治疗的单双数顺序将109例肾癌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单数为试验组53例,双数为对照组56例,均应用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α-2b单双日交替给药,试验组19:00给药,对照组按... 目的探讨肾癌术后择时生物治疗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按手术后应用生物治疗的单双数顺序将109例肾癌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单数为试验组53例,双数为对照组56例,均应用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α-2b单双日交替给药,试验组19:00给药,对照组按常规治疗8:00给药,两组均在给药前做好健康教育。观察记录给药后第1周发热反应,并用自制标有不适反应的线性视觉模拟评分卡,对患者用药后第1、2、3天舒适度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发热47例(88.7%),对照组发热48例(8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给药后舒适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癌术后生物治疗择时给药可以改善患者的不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生物疗法 择时
原文传递
分米波防治屈肌腱粘连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田德虎 +4 位作者 米立新 韩久卉 张经歧 张仲 杨联平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46-649,共4页
目的 研究分米波对肌腱粘连和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用 2 8只白色Leghorn鸡 ,随机平均分为A组 (术后分米波治疗组 )和B组 (手术对照组 ) ,将趾深屈肌腱切断、修复 ,术后 1d~ 3周A组足爪局部用分米波治疗 ,B组不行分米波治疗。每组动物... 目的 研究分米波对肌腱粘连和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用 2 8只白色Leghorn鸡 ,随机平均分为A组 (术后分米波治疗组 )和B组 (手术对照组 ) ,将趾深屈肌腱切断、修复 ,术后 1d~ 3周A组足爪局部用分米波治疗 ,B组不行分米波治疗。每组动物分别于术后 3、6周随机处死 7只 ,进行大体和光镜、电镜观察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见A组粘连明显减少 ,电镜检查A组成纤维细胞蛋白合成代谢较B组更旺盛。生物力学检测显示A组肌腱滑动距离、康复顺应性 抗张力强度均大于B组 (P <0 .0 1)。结论 分米波可有效地促进肌腱愈合 ,减少肌腱粘连 ,为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米波 防治 屈肌腱粘连 实验研究 肌腱损伤
原文传递
血清炎症因子对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郁鹏 +6 位作者 杨迪 韩春 朱稷兴 暴通 段亚飞 范风亮 张宏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对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预测意义,以及指导手术时机和预防切口感染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采用内固定治疗的100例闭合性骨折患者资料,男52例,女48例;年龄24~76岁,平均45岁;骨折...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对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预测意义,以及指导手术时机和预防切口感染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采用内固定治疗的100例闭合性骨折患者资料,男52例,女48例;年龄24~76岁,平均45岁;骨折类型:股骨骨折14例,胫骨平台骨折19例,髌骨骨折25例,pilon骨折8例,胫腓骨中段骨折22例,跟骨骨折12例。其中2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测定术前及术后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CRP)、动态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白细胞。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感染指标与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性。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制作ROC曲线,确定其最佳筛选点。结果所检测感染指标中,术前CRP测定和术后感染呈相关性,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术前1dCRP的最佳筛选点为25mg/L。结论术前CRP检测能够有效地预测术后感染的发生概率,若术前1dCRP〉25mg/L,则不适宜于第2天进行手术,且应在术后积极预防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骨折 闭合性 感染 血清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远指间关节过伸角度固定对锤状指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朱稷兴 +4 位作者 段亚飞 窦志 韩春 暴通 范凤亮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71,共2页
目的分析远指间关节过伸角度固定对锤状指疗效的影响。方法2008至2010年收治伸肌终腱止点近端1~3mm断裂致锤状指34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于0°位,B组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于过伸5°-15°位;两组均... 目的分析远指间关节过伸角度固定对锤状指疗效的影响。方法2008至2010年收治伸肌终腱止点近端1~3mm断裂致锤状指34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于0°位,B组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于过伸5°-15°位;两组均不固定近指间关节,常规缝合肌腱断端。术后6周取出克氏针,经3~6个月功能锻炼后,测量患指远指间关节屈伸角度及活动范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远指间关节屈、伸角度及活动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6例患者延迟拆线3~5d,9例伤口皮缘表现轻度血运障碍,其中2例出现小范围浅表坏死结痂,1例肌腱再次断裂。结论锤状指手术时固定远指间关节过伸角度应该以健侧对应手指或相邻手指作为对照,尽量接近中立位,过伸角度不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损伤 指关节 锤状指
原文传递
