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钢铁工业的CO_2排放估算 被引量:57
1
作者 上官方钦 张春霞 +2 位作者 胡长庆 周继程 《中国冶金》 CAS 2010年第5期37-42,共6页
对钢铁制造流程进行了碳素流运行规律解析,并对中国钢铁工业的CO2排放水平进行初步估算;同时也强调了国内外不同来源的钢铁工业CO2排放指标是不能随便拿来比较的。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CO2排放总量在不断增加,但吨钢CO2排放... 对钢铁制造流程进行了碳素流运行规律解析,并对中国钢铁工业的CO2排放水平进行初步估算;同时也强调了国内外不同来源的钢铁工业CO2排放指标是不能随便拿来比较的。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CO2排放总量在不断增加,但吨钢CO2排放总体趋势是逐年降低的,且能源消耗引起的排放是总排放量的主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工业 CO2排放 碳素流
原文传递
中国废钢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上官方钦 +3 位作者 周继程 王方杰 卜庆才 张春霞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4,共7页
为提高中国钢铁工业的废钢比,推动钢铁工业的绿色发展,分析了中国废钢资源的概况、废钢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和钢铁工业废钢利用的现状,并对中国未来废钢资源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废钢资源的发展提出了3条战略判断和6条政策建议。
关键词 废钢 钢铁工业 战略研究 绿色发展 电炉流程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与钢铁工业脱碳化发展 被引量:46
3
作者 上官方钦 周继程 +1 位作者 王海风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共6页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积极主动地做出了减排承诺。钢铁行业作为工业的重要领域,是能源消费大户,同时也是CO_(2)排放大户。对中国钢铁工业CO_(2)排放现状分析表明,中国钢铁工业吨钢CO_(2)排放量下降明显,CO_(2)排放总量在2014...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积极主动地做出了减排承诺。钢铁行业作为工业的重要领域,是能源消费大户,同时也是CO_(2)排放大户。对中国钢铁工业CO_(2)排放现状分析表明,中国钢铁工业吨钢CO_(2)排放量下降明显,CO_(2)排放总量在2014年已经达到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但由于粗钢产量巨大,钢铁工业的CO_(2)排放量占全国CO_(2)排放总量仍然较高,必须走脱碳化发展的道路。通过对钢铁工业脱碳化发展策略和技术的分析,表明有策略地推进并提高全废钢电炉流程的比例是当前最为实际的钢铁工业脱碳化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碳化 钢铁工业 气候变化 CO_(2)排放 电炉流程
原文传递
关于钢铁行业CO_2排放计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5
4
作者 上官方钦 张春霞 +2 位作者 樊波 黄导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10,共6页
介绍了目前国际上主要的几种钢铁行业CO2排放计算方法,详细分析了各种方法之间的区别,为中国钢铁行业/企业今后开展CO2排放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CO2排放 计算方法 钢铁行业
原文传递
钢铁工业副产煤气资源化利用分析及案例 被引量:32
5
作者 上官方钦 干磊 +3 位作者 周继程 郭玉华 张春霞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4-120,共7页
在钢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同时产生大量的副产煤气,即高炉煤气(BFG)、焦炉煤气(COG)和转炉煤气(LDG),在钢铁企业的能源平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约占全部二次能源产生总量的70%)。目前钢铁企业副产煤气大多数是燃料化利用,而副产煤气高... 在钢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同时产生大量的副产煤气,即高炉煤气(BFG)、焦炉煤气(COG)和转炉煤气(LDG),在钢铁企业的能源平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约占全部二次能源产生总量的70%)。目前钢铁企业副产煤气大多数是燃料化利用,而副产煤气高附加值利用的另一个方向是开发副产煤气中碳元素和氢元素(H2、CmHn和CO等)价值,实现资源化利用。钢厂推进副产煤气资源化利用的核心是进行能量流(煤气流)的解析及其网络的优化,副产煤气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有制取氢气、甲醇、液化天然气(LNG)、合成天然气(SNG)、压缩天然气(CNG)、合成氨、二甲醚、乙二醇、烯烃等化工产品。四川达钢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制甲醇的案例研究表明,副产煤气资源化利用不仅能使钢铁企业的副产煤气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而且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产煤气 能量流网络 资源化利用 功能拓展 钢铁工业 高附加值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发展全废钢电炉流程的战略意义 被引量:33
6
