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湖北省区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90
1
作者 万君 周月华 +1 位作者 王迎迎 广 《暴雨灾害》 2007年第4期328-333,共6页
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及社会经济易损性两个角度出发,对湖北省暴雨频次、地形、河网密度、土地覆盖以及耕地面积、人均GDP、人口密度等因素,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得到湖北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图。利用... 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及社会经济易损性两个角度出发,对湖北省暴雨频次、地形、河网密度、土地覆盖以及耕地面积、人均GDP、人口密度等因素,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得到湖北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图。利用近10年的灾情资料对风险预估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显示本文统计的基于GIS的湖北省洪灾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灾情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洪水灾害 GIS 湖北省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森林土壤有机碳贮藏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2
作者 周晓宇 张称意 广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67-1874,共8页
森林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的变化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碳贮藏与全球的碳平衡.气候变化将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及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和转化过程,进而影响森林土壤有机碳贮量及土壤碳动态.温度、降水、大气CO... 森林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的变化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碳贮藏与全球的碳平衡.气候变化将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及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和转化过程,进而影响森林土壤有机碳贮量及土壤碳动态.温度、降水、大气CO2浓度等气候因子对森林土壤碳贮藏均具有重要影响.了解气候变化对森林土壤有机碳贮藏的影响有助于人们科学管理森林碳库以及进一步寻找缓解气候变化的可行途径.为此,本文综述了森林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分布以及升温、降水变化和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森林土壤有机碳贮藏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有关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气候变化 土壤有机碳贮藏 土壤有机质模型 碳汇
原文传递
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候事件的多指标综合评估技术 被引量:45
3
作者 万素琴 周月华 +3 位作者 李兰 史瑞琴 广 陈波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0-46,共7页
评估极端气候事件,往往用某一项极端气候要素进行分析评估,如暴雨量、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等。2008年初出现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具有雨雪量大、持续雨雪时间长、积雪深、积雪时间长、低温持续时间长、但极端最低气温不低的特点,用其... 评估极端气候事件,往往用某一项极端气候要素进行分析评估,如暴雨量、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等。2008年初出现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具有雨雪量大、持续雨雪时间长、积雪深、积雪时间长、低温持续时间长、但极端最低气温不低的特点,用其中任一因子评估定位该过程,都不能全面反映该过程的综合影响特征。提出低温雨雪过程综合指数的概念,用最长连续雨雪日数及期间雨雪总量作为评估雨雪部分的两项指标,日平均气温≤0.5℃的连续日数、过程平均气温和过程极端最低气温三个要素作为评估低温部分的三项指标,将五个指标分别无量纲化后,采用等权重技术方案建立综合指数计算模型。计算湖北10个代表站建站以来逐年最长低温雨雪冰冻过程综合指数,分析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过程综合指数历史排位、历史重现期,从而对该过程进行评估定位,结果比较客观,方法简单可行,便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 多指标 综合评估技术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广 张称意 徐影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5-442,共8页
