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都龙锡锌矿床锡石和锆石U-Pb年代学:滇东南白垩纪大规模花岗岩成岩-成矿事件 被引量:198
1
作者 刘玉平 李正祥 +5 位作者 李惠民 郭利 徐伟 叶霖 李朝阳 皮道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67-976,共10页
都龙锡锌矿床是我国最大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由于缺少可靠的年代学数据,对该矿床的成因尚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报道了利用锡石和锆石U-Pb法,首次获得的都龙锡锌矿床及相关的燕山晚期老君山花岗岩的年龄。其中,锡石TIMS法^(206)Pb/^(23... 都龙锡锌矿床是我国最大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由于缺少可靠的年代学数据,对该矿床的成因尚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报道了利用锡石和锆石U-Pb法,首次获得的都龙锡锌矿床及相关的燕山晚期老君山花岗岩的年龄。其中,锡石TIMS法^(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79.8±3.2Ma(MSWD=3.16),(238)U/^(204)Pb-^(206)Pb/^(204)Pb等时线年龄为82.0±9.6Ma (MSWD=4.81);隐伏花岗岩的锆石SHRIMP法^(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92.9±1.9Ma(N=10,MSWD=0.71),花岗斑岩的锆石SHRIMP法^(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6.9±1.4Ma(N=9,MSWD=3.70),表明锡(铜)矿化主要与晚白垩世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结合个旧、白牛厂两个超大型矿床和相关花岗岩体的年代学资料,指示滇东南地区于白垩纪存在以锡矿化为特色的大规模花岗岩成岩-成矿事件,可能与晚中生代以来华南地块岩石圈伸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 锆石 U-PB年龄 白垩纪 成岩-成矿事件 都龙锡-锌矿床 滇东南
下载PDF
滇东南发现新元古代岩浆岩: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60
2
作者 刘玉平 叶霖 +4 位作者 李朝阳 宋彪 李铁胜 郭利 皮道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6-926,共11页
滇东南老君山地区出露了一套穹隆状变形-变质岩系,新近完成的1:5万都龙幅、麻栗坡县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将其分解为晚志留纪南温河花岗岩、新元古界新寨岩组和古元古界猛硐岩群。首次对猛硐岩群的石英角闪斜长片麻岩进行了SHRIMP锆... 滇东南老君山地区出露了一套穹隆状变形-变质岩系,新近完成的1:5万都龙幅、麻栗坡县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将其分解为晚志留纪南温河花岗岩、新元古界新寨岩组和古元古界猛硐岩群。首次对猛硐岩群的石英角闪斜长片麻岩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定年,结合阴极发光图像分析,获得两组岩浆锆石的结晶年龄分别为761±12Ma和829±10Ma,指示滇东南老君山地区存在新元古代岩浆活动,同时从同位素年代学上,表明猛硐岩群是一套前寒武纪的变质沉积-岩浆杂岩。此外,还获得一些年龄为≈1.83Ga的残留锆石,表明该区存在古元古代的结晶基底。石英角闪斜长片麻岩及共存的斜长角闪岩,它们的原岩具有大陆裂谷背景下玄武质-玄武安山质岩浆系列的地球化学特征,可能与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聚合-裂解过程中的岩浆活动有关,本区在新元古代可能位于南华裂谷与康滇裂谷的交汇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 SHRIMP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滇东南
下载PDF
大蒜多糖的酶法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李朝阳 刘魁 +3 位作者 韩忠宵 王未肖 李珊 郭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本实验研究了大蒜多糖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解可显著提高多糖提取率,在加酶量5%,pH值5.0,酶解温度50℃时,提取1.5h,提取率达20.54%。本实验进一步对大蒜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测定,并与大蒜素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大蒜多糖... 