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苦瓜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6
1
作者 康迪 郝学政 +1 位作者 王亚军 文才艺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53,共7页
以河南省郑州、周口和信阳的6个苦瓜种植园区的苦瓜枯萎病样品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苦瓜枯萎病菌分离物,并根据分离物的培养性状、菌落及孢子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系统学分析和致病性测定,对苦瓜枯萎病菌进行了分类鉴定,以期明确河南... 以河南省郑州、周口和信阳的6个苦瓜种植园区的苦瓜枯萎病样品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苦瓜枯萎病菌分离物,并根据分离物的培养性状、菌落及孢子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系统学分析和致病性测定,对苦瓜枯萎病菌进行了分类鉴定,以期明确河南省苦瓜枯萎病菌分离物的分类地位,并为苦瓜枯萎病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4株分离物均为苦瓜枯萎病菌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dicae Sun&Huang)。分离物除了侵染苦瓜外,弱侵染丝瓜和瓠瓜,不侵染南瓜、甜瓜、西瓜和黄瓜。基于ITS、EF-1α和β-tubulin的多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表明,来源于郑州和信阳的苦瓜枯萎病菌与以上瓜类专化型的亲缘关系较近,除郑州分离物HeN2外,所有郑州和信阳分离物均与丝瓜专化型、西瓜专化型、甜瓜专化型聚类于同一个亚群。周口分离物可明显的分为2~3个亚群,其中,HeN25、HeN27、HeN28、HeN30和HeN32为单独的亚群,其亲缘关系与黄瓜专化型较近;HeN18、HeN26、HeN29、HeN31、HeN33和HeN34与香蕉专化型的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尖孢镰孢菌 分类鉴定 致病性测定
原文传递
河南省不同类型土壤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及拮抗活性菌株筛选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闯 赵莹 +3 位作者 习慧君 康迪 洪坤奇 文才艺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5-377,共13页
分别从河南省濮阳、南阳、信阳、三门峡和商丘等地区采集潮土、黄棕壤、水稻土、褐土、盐碱土等土壤样品45份,采用8种不同的分离培养基对土壤放线菌进行分离和培养;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可培养放线菌进行分类鉴定;以7种植物病原... 分别从河南省濮阳、南阳、信阳、三门峡和商丘等地区采集潮土、黄棕壤、水稻土、褐土、盐碱土等土壤样品45份,采用8种不同的分离培养基对土壤放线菌进行分离和培养;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可培养放线菌进行分类鉴定;以7种植物病原菌为靶标,通过对峙培养筛选拮抗活性菌株,并对具有拮抗活性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相关基因进行初步筛查.结果表明,从5种类型土壤中分离得到放线菌分离物955株,分布于放线菌门的10个目12个科17个属,包含626个物种,其中9个分离物为潜在的新种;分离物中链霉菌属菌株751株,占分离菌株的78.64%,为最主要的优势菌属,稀有放线菌204株,占21.36%;不同类型土壤放线菌的分离频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褐土分离的放线菌数量最多,水稻土的分离数量最少,但是各类型土壤分离的可培养放线菌在属水平上差异不大;筛选获得对植物病原菌有拮抗活性的菌株392株,占总分离物的41%,其中链霉菌332株,占总拮抗活性菌株的84.7%,稀有放线菌60株,占总拮抗活性菌株的15.3%,且多数活性菌株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合成相关的功能基因.由此可见,河南省土壤放线菌多样性丰富,并蕴藏丰富的稀有放线菌和拮抗活性放线菌资源,具有发掘放线菌新物种和新活性化合物的潜力.(图4表6参33附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放线菌 多样性 分离培养 拮抗活性
原文传递
基于URP-PCR多态性片段的苦瓜枯萎病菌特异性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康迪 赵莹 +2 位作者 李震 丁胜利 文才艺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6-313,共8页
通过URP(Universal Rice Primers)-PCR分析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基因组DNA扩增片段多态性,筛选检测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的特异性引物,并建立了基于该引物的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特异性引物为FOMM-SPF/FOMMSPR,PCR检测体系为25μL,包... 通过URP(Universal Rice Primers)-PCR分析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基因组DNA扩增片段多态性,筛选检测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的特异性引物,并建立了基于该引物的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特异性引物为FOMM-SPF/FOMMSPR,PCR检测体系为25μL,包括2'Green Taq M aster Mix 12.5μL,10 mmol·L-1的上下游引物各1μL,模板DNA 1μL,灭菌去离子水补足至25μL;PCR程序为95℃预变性3 min,94℃变性15 s,57℃退火30 s,72℃延伸20 s,共30个循环,循环结束后72℃延伸5 min;特异性扩增片段大小294 bp,检测灵敏度为2 ng·μL-1DNA或50个孢子·500 mg-1土壤。该引物及其检测方法对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的检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以从土壤和植物样品中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苦瓜枯萎病菌,无需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检测,对苦瓜枯萎病的早期诊断和预警及有效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P-PCR多态性片段 苦瓜枯萎病 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 分子检测
原文传递
乌鲁木齐三角荨麻白粉病菌鉴定和进化分析
4
作者 张福丽 张菊 +10 位作者 向杰 陆亚杰 史晓盈 张丽 王辉 王艳丽 王亚如 潘扬 丁锦超 康迪 李成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5-148,共4页
通过显微观察和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对引起乌鲁木齐地区三角荨麻白粉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顶端产生一个椭圆形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18.75-23.75)μm×(31.25-43.75)μm;黑褐色、球形的闭囊壳... 通过显微观察和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对引起乌鲁木齐地区三角荨麻白粉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顶端产生一个椭圆形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18.75-23.75)μm×(31.25-43.75)μm;黑褐色、球形的闭囊壳嵌在叶表面的菌丝体中,直径为87.5-143.75μm;每个闭囊壳中有6或8个子囊,子囊无柄,大小为(25-43.75)μm×(37.5-68.75)μm,每个子囊中有4或5个子囊孢子,每个子囊孢子(18.75-21.88)μm×(25-31.25)μm。采用真菌ITS通用引物,扩增病菌r DNA ITS,测序及进化分析后发现,其ITS序列与伊朗异株荨麻白粉病菌(登录号AB104524)的同源性为99%,而且聚在一个进化支上。结果表明,乌鲁木齐三角荨麻白粉病菌属于Erysiphe urticae,与伊朗异株荨麻白粉病菌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荨麻 白粉病菌 鉴定 进化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