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藏的影响,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与深入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变化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归纳了土壤类型法、模型模拟法等途径对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的结果并分... 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藏的影响,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与深入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变化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归纳了土壤类型法、模型模拟法等途径对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的结果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不确定性,综述了气候变化对土壤碳贮藏影响机理的研究与相应过程模拟的模型研究进展,并综合分析了当前研究中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气候变化 陆地生态系统 土壤有机质模型
下载PDF
暴雨洪涝淹没模型在洪灾损失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5
作者 史瑞琴 刘宁 +3 位作者 李兰 叶丽梅 刘旭东 广 《暴雨灾害》 2013年第4期379-384,共6页
为了开展客观定量的暴雨洪涝灾害评估,探讨了基于暴雨洪涝淹没模型的暴雨洪涝灾害损失评估业务流程,其核心环节有两部分:估算因降水造成的淹没范围和建立适用的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其中暴雨洪涝淹没模型以最大坡降算法和曼宁公式计算暴... 为了开展客观定量的暴雨洪涝灾害评估,探讨了基于暴雨洪涝淹没模型的暴雨洪涝灾害损失评估业务流程,其核心环节有两部分:估算因降水造成的淹没范围和建立适用的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其中暴雨洪涝淹没模型以最大坡降算法和曼宁公式计算暴雨洪涝汇流过程,通过给定汇流时间得到研究区域的淹没面积和水深;经济损失评估模型由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构成,直接经济损失由淹没范围内各类财产的价值乘以其相应的损失率得到。以武汉市江夏区2010年7月一次暴雨洪涝灾害过程为例给出了整个评估流程的实现过程,结果表明基于暴雨洪涝淹没模型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业务流程物理意义清楚,表达了暴雨—径流—洪涝灾害全过程,可用以提高洪涝灾害影响评估的定量化程度,同时也为暴雨洪涝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没模型 致灾雨量 损失评估 风险管理
下载PDF
长江流域夏季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6
作者 广 杜良敏 +2 位作者 肖莺 高雅琦 吴瑶 《干旱气象》 2021年第2期235-243,共9页
利用1961—2017年长江流域700个气象站夏季(6—8月)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各子流域面雨量,通过Box-Cox变换和百分位法确定长江各子流域极端降水事件阈值,分析各子流域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流域间降水空间... 利用1961—2017年长江流域700个气象站夏季(6—8月)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各子流域面雨量,通过Box-Cox变换和百分位法确定长江各子流域极端降水事件阈值,分析各子流域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流域间降水空间配置关系。结论如下:(1)长江流域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年代际特征明显,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极端少雨事件频发,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下游以极端多雨事件为主,上游以极端少雨事件为主,21世纪以来以大范围极端少雨事件为主,且多发生在上游,而金沙江石鼓以上易发生极端多雨事件。(2)长江流域夏季极端降水前2个空间分布模态表现为:流域大部一致型,即岷沱江东部、嘉陵江北部及两湖南部夏季极端降水与流域其他地区呈反位相;南北反位相型,即长江以南与以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呈相反的空间分布。(3)当夏季极端多雨时,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空间差异较大,空间分布格局大致有4类,但以沿江干流偏多为主;夏季极端少雨时,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空间一致性较高,以全流域大部偏少为主,仅岷沱江和嘉陵江或者两湖南部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极端降水事件 面雨量 时空特征 长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水位和雨量的洪涝受灾面积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月华 广 +1 位作者 邵末兰 李竹君 《暴雨灾害》 2007年第4期323-327,共5页
