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民政府秘密组织赴日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述评 被引量:3
1
作者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12期42-46,共5页
南京大屠杀发生后 ,国民政府即公开进行了强烈谴责 ,并于 1938年初春秘密派遣人员赴日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国民政府秘密组织赴日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 ,是一次正义、成功的对敌工作 ,也是二次大战中绝无仅有的在敌国首都宣传的范例。本... 南京大屠杀发生后 ,国民政府即公开进行了强烈谴责 ,并于 1938年初春秘密派遣人员赴日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国民政府秘密组织赴日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 ,是一次正义、成功的对敌工作 ,也是二次大战中绝无仅有的在敌国首都宣传的范例。本文根据对董显光致蒋介石密呈等资料的研究 ,不仅仅是将一个被埋没的历史事实披露于世 ,还是对日本右翼势力无耻谎言的有力驳斥 :中国政府及人民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强烈反对和抗议源自于日军暴行发生之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赴日揭露 南京大屠杀
下载PDF
1945—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审计制度述评 被引量:2
2
作者 柳立颖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54,共4页
抗战胜利后 ,国民政府重新设置或调整了审计机构 ,制定并修正了一些审计法规 ,并以就地审计、抽查审计和巡回审计为工作中心 ,推行审计制度改革 ,对恢复和重建战后国民经济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受内战的影响 ,这种改革与战后国民经济一直... 抗战胜利后 ,国民政府重新设置或调整了审计机构 ,制定并修正了一些审计法规 ,并以就地审计、抽查审计和巡回审计为工作中心 ,推行审计制度改革 ,对恢复和重建战后国民经济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受内战的影响 ,这种改革与战后国民经济一直在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下进行 ,因此南京国民政府审计工作无法有根本性改观 ,难免最终遭致失败的厄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经济建设 国民政府 审计制度
下载PDF
奉安大典的政治观察:以蒋汪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22,30,共7页
本文以孙中山葬事筹备与奉安大典为历史背景,对蒋介石与汪精卫在此时期的相互关系:政治合作与政治斗争,以及蒋汪在政治上的此消彼长,蒋介石最终如何牢固控制中央政府,取代汪精卫而成为国民党新领袖的全过程为中心,观察蒋介石是如何利用... 本文以孙中山葬事筹备与奉安大典为历史背景,对蒋介石与汪精卫在此时期的相互关系:政治合作与政治斗争,以及蒋汪在政治上的此消彼长,蒋介石最终如何牢固控制中央政府,取代汪精卫而成为国民党新领袖的全过程为中心,观察蒋介石是如何利用孙中山留下的政治遗产,使其在中国政治舞台的博弈中获得了胜利,并确立了其为孙中山先生接班人的政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奉安大典 孙中山 蒋介石 汪精卫
下载PDF
程瑞芳日记考释 被引量:1
4
作者 管辉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2-135,共4页
《程瑞芳日记》是首次发现的中国人以亲历、亲见、亲闻记录下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日记。与以往公布与出版的中国人所写日记体回忆录不同 ,《程瑞芳日记》逐日所记叙的是作者亲眼所见的日军对金陵女大安全区烧杀奸抢的暴行 ,以及她在日... 《程瑞芳日记》是首次发现的中国人以亲历、亲见、亲闻记录下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日记。与以往公布与出版的中国人所写日记体回忆录不同 ,《程瑞芳日记》逐日所记叙的是作者亲眼所见的日军对金陵女大安全区烧杀奸抢的暴行 ,以及她在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心路历程。本文所作考释是对《程瑞芳日记》及其作者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瑞芳 “南京大屠杀” 日记 安全区 历史考证
下载PDF
周恩来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期间一件批签手迹 被引量:1
5
作者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9-130,共2页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开始了同国民党的正式谈判。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和南京等地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政要员进行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接触和高级会谈。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参加了...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开始了同国民党的正式谈判。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和南京等地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政要员进行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接触和高级会谈。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参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二月会议”后,于12月18日抵武汉,参加了新成立的中共中央长江局和中共代表团的领导工作。周恩来主要负责统一战线方面的工作。1938年初,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下设军令、军政、军训、政治四个部。蒋介石任命陈诚为政治部部长,并要周恩来出任政治部副部长。经中共中央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政治部 副部长 中共中央长江局 军委 手迹 领导工作 庐山 国民政府 延安
下载PDF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利用指要 被引量:1
6