作者 上官方钦 殷瑞钰 +2 位作者 李煜 周继程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6-92,共7页
在分析国内外电炉钢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废钢资源保障、电力资源保障、钢铁工业脱碳化发展、钢厂与城市的和谐共存、钢厂智能化5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中国发展全废钢电炉流程的战略意义和价值。指出未来充足的废钢资源和丰富的电力资源将为... 在分析国内外电炉钢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废钢资源保障、电力资源保障、钢铁工业脱碳化发展、钢厂与城市的和谐共存、钢厂智能化5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中国发展全废钢电炉流程的战略意义和价值。指出未来充足的废钢资源和丰富的电力资源将为全废钢电炉流程的发展提供资源和能源保障;发展全废钢电炉流程是当前最易实现的钢铁工业脱碳化发展的途径,可以更好地实现钢厂与城市的和谐共存,并将成为实现钢厂智能化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废钢电炉流程 战略意义 废钢 电力 错峰生产 脱碳化 钢厂智能化
原文传递
烧结烟气典型污染物排放形势及减排技术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郄俊懋 张春霞 +2 位作者 王海风 石鑫越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64,共6页
本文通过对烧结过程SO_2等典型烟气污染物排放形势和减排技术的分析,指出我国对SO_2的治理效果明显;但NO_X和二噁英的治理仍处于起步阶段,排放形势严峻,环保压力巨大;烧结烟气污染物的治理不应局限于末端治理,而应将源头、过程、末端的... 本文通过对烧结过程SO_2等典型烟气污染物排放形势和减排技术的分析,指出我国对SO_2的治理效果明显;但NO_X和二噁英的治理仍处于起步阶段,排放形势严峻,环保压力巨大;烧结烟气污染物的治理不应局限于末端治理,而应将源头、过程、末端的治理功能合理衔接;现有减排技术存在不同问题,研发经济高效的烧结烟气污染物治理工艺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污染物 排放形势 减排技术
下载PDF
我国烧结工序能耗现状及节能技术和措施 被引量:29
8
作者 周继程 +1 位作者 上官方钦 张春霞 《冶金能源》 2010年第2期23-26,共4页
分析了我国烧结工序的能耗现状。通过调研,指出烧结工序的节能方向,总结了节能技术措施,并强调了加强烧结余热回收对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意义。
关键词 烧结工序 能源结构 节能技术 余热回收
下载PDF
中国钢铁工业绿色发展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海风 平晓东 +2 位作者 周继程 卢立金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8,共11页
钢铁工业绿色发展是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经历了末端治理、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4个阶段。在相关政策指导下,钢铁工业推广应用了干熄焦、高炉富氧喷煤、连铸坯热送热装等技术... 钢铁工业绿色发展是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经历了末端治理、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4个阶段。在相关政策指导下,钢铁工业推广应用了干熄焦、高炉富氧喷煤、连铸坯热送热装等技术,开展了超低排放改造、清洁生产试点示范、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经济示范点等工作。围绕钢铁制造流程的“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再资源化”3大功能,钢铁工业绿色发展已取得巨大进步。吨钢综合能耗(以标准煤计)从1981年的1.93 t/t下降至2020年的0.55 t/t,降幅为71.8%;吨钢颗粒污染物、SO_(2)排放量分别由2000年的6.77 kg/t、5.56 kg/t下降至2020年0.36 kg/t、0.30 kg/t,降幅分别为94.7%、94.6%;吨钢NO_(x)排放量由2007年的1.68 kg/t下降至2020年0.87 kg/t,降幅为48.2%;吨钢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由2000年的0.99 kg/t下降至2017年0.02 kg/t,降幅为98.2%;钢铁渣利用率自2005年以来一直高于90%;吨钢新水消耗量由2000年的25.24 m3/t下降至2020年的2.45 m3/t,降幅为90.3%。未来,随着钢铁制造流程3大功能的演化,钢铁工业绿色发展将向着低碳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推进,通过研发推广应用全废钢电炉短流程、氢还原、非高炉炼铁、CCUS等一批绿色低碳技术和钢铁生产、企业决策等领域的智能化技术,可实现钢铁工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工业 绿色发展 物理本质 低碳化 绿色化 智能化
原文传递
钢铁工业节能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海风 +2 位作者 周继程 张春霞 上官方钦 《冶金能源》 2018年第4期3-8,共6页
文章针对我国钢铁工业节能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在总结节能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节能技术由单体节能向系统节能、能量流网络优化和建立工业生态链接方向发展,以及钢铁工业"重点推广"、"完善后推广"、"... 文章针对我国钢铁工业节能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在总结节能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节能技术由单体节能向系统节能、能量流网络优化和建立工业生态链接方向发展,以及钢铁工业"重点推广"、"完善后推广"、"前沿探索"技术共17项,介绍了"单体节能"、"界面技术"和"工业生态链接"3类节能技术的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工业 节能技术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基于排队论“一包到底”模式的在线铁水包数量 被引量:23