在分析湖北省洪涝灾害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基础上,利用民政部门整理的1951~2000年洪涝受灾面积资料,建立了基于长江中游流域逐月最高水位和湖北省5~10月降水总量的湖北省洪涝灾害受灾面积定性和定量评估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2001~200... 在分析湖北省洪涝灾害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基础上,利用民政部门整理的1951~2000年洪涝受灾面积资料,建立了基于长江中游流域逐月最高水位和湖北省5~10月降水总量的湖北省洪涝灾害受灾面积定性和定量评估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2001~2006年的独立样本检验值,探讨了该模型在年度灾害趋势预估和灾后评估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灾害评估 致灾因子 受灾面积 评估模型
下载PDF
皇甫川流域人工杨树林地的生理生态用水 被引量:10
8
作者 宋炳煜 杨劼 +1 位作者 广 张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9-162,共4页
植物群落生理生态用水包括生理用水和生态用水。认为植物蒸腾耗水既属于生理用水也属于生态用水,具有两重性。人工杨树林地主要建群树种的蒸腾速率日均值按大小顺序为:沙柳>小叶杨>中间锦鸡儿。林地生态用水包括林地群落蒸散量与... 植物群落生理生态用水包括生理用水和生态用水。认为植物蒸腾耗水既属于生理用水也属于生态用水,具有两重性。人工杨树林地主要建群树种的蒸腾速率日均值按大小顺序为:沙柳>小叶杨>中间锦鸡儿。林地生态用水包括林地群落蒸散量与土壤贮水量。2001年7~8月皇甫川人工杨树林地生态用水量达142mm,林地蒸散量为99mm,同期降雨量181mm,虽然有82mm的降水用于土壤水分补偿,但由于降雨集中于生长季后期,即较大降雨发生在野外观测之后,所以实验观测结果是一组难得的连年干旱期的生理生态用水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甫川流域 人工杨树林 生理用水 生态用水
下载PDF
一种依据旱涝灾情资料确定分区暴雨洪涝临界雨量的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兰 周月华 +3 位作者 叶丽梅 史瑞琴 广 万君 《暴雨灾害》 2013年第3期280-283,共4页
借鉴水文学中流域土壤最大蓄水量计算方法,利用历史旱涝灾情资料,在考虑流域分水岭、地形、气候分区三要素基础上,将湖北省进行分区,分别计算各区域暴雨洪涝临界雨量。结果表明,临界雨量与抗灾能力有关,但当河流出现极低水位时,临界雨... 借鉴水文学中流域土壤最大蓄水量计算方法,利用历史旱涝灾情资料,在考虑流域分水岭、地形、气候分区三要素基础上,将湖北省进行分区,分别计算各区域暴雨洪涝临界雨量。结果表明,临界雨量与抗灾能力有关,但当河流出现极低水位时,临界雨量会相对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涝 临界雨量 流域
下载PDF
湖北省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过程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兰 陈正洪 +3 位作者 周月华 史瑞琴 万素琴 广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1-295,共5页
2008年初,湖北省出现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0亿元以上,有必要对灾害期间的气候特征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对湖北省76个气象站2008年1月12日~2月3日气温、降水(雪)、日照以及低温持续日数等要素进行时空间... 2008年初,湖北省出现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0亿元以上,有必要对灾害期间的气候特征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对湖北省76个气象站2008年1月12日~2月3日气温、降水(雪)、日照以及低温持续日数等要素进行时空间差异分析及历史与同期比较,并选取10个代表站历史上所有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对其过程持续低温日数、最长连续雨雪日数、过程极端低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的平均气温异常偏低,该省大部为-1^-2℃,比常年同期偏低4~6℃,为各站历史同期最低,其中主要是最高气温异常偏低所致,但极端低温并不低;(2)降雪过程频繁,雨雪量异常偏多;(3)低温冰冻持续时间长,该省大部在16~22d,位于历史第一;(4)日照异常偏少。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势是湖北省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 气候特征 气温 雨雪 极端低温
下载PDF
湖北省2013年1月特大霾过程的气象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兰 刘敏 +5 位作者 方思达 肖莺 向华 高正旭 叶丽梅 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20,共5页
为了研究湖北省大范围霾过程的气象成因,在分析湖北省2013年1月特大霾过程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天气气候分析法,结合Hysplit模式后向轨迹追踪法,从环流背景、天气系统、气象要素、大气层结及污染物轨迹模拟等方面分析了2013年1月... 为了研究湖北省大范围霾过程的气象成因,在分析湖北省2013年1月特大霾过程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天气气候分析法,结合Hysplit模式后向轨迹追踪法,从环流背景、天气系统、气象要素、大气层结及污染物轨迹模拟等方面分析了2013年1月特大霾过程的气象学成因及污染物轨迹,结果表明,1月霾出现2段高峰,范围最大时达40站次,其气象成因为北方冷空气处于间歇期,地面的均压场、弱鞍型场导致出现2段持续小风天气。持续的接地逆温配合小风出现静稳天气,导致大范围的霾天气的出现,,在2段霾高峰值出现的前日,均有高强度的接地逆温存在,汉口站极值强度达7.4℃/100 m。同时,降水偏少,而气温日较差又较大也是霾出现的原因,对武汉江夏站污染物来向追踪表明,其主要来源为北部区域,在近地层多沿长江河谷倒灌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成因 均压场 HYSPLIT模型