本实验研究了大蒜多糖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解可显著提高多糖提取率,在加酶量5%,pH值5.0,酶解温度50℃时,提取1.5h,提取率达20.54%。本实验进一步对大蒜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测定,并与大蒜素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大蒜多糖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且在较高浓度下强于大蒜素,而大蒜素的还原能力则强于大蒜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多糖 纤维素酶 抗氧化性 提取 大蒜素
下载PDF
SHRIMP锆石年代学对西藏玉龙斑岩铜矿成矿年龄的制约 被引量:34
4
作者 郭利 刘玉平 +4 位作者 徐伟 张兴春 秦克章 李铁胜 石玉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09-1016,共8页
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玉龙岩体侵入时限至少为2.6Ma,其中成矿前石英二长斑岩的年龄为43.6±0.8Ma,成矿期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的年龄为41.0Ma±1.0Ma,代表了两幕较大的岩浆活动。玉龙斑岩铜矿主体成矿年龄约为40Ma,... 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玉龙岩体侵入时限至少为2.6Ma,其中成矿前石英二长斑岩的年龄为43.6±0.8Ma,成矿期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的年龄为41.0Ma±1.0Ma,代表了两幕较大的岩浆活动。玉龙斑岩铜矿主体成矿年龄约为40Ma,长时限多期幕式岩浆侵入和成矿期物理化学条件的剧变,是形成玉龙超大型斑岩铜矿的主要原因。玉龙斑岩铜矿与金沙江-红河成矿带众多新生代斑岩铜矿一样,属于印度-亚欧大陆45Ma陆陆主体碰撞之后第一次大规模应力释放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年龄 锆石 斑岩铜矿 玉龙 西藏
下载PDF
滇东南八布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19
5
作者 徐伟 刘玉平 +3 位作者 郭利 叶霖 皮道会 廖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4,共9页
八布蛇绿岩出露在北西向文山—麻栗坡和富宁走滑断裂之间的断块内,主要由蛇纹岩、辉长岩、玄武岩三个单元组成,彼此间均以断裂相接。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蛇纹岩SiO2、Al2O3、TiO2、MgO含量变化较大,依据主、微量元素组成可以分为两类,第... 八布蛇绿岩出露在北西向文山—麻栗坡和富宁走滑断裂之间的断块内,主要由蛇纹岩、辉长岩、玄武岩三个单元组成,彼此间均以断裂相接。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蛇纹岩SiO2、Al2O3、TiO2、MgO含量变化较大,依据主、微量元素组成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整体较为平坦,推测原岩为镁铁质堆晶岩;另一类呈U型配分,推断原岩是方辉橄榄岩。玄武岩属拉斑系列,主量元素具有富MgO、TiO2,低A l2O3、K2O、P2O5,并且Na2O(K2O等特征,类似于MORB型玄武岩;REE配分模式也显示出N-MORB型玄武岩的特征;同时,微量元素普遍具有LILE、Th富集,Nb、Ta、Zr、Hf等元素具明显亏损特征,又暗示源区曾遭受不同程度的俯冲带流体交代作用。综合分析认为,八布蛇绿岩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其形成可能是古太平洋从SE至NW向华南大陆俯冲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布蛇绿岩 地球化学 弧后盆地 滇东南
下载PDF
渤南洼陷古近系沙四段—沙三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士林 李原 +3 位作者 郭利 林舸 龚发雄 周叶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1,共4页
