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方法测定川芎油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和正丁基苯酞的含量 被引量:18
1
作者 赵睁睁 +2 位作者 容蓉 吕青涛 蒋海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95-98,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川芎油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和正丁基苯酞含量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油,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内标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并...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川芎油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和正丁基苯酞含量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油,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内标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SFE-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的出油率分别为10.49%,1.54%,以每克药材中提取得到的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和正丁基苯酞的量计算,SFE-CO2萃取法分别可得19.676,15.56,0.957 4 mg,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可得2.16,1.56,0.11 mg。GC-MS法测定结果较HPLC法低1%~4%,平均精密度高10%、检测限低10倍。结论:GC-MS内标法精密度、灵敏度都较好,对川芎油的含量的分析较为准确;HPLC法是一种相对方便、经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油 藁本内酯 洋川芎内酯A 正丁基苯酞 气相色谱-质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黄蜀葵花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尚立霞 况成裕 +3 位作者 袁振海 刘玲玲 张清华 《食品与药品》 CAS 2018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研究了黄蜀葵花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最佳方法。方法对以金丝桃苷为对照品的两种测定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以金丝桃苷为对照,甲醇回流提取黄蜀葵花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结论该方法可作为黄蜀葵花药材... 目的研究了黄蜀葵花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最佳方法。方法对以金丝桃苷为对照品的两种测定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以金丝桃苷为对照,甲醇回流提取黄蜀葵花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结论该方法可作为黄蜀葵花药材及其制剂的黄蜀葵花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苷 总黄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黄蜀葵花
下载PDF
芎汤超临界提取物中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和洋川芎内酯A在大鼠体内排泄动力学 被引量:4
3
作者 赵睁睁 周严严 +4 位作者 容蓉 巩丽丽 蒋海强 杨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0-84,共5页
目的:考察大鼠灌服芎汤超临界提取物后,其有效成分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和洋川芎内酯A在体内的排泄动力学规律。方法:将超临界部位对SD大鼠灌胃给药后,按不同时间段收集大鼠的尿液和粪样,对以上3种成分进行HPLC测定,绘制其尿和粪样... 目的:考察大鼠灌服芎汤超临界提取物后,其有效成分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和洋川芎内酯A在体内的排泄动力学规律。方法:将超临界部位对SD大鼠灌胃给药后,按不同时间段收集大鼠的尿液和粪样,对以上3种成分进行HPLC测定,绘制其尿和粪样排泄规律曲线,考察排泄特征。结果:藁本内酯0-24 h尿排泄率逐渐增高,24 h后逐渐降低,在粪样中36-48 h排泄率最高,此后逐渐降低;正丁基苯酞在尿液中12-48 h排泄率较高;洋川芎内酯A在粪样中12-48 h排泄率较高。结论:尿液中藁本内酯和正丁基苯酞,粪样中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累积排泄量-时间曲线、平均排泄率-时间曲线比较一致,反映出共性的排泄特征,可为芎汤超临界提取物的整体排泄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超临界提取物 藁本内酯 正丁基苯酞 洋川芎内酯A 排泄动力学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黄蜀葵花中7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燕 张清华 +1 位作者 尚立霞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7期373-376,共4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7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C_(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5℃,...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7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C_(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棉皮素-8-O-葡萄糖醛酸苷、杨梅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和槲皮素分别在1.2230.59μg·ml^(-1)(r=0.9999)、19.99499.79μg·ml^(-1)(r=1.0000)、10.00250.09μg·ml^(-1)(r=1.0000)、20.48511.95μg·ml^(-1)(r=1.0000)、1.6040.00μg·ml^(-1)(r=0.9999)、10.29257.15μg·ml^(-1)(r=1.0000)和1.0325.73μg·ml^(-1)(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5%,99.43%,99.00%,99.02%,98.39%,98.82%和98.72%,RSD分别为0.78%,0.74%,0.87%,1.07%,1.27%,0.97%和1.31%(n=6)。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蜀葵花药材中7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蜀葵花 芦丁 金丝桃苷 异槲皮苷 棉皮素-8-O-葡萄糖醛酸苷 杨梅素 槲皮素-3’-O-葡萄糖苷 槲皮素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芎汤不同部位阿魏酸含量测定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睁睁 +3 位作者 容蓉 吕青涛 巩丽丽 周严严 《食品与药品》 CAS 2012年第9期334-336,共3页