下载PDF
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高温过程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灵 广 +2 位作者 熊开国 秦鹏程 吴瑶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71-981,共11页
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遭遇了罕见的持续性高温事件,给流域各省生活、生产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科学解析该次高温过程成因对于提升高温过程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长江流域699个站点逐日温度资料,研... 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遭遇了罕见的持续性高温事件,给流域各省生活、生产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科学解析该次高温过程成因对于提升高温过程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长江流域699个站点逐日温度资料,研究了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高温过程的环流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①2022年长江流域的夏季高温过程为1961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综合强度指数排名第一的高温事件。②长江流域上空对流层中高层受相当正压结构的异常反气旋环流控制,是此次高温过程发生的局地环流成因。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向运动,且在长江流域上空重叠,是导致2022年高温发生的大尺度环流成因。在高压控制下,长江流域上空的下沉运动及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均明显偏强,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共同导致高温极端性强。③欧洲西部经贝加尔湖向东频散的Rossby波能量,使得欧亚地区中高纬自西向东维持两脊一槽波列分布,北半球中高纬度表现出稳定的三波型,整个副热带地区为能量辐合区,助力副高维持偏强,同时有助于长江流域上空反气旋的持续,是异常环流长时间维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事件 成因分析 波能量 异常环流 长江流域
原文传递
2011年冬季长江流域气温持续偏低的可能成因探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广 周月华 +1 位作者 高正旭 杜良敏 《暴雨灾害》 2013年第2期176-181,共6页
利用长江流域50个气象台站的气温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北极海冰资料,分析了2011年冬季长江流域气温持续偏低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偏强及稳定维持,是长江流域冬季气温持续... 利用长江流域50个气象台站的气温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北极海冰资料,分析了2011年冬季长江流域气温持续偏低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偏强及稳定维持,是长江流域冬季气温持续偏低的主要影响系统,其持续天数和强度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大值。进一步分析表明,冬季乌山阻高和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偏强和持续天数偏多易发生在La Nina年,500 hPa环流特征类似于La Nina年冬季平均环流条件;北极海冰面积异常偏小使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得到加强和乌山阻高持续。La Nina事件和北极海冰面积异常偏小是长江流域冬季气温持续偏低的重要外强迫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低温 西伯利亚高压 阻塞高压 LaNina 北极海冰
下载PDF
海温异常对长江流域夏季典型旱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灵 熊开国 +1 位作者 广 张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为研究长江流域夏季旱涝特征及其与海温异常之间的关联性,基于中国326个气象站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合成分析、EOF分解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夏季典型旱涝年的降水分布、同期大气环流及前期海温特征,并以2018年为例,初步... 为研究长江流域夏季旱涝特征及其与海温异常之间的关联性,基于中国326个气象站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合成分析、EOF分解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夏季典型旱涝年的降水分布、同期大气环流及前期海温特征,并以2018年为例,初步揭示了2018年前期海温异常对大气环流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①长江流域夏季典型旱年,仅嘉陵江和岷沱江会表现出局部偏涝,全国为典型的Ⅰ类雨型,多雨区位于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前期冬季赤道太平洋表现出类拉尼娜的东冷西暖分布,同时黑潮区海温偏低,西风漂流区海温偏暖。