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生物质炭对土壤重金属修复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吴佳美
郭实荣
周垂帆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
出处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7年第1期86-88,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D15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0465)
-
文摘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工、农、矿业排放的废弃物导致土壤污染加剧,其中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也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环境功能材料引起广泛关注,该物质在土壤改良、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受污染环境修复方面都展现出应用潜力,许多学者对利用生物炭改良环境污染土壤进行了各种研究。文章主要针对生物质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基本原理和对重金属生物毒性的影响,最后,从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生物炭
重金属污染
土壤修复
毒性
-
分类号
S718.516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邱云霄
郭实荣
黄晓霞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
出处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7年第1期84-85,88,91,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0465)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610389143)
-
文摘
近年来,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生物炭施入土壤后能够通过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等,直接或间接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和繁殖空间,从而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群落的结构以及功能的多样性,最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是,目前有关生物炭是如何对土壤微生物产生影响的综述性报道并不多见,有鉴于此,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丰度,生物活性和群落的影响机制,并探究其中的原因。最后,着眼于当前该领域研究的薄弱之处,对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进行展望,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丰度
微生物活性
微生物群落
-
分类号
S714.3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生物炭对酸性土壤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郭实荣
胡昆
邱孺
黄彩凤
吴佳美
周垂帆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
出处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7年第4期92-94,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0465)
-
文摘
在现今酸性土壤改良过程中,生物炭的众多特性使得其拥有良好的前景。文章以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为事实依据,通过举例说明、对比说明等方法,从生物炭对酸性土壤的PH、养分、结构以及持水能力等方面的改良途径及原理进行阐述及探讨。最后总结生物炭目前存在的争议以及对生物炭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进一步的展望。
-
关键词
生物炭
酸性土壤
土壤改良
孔隙结构
-
分类号
S718.516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解毒机理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邓玲玲
王婷婷
郭实荣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
出处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8年第4期97-99,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0465)
-
文摘
近些年来,重金属如Zn、Cu、Cr、Cd等过量后引起了一些毒害问题,从而造成周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因为重金属不会被生物进行分解,只会在生物体内进行富集或者转化,并且超过一定的浓度范围会发生毒害作用,包括蛋白质的变性沉淀以及酶的活性降低;植物生物量的减少、作物产量以及质量降低等。因此,对重金属的毒害问题进行治理十分重要。文章从植物的解毒机理出发,阐述了植物的螯合作用、根系分泌物作用、菌根作用、细胞外排作用以及抗氧化系统作用对土壤重金属的解毒机制。
-
关键词
重金属
木本植物
毒害
-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浅谈生物炭对N、P在土壤迁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郭实荣
于姣妲
石佩佩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8年第5期86-88,共3页
-
文摘
生物炭具备极强的吸附性能,能够将N、P进行有效固定于土壤中;同时,自身附带钾、钠、镁等元素,上述元素溶于水后呈碱性,能够调节土壤酸碱度;此外,还具有改善土壤结构,降低N、P随水迁移的能力。因而能够对N、P元素的迁移和转化进行调控。近年来,随着对生物炭的深入研究,生物炭的作用机制逐渐清晰。文章将引用广大研究人员的成果,对生物炭在其中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同时对生物炭进行进一步展望。
-
关键词
生物炭
氮
磷
土壤结构
吸附性
-
分类号
S718.516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丛枝菌根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王婷婷
邓玲玲
郭实荣
石佩佩
周垂帆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8年第4期94-96,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0465)
-
文摘
自19世纪60年代,随着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也随之恶化,由于重金属在自然环境中无法被微生物所降解,所以,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也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是土壤中一类特殊真菌菌丝与植物根系共生所形成的复合器官。地球上大部分有花植物都具有丛枝菌根。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条件下,菌根结构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植物稳定以及增强寄主植物抗逆性、促进寄主植物吸收重金属元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中体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文章综述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目前丛枝菌根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策略和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丛枝菌根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前景进行展望。
-
关键词
丛枝菌根
寄主植物
重金属污染
植物稳定
植物修复
-
分类号
S718.516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杉木凋落物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7
-
-
作者
李小艳
郭实荣
石佩佩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
出处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8年第1期101-10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0465)
-
文摘
杉木凋落物归还林地供其再度吸收和利用是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途径。虽然前人对杉木人工林、混交林凋落物的特性和养分循环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凋落物的特性与土壤养分循环有了较深的了解,但杉木凋落物对土壤各项物理性质影响的相关综合论述类文献较少。文章通过分析近年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数据,运用对比、举例说明的方法阐述了杉木凋落物对土壤容重、孔隙度、通气性、水分、温度、团聚体等物理性质的影响,并对改善杉木人工林地的土壤性质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杉木
凋落物
凋落物分解
土壤物理性质
-
分类号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EDTA在土壤重金属生态修复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 8
-
-
作者
吴佳美
郭实荣
朱梦银
周垂帆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6年第5期137-140,15,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D15B02)
农业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2013N5002)
+1 种基金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015)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J01073)
-
文摘
近年来,由于矿山开采等众多原因造成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峻,土壤当中积累过多的重金属会对植物、动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并最终进入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威胁。因此,如何有效的从土壤中去除重金属,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EDTA可以有效活化土壤中的重金属,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因此,被广泛用于强化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提取修复。文章从EDTA活化土壤中目标重金属机理,以及EDTA诱导下,植物对目标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机理出发,综述了EDTA在重金属污染强化植物提取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使用EDTA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生态修复
EDTA
重金属
土壤污染
生态环境
-
Keyword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DTA
heavy metal
soil pollu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