目的比较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芎汤不同部位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含量。结果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和大孔吸附树脂40%乙醇洗脱部位中阿魏酸含量较高,相较于芎汤的醇提液转移率分别可达83%... 目的比较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芎汤不同部位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含量。结果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和大孔吸附树脂40%乙醇洗脱部位中阿魏酸含量较高,相较于芎汤的醇提液转移率分别可达83%和74%。结论乙酸乙酯提取和大孔树脂40%乙醇洗脱均可有效富集芎汤提取液中的阿魏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大孔树脂 阿魏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不同产地黄蜀葵花药材中黄酮含量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陈玲芳 +2 位作者 张清华 尚立霞 刘燕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6期492-498,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黄蜀葵花药材中总黄酮及7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蜀葵花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7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对各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并结...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黄蜀葵花药材中总黄酮及7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蜀葵花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7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对各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并结合气候变化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产地黄蜀葵花黄酮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但不同产地的降水量是影响黄蜀葵花黄酮类成分含量的主要因素,降水量高有助于黄酮类成分的形成和积累。结论本研究为不同产地黄蜀葵花的资源开发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对保证黄蜀葵花品质和促进黄蜀葵花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花 黄酮类成分 气候变化 相关性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黄蜀葵花药材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7
作者 张清华 陈玲芳 +2 位作者 蒋露 尚立霞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8期136-138,共3页
目的:建立黄蜀葵花药材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用苯酚-硫酸法对样品显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85 nm波长处测定总多糖的含量,并对方法学进行研究。结果:总多糖在2.270~13.620μg/mL... 目的:建立黄蜀葵花药材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用苯酚-硫酸法对样品显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85 nm波长处测定总多糖的含量,并对方法学进行研究。结果:总多糖在2.270~13.62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612186X-0.0178058(r=0.999),加样回收率为99.15%,RSD为0.66%(n=9)。结论: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总多糖的含量,方法稳定,精密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黄蜀葵花药材的多糖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花 总多糖 苯酚-硫酸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芎汤有效部位中阿魏酸在大鼠体内排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严严 赵睁睁 +4 位作者 容蓉 杨勇 吕青涛 巩丽丽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92-2295,共4页
目的考察大鼠灌服芎汤有效部位后,有效成分阿魏酸在大鼠体内排泄动力学规律。方法芎汤醇提液经分离制备的有效部位给SD大鼠灌胃给药后,按不同时间段收集大鼠的尿液和粪样,对其中阿魏酸进行HPLC测定,建立其尿液和粪样排泄代谢曲线,... 目的考察大鼠灌服芎汤有效部位后,有效成分阿魏酸在大鼠体内排泄动力学规律。方法芎汤醇提液经分离制备的有效部位给SD大鼠灌胃给药后,按不同时间段收集大鼠的尿液和粪样,对其中阿魏酸进行HPLC测定,建立其尿液和粪样排泄代谢曲线,考察排泄特征。结果尿液和粪样中阿魏酸的半衰期分别为(3.37±1.2)h、(23.09±5.7)h;排泄速率常数分别为(0.21±0.002)h-1、(0.03±0.0005)h-1。结论阿魏酸在尿液和粪便中的累积排泄率为11.77%,说明小部分阿魏酸以原型药通过粪便和尿液排泄,大部分阿魏酸在大鼠体内转化为其他形式。该研究为阐明阿魏酸体内过程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阿魏酸 排泄动力学
原文传递
金刚藤及菝葜茎、叶的黄酮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况成裕 张清华 +1 位作者 崔燕 《食品与药品》 CAS 2019年第1期45-48,50,共5页
目的比较金刚藤(菝葜根茎)及菝葜茎、叶中总黄酮及落新妇苷的含量差异,确定菝葜茎、叶部分的利用价值。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金刚藤及菝葜茎、叶的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金刚藤及菝葜茎、叶中落新妇苷的含... 目的比较金刚藤(菝葜根茎)及菝葜茎、叶中总黄酮及落新妇苷的含量差异,确定菝葜茎、叶部分的利用价值。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金刚藤及菝葜茎、叶的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金刚藤及菝葜茎、叶中落新妇苷的含量。结果金刚藤中总黄酮含量为49.87~56.33 mg/g,落新妇苷含量为4.67~5.12 mg/g;菝葜茎中总黄酮含量为40.99~48.56 mg/g,落新妇苷含量为3.67~4.14 mg/g;菝葜叶中总黄酮含量为14.85~22.34 mg/g,落新妇苷含量为0.98~1.32 mg/g。结论菝葜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和落新妇苷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菝葜茎、叶可以用于提取分离制备总黄酮,但不可替代金刚藤使用。本试验为菝葜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藤 菝葜 总黄酮 落新妇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黄蜀葵花不同部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燕 +1 位作者 张清华 尚立霞 《食品与药品》 CAS 2021年第6期514-520,共7页
