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珠带鱼和带鱼未定种Trichiurus sp.2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
3
1
作者
郭
刘军
吴仁协
刘静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3-380,共8页
针对南海大型带鱼新种——珠带鱼(Trichiurus margarites Li,1992)与日本产带鱼未定种T.sp.2(sensu Nakabo,2002)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及分类地位不明确问题,本研究通过测定采自海南岛西岸珠带鱼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结合已报道...
针对南海大型带鱼新种——珠带鱼(Trichiurus margarites Li,1992)与日本产带鱼未定种T.sp.2(sensu Nakabo,2002)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及分类地位不明确问题,本研究通过测定采自海南岛西岸珠带鱼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结合已报道的T.sp.2及其近缘种的同源序列,对其16S rRNA基因序列变异进行分析。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海南岛西岸珠带鱼与日本九州、海南岛东岸及印度洋T.sp.2间的净遗传距离(0.000~0.006)远低于属内其他种间的净遗传距离(0.037~0.061),表明二者的遗传分化程度处于种内水平。邻接法(NJ)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珠带鱼与T.sp.2以极高的置信度(NJ 100%,ML 96%)聚为一支单系,并与其他带鱼形成姐妹群。根据所得分子数据并结合形态学研究资料,可以确定日本产带鱼未定种即是珠带鱼,它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综合3种带鱼属鱼类在西北太平洋的种间分化事件,对珠带鱼的起源及演化进行了初步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带鱼
带鱼未定种
16S
RRNA序列
系统进化
分类地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近海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的命名和分类学地位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仁协
张浩冉
+6 位作者
郭
刘军
孙贝
刘静
庄志猛
柳淑芳
牛素芳
梁镇邦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782-3791,共10页
带鱼属(Trichiurus)鱼类是中国最重要的海洋渔业捕捞对象之一。然而,有关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的这种带鱼(简称中国近海带鱼)应取何名、属于何种及其系统进化过程等问题仍未有统一的认识和定论。本研究通过测定中国近海带鱼14个群...
带鱼属(Trichiurus)鱼类是中国最重要的海洋渔业捕捞对象之一。然而,有关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的这种带鱼(简称中国近海带鱼)应取何名、属于何种及其系统进化过程等问题仍未有统一的认识和定论。本研究通过测定中国近海带鱼14个群体共计166个个体的线粒体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该物种与中国近海其他3种带鱼属鱼类的序列变异,比较该种带鱼与世界其他带鱼属有效种的形态差异,综合探讨其命名、分类地位及系统进化过程。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中国近海带鱼(Tsp-CH)与台湾(Tj-WT)及日本(Tj-JP)的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的组间净遗传距离(0.000 7-0.002 1)远低于带鱼属内其他种间的净遗传距离(0.065 6-0.082 0),也明显低于高鳍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地理群体间的遗传距离(0.010-0.016);分子变异分析(AMOVA)和FST分析均表明这三组带鱼组间遗传分化不显著。结果表明,中国近海带鱼与来自台湾及日本的带鱼(T.japonicus)的遗传分化处于种内水平。采用邻接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不同地理来源的带鱼(T.japonicus)(即包括Tsp-CH,Tj-WT,Tj-JP)与高鳍带鱼(T.lepturus)、南海带鱼(Trichiurus nanhaiensis)、短带鱼(Trichiurus brevis)等3种带鱼属鱼类互为单系,在属内各自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结合分子数据和形态学比较研究资料,本研究确认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的这种带鱼是Trichiurus japonicus Temminck et Schlegel,1844,它在种的分化、形成、分布及形态上与世界其他带鱼属鱼类存在系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
中国近海
16S
RRNA基因
序列变异
分类
系统进化
原文传递
高鳍带鱼遗传变异及与近缘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
5
3
作者
吴仁协
郭
刘军
刘静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8-655,共8页
高鳍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Linnaeus,1758分布广泛、形态多变,与近缘种间辨别困难,在其种群鉴别、物种分类及系统进化上争议较大。本项研究通过测定采自海南三亚外海高鳍带鱼疑似种11个个体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结合已报道...
