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玉米田二点委夜蛾发生危害初报 被引量:24
1
作者 姜京宇 李秀芹 +7 位作者 刘莉 王鹏 许昊 马继芳 柴同海 许佑辉 梁建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3-214,共2页
二点委夜蛾是玉米田的新害虫,2011年在我国夏玉米产区暴发危害,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本文报道了二点委夜蛾在河北省的发生危害情况,分析了幼虫发生危害特点,并提出了相关控制措施。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玉米 发生危害
下载PDF
河北省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姜京宇 李秀芹 +2 位作者 刘莉 许佑辉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1-3,共3页
二点委夜蛾是2005年在河北省新发现的玉米害虫,近年来在我国夏玉米种植区发生日趋严重。由于该虫发现时间短,因此可以借鉴的资料有限。2005年以来,作者对河北省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进行了持续研究,目前澄清了年发生世代和幼虫为害习性... 二点委夜蛾是2005年在河北省新发现的玉米害虫,近年来在我国夏玉米种植区发生日趋严重。由于该虫发现时间短,因此可以借鉴的资料有限。2005年以来,作者对河北省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进行了持续研究,目前澄清了年发生世代和幼虫为害习性。在河北省,二点委夜蛾全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5月底,1代成虫6月~7月上旬,2代成虫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3代成虫8月下旬~10月中旬;幼虫主害期为夏玉米苗期(6月~7月上旬),7月下旬以后对玉米损害不大。幼虫对玉米苗的为害方式主要是咬食茎基部和根部,破坏输导组织,从而导致植株萎蔫甚至死亡。幼虫对高温敏感,田间湿度大时有利于该虫的发生。二点委夜蛾幼虫的天敌是蚂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玉米害虫 发生规律 发生世代 为害习性
下载PDF
不同夏玉米品种穗部主要害虫发生现状调查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立涛 王梅娟 +6 位作者 潘玉雷 玉娟 王永芳 马继芳 董志平 张大鹏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8-42,共5页
在夏玉米穗期,对16个不同品种雌穗上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河北馆陶夏玉米穗部害虫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混合发生,不同品种间虫量水平差异显著。各品种平均百株虫量,以桃蛀螟最高,达38.7头/百株;玉米... 在夏玉米穗期,对16个不同品种雌穗上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河北馆陶夏玉米穗部害虫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混合发生,不同品种间虫量水平差异显著。各品种平均百株虫量,以桃蛀螟最高,达38.7头/百株;玉米螟次之,为16.0头/百株;棉铃虫最低,为5.6头/百株。各品种平均百株总虫量60.3头/百株。其中,总虫量最高的品种为北承190,高达195.6头/百株;同时,万盛69、郑单958、登海710品种的平均百株总虫量低于13.3头/百株,存在某种程度的抗虫性。不同品种受害穗率和粒腐穗率不同,平均受害穗率83.3%,最高100%,,平均粒腐穗率33.7%,最高74.4%;受害穗率与粒腐穗率变化趋势一致,较高的受害穗率引起玉米粒腐、穗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穗期 虫量 粒腐穗
原文传递
二点委夜蛾越冬规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姜京宇 李秀芹 +5 位作者 李素平 许佑辉 王永波 李智慧 周芳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1期1-4,共4页
二点委夜蛾是2005年在河北省夏玉米上新发生的重大害虫,其研究资料仅仅是作为一般昆虫种类进行的记载,无发生规律的相关文献,其中有关该害虫越冬规律研究的报导是空白。作者经过多年系统监测,采用全省普查、定田系统调查、罩网定点定期... 二点委夜蛾是2005年在河北省夏玉米上新发生的重大害虫,其研究资料仅仅是作为一般昆虫种类进行的记载,无发生规律的相关文献,其中有关该害虫越冬规律研究的报导是空白。作者经过多年系统监测,采用全省普查、定田系统调查、罩网定点定期调查和人工饲养定时观测的方法,澄清了二点委夜蛾的越冬场所、越冬方式、越冬虫态和死亡情况。在河北省,10月上旬末代幼虫在玉米、花生、甘薯和棉花等田间出现,秋收过后则在上述作物的冬闲地越冬;在田间残存的植物干秧子上或下,落叶中或落叶下,以结土茧或老熟幼虫的方式越冬,或进入土壤的浅表层结土茧越冬。越冬前有部分幼虫被寄生或死亡。人工饲养观察结果显示,10月下旬为末代幼虫结茧期,到11月中旬幼虫大多已经结茧越冬。越冬基数调查采用摸查方式,或粗筛筛查虫体。研究结果可为二点委夜蛾的监测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越冬规律 普查 田间监测
下载PDF