目的对黄蜀葵花不同药用部位(花瓣、花托、碎花)中总黄酮、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含量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含量;... 目的对黄蜀葵花不同药用部位(花瓣、花托、碎花)中总黄酮、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含量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含量;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评价不同部位各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黄蜀葵花不同部位均含总黄酮、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各成分在不同部位的含量分布顺序为碎花>花瓣>花托,不同部位中各成分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蜀葵花采收时应去掉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花托,并在干燥、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尽可能减少碎花的产生,需对黄蜀葵花药材的整个生产加工过程进行更规范化、严格化的管理,以保证药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花 总黄酮 金丝桃苷 异槲皮苷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芎䓖汤及单药材2种提取方法提取物中3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启慧 赵睁睁 +4 位作者 容蓉 吕青涛 巩丽丽 杨勇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27-1530,共4页
目的:测定芎?汤及其单药材的CO2超临界萃取物和水蒸气蒸馏法制备挥发油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和正丁基苯酞的含量。方法:分别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芎?汤及单药材挥发性物质,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 目的:测定芎?汤及其单药材的CO2超临界萃取物和水蒸气蒸馏法制备挥发油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和正丁基苯酞的含量。方法:分别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芎?汤及单药材挥发性物质,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和正丁基苯酞的含量。结果:折合至原药材中的百分含量,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的芎?汤、当归、川芎中藁本内酯含量分别为0.518%、0.894%、1.553%,正丁基苯酞含量分别为0.0182%、0.0120%、0.0776%,洋川芎内酯A含量分别为0.239%、0.039%、1.101%;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芎?汤、当归、川芎中藁本内酯含量分别为0.221%、0.226%、0.428%,正丁基苯酞含量分别为0.0063%、0.0032%、0.0190%,洋川芎内酯A含量分别为0.0311%、0.0089%、0.1103%。结论:CO2超临界萃取法更适合芎?汤及单药材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和正丁基苯酞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䓖汤 藁本内酯 洋川芎内酯A 正丁基苯酞 CO_(2)超临界萃取 水蒸气蒸馏
下载PDF
芎汤有效部位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睁睁 +2 位作者 容蓉 杨勇 胡金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芎汤提取物及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活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给SD大鼠灌服芎汤超临界萃取部位(SFE)和大孔树脂分离得到的20%、40%乙醇洗脱部位(EE20、EE40部位),获得各部位含药血清,设置含药血清组、提取...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芎汤提取物及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活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给SD大鼠灌服芎汤超临界萃取部位(SFE)和大孔树脂分离得到的20%、40%乙醇洗脱部位(EE20、EE40部位),获得各部位含药血清,设置含药血清组、提取物组、顺铂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作用于人肝癌细胞BEL-7402,用MTT法测定各组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活力的影响。结果:芎汤EE20含药血清在低浓度时抑制作用明显,并随着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减弱;EE40部位含药血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对癌细胞增殖作用也越来越强,SFE部位含药血清对细胞无显著性作用;提取物对细胞的作用趋势与含药血清基本一致,但含药血清作用强于提取物。结论:芎汤EE20有效部位在低浓度时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其抗肿瘤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MTT法 提取物 含药血清 肝癌细胞
下载PDF
芎汤活血有效部位在大鼠体内整体吸收规律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13
作者 王孝霞 +4 位作者 容蓉 杨勇 赵睁睁 蒋海强 巩丽丽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4年第6期25-28,共4页
研究芎汤活血有效部位给药大鼠体内的整体吸收规律。将活血有效部位给大鼠灌胃后,测绘不同时间点血浆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比较计算特征峰欧式距离,研究该复方药对的吸收规律。芎汤活血有效部位大鼠给药后,45 min药物吸收最高,1.5 h... 研究芎汤活血有效部位给药大鼠体内的整体吸收规律。将活血有效部位给大鼠灌胃后,测绘不同时间点血浆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比较计算特征峰欧式距离,研究该复方药对的吸收规律。芎汤活血有效部位大鼠给药后,45 min药物吸收最高,1.5 h之内体内药物浓度保持在较高水平,随后变化较小。采用指纹图谱技术测定复方给药后的血浆成分,能更好地反映中药多成分在体内的吸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活血有效部位 HPLC指纹图谱 吸收规律 欧氏距离
下载PDF
芎汤活血有效部位给药大鼠粪、尿排泄总体规律的HPLC指纹图谱
14
作者 周严严 赵睁睁 +4 位作者 容蓉 吕青涛 巩丽丽 杨勇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4年第3期9-13,共5页