11
作者 韩伟刚 +2 位作者 施一新 王卫东 张春霞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24,共4页
采用排队论理论对炼铁-炼钢区段"一包到底"模式铁水包的周转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铁水包周转过程中各排队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沙钢宏发钢铁厂5 800m3高炉-转炉区段的铁水包周转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为钢铁企业加强铁... 采用排队论理论对炼铁-炼钢区段"一包到底"模式铁水包的周转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铁水包周转过程中各排队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沙钢宏发钢铁厂5 800m3高炉-转炉区段的铁水包周转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为钢铁企业加强铁水包周转管理及钢铁厂铁-钢界面的设计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队论 一包到底 界面技术 铁水包数量
原文传递
转炉炼钢工序最小能耗的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蔡九菊 +2 位作者 殷瑞钰 王鼎 周庆安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52,共3页
分析了转炉炼钢过程能源消耗与工艺、设备、操作等因素的关系 ,建立了转炉工序能耗模型和应用模型 ,研究了转炉炼钢工序的最小能耗问题和与最小工序能耗相对应的工况条件。针对我国宝钢 2 5 0 t转炉的设备条件和生产数据 ,给出转炉煤气... 分析了转炉炼钢过程能源消耗与工艺、设备、操作等因素的关系 ,建立了转炉工序能耗模型和应用模型 ,研究了转炉炼钢工序的最小能耗问题和与最小工序能耗相对应的工况条件。针对我国宝钢 2 5 0 t转炉的设备条件和生产数据 ,给出转炉煤气的最大回收量为 12 8.8m3/ t(钢 ) ,最小工序能耗为 - 18.90 kg/ t(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炼钢 工序能耗模型 转炉煤气 最小工序能耗 工况条件
下载PDF
钢铁生产主要节能措施及其CO_2减排潜力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上官方钦 张春霞 《冶金能源》 2009年第1期3-7,共5页
对钢铁生产流程中主要节能措施及其应用情况作了简单介绍,进一步分析了各种节能措施在我国钢铁工业CO2节能减排的潜力。
关键词 钢铁生产 节能措施 CO2减排
下载PDF
钢铁制造流程能源转换机制与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周继程 +2 位作者 上官方钦 丁毅 张春霞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82,共10页
从钢铁制造流程的属性和动态运行过程的物理本质出发,阐述了钢铁制造流程中铁素物质流和碳素能量流的行为规律和钢铁制造流程的能源转换机制,得出能源转换过程必然伴随能量的耗散,因此应尽量减少能源转换次数,并指出在钢铁制造流程中,... 从钢铁制造流程的属性和动态运行过程的物理本质出发,阐述了钢铁制造流程中铁素物质流和碳素能量流的行为规律和钢铁制造流程的能源转换机制,得出能源转换过程必然伴随能量的耗散,因此应尽量减少能源转换次数,并指出在钢铁制造流程中,铁素物质流与碳素能量流相伴而行,而碳素能量流与铁素物质流则时合时分。还构建了一个年产290万t的棒线材流程企业,计算了该流程的余热余能资源量及回收利用情况,并剖析了该流程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后指出高效回收利用余热余能和构建合理的物质流网络和能量流网络及两者协同优化的能源管控中心是提高钢铁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制造流程 耗散结构 能量流网络 能源转换 能源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炼焦化学工业绿色发展工程科技战略 被引量:18
15
作者 上官方钦 汤志刚 +1 位作者 温燕明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8,41,共9页
针对钢铁企业焦化工序及独立炼焦化学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所面临的能源、环保、市场等严峻形势进行了分析,在冶金流程工程学的理论指导下,开发洁净工艺、生产洁净产品、创造洁净环境、创新过程价值,提出了中国炼焦化学工业绿色发展工... 针对钢铁企业焦化工序及独立炼焦化学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所面临的能源、环保、市场等严峻形势进行了分析,在冶金流程工程学的理论指导下,开发洁净工艺、生产洁净产品、创造洁净环境、创新过程价值,提出了中国炼焦化学工业绿色发展工程科技战略,主要包括总体思路、技术路线、发展目标、关键支撑技术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工程 炼焦化学工业 绿色发展 工程科技创新 流程解析 功能拓展
原文传递
转炉煤气回收量极限值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蔡九菊 +2 位作者 王爱华 王鼎 周庆安 《节能》 2004年第5期13-15,共3页
结合生产实际中转炉煤气回收的规律 ,确定了转炉煤气发生量与回收量的影响因素 ,建立了转炉煤气回收量的理论计算公式 ;分析了各因素对转炉煤气回收的影响量 ,确定了转炉煤气回收量的极限值 ;