质谱和质谱-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渤南洼陷古近系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多呈单峰型,主峰碳多为C21-C24,无明显奇偶优势。受构造运动和古气候因素的控制,两者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沙四段上亚段烃源岩... 质谱和质谱-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渤南洼陷古近系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多呈单峰型,主峰碳多为C21-C24,无明显奇偶优势。受构造运动和古气候因素的控制,两者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沙四段上亚段烃源岩的Pr/Ph值低,而伽马蜡烷含量高,指示着半咸水-咸水甚至盐湖相的强还原水体环境;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的Pr/Ph值稍高,而伽马蜡烷含量较低,指示着淡水-微咸水的还原环境。奇偶优势比、碳优势指数、C32藿烷22S/(22S+22R)、C29甾烷20S/(20S+20R)和ββ/(αα+ββ)等生物标志物参数表明,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基本上达到成熟阶段,有利于油气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沉积环境 成熟度 油源对比 渤南洼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原型盆地演化与构造沉积格局变迁 被引量:14
7
作者 何发岐 王付斌 +1 位作者 郭利 安川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3-384,共12页
鄂尔多斯古生代盆地是在前寒武系裂陷体系上发育起来的克拉通盆地,经历了早古生代克拉通边缘拗陷和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拗陷两个阶段。其中早古生代克拉通边缘拗陷阶段可细分为早—中寒武世张夏期、晚寒武世三山子期—早奥陶世亮甲山期、... 鄂尔多斯古生代盆地是在前寒武系裂陷体系上发育起来的克拉通盆地,经历了早古生代克拉通边缘拗陷和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拗陷两个阶段。其中早古生代克拉通边缘拗陷阶段可细分为早—中寒武世张夏期、晚寒武世三山子期—早奥陶世亮甲山期、中奥陶世马家沟期、晚奥陶世平凉期—背锅山期等4个阶段;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拗陷可细分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中—晚二叠世等2个阶段。古生代盆地从早寒武世—中奥陶世被动大陆边缘伸展转变为晚奥陶世—二叠纪主动大陆边缘,构造变革受周缘大地构造体制转变控制,内部构造沉积格局具有从寒武纪早期西南“L”型伸展裂陷、中—晚寒武世“坳—坡—隆—坪”、奥陶纪“坳—坡—隆—坳”、石炭—二叠纪“一隆两坳”逐步演化的特征。古生代原型盆地演化和构造—沉积格局变迁过程中,派生了多套烃源岩和储层,其中盆地西—南缘持续沉降区域发育寒武系苏峪口组—辛集组、徐庄组、奥陶系平凉组、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盆地内部沉降区发育奥陶系徐庄组、马家沟组、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下古生界中央古隆起两侧古斜坡区发育张夏组高能鲕粒滩、克里摩里组生物礁滩—颗粒滩、马家沟组颗粒滩等有效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盆地 构造环境 沉积格局 古生代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原油裂解成气反应机理、介质影响因素与判识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利 田辉 +2 位作者 靳永斌 甘华军 肖贤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9-511,共13页
原油裂解成气是近年来天然气勘探领域重大的理论进展之一,其直接关系到勘探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对原油裂解气的裂解反应机理、介质影响因素与判识评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评述,认为常用的原油热裂解一级动力学模拟模型可能不适合于地... 原油裂解成气是近年来天然气勘探领域重大的理论进展之一,其直接关系到勘探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对原油裂解气的裂解反应机理、介质影响因素与判识评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评述,认为常用的原油热裂解一级动力学模拟模型可能不适合于地质温度条件下特别稳定的重烃气体;地质温度条件下原油加氢裂解的重要性可能被忽视;疏导体系及储层条件下的重烃反应损耗也是形成实际天然气藏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的判识评价指标尚不能从本质上反映原油裂解气与干酪根裂解气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裂解气 判识与评价 反应机理 热裂解 加氢裂解 反应损耗
下载PDF
中-浅正变质岩锆石SHRIMP法与TIMS法测年结果不一致处理——以滇东南南温河花岗岩为例 被引量:13
9
作者 谭洪旗 刘玉平 +3 位作者 徐伟 郭利 叶霖 李朝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9,共8页
