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手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
作者 姚磊 颜巍 +2 位作者 闫宇博 郭元 徐世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748-2751,2756,共5页
目的观察可手术切除的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免疫浸润和PD-L1表达情况,分析NSCLC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并追溯2015... 目的观察可手术切除的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免疫浸润和PD-L1表达情况,分析NSCLC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并追溯2015年以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医的NSCLC患者共51例,所有患者穿刺肺组织经肺癌9合1试剂盒检测为驱动基因阴性者,且患者在手术切除之前进行了新辅助免疫治疗。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患者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burden,TMB),抗CD8和抗PD-L1抗体检测免疫浸润和PD-L1表达情况。对患者进行最多长达5年的随访,记录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利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NSCLC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PD-L1阳性组(PD-L1^(+))和PD-L1阴性组(PD-L1^(+))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1 1);TMB高突变组(TMB^(+))无进展生存期比TMB低突变组(TMB^(+))更长(P=0.004 7);CD8阳性组(CD8^(+))无进展生存期比CD8阴性组(CD8^(+))更长(P=0.001 4);PD-L1^(+)/TMB^(+)患者较其他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更长(P=0.001 9);PD-L1^(+)/TMB^(+)患者和其他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 1);CD8^(+)/TMB^(+)患者较其他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更长(P=0.036 9);CD8^(+)/PD-L1^(+)患者较其他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更长(P=0.016 1);TMB^(+)/CD8^(+)/PD-L1^(+)患者较其他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更长(P=0.037 7)。结论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可手术的NSCLC患者,综合分析TMB、PD-L1表达和免疫浸润情况有助于选择对患者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突变负荷 新辅助免疫治疗 免疫浸润
下载PDF
xTAG液相芯片技术用于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适用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元 汪威 +3 位作者 付莎 刘芳 郭婧 邵建永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分析肺癌EGFR基因第18-21号外显子突变,以Sanger测序法为参照,探讨x TAG液相芯片用于临床样本检测的适用性。方法随机选择1 139例Ⅰ-Ⅳ期肺癌组织标本,提取DNA,分别采用x TAG液相芯片法和Sanger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第18-21号外显子... 目的分析肺癌EGFR基因第18-21号外显子突变,以Sanger测序法为参照,探讨x TAG液相芯片用于临床样本检测的适用性。方法随机选择1 139例Ⅰ-Ⅳ期肺癌组织标本,提取DNA,分别采用x TAG液相芯片法和Sanger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第18-21号外显子突变情况,评价x TAG液相芯片法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液相芯片法:共1 134例患者获得基因突变检测结果,Sanger测序法:共1 105例患者获得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检测成功率分别为99.56%和97.01%。以Sanger测序法为参照,x TAG液相芯片法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9.59%和94.54%,两种方法均检出少数样本存在双外显子突变。两种方法检测出的突变型别完全吻合。结论采用x TAG液相芯片法可有效检测肺癌EGFR基因突变,实现突变分型,且相对测序法更方便、高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EGFR突变 x TAG液相芯片 Sanger测序
下载PDF
开坯机大辊径差轧制的生产实践
3
作者 刘京华 张文刚 郭元 《轧钢》 1996年第5期49-50,共2页
介绍了首钢初轧厂在650mm三辊不可逆式轧机上进行大辊径差轧制的实践,取得了可改善咬入条件、增大压下量及提高开坯能力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开坯机 辊径差轧制 轧制
下载PDF
呼吸训练器对胸外科术后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
4
作者 郭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5期71-71,73,共2页
研究呼吸训练器对胸外科术后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2020年我院治疗护理的胸外科手术患者200例,给予不同康复训练措施。并在持续训练观察2个月后,比较相关指标恢复情况。结果:本次关于呼吸训练器对胸外科术后患者肺功能... 研究呼吸训练器对胸外科术后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2020年我院治疗护理的胸外科手术患者200例,给予不同康复训练措施。并在持续训练观察2个月后,比较相关指标恢复情况。结果:本次关于呼吸训练器对胸外科术后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的研究结果为:在肺功能情况对比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康复训练2个月后,对照组患者PaO2(83.1±3.40)mmHg;PaCO2(39.48±2.93)mmHg;FEV1(3.40±0.81)L;观察组患者PaO2(90.26±4.01)mmHg;PaCO2(31.28±2.46)mmHg;FEV1(5.29±0.74)L。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对比方面,对照组患者QOL评分(78.3±5.4),观察组患者QOL评分(93.6±3.0)。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器训练可有效提高呼吸深度和持续时间,减少和预防胸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器 胸外科 术后恢复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影响分析
下载PDF
丁胞型圆管CaSO_4的污垢特性
5
作者 徐志明 郭元 +1 位作者 韩志敏 赵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41-1348,共8页
建立了丁胞管物理模型,采用标准k-ε方程和SIMPLE算法,研究了丁胞管内CaSO_4流体的污垢特性,分析了结构与运行工况对丁胞管内CaSO_4污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丁胞的顺排叉排对于污垢热阻渐进值影响极小。高Reynolds数时,与光管的污垢... 建立了丁胞管物理模型,采用标准k-ε方程和SIMPLE算法,研究了丁胞管内CaSO_4流体的污垢特性,分析了结构与运行工况对丁胞管内CaSO_4污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丁胞的顺排叉排对于污垢热阻渐进值影响极小。高Reynolds数时,与光管的污垢热阻相比,丁胞的存在会减小污垢热阻值;而在低Reynolds数时,相对深度较小的丁胞反而会增大污垢热阻值。丁胞的相对深度与丁胞的相对密度对于污垢热阻值均有较大的影响,在丁胞深度为0.8时,丁胞管的抑垢效率为1.150。在丁胞的相对密度为5.30时,其抑垢效率为0.730。丁胞管抑垢率随着进口流速增长而增大,随着工质浓度增长而减小,随着壁面温度的增长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胞管 CaSO4析晶污垢 数值模拟 沉积物 实验验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