关键词 转炉煤气 煤气回收 回收量极限值 冶金反应
下载PDF
转炉煤气回收分析及其提高措施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爱华 蔡九菊 +2 位作者 王鼎 周庆安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84,共4页
以宝钢二炼钢250 t转炉煤气回收系统为背景,结合转炉煤气成分变化曲线从理论上分析了提高煤气回收量的基本途径,研究了转炉工序设备条件、原料条件、空气吸入量、回收条件、供氧强度等因素对转炉煤气回收量的影响,其中空气吸入量、回收... 以宝钢二炼钢250 t转炉煤气回收系统为背景,结合转炉煤气成分变化曲线从理论上分析了提高煤气回收量的基本途径,研究了转炉工序设备条件、原料条件、空气吸入量、回收条件、供氧强度等因素对转炉煤气回收量的影响,其中空气吸入量、回收条件、供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尤为显著。从完善软硬件设备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二炼钢转炉煤气回收水平的具体措施,实施后可取得很好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煤气 回收 空气吸入量 回收条件 供氧强度
下载PDF
排队论在连铸-轧钢区段加热炉出坯节奏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石鑫越 韩伟刚 +2 位作者 张春霞 常金宝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101,共6页
连铸-轧钢区段作为界面模式的组成部分之一,对钢铁生产流程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热送热装技术的深入应用,工序装置之间的衔接、匹配由数量、生产能力等的匹配发展为生产节奏的匹配。其中加热炉的出坯节奏决定了轧钢的轧制节奏,从而对整个... 连铸-轧钢区段作为界面模式的组成部分之一,对钢铁生产流程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热送热装技术的深入应用,工序装置之间的衔接、匹配由数量、生产能力等的匹配发展为生产节奏的匹配。其中加热炉的出坯节奏决定了轧钢的轧制节奏,从而对整个区段的节奏产生影响。对唐山钢铁集团第二钢轧厂连铸-轧钢区段铸坯进加热炉前等待的时间间隔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排队理论为指导,对二钢轧厂一棒材铸坯进入加热炉前的时间间隔进行优化,提出了合理的时间值,并且分析了二钢轧厂二棒材不能应用排队论的原因,从而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模式 匹配 生产节奏 排队论
原文传递
基于能级分析的钢厂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方式的合理性 被引量:15
19
作者 周继程 张春霞 +2 位作者 韩伟刚 干磊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5,共6页
分析了热平衡分析方法和平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由此引出能级分析方法,介绍能级分析方法在分析能量合理利用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能量的"品质"方面讨论钢铁企业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中供能与用能双方的合理匹配问题,同时讨论了不... 分析了热平衡分析方法和平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由此引出能级分析方法,介绍能级分析方法在分析能量合理利用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能量的"品质"方面讨论钢铁企业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中供能与用能双方的合理匹配问题,同时讨论了不同级别余热资源的利用方式的合理性。最后结合转炉烟气余热回收实例,探讨转炉余热蒸汽回收的合理利用方式,为钢铁企业余热资源的回收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厂 余热 能级分析 热平衡 [牙合]平衡
原文传递
首钢京唐钢厂“一罐到底”模式运行实践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石鑫越 韩伟刚 +3 位作者 张春霞 吴重远 魏志军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102,共6页
"一罐到底"模式是目前铁钢区段中较为先进的运行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在占地面积、设备投资、人员配备、运行时间、铁水温降、粉尘排放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已经被钢铁企业接受并逐渐应用。对首钢京唐钢厂高炉-转炉区段"一罐到底"运... "一罐到底"模式是目前铁钢区段中较为先进的运行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在占地面积、设备投资、人员配备、运行时间、铁水温降、粉尘排放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已经被钢铁企业接受并逐渐应用。对首钢京唐钢厂高炉-转炉区段"一罐到底"运行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重点对首钢京唐钢厂铁钢区段的运行时间和铁水罐周转时间进行解析,并对铁水罐重罐和空罐的温降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铁水罐周转过程动态运行规则,并在首钢京唐钢厂取得了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罐到底 铁水罐周转 解析 运行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