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临床观察
1
作者 刘琳 李平 +2 位作者 李战 智东 张琳琳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2期152-154,158,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接受介入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介入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 目的观察和分析接受介入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介入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统计术前焦虑发生情况并分析术前焦虑危险因素。结果介入治疗手术后,患者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焦虑组与术前非焦虑组患者性别、吸烟、饮酒、工作所在地、婚姻状态、子女及报销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饮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抑郁组与术前非抑郁组患者各项社会人口学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抑郁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能够纳入多因素分析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焦虑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及饮食状态不佳(P<0.05)。结论接受介入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焦虑及抑郁情绪的概率较高,其中,高龄及饮食状态不佳为术前焦虑危险因素,临床可早期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前焦虑发生风险,维护广大患者心理健康,推动介入治疗顺利进行,维护患者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危险因素 心理健康 生命安全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抽吸导管直接取栓与支架加中间导管取栓疗效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莫庆国 智东 +3 位作者 李彪 刘琳 李战 李闯 《系统医学》 2023年第7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抽吸导管直接取栓和利用支架加中间导管取栓的诊疗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来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抽吸导管直接取栓和利用支架加中间导管取栓的诊疗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来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取栓支架加中间导管取栓完成,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抽吸导管直接取栓完成,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后14 d的NIHSS评分为(7.71±3.51)分,显著低于手术后7 d的(9.78±2.19)分,手术后14 d的MRS评分为(1.09±0.69)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血管再通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导管抽吸取栓治疗术临床观察效果显著,大幅度提高了患者堵塞血管的再通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预后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抽吸导管 支架加中间导管 取栓方式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