作者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2-75,共4页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集中典藏民国时期(1912—1949)历届中央政权及其所属机构档案的国家级历史档案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及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办法》的有关规定,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集中典藏民国时期(1912—1949)历届中央政权及其所属机构档案的国家级历史档案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及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办法》的有关规定,馆藏档案实行对外开放,为社会各界广泛提供利用。本馆热忱欢迎国内外查档者前来查阅利用馆藏档案,从事学术研究、编史修志和历史资料查证等项工作。为了方便查档者查阅利用本馆档案,现分别就馆藏档案概况、查档手续、查档程序及本馆查档服务项目等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档案利用 国家档案馆 查档 有偿服务项目 馆藏档案 南京国民政府 档案法 档案保护 学术研究
下载PDF
程瑞芳:用日记记录南京大屠杀
7
作者 管辉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29,32-36,共6页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大将 松井石根 侵华日军 首都 日记 照片 大报 报纸 新闻
下载PDF
苏州近代史上一次反帝爱国运动
8
作者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24-27,共4页
1924年12月25日。苏南名城苏州爆发了一场由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发动和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非基督教运动。这场运动由组织发动到被迫停止的两年之久的时间内,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和团员,联合苏州社会各阶... 1924年12月25日。苏南名城苏州爆发了一场由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发动和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非基督教运动。这场运动由组织发动到被迫停止的两年之久的时间内,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和团员,联合苏州社会各阶层人士,建立起非基督教大同盟苏州支部,广泛地从事反基督教中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斗争。他们通过发表文章、宣传讲演,集会游行和散发传单等项斗争,给了在苏州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军阀走狗以沉重的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团员 中国青年 青年运动 非基督教运动 领导人 教会学校 苏州 爱国运动 持久性 各界人士
下载PDF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关于《各级政工人员奖惩暂行条例》等五件史料
9
作者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6-59,共4页
1938年初,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任命陈诚为新设立的政治部部长、周恩来为副部长。周恩来的这一任职,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党员在国民党军政部门担任的最高职务。过去关于周恩来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任职期间的情况,多见诸一些当... 1938年初,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任命陈诚为新设立的政治部部长、周恩来为副部长。周恩来的这一任职,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党员在国民党军政部门担任的最高职务。过去关于周恩来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任职期间的情况,多见诸一些当事者的个人回忆,有关周恩来处理政治部公务的档案史料,尚不多见。本组史料选自馆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档案全宗,反映了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参与制定《各级政工人员奖惩暂行条例》的一些情况,其中尤为珍贵的是关于这一条例修改意见的批签,系周恩来亲笔手迹。这份《各级政工人员奖惩暂行条例》,虽然仅颁布十余天即被废止,但该条例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部 周恩来 副部长 中共党员 国民政府 军事委员会 政工人员 手迹 暂行条例 奖惩
下载PDF
艰苦奋斗四十年 水利事业谱新篇
10
作者 《治淮》 1990年第6期47-48,共2页
【正】 治淮40年来,我区人民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以愚公移山、改造山河的英雄气概,大搞水利建设,以崭新的面貌,谱写了我区水利事业的新篇章。现在全区已初步形成了灌溉、防洪、除涝、兴利的综合水利工程体系,从而基本改变了历史上“大雨大... 【正】 治淮40年来,我区人民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以愚公移山、改造山河的英雄气概,大搞水利建设,以崭新的面貌,谱写了我区水利事业的新篇章。现在全区已初步形成了灌溉、防洪、除涝、兴利的综合水利工程体系,从而基本改变了历史上“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局面。我区位于安徽江淮之间的丘陵地带,全区处于北温带与亚热带气候的南北过渡地带,冷暖气团交替频繁,旱涝时有发生;由于降雨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事业 水利建设 防洪能力 初步形成 艰苦创业精神 年际变化 农业生产 新篇章 有效灌溉面积 亚热带气候
下载PDF
一份中国人亲历的日军南京大屠杀记录
11
作者 管辉 《档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中国人 记录 侵华日军 日本侵华 东史郎 日记 第三者 加害者 出版 家人 期间
原文传递
西安事变前后宋庆龄政治主张的历史考察
12
作者 《档案史料与研究》 2001年第4期82-87,共6页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面前,作为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国民党左派的革命旗帜、西安事变主角蒋介石的亲戚以及革命阵营中坚定的反蒋代表的特殊身份及在国内外的影响,决定了宋庆龄在...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面前,作为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国民党左派的革命旗帜、西安事变主角蒋介石的亲戚以及革命阵营中坚定的反蒋代表的特殊身份及在国内外的影响,决定了宋庆龄在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考察宋庆龄在西安事变前后的政治主张及其转变,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宋庆龄 政治主张 抗日战争 历史考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