变质岩中的锆石大多遭受变质热事件的改造,但中-浅变质岩一般不甚发育新生锆石或变质增生边,不易通过现有的锆石测年技术获得该岩石的变质年龄。中-浅正变质岩的锆石为岩浆锆石与变质增生锆石的混合物,其U-Pb同位素组成可以采用二端元... 变质岩中的锆石大多遭受变质热事件的改造,但中-浅变质岩一般不甚发育新生锆石或变质增生边,不易通过现有的锆石测年技术获得该岩石的变质年龄。中-浅正变质岩的锆石为岩浆锆石与变质增生锆石的混合物,其U-Pb同位素组成可以采用二端元混合模式来表达。利用同位素稀释法(TIMS)可以获得混合锆石U-Pb年龄及对应的同位素组成;结合CL等内部结构分析,利用离子探针法(SHRIMP)可以获得岩浆锆石U-Pb年龄及对应的同位素组成,进而推算出变质增生锆石U-Pb年龄对应的同位素组成。在对滇东南南温河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同一样品的SHRIMP与TIMS U-Pb法测年结果不一致,根据上式推算出后期主变质年龄约为230 Ma,与前人利用其它测年方法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符合研究区主变质期为印支期的区域地质背景。该方法为中-浅正变质岩年代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浅正变质岩 锆石 U-PB年龄 SHRIMP法 TIMS法 南温河花岗岩 滇东南
下载PDF
渤南洼陷沙三段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士林 李原 +4 位作者 郭利 刘清伟 林舸 龚发雄 周叶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共3页
通过对渤南洼陷沙河街组部分烃源岩、原油、含油砂岩抽提物中的饱和烃化合物进行GC和GC-MS分析,研究饱和烃色谱和生物标志物特征,讨论了沙三段原油的来源问题。结果表明,沙四段和沙三段烃源岩均可分为两类,沙三段原油可以分为差别明显... 通过对渤南洼陷沙河街组部分烃源岩、原油、含油砂岩抽提物中的饱和烃化合物进行GC和GC-MS分析,研究饱和烃色谱和生物标志物特征,讨论了沙三段原油的来源问题。结果表明,沙四段和沙三段烃源岩均可分为两类,沙三段原油可以分为差别明显的三类。油源对比表明,第一类原油来自沙四上亚段膏岩层段的暗色泥岩夹层,第二类原油来自沙四段膏岩层下部的泥岩层段,第三类原油来自沙三段时期淡水-微咸水还原环境下的暗色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洼陷 沙三段 烃源岩 原油 油源对比
下载PDF
老君山变质核杂岩隆升的热历史解析与动力学机制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玉平 徐伟 +3 位作者 廖震 叶霖 郭利 李朝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87-88,共2页
  1 区域地质概况   滇东南老君山变质核杂岩[1-3]出露于中越边境,地处南华地块与扬子地块、印支地块的结合部位,是探讨华南西段大地构造的重要窗口.该核杂岩的核部由韧性变形--低角闪岩相变质的元古界猛洞岩群和加里东期南温河花...   1 区域地质概况   滇东南老君山变质核杂岩[1-3]出露于中越边境,地处南华地块与扬子地块、印支地块的结合部位,是探讨华南西段大地构造的重要窗口.该核杂岩的核部由韧性变形--低角闪岩相变质的元古界猛洞岩群和加里东期南温河花岗岩组成,过渡层主要为韧脆性变形--绿片岩相变质的新元古界(?)新寨岩组,盖层由脆性变形--变质微弱的古生界-中生界地层构成,其间为多条韧性剥离断层和脆性正断层所组成剥离断层系分隔,并为变形--变质微弱的燕山晚期老君山花岗岩侵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热历史 动力学机制 老君山
下载PDF
都龙超大型锡锌铟多金属矿床矿石组构学与年代学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玉平 李朝阳 +3 位作者 廖震 叶霖 郭利 徐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79-480,共2页
都龙锡锌铟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马关县都龙镇境内,产出于老君山变质核杂岩之西南部(张世涛等,1998),地处华南褶皱系西端与扬子地块、哀牢山褶皱系等三大构造单元交接部位。矿区主要包括铜街、曼家寨、辣子寨、曼家寨西等4个矿段,累计... 都龙锡锌铟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马关县都龙镇境内,产出于老君山变质核杂岩之西南部(张世涛等,1998),地处华南褶皱系西端与扬子地块、哀牢山褶皱系等三大构造单元交接部位。矿区主要包括铜街、曼家寨、辣子寨、曼家寨西等4个矿段,累计探明锡约40万吨、锌约400万吨、铟约6000吨,均已达到超大型规模。区域内大面积出露加里东期南温河花岗岩和燕山晚期老君山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矿石组构 年代学 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鲕状黄铁矿 六方磁黄铁矿 老君山 变质核杂岩 铁闪锌矿
下载PDF
夏季闽江口鳝鱼滩湿地潮汐过程中溶解态碳动态