心理诱导联合足三里按摩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彭秀晴 +3 位作者 王红欣 王书霞 孙福振 李荣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21期2614-2615,2624,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诱导联合足三里按摩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8年12月腹部手术术后患者161例并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和术后6 h后足三里穴位按摩5 min,早、中、晚各1次,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心理诱导。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诱导联合足三里按摩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8年12月腹部手术术后患者161例并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和术后6 h后足三里穴位按摩5 min,早、中、晚各1次,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心理诱导。观察2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腹胀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均<0.05)。结论心理诱导联合足三里按摩可明显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诱导 穴位按摩 足三里 胃肠功能
下载PDF
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对跟骨骨折术后疗效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占法 张英泽 +1 位作者 郑占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25-929,共5页
目的研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对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跟骨骨折术后疗效的评定价值。方法2006年2月-9月,收治64例单侧新鲜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20~53岁,平均36.7岁。病程3~14... 目的研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对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跟骨骨折术后疗效的评定价值。方法2006年2月-9月,收治64例单侧新鲜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20~53岁,平均36.7岁。病程3~14d。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9例,Ⅲ型11例,Ⅳ型2例。采用微创切开复位改良钢板螺栓加压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2例,男29例,女3例;年龄18~56岁,平均37.1岁。病程4~15d。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8例,Ⅲ型11例,Ⅳ型3例。采用标准L形切口AO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分别于术后1、2年,采用FootscanUSB2平板式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对两组患者行动态双足足底压力测试,比较两组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情况,并对所测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获2年随访,实验组未见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及腓肠神经终末支损伤。对照组3例出现切口皮缘局部坏死,经换药后切口愈合;1例腓肠神经终末支损伤,局部皮肤感觉减退。术后1、2年,对照组健患足双足站立相的冲量、足弓指数、距下关节活动范围、足底压力中心外移及足跟宽度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患足上述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两组健患足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实验组Maryland评分为(86.74±8.56)分,对照组为(71.24±10.06)分;术后2年实验组为(87.35±8.49)分,对照组为(72.41±9.69)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otscan USB2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可对跟骨骨折患者手术疗效进行定量评价;改良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优于传统AO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内固定 足底压力 步态分析 疗效评定
原文传递
髋臼后柱骨折模型建立及髋臼后柱骨折钢板内固定和拉力螺钉内固定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17
8
作者 吴啸波 张奇 +2 位作者 陈伟 张英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2期10236-10240,共5页
背景:目前手术治疗已成为移位髋臼骨折治疗的金标准,累及髋臼后柱骨折的发生率较高,但选择何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髋臼后柱骨折较为适宜尚无定论。目的:建立髋臼后柱骨折模型,比较髋臼后柱骨折钢板内固定和拉力螺钉内固定的稳定性。方法:取... 背景:目前手术治疗已成为移位髋臼骨折治疗的金标准,累及髋臼后柱骨折的发生率较高,但选择何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髋臼后柱骨折较为适宜尚无定论。目的:建立髋臼后柱骨折模型,比较髋臼后柱骨折钢板内固定和拉力螺钉内固定的稳定性。方法:取成年防腐半骨盆标本20个,建立髋臼后柱骨折模型。将骨折模型标本随机分为钢板内固定组和拉力螺钉内固定组,进行轴向压缩实验,比较两种固定方式骨折断端的水平位移和剪切刚度。结果与结论:钢板内固定组和拉力螺钉内固定组骨折断端的水平位移分别为(1.64±0.17)mm和(1.70±0.20)mm;剪切刚度分别为(392.40±41.22)N/mm和(386.33±50.07)N/mm。两组间水平位移以及剪切刚度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髋臼后柱骨折模型可用于评价髋臼后柱骨折不同内固定的稳定性,髋臼后柱骨折拉力螺钉内固定与钢板内固定的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模型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05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7
9