利用HPLC指纹图谱研究大鼠灌服芎汤活血有效部位前后尿和粪便样品,并计算特征峰欧式距离,考察粪、尿中药物多成分累积排泄的总体变化趋势。将芎汤有效部位给SD大鼠灌胃后,总体成分在尿样中于8~12h达到排泄高峰,在粪样中于12~24 h... 利用HPLC指纹图谱研究大鼠灌服芎汤活血有效部位前后尿和粪便样品,并计算特征峰欧式距离,考察粪、尿中药物多成分累积排泄的总体变化趋势。将芎汤有效部位给SD大鼠灌胃后,总体成分在尿样中于8~12h达到排泄高峰,在粪样中于12~24 h达到排泄高峰。采用指纹图谱技术测定排泄物中多成分的排泄曲线,可以更好地阐明中药复方排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活血有效部位 HPLC指纹图谱 排泄规律 欧氏距离
下载PDF
金刚藤总黄酮栓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况成裕 +1 位作者 张宪科 崔燕 《食品与药品》 CAS 2020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的筛选金刚藤总黄酮栓的处方及工艺参数。方法采用热熔法制备金刚藤总黄酮栓: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空白机基质中聚乙二醇(PEG)型号、金刚藤总黄酮栓的注模温度;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处方,以外观、硬度、融变时限及溶出度为指标,筛选处方及... 目的筛选金刚藤总黄酮栓的处方及工艺参数。方法采用热熔法制备金刚藤总黄酮栓: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空白机基质中聚乙二醇(PEG)型号、金刚藤总黄酮栓的注模温度;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处方,以外观、硬度、融变时限及溶出度为指标,筛选处方及工艺。结果金刚藤总黄酮栓的最佳处方工艺为:金刚藤总黄酮12 g(10%)、PEG1500 60 g(50%)、S40 36 g(30%)、甘油12 g(10%),制成100粒。制得栓剂外观光滑无气泡,硬度适宜不变形,融变时限符合《中国药典》标准,30 min溶出度80%以上。结论筛选的处方及工艺稳定可行,可为金刚藤总黄酮栓的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藤 总黄酮 栓剂 溶出度
下载PDF
黄蜀葵花不同开放程度对药材中总黄酮及其糖苷类成分含量及其提取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燕 +1 位作者 张清华 尚立霞 《药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研究黄蜀葵花不同开放程度对黄蜀葵花药材中总黄酮、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含量及其醇提取物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含量,并比... 目的研究黄蜀葵花不同开放程度对黄蜀葵花药材中总黄酮、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含量及其醇提取物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含量,并比较黄蜀葵花药材醇提转移率,评价不同开放程度样品之间的差异。结果完全开放的黄色黄蜀葵花中各成分含量均较高,醇提转移率高、油层较少,半开放及未开放黄绿色的黄蜀葵花中各成分均偏低,醇提转移率较低、油层较多。结论黄蜀葵花药材宜在花期内完全开放后采收,颜色以亮黄色为最佳,本研究为各地黄蜀葵花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质量控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花 不同开放程度 总黄酮 金丝桃苷 异槲皮苷 提取率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芎?汤活血有效部位中阿魏酸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孝霞 +5 位作者 容蓉 杨勇 赵睁睁 曹洪杰 蒋海强 巩丽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灌服芎汤活血有效部位后,有效成分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方法:大鼠灌服活血有效部位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样,采用HPLC法测定血样中阿魏酸的血药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建立药物代谢曲... 目的:研究大鼠灌服芎汤活血有效部位后,有效成分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方法:大鼠灌服活血有效部位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样,采用HPLC法测定血样中阿魏酸的血药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建立药物代谢曲线。结果:阿魏酸在0.6132-81.7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均大于86%,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3%,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37.8400±8.4090)min、Cmax(59.4200±17.9400)μg·mL^-1、AUC0-t(4815.7100±57.3400)μg·mL^-1·min^-1。结论:本试验建立了芎汤活血有效部位中有效成分阿魏酸在大鼠血浆中的HPLC测定方法,可用于大鼠血浆中阿魏酸血药浓度的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活血有效部位 阿魏酸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下载PDF
芎汤超临界提取部位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国明 +4 位作者 赵睁睁 容蓉 杨勇 蒋海强 巩丽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302-3307,共6页
目的 考察大鼠ig芎汤超临界提取部位后,其有效成分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方法 将芎汤超临界提取部位SD大鼠ig给药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藁本内酯、洋川... 目的 考察大鼠ig芎汤超临界提取部位后,其有效成分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方法 将芎汤超临界提取部位SD大鼠ig给药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的血药浓度,并采用PKSolver 2.0药动学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建立其药物代谢曲线.结果 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分别在0.416~16.640、0.40~16.05、0.52~31.5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均大于84%,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藁本内酯主要药动学参数:t1/2为(2.082 0±0.637 6)h、Cmax为(3.272 5±0.955 5) μg/mL、AUC0~t为(15.400±1.812) μg·h/mL;洋川芎内酯A和正丁基苯酞的药动学参数与藁本内酯基本相似.结论 建立的芎汤3种有效成分在大鼠血浆中的HPLC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大鼠血浆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血药浓度的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藁本内酯 正丁基苯酞 药动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