13
作者 雷佩 黄佳芳 +5 位作者 郭利 李晓 张雨生 孙杰 李小飞 钱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1,共7页
潮汐过程中溶解态碳的动态变化是理解湿地碳侧向输出和完善湿地碳计量的关键。以闽江河口湿地受潮汐影响的潮沟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潮汐过程中溶解有机碳(DOC)、溶解无机碳(DIC)、碱度(TA)、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参数(α355,SUVA 254,S 27... 潮汐过程中溶解态碳的动态变化是理解湿地碳侧向输出和完善湿地碳计量的关键。以闽江河口湿地受潮汐影响的潮沟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潮汐过程中溶解有机碳(DOC)、溶解无机碳(DIC)、碱度(TA)、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参数(α355,SUVA 254,S 275-295)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DOC和DIC在潮汐过程中呈现明显变化,低潮位时DOC、DIC分别为1353、3726μmol·L^(-1),高潮位时降低至233、940μmol·L^(-1),DIC、DOC及TA均与潮高呈显著负相关。潮汐过程中DIC与DOC输出比例约为1.6。光谱参数(α355,SUVA 254)在潮汐过程中有明显变化特征,可作为示踪潮汐过程溶解有色有机物变化的手段。DIC和TA增加量的比值(~0.96)指示反硝化或硫酸盐还原是维持DIC产生的主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溶解有机碳 溶解无机碳 碱度 湿地 碳循环
下载PDF
四川大岩子铂族元素低温成矿特征:BSE微区分析证据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利 刘玉平 +3 位作者 苏文超 周国富 叶霖 徐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09,共7页
通过电子探针背反射图像(BSE)和能谱(ES)分析,结合岩矿鉴定和前人研究资料,确定大岩子PGE矿床与矿化有关的主要是一套低温矿物组合。与成矿特征相似的New Rambler Mine矿床进行了对比,并综合前人有关PGE低温成矿的论述和实验研究,认为... 通过电子探针背反射图像(BSE)和能谱(ES)分析,结合岩矿鉴定和前人研究资料,确定大岩子PGE矿床与矿化有关的主要是一套低温矿物组合。与成矿特征相似的New Rambler Mine矿床进行了对比,并综合前人有关PGE低温成矿的论述和实验研究,认为大岩子PGE矿床具有明显的低温成矿特征,其成矿温度低于300℃,经历了富S体系溶液下的富集成矿和紧随其后的富Cl体系溶液下活化再富集成矿两个过程,后期矿化可能相当于或者强于前期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低温 成矿 四川大岩子
下载PDF
南海西北部海域夏季碳酸盐系统动态变化特征及调控机制:沿岸上升流、河流冲淡水及地下水输入的共同作用
15
作者 杨威 郭香会 +10 位作者 曹知勉 苏剑钟 郭利 王丽芳 许懿 黄韬 李岩 许艳苹 王哲 王桂芝 戴民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73-2390,共18页
基于2009年和2012年夏季在南海西北部海域获取的现场观测数据,探究了水体碳酸盐系统各参数在沿岸上升流、河流冲淡水和地下水等多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分布特征及生物地球化学调控.2009年,海南岛东北部近岸海域受沿岸上升流影响显著,表层水... 基于2009年和2012年夏季在南海西北部海域获取的现场观测数据,探究了水体碳酸盐系统各参数在沿岸上升流、河流冲淡水和地下水等多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分布特征及生物地球化学调控.2009年,海南岛东北部近岸海域受沿岸上升流影响显著,表层水呈现低温、高盐特征,而河流冲淡水则主要影响海南岛东北部的内陆架区(30m水深以内),表层水体呈现高温、低盐特征.2012年,海南岛东北部海域表层被低盐水覆盖,未观测到上升流信号,而海南岛东部近岸海域则受上升流影响显著.在河流冲淡水的影响下,海南岛东北部海域表层水体存在两个低盐水团,其中,近岸河流冲淡水主要影响内陆架区,影响位置较2009年更偏西,而珠江冲淡水则影响距离珠江口~250km处的离岸中陆架区.基于端元混合模型的定量分析表明,2009年夏季河流冲淡水区的溶解无机碳(DIC)和总碱度(TA)都存在添加过程.其中,地下水输入对两者的添加量分别为38.9(±20.5)和42.5(±22.3)μmolkg^(-1),两者比值为0.92,但对海表二氧化碳分压(pCO_(2))、pH和文石饱和度指数(Ω_(arag))的影响较小.此外,较强的生物光合作用吸收了10.0(±10.4)μmolkg^(-1)的DIC,但对TA影响微小,因此该过程使海表pCO_(2)显著降低,并使pH和Ω_(arag)升高.在上升流区,地下水输入和有机物矿化共同调控碳酸盐系统各参数的动态变化.其中,地下水输入使DIC和TA浓度升高,但对pCO_(2)、pH和Ω_(arag)的影响较小;有机物矿化使DIC浓度升高23.8(±8.4)μmolkg^(-1),导致水体呈现高pCO_(2)、低pH和低Ω_(arag)的特征.2012年夏季,近岸河流冲淡水区几乎不受地下水输入的影响,但较强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DIC(104.2μmolkg^(-1)),使得表层水体呈现低pCO_(2)、高pH和高Ω_(arag)特征;在珠江冲淡水区,从大气吸收CO_(2)导致的DIC添加量高于生物光合作用所消耗的DIC,两者净效应使水体DIC浓度升高,pCO_(2)升高,而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系统 南海西北部海域 沿岸上升流 河流冲淡水 地下水输入 海洋酸化
