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化热失重法计算砂岩孔隙度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金堂 年会 刘焕正 《录井技术》 2001年第2期44-48,共5页
该文简要介绍了热失重法计算砂岩孔隙度的原理,利用地化样品热解前后的质量变化,推导出砂岩孔隙度计算公式;分析了泥质、钙质胶结物对孔隙度计算值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校正计算公式;实例证明热失重法与室内测定孔隙法的原理是相同的、... 该文简要介绍了热失重法计算砂岩孔隙度的原理,利用地化样品热解前后的质量变化,推导出砂岩孔隙度计算公式;分析了泥质、钙质胶结物对孔隙度计算值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校正计算公式;实例证明热失重法与室内测定孔隙法的原理是相同的、数值是接近的,该方法是一种经济、快速的砂岩孔隙度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孔隙度 热失重法 地化录井 泥质 钙质 校正
下载PDF
应用地化录井技术现场识别低阻油层的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济学 年会 +1 位作者 贾彦勇 桑晓克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3年第z1期20-21,共2页
根据地化录井技术的分析原理和解释方法,阐述了该技术在解释低阻油层方面仅与储层的含油性、物性有关,与储层的电阻率高低无关。利用河南油田东9、南37、38井、冀东油田唐9×1井地忆录井解释与试油结果对比实例,证明了该技术在低阻... 根据地化录井技术的分析原理和解释方法,阐述了该技术在解释低阻油层方面仅与储层的含油性、物性有关,与储层的电阻率高低无关。利用河南油田东9、南37、38井、冀东油田唐9×1井地忆录井解释与试油结果对比实例,证明了该技术在低阻油层解释中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化录井 低阻油层 识别 应用
下载PDF
洛阳盆地T1井钻后地质综合分析与油气解释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方锡贤 周长春 +2 位作者 年会 李春青 李红 《录井工程》 2012年第3期71-75,102,共5页
T1井是洛阳盆地伊川凹陷的一口探井,实际钻探过程于中生界三叠系上统椿树腰组发现了良好的气显示,完井后经过大型压裂改造施工喜获工业气流,结束了河南油田洛阳盆地油气勘探多年久攻不克的局面。基于对该井区三叠系上统谭庄组、椿树腰... T1井是洛阳盆地伊川凹陷的一口探井,实际钻探过程于中生界三叠系上统椿树腰组发现了良好的气显示,完井后经过大型压裂改造施工喜获工业气流,结束了河南油田洛阳盆地油气勘探多年久攻不克的局面。基于对该井区三叠系上统谭庄组、椿树腰组和油坊庄组岩性的判别与划分,综合分析谭庄组、椿树腰组生烃、储集、保存条件后认为:生烃条件较好,储集层岩性致密,储渗空间主要为裂缝,谭庄组主要为油显示,椿树腰组主要为气显示,经过地层压裂改造后可获得工业油气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井区油气层录、测井初步解释评价方法,并以该井椿树腰组气层为例,验证了该解释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川凹陷 谭庄组 椿树腰组 油气藏 油源分析 油气 录井 解释评价
下载PDF
录井水淹层评价新方法浅析
4
作者 年会 《内江科技》 2017年第11期20-21,59,共3页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以后,剩余油的分布十分复杂,剩余油饱和度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的变化异常大。利用录井资料判断储层水淹程度,寻找剩余油分布,具有快速、成本低、量大的优点。本文在分析录井水淹层识别的地质依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以后,剩余油的分布十分复杂,剩余油饱和度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的变化异常大。利用录井资料判断储层水淹程度,寻找剩余油分布,具有快速、成本低、量大的优点。本文在分析录井水淹层识别的地质依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传统录井水淹层评价方法,考虑到目前技术进步情况,重点介绍了核磁共振、轻烃在评价判断储层水淹程度的技术方法原理、解释评价标准,经过实践检验这些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识别评价储层水淹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层评价 录井资料 剩余油饱和度 高含水开发期 水淹程度 技术进步 剩余油分布 水淹层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