河北馆陶首次发现劳氏黏虫为害穗期夏玉米 被引量:8
5
作者 陈立涛 马继芳 +6 位作者 王梅娟 吴有志 程金艳 赵红荣 王永芳 董志平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51,64,共3页
2019年,在河北省馆陶县局部地块发现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 Duponchel)为害穗期夏玉米,且虫量较高。杂草发生较轻的地块劳氏黏虫百穗虫量为4~28头,杂草发生严重地块为58~86头。吐丝授粉期至灌浆期田间幼虫数量动态调查结果显示,幼虫8... 2019年,在河北省馆陶县局部地块发现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 Duponchel)为害穗期夏玉米,且虫量较高。杂草发生较轻的地块劳氏黏虫百穗虫量为4~28头,杂草发生严重地块为58~86头。吐丝授粉期至灌浆期田间幼虫数量动态调查结果显示,幼虫8月25日开始为害雌穗,高峰日为9月7日。通过幼虫调查和成虫诱测结果分析,该虫在当地不能越冬,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为害主要是外地侵入种群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氏黏虫 穗期 局地
原文传递
甲基化植物油助剂在花生棉铃虫农药减量增效防治中的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立涛 高军 +2 位作者 马建英 张大鹏 《河北农业》 2017年第5期40-42,共3页
棉铃虫是花生作物上一种重要害虫,每年2代、3代、4代常发。棉铃虫危害花生造成大量叶片花叶、缺刻,影响光物质形成,产量损失较大。每年防治棉铃虫次数在3-4次以上,防治成本和农药用量居高不下。为推进农药减量增效,降低环境成本压力,通... 棉铃虫是花生作物上一种重要害虫,每年2代、3代、4代常发。棉铃虫危害花生造成大量叶片花叶、缺刻,影响光物质形成,产量损失较大。每年防治棉铃虫次数在3-4次以上,防治成本和农药用量居高不下。为推进农药减量增效,降低环境成本压力,通过在防治花生棉铃虫时加入不同浓度甲基化植物油农用助剂,可减少农药正常用量10%和20%,验证和评价添加农用助剂在棉铃虫中的防治效果,以期达到减量用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用量 防治成本 棉铃虫 植物油 甲基化 花生 助剂 增效
下载PDF
气象、生态因素对二点委夜蛾发生为害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陈立涛 姜京宇 +6 位作者 马建英 张大鹏 张龙 王梅娟 姚树然 董志平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5-41,共7页
为了澄清二点委夜蛾发生危害与气象因素、田间生态环境的关系,2011~2013年利用虫情测报灯对二点委夜蛾成虫系统监测,在田间对其主害代幼虫发生为害系统调查,并结合当地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收获至玉米被害期,高温不利于二... 为了澄清二点委夜蛾发生危害与气象因素、田间生态环境的关系,2011~2013年利用虫情测报灯对二点委夜蛾成虫系统监测,在田间对其主害代幼虫发生为害系统调查,并结合当地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收获至玉米被害期,高温不利于二点委夜蛾发生,持续时间越长、高温强度越大、出现时间越早、影响越大;降雨有利于二点委夜蛾生长发育,但是强降雨对其不利.综合黄淮海地区高温、干旱气候,小麦秸秆还田、玉米贴茬播种并灌溉造墒的适宜生态环境是造成二点委夜蛾群体积累和暴发为害的重要因素.田间调查中还发现,在二点委夜蛾为害期,田间湿度大,但不积水,有利于该虫在田间取食潮湿或腐烂的麦秸,而田间干旱时,麦秸干燥,幼虫难以取食,反而更趋于寻找玉米幼苗钻蛀,玉米被害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发生为害 温度 降雨量 生态环境
原文传递
不同植保器械在玉米全程防控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建英 刘莉 +3 位作者 丁海波 赵文幸 陈立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0-94,共5页
为了明确不同植保器械在玉米病虫草害防控方面的应用效果,以玉米苗期杂草和中后期褐斑病、玉米螟、棉铃虫等病虫害为防治对象进行玉米全程防控试验。结果表明,杂草防治中,各个植保器械处理区防效均高于80%,差异不显著;褐斑病防治中,药后... 为了明确不同植保器械在玉米病虫草害防控方面的应用效果,以玉米苗期杂草和中后期褐斑病、玉米螟、棉铃虫等病虫害为防治对象进行玉米全程防控试验。结果表明,杂草防治中,各个植保器械处理区防效均高于80%,差异不显著;褐斑病防治中,药后7 d,水旱两用喷杆喷雾机处理区防效最高,达到77.69%,药后15 d,多旋翼无人植保机处理区防效最高,达到81.15%;玉米螟和棉铃虫防治中,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处理区防效明显低于其他各植保器械处理区;产量测定中,除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处理区外,其他植保器械处理区增幅明显,均大于7%。新型植保器械在玉米全程防控中效率高、防效突出,优于传统背负式喷雾器,值得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器械 玉米 全程防控技术 防治效果 产量
下载PDF