原文传递
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的增溶作用 被引量:26
16
作者 郭利 苏荣国 +1 位作者 梁生康 赵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0-514,共5页
考察了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萘,菲和芘)的增溶特性以及温度、盐度、pH值等环境因子对增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鼠李糖脂浓度在临界胶束浓度(CMC)以上时,多环芳烃化合物在水相中的溶解度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 考察了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萘,菲和芘)的增溶特性以及温度、盐度、pH值等环境因子对增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鼠李糖脂浓度在临界胶束浓度(CMC)以上时,多环芳烃化合物在水相中的溶解度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摩尔增溶比(MSR)随被增溶物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即萘>菲>芘;胶束/水分配系数(Km)随被增溶物疏水性增大而增大,即芘>菲>萘;lgKm与lgKow之间呈良好线性正相关性.鼠李糖脂对菲的增溶作用随温度升高略有增大,而随所添加NaCl浓度的增大显著增大,鼠李糖脂对菲的增溶作用在pH值为5.5时达到最大,然后随pH值的升高而不断下降,在pH值达7.5后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鼠李糖脂 多环芳烃 增溶
下载PDF
原油高温裂解生气潜力与气体特征 被引量:21
17
作者 田辉 肖贤明 +4 位作者 杨立国 肖中尧 郭利 申家贵 卢玉红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1-786,共6页
原油裂解气是高过成熟海相盆地的重要气源之一,但对其生气潜力的评价及气体特征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62井志留系原油的连续热解与分步热解实验,发现在C1-5总气质量产率达到最大后(EasyRo=2.3%),原油残余物的最... 原油裂解气是高过成熟海相盆地的重要气源之一,但对其生气潜力的评价及气体特征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62井志留系原油的连续热解与分步热解实验,发现在C1-5总气质量产率达到最大后(EasyRo=2.3%),原油残余物的最大生气潜力为43.4mL/g原油,仅为初始原油产气率的12%.结合动力学模拟结果,认为该原油样品裂解的主生气期对应的EasyRo值介于1.6%-2.3%之间.在封闭系统中,EasyRo〉2.3%之后原油裂解气体积的增加主要与重烃气体的二次裂解有关,并不是原油进一步直接裂解的产物.实验结果表明,原油残余物裂解气具有干燥系数大(〉92%)、甲烷碳同位素重的特征(介于28.7‰-26.7‰),与封闭体系中连续热解气存在明显的区别.甲烷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在一般地质条件下(2℃/Ma),主生气期内(EasyRo〈2.3%)的原油裂解气甲烷碳同位素远低于原油的初始碳同位素值.本研究结果为高-过成熟盆地原油裂解气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分步半开放热模拟实验 原油裂解气 碳同位素 晚期生气 动力学模拟 海相盆地
原文传递
原油裂解气与干酪根裂解气差异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郭利 肖贤明 田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8-436,共9页