作者 郑永波 贺占青 +4 位作者 孟宪涛 陈盛鹏 杜会改 齐生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65-866,869,共3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临床经验,探讨LA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以来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中转开腹,余均经腹腔镜顺利完成;有3例因探查发现卵巢囊肿,同时行经腹腔...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临床经验,探讨LA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以来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中转开腹,余均经腹腔镜顺利完成;有3例因探查发现卵巢囊肿,同时行经腹腔镜卵巢囊肿摘除术;3例同时行肠粘连松解术。该组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d。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治疗阑尾炎的良好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有美容效果等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下载PDF
5-氟尿嘧啶防治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经歧 +6 位作者 田德虎 彭秀晴 吴军 王洲 庆元 段亚飞 王翠花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42-846,共5页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损伤肌腱修复术后肌腱粘连和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32只Leghorn鸡,4月龄,体重1.5~1.7kg。随机分为A、B组(n=16)。将第、、趾趾深屈肌腱切断以6-0尼龙线作改良Kessler法腱内缝合,8-0...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损伤肌腱修复术后肌腱粘连和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32只Leghorn鸡,4月龄,体重1.5~1.7kg。随机分为A、B组(n=16)。将第、、趾趾深屈肌腱切断以6-0尼龙线作改良Kessler法腱内缝合,8-0缝线作肌腱周边单纯连续缝合,A组用25mg/ml5-FU浸泡的脑棉(大小为7mm×20mm×1mm)贴合于肌腱修复部位腱鞘4次,每次1min;B组为对照,局部用生理盐水,方法同A组。分别于术后3、6周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透射电镜检查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术后3、6周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见A组粘连明显减少,术后6周A组肌腱愈合优良率为71.4%,B组肌腱愈合优良率为42.8%,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3、6周肌腱滑动距离、康复顺应性A组分别为4.85±1.31mm、0.67±0.42mm与5.74±1.61mm、1.55±0.35mm,B组分别为2.99±0.51mm,0.24±0.14mm与3.65±0.54mm、1.22±0.16mm,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抗张力强度,A组20.28±4.92N,B组21.29±4.88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抗张力强度,A组47.12±6.76N,B组39.31±7.20N,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FU可有效地减少肌腱粘连,无明显抑制肌腱的内源性愈合机制,是一种防治肌腱粘连理想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损伤 屈肌腱 粘连 5-氟尿嘧啶
下载PDF
髋臼后柱骨折不同方式钢板内固定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吴啸波 张奇 +1 位作者 张英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5-668,共4页
目的研究髋臼后柱骨折4种方式钢板内固定的稳定性。方法半骨盆标本20个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建立髋臼后柱骨折模型,行4种方式钢板内固定:A组:钢板两端各固定2枚螺钉;B组:钢板两端各固定3枚螺钉;C组:骨折线两侧距骨折线最近的螺孔及钢... 目的研究髋臼后柱骨折4种方式钢板内固定的稳定性。方法半骨盆标本20个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建立髋臼后柱骨折模型,行4种方式钢板内固定:A组:钢板两端各固定2枚螺钉;B组:钢板两端各固定3枚螺钉;C组:骨折线两侧距骨折线最近的螺孔及钢板每端2个螺孔固定;D组:骨折线两侧各固定4枚螺钉。行轴向压缩实验,观察骨折断端位移和剪切刚度。结果A、B、C、D组位移分别为(4.68±0.35)、(2.80±0.25)、(2.12±0.11)mm和(1.58±0.17)mm,剪切刚度分别为(129.42±9.60)、(228.91±12.05)、(285.21±26.16)N/mm和(414.71±34.29)N/mm。各组位移和剪切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后柱骨折钢板内固定时,危险区内安全置钉能增强内固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踝部损伤机制与后踝骨折块大小及治疗方法选择的关系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吴昊天 智萍 +5 位作者 陈伟 张奇 侯志勇 吴文娟 张英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1期2917-2919,共3页
目的探讨踝部3种损伤中损伤机制与后踝骨折块大小及治疗方法选择的关系。方法测量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233例单纯踝关节骨折(C损伤)、35例后踝骨折线与胫骨骨折线连续损伤(B损伤)、91例后踝骨折线... 目的探讨踝部3种损伤中损伤机制与后踝骨折块大小及治疗方法选择的关系。方法测量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233例单纯踝关节骨折(C损伤)、35例后踝骨折线与胫骨骨折线连续损伤(B损伤)、91例后踝骨折线与胫骨骨折线不连续损伤(A损伤)3种损伤中后踝骨块长度占胫骨远端关节面长度的比例,并对3种损伤中存在的后踝骨折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根据可视化疼痛评估量表(VAS评分)比较后踝骨折治疗效果。结果后踝骨折块长度占胫骨远端关节面长度的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A损伤、B损伤、C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15)%比(30±9)%比(12±10)%,x^2=187.453,P=0.0000]。12个月时58例A损伤、31例B损伤、167例C损伤患者获得随访,后踝骨折固定与未固定患者的VAS评分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损伤机制不同导致后踝骨折块大小及手术治疗原则不同,但后踝骨折块的解剖复位是获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踝关节 治疗
原文传递
5-氟尿嘧啶预防屈肌腱粘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经歧 +7 位作者 田德虎 张英泽 彭秀晴 王洲 吴军 段亚飞 窦志 王翠花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94-796,共3页