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对麦蚜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立涛 高军 +4 位作者 王永芳 董志平 马继芳 玉娟 《河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42-45,共4页
为明确种子处理对麦蚜的防控效果,2015~2017年使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小麦进行拌种,比较了药剂拌种与常规喷雾对麦蚜防治效果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小麦生长中后期,常规喷雾区的麦蚜量达到防治指标(百株虫量800... 为明确种子处理对麦蚜的防控效果,2015~2017年使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小麦进行拌种,比较了药剂拌种与常规喷雾对麦蚜防治效果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小麦生长中后期,常规喷雾区的麦蚜量达到防治指标(百株虫量800头)时开始进行防治,此时,拌种处理区的百株蚜量仅为18.0头,防治效果为98.00%;喷雾防治14 d后,拌种处理的防效为98.82%,虽然显著低下常规喷雾处理,但也达到了较高水平。2017年小麦生长中后期,常规喷雾区的麦蚜量达到防治指标时,拌种处理区的百株蚜量为143.0头,防治效果为83.47%;喷雾防治20 d后,拌种处理的防效为98.20%,与常规喷雾处理差异不明显。拌种处理还可以增加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产量分别较常规喷雾和空白对照增加7.8%和19.1%。拌种处理的小麦净收益为16 675.2元/hm2,分别较常规喷雾和空白对照提高了1 128.3和2 471.4元/hm2。使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安全省工、持效期长,对麦蚜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小麦全生育期蚜量均未达到防治指标,后期无需进行药剂喷雾防治,且明显提高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小麦 蚜虫 拌种
下载PDF
馆陶县二点委夜蛾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建英 +3 位作者 周霄 陈立涛 张大鹏 张龙 《河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18-20,27,共4页
二点委夜蛾是近年来馆陶县夏玉米区新发生的一种害虫。由于对其认识不足,错过了防治适期,使得为害面积进一步扩大,为害程度进一步加重。为了摸清二点委夜蛾在馆陶县的发生规律,降低其为害程度,作者通过对二点委夜蛾的田间调查及监测数据... 二点委夜蛾是近年来馆陶县夏玉米区新发生的一种害虫。由于对其认识不足,错过了防治适期,使得为害面积进一步扩大,为害程度进一步加重。为了摸清二点委夜蛾在馆陶县的发生规律,降低其为害程度,作者通过对二点委夜蛾的田间调查及监测数据,详细阐述了二点委夜蛾在馆陶县的发生为害特点、发生代数和越冬情况等。结果表明:二点委夜蛾在馆陶县小麦-玉米连作区1 a发生4代,主要为害3~6叶期的玉米。该虫主要以作茧后的老熟幼虫在当地越冬,越冬地点为枯黄的花生秧和大豆秧下以及杂草枯叶下。根据二点委夜蛾的发生特点,分别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2个方面制定了针对性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形态特征 发生为害特点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小麦镰孢菌根腐病发生现状与特点浅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立涛 李秀芹 +4 位作者 郑直 李志勇 马继芳 董志平 《中国农技推广》 2017年第3期63-65,共3页
2012~2016年小麦镰刀根腐病在河北馆陶县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发生面积逐渐扩大。至2016年,发生范围呈局部性区域分布,区域内发病普遍。4~5月中旬出现较多降雨,田间菌源充足,较高的田间小麦种植密度大是导致病害发生较重的主要因素。为... 2012~2016年小麦镰刀根腐病在河北馆陶县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发生面积逐渐扩大。至2016年,发生范围呈局部性区域分布,区域内发病普遍。4~5月中旬出现较多降雨,田间菌源充足,较高的田间小麦种植密度大是导致病害发生较重的主要因素。为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应将前期预防与后期一喷多防相结合,增强小麦抗逆性,进行综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腐病 假禾谷镰孢菌
原文传递
有机硅助剂在小麦田春季除草中的减量用药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立涛 马建英 +2 位作者 张大鹏 高军 《中国农技推广》 2018年第1期60-61,共2页
在小麦田春季化学除草中,农药用量减量梯度10%~40%,加入有机硅助剂,药后15天对播娘蒿防效达到69.4%~77.8%;药后30天,各梯度株防效达到80%以上,鲜重防效达到90%以上。
关键词 小麦田 播娘蒿 化学防治 有机硅 减量控害
原文传递
河北省2001年小麦纹枯病发生与气候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勾建军 董志平 +8 位作者 姜京宇 薛玉 刘立宏 寇奎军 李保俊 苏翠芬 李双悦 尚印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2年第3期11-12,共2页
