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枣仁加工过程中黄曲霉毒素及污染真菌调查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西梅 高微微 +5 位作者 焦晓林 郭宝林 薛亚林 白建廷 雷振宏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09-2014,共6页
酸枣仁是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比较重的品种,为了揭示酸枣仁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主要来源并明确产毒菌,收集了采收、加工、贮藏过程的32份酸枣仁样品,利用免疫亲和柱-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通过稀释平板法分离污染真菌... 酸枣仁是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比较重的品种,为了揭示酸枣仁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主要来源并明确产毒菌,收集了采收、加工、贮藏过程的32份酸枣仁样品,利用免疫亲和柱-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通过稀释平板法分离污染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28份样品有黄曲霉毒素检出,污染样品分布在从采收到贮藏的每个生产环节,其中有3份样品仅黄曲霉毒素B1(AFB1)超出《中国药典》限量标准,2份样品的AFB1及总黄曲霉毒素(AFs)均超标,为水漂后及贮藏的样品。水漂后的样品AFB1和AFs最高检出量分别达到94. 79,121. 43μg·kg^-1。所有样品均有真菌污染,新采收的鲜酸枣枣仁污染真菌总数最低,为2. 20×102CFU·g^-1,随着加工过程的推进逐渐增加,水漂后样品的真菌总数升至1. 16×10^6CFU·g^-1。共分离鉴定了321株真菌,分属于17属,酸枣仁上黄曲霉毒素污染来源主要是采收加工环境中的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并证实其中1株可以产AFB1,AFB2。酸枣采收后的堆沤环节真菌数量明显增加,脱去内果皮后的枣仁上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成为优势菌群。堆沤和水漂环节增加了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加工 贮藏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