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SP1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耐药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超 陶蓓 +2 位作者 夏祥国 陈礼刚 钟传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33-1237,共5页
目的探究LASP1蛋白(LIM and SH3 protein 1)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耐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SP1在140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和15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及与患者临床和预后... 目的探究LASP1蛋白(LIM and SH3 protein 1)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耐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SP1在140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和15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及与患者临床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LASP1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P <0.01),并且与肿瘤Ki67的表达、肿瘤大小、囊性改变相关(均P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ASP1高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较低表达患者均明显缩短(均P <0.01);替莫唑胺化疗在高表达患者中无明显生存获益(P> 0.05)。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提示,LASP1的表达及替莫唑胺化疗是胶质母细胞瘤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 LASP1在胶质母细胞瘤中高表达,与患者预后及替莫唑胺敏感性相关,其可能是胶质母细胞瘤潜在的治疗靶点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和SH3蛋白1 胶质母细胞瘤 替莫唑胺 生存分析 预后
下载PDF
两种颅内动脉瘤包裹夹闭方式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超 张德明 +2 位作者 杜春富 吴建兵 张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1527-1531,共5页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包裹夹闭方式与术中先行制作合适膜片固定于动脉瘤夹上再行包裹夹闭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01—2022-07雅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颅内动脉瘤包裹夹闭术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46例,根据术中包裹夹闭方式分为2组进...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包裹夹闭方式与术中先行制作合适膜片固定于动脉瘤夹上再行包裹夹闭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01—2022-07雅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颅内动脉瘤包裹夹闭术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46例,根据术中包裹夹闭方式分为2组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24例为传统的动脉瘤包裹方式,使用膜片包裹动脉瘤后行动脉瘤包裹夹闭;B组22例为术中根据动脉瘤情况先制作合适膜片固定于适宜动脉瘤夹上后再行动脉瘤包裹夹闭。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动脉瘤破裂情况、术中出血量、术中阻断时间、术后梗死和再次出血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2组在年龄、性别、动脉瘤部位和大小、术前Hunt-Hess及Fisher分级等构成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B组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率(22.7%)、术后梗死和再出血率(9.1%)均低于A组(33.3%,2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1.183、0.486,均P>0.05)。B组术中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4.330,t=1.516,χ^(2)=6.303,均P<0.05)。结论在前循环动脉瘤中两种方式比较,术中先制作合适膜片固定于动脉瘤夹上再行包裹夹闭方式,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阻断时间,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前循环 包裹夹闭 动脉瘤破裂
下载PDF
急性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相关性分析及其机制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祥龙 肖正远 +4 位作者 夏开国 杨超 张超 杨福兵 陈礼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28-933,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相关性及其机制初探。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48例,根据入院时头颅CT,将患者分为PADBS组(26例)和非脑肿胀组... 目的分析急性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相关性及其机制初探。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48例,根据入院时头颅CT,将患者分为PADBS组(26例)和非脑肿胀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SAH发生率的差异。所有患者均行CT灌注成像(CTP)检查,比较两组患者CTP相关参数的差异。两组各选择3例合并SAH并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对术中切除的废弃脑组织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查,比较两组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PADBS组76.9%(20/26)的患者合并SAH,高于非脑肿胀组的40.9%(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P显示,PADBS组脑血容量、脑血流量降低,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因芯片分析显示,与非脑肿胀组比较,PADBS组脑组织中炎性反应、免疫反应及应激反应相关基因表达均明显下调,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糖酵解途径中己糖激酶2(HK2)、乳酸脱氢酶A(LDHA)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PADBS可能与外伤性SAH有关,相关机制可能与低氧应激反应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创伤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创伤性 弥漫性脑肿胀 机制
原文传递
hsa-miR-150-5p靶向HIF1α对成胶质细胞瘤U-251MG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周江 夏祥国 +3 位作者 陈礼刚 罗鑫 阿库布千 张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78-883,共6页
目的:探讨hsa-miR-150-5p靶向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ility factor 1,HIF1α)对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GBM)U-251MG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q RT-PCR检测miR-150-5p及其HIF1αm RNA在U-251MG细胞中的... 目的:探讨hsa-miR-150-5p靶向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ility factor 1,HIF1α)对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GBM)U-251MG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q RT-PCR检测miR-150-5p及其HIF1αm RNA在U-251MG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50-5p和HIF1α之间的生物学关系及miR-150-5p和HIF1α在U-251MG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150-5p及HIF1α蛋白在U-251MG细胞中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U-251MG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U-251MG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miR-150 mimic转染U-251MG细胞后,HIF1αm 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HIF1α蛋白水平也明显下调(P<0.01)。miR-150-5p降低了wt HIF1α3’-UTR转染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证实miR-150-5p通过结合HIF1α的3'-UTR负调控HIF1α的表达。在U-251MG细胞中,miR-150-5p过表达可明显抑制HIF1α蛋白表达、细胞侵袭和迁移(均P<0.05)。结论:miR-150-5p通过负调控HIF1α抑制U-251MG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表明miR-150-5p和HIF1α有可能是GBM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胶质细胞瘤 miR-150-5p 低氧诱导因子1Α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基于CGGA数据库的胶质瘤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超 夏祥国 +3 位作者 陈礼刚 李祥龙 钟传洪 夏开国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8-543,共6页
目的基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CGGA)资料,构建有效预测胶质瘤患者预后的Nomogram模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从CGGA数据库中,收集胶质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作Lasso回归分析;筛选重要的预后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通过RO... 目的基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CGGA)资料,构建有效预测胶质瘤患者预后的Nomogram模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从CGGA数据库中,收集胶质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作Lasso回归分析;筛选重要的预后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通过ROC曲线、C-index、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及准确度。结果共搜集到训练集553例和验证集289例患者资料,Lasso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肿瘤类别、肿瘤分级、化疗、放疗、IDH突变状态、1p19q共缺失情况是胶质瘤重要的预后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Nomogram模型训练集及验证集的C-index分别为0. 790±0. 012、0. 794±0. 014,内外部验证的1、3、5年ROC曲线AUC值分别为0. 855、0. 870、0. 850和0. 833、0. 877、0. 886,校正曲线观察值与预测值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该模型显示出较好的预测能力及准确度。结论本研究验证了肿瘤分子标志物1p19q、IDH在胶质瘤预后评估中的重要性,且基于以上因素构建了适用范围更广的胶质瘤Nomogram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Nomogram模型 CGGA数据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