目的评价局部应用5-氟尿嘧啶对屈肌腱修复术后防止肌腱粘连和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年8月-2007年6月收治的48例开放性锐器伤致手部屈肌腱完全断裂患者,根据就诊时间随机分为5-氟尿嘧啶组及对照组。5-氟尿嘧啶组:26例39指,男17例,... 目的评价局部应用5-氟尿嘧啶对屈肌腱修复术后防止肌腱粘连和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年8月-2007年6月收治的48例开放性锐器伤致手部屈肌腱完全断裂患者,根据就诊时间随机分为5-氟尿嘧啶组及对照组。5-氟尿嘧啶组:26例39指,男17例,女9例;年龄(29.3±9.8)岁;Ⅰ区损伤19指,Ⅱ区损伤20指;单指肌腱损伤12例,2指以上14例;伤后(2.4±1.6)h手术。对照组:22例36指,男14例,女8例;年龄(26.1±8.7)岁;Ⅰ区损伤16指,Ⅱ区损伤20指;单指肌腱损伤10例,2指以上12例;伤后(2.1±1.8)h手术。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肌腱损伤分区和单指损伤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氟尿嘧啶组于屈肌腱修复后局部应用浓度25mg/mL的5-氟尿嘧啶浸泡的脑棉片贴合于肌腱修复部位的腱鞘滑膜面4次,每次1min;对照组应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5-氟尿嘧啶液。结果术后两组伤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肌腱断裂发生。5-氟尿嘧啶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8个月,平均4.1个月;对照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8个月,平均3.9个月。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价法评定疗效:5-氟尿嘧啶组优22指,良13指,可3指,差1指,优良率89.7%;对照组优11指,良15指,可9指,差1指,优良率72.2%。5-氟尿嘧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为差的1例均于术后6个月行肌腱松解术,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5-氟尿嘧啶可有效减少屈肌腱修复术后的肌腱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屈肌腱 肌腱损伤 粘连 5-氟尿嘧啶
下载PDF
肢体动脉编码和损伤分型系统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英泽 +6 位作者 马利杰 陈伟 秦迪 郑占乐 刘建宁 吴文娟 吴昊天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01-803,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编码和损伤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借鉴AO骨折编码和分型的方法来研究全身主要血管的编码和血管损伤的分型,结合动脉主要分支发出的位置分为近、中、远三段。在此基础上加入动脉损伤严重程度分级,用以指导临床血管损伤的治... 目的研究血管编码和损伤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借鉴AO骨折编码和分型的方法来研究全身主要血管的编码和血管损伤的分型,结合动脉主要分支发出的位置分为近、中、远三段。在此基础上加入动脉损伤严重程度分级,用以指导临床血管损伤的治疗。结果将全身的丰要动脉和血管损伤的严重稚度用数字和字母进行了编码和分型。结论此血管编码分型系统能够比较明确地表示血管损伤部化及类型,方便科学统计和流行病学调查,便于掌握,有利于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损伤 编码 分型
原文传递
桡骨头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英泽 +2 位作者 郑占乐 张奇 陈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96-89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桡骨头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87例桡骨头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桡骨头骨折54例,男性36例,女性18例;年龄18—65岁,平均33岁;按照Mason...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桡骨头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87例桡骨头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桡骨头骨折54例,男性36例,女性18例;年龄18—65岁,平均33岁;按照Mason分型:Ⅰ型15例,Ⅱ型23例,Ⅲ型16例;致伤原因:摔伤40例,交通伤8例,坠落伤6例。桡骨颈骨折33例,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9—17岁,平均13岁;按O’brien分型:Ⅰ型8例,Ⅱ型14例,Ⅲ型11例;致伤原因:摔伤29例,交通伤1例,坠落伤3例。桡骨头骨折MasonI型给予肘关节功能位石膏固定,MasonⅡ型行切开复位微型钉或桥式“T”型钢板固定,MasonⅢ型中严重粉碎性骨折行桡骨头假体置换术,而骨折块较大、块数小于3块的MasonⅢ型骨折应用桥式锁定钢板固定,修复损伤的环状韧带。桡骨颈骨折O’brienI型骨折行肘关节功能位石膏固定,O’brienⅡ、Ⅲ型骨折均行撬拨复位经皮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7.2个月,参照Wheeler评价系统评定疗效,桡骨头骨折优26例,良20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5.2%;桡骨颈骨折优20例,良9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7.9%。结论不同类型的桡骨头颈骨折要根据其损伤特点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解剖复位,保留桡骨头结构,早期修复和保护环状韧带和早期功能锻炼是桡骨头颈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原文传递
改良双克氏针加压固定治疗陈旧性骨性锤状指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韩春 +5 位作者 朱稷兴 暴通 段亚飞 范风亮 郁鹏 张宏光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5-346,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双克氏针加压固定治疗陈旧性骨性锤状指的疗效。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我们对旧性骨性14例陈锤状指患者采用改良双克氏针加压固定治疗,术后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拔出克氏针。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 目的探讨改良双克氏针加压固定治疗陈旧性骨性锤状指的疗效。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我们对旧性骨性14例陈锤状指患者采用改良双克氏针加压固定治疗,术后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拔出克氏针。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4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按Crawford法进行功能评定:优10例,良3例,可1例。结论改良双克氏针加压固定法是治疗陈旧性骨性锤状指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陈旧性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