对取自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的一块湖相未成熟I型烃源岩,应用分步裂解生烃、抽提与族组分分离、配分的实验方法,获得了同一母质来源的合成油(S-油)和似干酪根(P-干酪根)样品。应用黄金管限定体系,对2个样品进行生烃热模拟实验,测定2类热... 对取自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的一块湖相未成熟I型烃源岩,应用分步裂解生烃、抽提与族组分分离、配分的实验方法,获得了同一母质来源的合成油(S-油)和似干酪根(P-干酪根)样品。应用黄金管限定体系,对2个样品进行生烃热模拟实验,测定2类热解气体的成分与碳同位素值。研究结果表明,2类气体性质明显不同。与P-干酪根相比,S-油裂解气具有以下特点:在裂解早期阶段,C2-C5重烃含量高,湿度大;C1-C3气体碳同位素轻,两者差值最大可达10‰(C1),14‰(C2)和9‰(C3);(δ13C2-δ13C3)值较大,受成熟度影响大。在实验条件下获得的(δ13C2-δ13C3)-δ13C1和(δ13 C2-δ13 C3)-ln(C2/C3)图解能有效区分这2类裂解气。本研究成果为地质条件下原油裂解气与干酪根裂解气的判别提供了理论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裂解气 干酪根裂解气 碳同位素分馏 热模拟实验
下载PDF
不同碳源富集的石油烃降解菌群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仕美 张翼霄 +3 位作者 高光军 郭利 梁生康 苏荣国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7-92,共6页
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唯一碳源,从长期受石油污染的环境中富集和分离具有不同功能的石油烃降解菌,并利用平板法和PCR-DGGE法对不同碳源富集到的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2216E平板从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碳源的富集液中各得到两株菌... 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唯一碳源,从长期受石油污染的环境中富集和分离具有不同功能的石油烃降解菌,并利用平板法和PCR-DGGE法对不同碳源富集到的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2216E平板从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碳源的富集液中各得到两株菌,分别为TJ-1、TJ-2和TJL-1和TJL-2,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结果表明,这4株菌分别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威尼斯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venetianus)、Oceanobacillus picturae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碳源的富集液中优势菌分别有5种和2种,且2种富集液中的优势菌明显不同。对比PCR-DGGE和平板法分析结果,可以看出PCR-DGGE法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菌群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降解菌 PCR—DGGE 平板法 菌群分析
下载PDF
溢油污染海岸线生物修复措施现场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何云馨 石晓勇 +5 位作者 杨仕美 郭利 吴亮 梁生康 朱生凤 陈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5,49,共6页
在2008年5月-9月于渤海湾天津海岸线进行了人工模拟溢油条件下的生物修复现场实验,考察了添加水溶性性肥料、添加缓释肥料以及同时添加缓释肥料和石油烃降解菌剂对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处理的石油烃降解率比对照分别... 在2008年5月-9月于渤海湾天津海岸线进行了人工模拟溢油条件下的生物修复现场实验,考察了添加水溶性性肥料、添加缓释肥料以及同时添加缓释肥料和石油烃降解菌剂对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处理的石油烃降解率比对照分别提高0.9、1.2和1.8倍;添加营养盐导致基质间隙水中的营养盐浓度能明显增大,石油烃降解菌数量显著增高。其中,添加缓释肥料的体系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间隙水中高营养盐水平;而同时添加缓释肥料和菌剂的体系不仅显著提高了石油烃降解菌的初始密度,而且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间隙水中营养盐较高浓度。这表明营养盐缺乏是限制现场石油烃降解的主要因素,添加营养盐可以显著提高溢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效率,而同时添加缓释肥料和菌剂的强化措施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 海岸线 生物修复 水溶性肥料 缓释肥料 石油烃降解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