高鳍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Linnaeus,1758分布广泛、形态多变,与近缘种间辨别困难,在其种群鉴别、物种分类及系统进化上争议较大。本项研究通过测定采自海南三亚外海高鳍带鱼疑似种11个个体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结合已报道的该物种其它地理种群及其近缘种的同源序列,采用生物软件对碱基组成和序列变异进行分析,计算Kimura双参数净遗传距离和分歧时间,进行分子变异分析(AMOVA)和分化固定指数(FST)计算,并以小带鱼Eupleurogrammus muticus为外群构建NJ、ML系统树,综合探讨世界范围内高鳍带鱼的遗传变异及与近缘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根据所得分子数据并结合形态学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采自海南三亚外海的带鱼是高鳍带鱼T.lepturusLinnaeus,1758,该物种在中国南海和东海南部有分布;2)海南三亚外海、非洲西岸和大西洋西岸的高鳍带鱼是同一个物种的3个地理种群,彼此间遗传分化显著;3)高鳍带鱼是带鱼属中最新演化的种类,与日本带鱼T.japonicus、带鱼未定种Trichiurussp.2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短带鱼T.brevis则是比它们原始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鳍带鱼
线粒体16S
RRNA
遗传变异
系统进化
原文传递
题名
珠带鱼和带鱼未定种Trichiurus sp.2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
3
1
作者
郭
刘军
吴仁协
刘静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出处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3-38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6084)
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LYM10088)
+1 种基金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开放课题(20100116)
广东海洋大学引进人才启动经费项目(1112259)
文摘
针对南海大型带鱼新种——珠带鱼(Trichiurus margarites Li,1992)与日本产带鱼未定种T.sp.2(sensu Nakabo,2002)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及分类地位不明确问题,本研究通过测定采自海南岛西岸珠带鱼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结合已报道的T.sp.2及其近缘种的同源序列,对其16S rRNA基因序列变异进行分析。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海南岛西岸珠带鱼与日本九州、海南岛东岸及印度洋T.sp.2间的净遗传距离(0.000~0.006)远低于属内其他种间的净遗传距离(0.037~0.061),表明二者的遗传分化程度处于种内水平。邻接法(NJ)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珠带鱼与T.sp.2以极高的置信度(NJ 100%,ML 96%)聚为一支单系,并与其他带鱼形成姐妹群。根据所得分子数据并结合形态学研究资料,可以确定日本产带鱼未定种即是珠带鱼,它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综合3种带鱼属鱼类在西北太平洋的种间分化事件,对珠带鱼的起源及演化进行了初步推测。
关键词
珠带鱼
带鱼未定种
16S
RRNA序列
系统进化
分类地位
Keywords
Trichiurus margarites Li, 1992
Trichiurus sp.2
16S rRNA
molecular phylogeny
taxonomic status
分类号
Q959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海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的命名和分类学地位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仁协
张浩冉
郭
刘军
孙贝
刘静
庄志猛
柳淑芳
牛素芳
梁镇邦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出处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782-379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2532)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CXXL2014009)
+1 种基金
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LYM10088)
广东海洋大学引进人才启动经费(1112259)共同资助
文摘
带鱼属(Trichiurus)鱼类是中国最重要的海洋渔业捕捞对象之一。然而,有关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的这种带鱼(简称中国近海带鱼)应取何名、属于何种及其系统进化过程等问题仍未有统一的认识和定论。本研究通过测定中国近海带鱼14个群体共计166个个体的线粒体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该物种与中国近海其他3种带鱼属鱼类的序列变异,比较该种带鱼与世界其他带鱼属有效种的形态差异,综合探讨其命名、分类地位及系统进化过程。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中国近海带鱼(Tsp-CH)与台湾(Tj-WT)及日本(Tj-JP)的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的组间净遗传距离(0.000 7-0.002 1)远低于带鱼属内其他种间的净遗传距离(0.065 6-0.082 0),也明显低于高鳍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地理群体间的遗传距离(0.010-0.016);分子变异分析(AMOVA)和FST分析均表明这三组带鱼组间遗传分化不显著。结果表明,中国近海带鱼与来自台湾及日本的带鱼(T.japonicus)的遗传分化处于种内水平。采用邻接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不同地理来源的带鱼(T.japonicus)(即包括Tsp-CH,Tj-WT,Tj-JP)与高鳍带鱼(T.lepturus)、南海带鱼(Trichiurus nanhaiensis)、短带鱼(Trichiurus brevis)等3种带鱼属鱼类互为单系,在属内各自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结合分子数据和形态学比较研究资料,本研究确认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的这种带鱼是Trichiurus japonicus Temminck et Schlegel,1844,它在种的分化、形成、分布及形态上与世界其他带鱼属鱼类存在系列差异。
关键词
带鱼
中国近海
16S
RRNA基因
序列变异
分类
系统进化
Keywords
Trichiurus japonicus
Chinese coastal waters
16S ribosomal RNA gene
Sequence variation
Classification
Phyletic evolution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高鳍带鱼遗传变异及与近缘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
5
3
作者
吴仁协
郭
刘军
刘静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出处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8-655,共8页
基金
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LYM10088)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开放课题(20100116)
广东省教育厅引进人才专项资金(0909128)资助
文摘
高鳍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Linnaeus,1758分布广泛、形态多变,与近缘种间辨别困难,在其种群鉴别、物种分类及系统进化上争议较大。本项研究通过测定采自海南三亚外海高鳍带鱼疑似种11个个体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结合已报道的该物种其它地理种群及其近缘种的同源序列,采用生物软件对碱基组成和序列变异进行分析,计算Kimura双参数净遗传距离和分歧时间,进行分子变异分析(AMOVA)和分化固定指数(FST)计算,并以小带鱼Eupleurogrammus muticus为外群构建NJ、ML系统树,综合探讨世界范围内高鳍带鱼的遗传变异及与近缘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根据所得分子数据并结合形态学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采自海南三亚外海的带鱼是高鳍带鱼T.lepturusLinnaeus,1758,该物种在中国南海和东海南部有分布;2)海南三亚外海、非洲西岸和大西洋西岸的高鳍带鱼是同一个物种的3个地理种群,彼此间遗传分化显著;3)高鳍带鱼是带鱼属中最新演化的种类,与日本带鱼T.japonicus、带鱼未定种Trichiurussp.2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短带鱼T.brevis则是比它们原始的种类。
关键词
高鳍带鱼
线粒体16S
RRNA
遗传变异
系统进化
Keywords
Trichiurus lepturus
mtDNA 16S rRNA gene
genetic variation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分类号
Q951.3 [生物学—动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珠带鱼和带鱼未定种Trichiurus sp.2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郭
刘军
吴仁协
刘静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近海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的命名和分类学地位研究
吴仁协
张浩冉
郭
刘军
孙贝
刘静
庄志猛
柳淑芳
牛素芳
梁镇邦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原文传递
3
高鳍带鱼遗传变异及与近缘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吴仁协
郭
刘军
刘静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