受多海域协同作用,同期欧亚环流场上自西北向东南呈现出“+-+”三极型分布,东亚地区为自北向南“-+-”的EAP负位相。长江流域典型涝年,全国多为典型的Ⅱ类和Ⅲ类雨型,环流及海温呈现出相反特征。②2018年为典型的长江中下游偏旱年,仅在岷沱江降水偏多近3成,为历史第4多,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主模态正位相类似,解释方差达24%。③2018年前冬出现弱拉尼娜、春末夏初西风漂流区异常偏暖、NAT异常正位相,三者共同作用,使得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北,东亚沿岸出现EAP负位相,大陆热低压明显偏强,东亚夏季风为1961年以来最强,同时副高脊线最北,造成夏季降水主雨带北推至华北、西北地区,岷沱江、嘉陵江异常多,而长江中下游异常少,为典型的Ⅰ类雨型。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旱涝预测、水资源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典型旱涝 海温异常 Ⅰ类雨型 拉尼娜 西风漂流区 长江流域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迁飞气象预报方法探索及应用
15
作者 邓环环 杨俊杰 +4 位作者 安红 王纯枝 谢家旭 钟敏 广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为了准确预报害虫的迁飞轨迹,将天气预报技术应用于迁飞性害虫的预测预报,基于天气预报平台,利用欧洲中心中短期气象数值预报产品以及大气环流形势及低层风动力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迁飞路径、迁入时间(包括首见日及... 为了准确预报害虫的迁飞轨迹,将天气预报技术应用于迁飞性害虫的预测预报,基于天气预报平台,利用欧洲中心中短期气象数值预报产品以及大气环流形势及低层风动力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迁飞路径、迁入时间(包括首见日及高峰日)、落区等进行预报,并基于2021年草地贪夜蛾迁飞的2次典型预报案,分析2021年草地贪夜蛾春季北迁至湖北(首见日)以及秋季南迁回湖北(高峰日)的典型天气过程以及迁飞层气象要素场,运用HYSPLIT轨迹模型模拟迁飞后向轨迹,再利用草地贪夜蛾田间监测数据、测报灯监测数据以及迁飞轨迹对预报结论进行验证。结果显示,2次典型预报案例的预报结论与草地贪夜蛾田间监测数据及测报灯监测数据以及轨迹模拟的情景吻合度较好,草地贪夜蛾迁入时间、落区及路径预报基本正确。研究表明,将天气预报技术应用于迁飞性害虫的预报具有实际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飞性害虫 草地贪夜蛾 数值预报 HYSPLIT模型 迁飞轨迹 落区
下载PDF
“实需排模比值”在荆州地区洪涝灾害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兰 周月华 +2 位作者 史瑞琴 广 邓雯 《暴雨灾害》 2011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使用荆州地区1960—2005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历史洪涝灾情资料,尝试用降水量、前期影响雨量、排涝量、作物耐涝状况的"实需排模比值"评估洪涝灾害,并与实际灾情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需排模比值"法对洪涝灾害的核灾... 使用荆州地区1960—2005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历史洪涝灾情资料,尝试用降水量、前期影响雨量、排涝量、作物耐涝状况的"实需排模比值"评估洪涝灾害,并与实际灾情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需排模比值"法对洪涝灾害的核灾、评估都有较好的效果,能较准确的判定是否发生洪涝灾害及灾害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排涝模数 实需排模比值
下载PDF
长江流域2022年极端高温干旱特征和成因及其对水电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广 吴瑶 +5 位作者 秦鹏程 刘敏 夏智宏 张灵 薛海涵 冯扬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98-2108,共11页
基于长江流域711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及流域主要控制站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异常高温和干旱特征及其对水电资源的影响,并从海温和环流异常方面对高温少雨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平... 基于长江流域711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及流域主要控制站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异常高温和干旱特征及其对水电资源的影响,并从海温和环流异常方面对高温少雨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平均气温和高温日数为历史同期最高,降水量历史同期最少,高温少雨导致气象干旱快速发展,气象干旱发生范围为历史同期最大。(2)持续高温少雨造成流域干支流来水显著减少,出现“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长江上游主要水文控制站8月径流量较历史同期偏少45%~65%,长江上游部分大型水电站入、出库流量和发电量明显下降,为近5年最少或次少。(3)西太副高异常偏强西伸,水汽输送偏北为此次高温干旱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外强迫因子来看,持续发展的LaNina是重要的海温背景,赤道中部太平洋海温偏低,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偏暖,walker环流增强,通过调制Hadley环流,导致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发展,西太副高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长江流域 水电资源 蓄水 西太副高