原文传递
可吸收线在锤状指伸肌腱止点重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稷兴 +4 位作者 韩春 暴通 段亚飞 范风亮 郁鹏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在锤状指伸肌腱止点重建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7年11月收治需行止点重建的锤状指患者6例,排除骨性锤状指,均为男性,年龄30~55岁,平均41岁,均为右侧,其中环指2例、中指3例、示指1例。伤后就诊时间为2~5...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在锤状指伸肌腱止点重建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7年11月收治需行止点重建的锤状指患者6例,排除骨性锤状指,均为男性,年龄30~55岁,平均41岁,均为右侧,其中环指2例、中指3例、示指1例。伤后就诊时间为2~5 d,平均2.7 d,均为闭合性损伤。可吸收线替代钢丝行止点重建手术。6周拔除克氏针。结果依据Crawford评价标准评价:优3例、良2例、可1例。结论可吸收线作为钢丝的替代材料应用于锤状指止点重建的治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损伤 治疗结果 锤状指 可吸收线 止点重建
原文传递
采用Footscan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占法 马利杰 +3 位作者 李西成 张奉琪 张英泽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 观察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60例单侧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病例均于术后24 h时遵医嘱开始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术后定期进行Footscan足底压力检测... 目的 观察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60例单侧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病例均于术后24 h时遵医嘱开始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术后定期进行Footscan足底压力检测,并根据其足底压力参数特点指导康复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术后2个月、7个月时采用Footscan系统对其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同时进行足部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2个月时,2组患者健患侧距骨下关节活动范围、压力中心侧方位移、足跟着地期时间、足跟外侧压强峰值与冲量、足部功能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个月时,发现2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术后2个月时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各项指标(足跟着地期时间除外)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足底压力参数,进一步提高术后康复疗效;另外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还可对跟骨骨折术后康复疗效进行客观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足底压力 步态分析 康复指导
原文传递
无创穴位刺激配合心理诱导防治术后恶心呕吐 被引量:8
19
作者 彭秀晴 +3 位作者 王红欣 王书霞 刘廷江 孙福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249-3251,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穴位刺激配合心理诱导对外科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156例泌尿外科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术后回病房即行内关、足三里穴位无创刺激,每穴刺激3min,每2小时一次,有恶心症状随时实施,... 目的:探讨无创穴位刺激配合心理诱导对外科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156例泌尿外科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术后回病房即行内关、足三里穴位无创刺激,每穴刺激3min,每2小时一次,有恶心症状随时实施,同时给予心理诱导护理。对照组不施加上述措施,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完全控制、部分控制、轻微控制、未控制的例数分别为65、8、4、2例,对照组为51、7、7、12例。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穴位刺激配合心理诱导能有效防治手术后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恶心呕吐 无创穴位刺激 心理诱导
下载PDF
无创穴位刺激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彭秀晴 董素婷 +2 位作者 王书霞 王红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03X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无创穴位刺激对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9月全麻和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266例,随机分试验组131例和对照组135例。两组患者均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术后回病房即行内关、足三里点压...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无创穴位刺激对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9月全麻和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266例,随机分试验组131例和对照组135例。两组患者均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术后回病房即行内关、足三里点压按揉穴位刺激每穴3min,1次/2h,有恶心症状随时按揉;而对照组患者不施加上述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控制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内关、足三里穴位点压按揉能有效预防术后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 足三里 穴位按压 手术后恶心呕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