河北省2001年小麦纹枯病前期发展快,发生重,后期流行受抑制。多点调查分析表明,气候因素对其发生流行影响很大。冬季降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早,有倒春寒,有利其发生发展,长期干旱则抑制其流行。
关键词 河北 2001年 小麦 纹枯病 流行原因 气候因素 发生特点
原文传递
玉米田二点委夜蛾不同虫态发生与为害系统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全力 陈哲 +6 位作者 张秋兰 王丽川 张燕 李智慧 姜京宇 董志平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2-45,共4页
从二点委夜蛾2代卵开始,以辛集市玉米田为主,对二点委夜蛾进行田间系统调查.6月中旬小麦收获后,在麦秸下潮湿地表、近地面的麦秸秆和枯叶上陆续发现二点委夜蛾卵.6月27日田间调查发现1~3龄幼虫,虫量16头/百株,未发现玉米幼苗被害;7月1... 从二点委夜蛾2代卵开始,以辛集市玉米田为主,对二点委夜蛾进行田间系统调查.6月中旬小麦收获后,在麦秸下潮湿地表、近地面的麦秸秆和枯叶上陆续发现二点委夜蛾卵.6月27日田间调查发现1~3龄幼虫,虫量16头/百株,未发现玉米幼苗被害;7月1日调查,虫量32头/百株,玉米苗被害10%;7月4日,田间虫量40头/百株,玉米苗被害16%.主要以咬断嫩茎和钻蛀玉米幼苗茎基部,造成植株桔死为主;7月7日,田间虫量50头/百株,玉米苗被害率达22%,死亡株率17%,新增加的被害株主要以咬食玉米次生根造成倒伏为主;7月12日调查,田间发现了蛹,尽管虫量达到65头/百株,虫龄也最高,但田间被害率并没有明显增加.由此可见,6月27日至7月7日是该虫为害关键期,以后尽管虫量继续增加,虫龄增长,但是由于玉米苗叶龄大,受害轻.在8月中旬田间调查可见3代幼虫,咬食玉米气生根呈坑状,但未导致倒伏,同期也可见3代蛹.9月中旬在田间发现4代幼虫至收获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不同虫态 主害代 玉米田 虫量
原文传递
有机硅助剂介入在小麦蚜虫喷雾防治中的减量控害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立涛 高军 +4 位作者 马建英 张大鹏 王梅娟 史跃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8期99-99,101,共2页
在防治冬小麦蚜虫时,加入基于聚氧乙醚改性三硅氧烷的有机硅助剂时,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用量减少20%,药后1 d比常规防治提高效果4.28个百分点,药后3 d比常规防治提高效果6.11个百分点,药后5 d比常规防治提高效果1.74个百分点。... 在防治冬小麦蚜虫时,加入基于聚氧乙醚改性三硅氧烷的有机硅助剂时,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用量减少20%,药后1 d比常规防治提高效果4.28个百分点,药后3 d比常规防治提高效果6.11个百分点,药后5 d比常规防治提高效果1.74个百分点。同时,用药量减少20%时,防效与常规防治无显著差异。加入此助剂用水量还可减少20%,起到省水、省工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蚜虫 助剂 防效
下载PDF
夏季高温对冀南地区棉铃虫和玉米螟蛾量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立涛 王永芳 +5 位作者 马继芳 董志平 刘敏 董航宇 刘莉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3-46,共4页
通过观察河北省馆陶县2013—2018年7—9月份气温及3代棉铃虫、2代玉米螟盛期诱蛾量的变化,分析了高温天气对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出现高温天气的2013年和2018年(8月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7.3和27.2℃,旬平均最高气温为31.1~35.1℃),3代... 通过观察河北省馆陶县2013—2018年7—9月份气温及3代棉铃虫、2代玉米螟盛期诱蛾量的变化,分析了高温天气对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出现高温天气的2013年和2018年(8月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7.3和27.2℃,旬平均最高气温为31.1~35.1℃),3代棉铃虫成虫盛期灯诱蛾量分别比2代增长2.0、2.2倍,2代玉米螟成虫盛期灯诱蛾量分别比1代增长19.4、157.7倍。由此推测,夏季出现明显高于常年的高温天气,是3代棉铃虫、2代玉米螟成虫种群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玉米螟 蛾量突增 8月高温
原文传递
“激健”农用助剂在玉米“一喷多效”综合防控减量用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立涛 马建英 +3 位作者 张大鹏 王梅娟 高军 《河北农业》 2017年第6期32-34,共3页
