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外侧壁分型的内固定治疗策略 被引量:16
1
作者 天庆 薛飞 冯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7-923,共7页
背景:股骨转子外侧壁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外侧壁的分型进行研究对临床手术的指导意义逐渐成为热点问题。目的:综述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外侧壁分型的治疗策略,以及内置物的选择优劣,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 背景:股骨转子外侧壁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外侧壁的分型进行研究对临床手术的指导意义逐渐成为热点问题。目的:综述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外侧壁分型的治疗策略,以及内置物的选择优劣,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与帮助。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知网中文数据库,检索词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粗隆外侧壁;骨折分型;骨折固定术,内;内置物;髓内固定;髓外固定;并发症;老年人;预后"。同时检索PubMed英文数据库,检索词为"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lateral wall of femoral trochanter;fracture classification;fracture fixation, internal;implant;intramedullary fixation;extramedullary fixation;complications;elderly;prognosis"。检索时限为2009年5月到2019年5月。共检索到文献数量为166篇,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最终选择47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在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过程中,髓内固定系统与髓外固定系统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充分分析股骨转子外侧壁分型并做好合理的术前评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把控手术指征、正确评估骨折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很大的帮助;②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及身体素质制定出不同的治疗方案,是医生的基本素质也是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个体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③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仍然存在较多争议,未来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及数据支持来解决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外侧壁 髓内固定 髓外固定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大转子稳定板 经皮加压钢板
下载PDF
炉窑设备故障诊断与预防维护的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天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9期0155-0158,共4页
本篇论文研究了针对炉窑设备运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识别与防患于未然保养的性质、所遭遇的挑战以及应对方法。文章开篇论述了准确地诊断问题和采取积极的保养措施构成了此行业的核心特质,同时也提到了面临的技术限制、策略缺陷以及技术... 本篇论文研究了针对炉窑设备运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识别与防患于未然保养的性质、所遭遇的挑战以及应对方法。文章开篇论述了准确地诊断问题和采取积极的保养措施构成了此行业的核心特质,同时也提到了面临的技术限制、策略缺陷以及技术实施与管理分离等难题。为应对这些难题,论文建议了增进故障检测的精确度、完善预防性保养的计划和加大技术管理一体化的力度等解决方案。采纳并实行这些建议将有效提升炉窑设备保养的效率及其运作的可信度,为工厂生产活动提供坚实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窑设备故障诊断 预防维护 炉窑设备研究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3
作者 蔡成成 王经韬 天庆 《甘肃医药》 2013年第7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后路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5至2011年6月我院应用经椎间孔后路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患者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31~56岁,平均为45.3岁。采用M...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后路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5至2011年6月我院应用经椎间孔后路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患者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31~56岁,平均为45.3岁。采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60个月,平均36个月。优19例,良4,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患者术后3~6个月植骨均融合,平均4.5个月。随访期间椎弓根螺钉无松动、断裂,融合器位置及形态正常。结论: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能够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症状及改善相关功能障碍,降低了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发 再手术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
下载PDF
莱州新立金矿床的发现及其地质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宗锋 于海新 +2 位作者 天庆 王君亭 孙乐雨 《山东地质》 1999年第2期32-37,共6页
新立金矿床地处渤海莱州湾畔,含矿蚀变带隐伏于海水之下,矿床位于三山岛断裂带(主要控矿断裂)由NE向转为NEE向的拐弯部位。三山岛、仓上金矿床也分布在该断裂带拐弯地段。根据胶东地区金矿主要受NE向断裂控制,构造产状变化... 新立金矿床地处渤海莱州湾畔,含矿蚀变带隐伏于海水之下,矿床位于三山岛断裂带(主要控矿断裂)由NE向转为NEE向的拐弯部位。三山岛、仓上金矿床也分布在该断裂带拐弯地段。根据胶东地区金矿主要受NE向断裂控制,构造产状变化或构造交汇部位易于成矿,以及金矿床具有等距分布的特点,今后找矿的重点地段应是仓上金矿床北部和芙蓉岛—潘家屋子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矿床 金矿床 成矿地质条件 找矿 地质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