原文传递
2018年春季长江流域上游降水异常特征及历史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雅琦 杜良敏 广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3期78-83,共6页
利用1961-2018年长江流域上游82站春季降水资料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长江上游春季异常降水与海洋、大气环流的关系,以及对比2018年与历史降水偏多相似年影响因子的异同。当长江上游降水偏多时,仅金沙江玉树至石鼓地区和两湖流... 利用1961-2018年长江流域上游82站春季降水资料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长江上游春季异常降水与海洋、大气环流的关系,以及对比2018年与历史降水偏多相似年影响因子的异同。当长江上游降水偏多时,仅金沙江玉树至石鼓地区和两湖流域降水偏少的可能性较大。2018年春季环流特征与历史同期降水偏多年形势大致相同,欧亚中高纬度呈现出“两脊一槽”的波列,欧洲地区为高度场正异常,乌拉尔山至贝加尔湖为高度场负异常,贝加尔湖以东为高度场正异常,有利于冷暖气流在长江上游交汇造成降水偏多。但是2018年我国大陆地区受正高度距平控制,而历史同期降水偏多年我国大陆地区受弱负距平控制,环流的经向度更大,这可能也是2018年气温偏高、而历史偏多年以气温偏低为主的原因。春季北大西洋三级子正位相和西北太平洋正异常海温有利于欧亚中高纬呈现出“两脊一槽”的波列,这对长江上游降水偏多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上游 异常降水 北大西洋三级子 西北太平洋海温 历史相似性
下载PDF
汉江流域盛夏期极端降水特征及大气环流分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家旭 广 +2 位作者 杜良敏 向华 宋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98,105,共9页
为提升汉江流域盛夏期极端降水预报准确性,基于1970~2020年7~8月汉江流域日降水量数据集,采用95%分位法定义汉江流域盛夏期极端降水事件,并对汉江流域盛夏期极端降水事件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汉江流域极端降水发生时的大气环流和海温背... 为提升汉江流域盛夏期极端降水预报准确性,基于1970~2020年7~8月汉江流域日降水量数据集,采用95%分位法定义汉江流域盛夏期极端降水事件,并对汉江流域盛夏期极端降水事件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汉江流域极端降水发生时的大气环流和海温背景,最后采用Lamb-Jenkinson分型法分析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与大气环流分型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汉江流域盛夏期极端降水存在显著年际变化特征,且极端降水分布与盛夏期总降水气候平均态分布一致,呈现“边缘大,中部小”趋势,极值中心出现在流域西南部镇巴。②中高纬度“两脊一槽”以及副高位置偏北偏西的构架是汉江流域极端降水多发典型环流场,来自海上水汽补充配合贯穿整层的上升运动为极端降水的产生提供条件。此外,中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暖池两个海温关键区海温异常时,其外强迫的叠加作用致使汉江流域极端降水发生的典型大尺度环流稳定维持且强度增强。③L-J环流分型表明,汉江流域区域极端降水天气常见环流型有南风(S)型、东南风(SE)型、气旋(C)型、气旋配合西南风(CSW)型、气旋配合南风(CS)型,其中气旋(C)型出现概率超过55%,不同分型区别在于500 hPa高空槽、副高位置和850 hPa上西南涡和南风影响。对比2021年8月22日和29日汉江流域区域极端降水事件实况,发现分别符合500 hPa高度场上C型、850 hPa的CS型配置以及500 hPa高度场上的CS型、850 hPa上S型配置。研究成果可为汉江流域盛夏期极端降水预报和天气分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科学 极端降水 气候特征 环流分型 合成分析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气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和举措
20
作者 郑治斌 刘敏 +2 位作者 田刚 刘雯 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1期139-142,共4页
本文基于长江流域气象保障服务的实践,在厘清长江流域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的基础上,从优化长江流域气象保障服务机构设置、完善业务布局和流程以及运行机制、关键技术研发协同创新等方面提出长江流域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发... 本文基于长江流域气象保障服务的实践,在厘清长江流域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的基础上,从优化长江流域气象保障服务机构设置、完善业务布局和流程以及运行机制、关键技术研发协同创新等方面提出长江流域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以期为长江流域防汛抗旱、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黄金水道功能提升等提供高质量的气象保障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保障服务 重点任务 举措 长江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