大喇叭口期一喷多效综合防控,是在夏玉米生产中高效防治病虫害并夺取稳产高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这项措施是在玉米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的时期,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和抗逆增产调节剂等进行合理混合喷施,达到防虫、防病、增产的目的... 大喇叭口期一喷多效综合防控,是在夏玉米生产中高效防治病虫害并夺取稳产高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这项措施是在玉米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的时期,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和抗逆增产调节剂等进行合理混合喷施,达到防虫、防病、增产的目的。为推进农药减量行动,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安排在玉米一喷多效综合防控用药中加入"激健"植物油助剂的试验,通过此试验,验证评价玉米一喷多效用药中加入"激健"农用助剂在减量控害方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农用助剂 减量 短量 数量 综合防控 多效 用药
下载PDF
河北馆陶首次发现大螟为害夏玉米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立涛 王永芳 +3 位作者 刘莉 马继芳 董志平 《河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53-55,72,共4页
在馆陶县大螟为害夏玉米是河北省大螟为害夏玉米的首次报道,为大螟为害越过北纬34°线再次提供了新证据。河北南部(北纬36°)是目前我国发现大螟北迁为害分布的最北部,在该区大螟1 a发生3代,主要为害夏玉米。并对大螟的生物学... 在馆陶县大螟为害夏玉米是河北省大螟为害夏玉米的首次报道,为大螟为害越过北纬34°线再次提供了新证据。河北南部(北纬36°)是目前我国发现大螟北迁为害分布的最北部,在该区大螟1 a发生3代,主要为害夏玉米。并对大螟的生物学特性和为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与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螟 夏玉米 河北南部
下载PDF
河北省馆陶县农田蜗牛发生危害特点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立涛 +5 位作者 董超 郜欢欢 马建英 张大鹏 王梅娟 姜京宇 《农业灾害研究》 2013年第8期9-12,共4页
调查了河北省馆陶县农田蜗牛发生危害特点。河北省馆陶县多年来农作物受蜗牛危害,发生程度有逐年加重趋势;发生范围呈局部区域分布,且局部区域面积不断扩大;受危害作物的种类较多,以夏玉米、棉花、白菜等受害最重,危害玉米可造成... 调查了河北省馆陶县农田蜗牛发生危害特点。河北省馆陶县多年来农作物受蜗牛危害,发生程度有逐年加重趋势;发生范围呈局部区域分布,且局部区域面积不断扩大;受危害作物的种类较多,以夏玉米、棉花、白菜等受害最重,危害玉米可造成叶片撕裂,雌穗秃尖和籽粒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棉花造成蕾铃脱落,白菜造成花叶,商品性降低;受害田虫口密度不断增加.玉米田一般百株虫量50~80头,严重地央300~500头,最高可达1000-2000头。其发生轻重与温度、降水有关,月平均温度在19~25℃最适宜,与7、8月份降水呈正相关。活动规律白天隐蔽,傍晚或阳光较弱时活动,防治时机较短;且身上有外壳保护,给防治带来困难。夏玉米后期发生严重,为提高防效,最好防治时间提前,采取物理、农业和化学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在玉米苗期撒施毒饵,如果错过时机,后期可以先振落再撒毒饵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牛 特点 防治
下载PDF
馆陶县测报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20
作者 +2 位作者 董超 李洁 陈立涛 《河北农业》 2012年第2期58-59,共2页
农作物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的一项源头性工作,它肩负着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为防控工作提供情报信息指导的重任。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馆陶县农业有害生物监测... 农作物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的一项源头性工作,它肩负着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为防控工作提供情报信息指导的重任。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馆陶县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蓬勃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新形势下,测报工作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在总结过去工作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并找出解决对策,对目前的测报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报工作 馆陶县 农业生产安全 农业有害生物 植保工作 病虫测报 情报信息 政府决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